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娇妻如云 >

第686部分

娇妻如云-第686部分

小说: 娇妻如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照着铜镜的脸便拉了下来,心里想,这般没有规矩,还没叫进人就来了后宫,怎么这么放肆,外头的人说的果然没有错,这杨真的性子毛毛躁躁的,哪里像个首辅。

    他朝敬德努努嘴:“叫他们在外头候着。”

    敬德低声道:“杨大人这般心急火燎,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会不会和外头的声音有关。”

    听敬德这么一说,太后也变得紧张起来,心里说,莫不是女真人杀来了,这时候再没有梳头的心思,便叫梳头的内侍直接给她挽发,连珠花凤钗都不插,长身而起,尽量作出端庄的样子,道:“请二位大人进殿说话。”

    她一面说,一面从寝卧中直接穿过内廊到了正宫,坐在帷幔之后的榻上,搁着纱帐,便看到杨真、石英二人一起进来,纳头便拜:“臣见过太后。太后安好。”

    太后淡淡道:“起来说话,出了什么事,让杨爱卿和石爱卿这般心急火燎?”

    杨真道:“门下省刚刚接到水师的捷报,平西王殿下率水师破锦州,一路西进,拿下大定府,歼女真铁骑五六万有余,大胜金人!”

    这一个消息,真如晴天惊雷,太后先是愕然,随即颤抖着声音道:“你再说一遍。”

    石英道:“水师大捷,大败金国。”

    太后已经站起来,拖着长长的丝裙,帷幔边的内侍见太后要出来,立即将帷幔卷起,用银钩勾住,太后从纱帐之后出来,定睛看着杨真道:“千真万确吗?”

    杨真不敢太后,仍然跪拜在地,道:“千真万确,捷报是平西王殿下手书,洋洋三千言,事无巨细,都说的清清楚楚,若是假传捷报,岂会说的如此细致,再者说平西王殿下乃是人中君子,更不会作出这等颠倒是非的事来。”

    沈傲若是在这里,听到杨真对他的评价是人中君子,多半要泪流满面不可。

    太后却不计较杨真的话,这几个月压在她心头的阴霾,因为杨真这一句笃定的话霎时扫了个干净,她不禁喃喃道:“旷世奇功,旷世奇功是不是?”

    石英想了想:“此战拱卫住了京畿,令我大宋宗社再无倾覆之危,说是旷世奇功也不为过。”

    太后激动的道:“哀家总算有个好孙婿,好,好的很,这才是国之栋梁,是擎天之柱,国之将倾,总会有忠臣、能臣的,这件事东宫知道不知道?”

    杨真道:“已经叫人去知会了。”

    太后喜滋滋的道:“哀家是个妇道人家,你们男人的事,哀家不懂,可是哀家知道,这一战咱们大宋的社稷就算保住了,前方的将士在鏖战,平西王在外头饱经风霜,都很辛苦,立即命东宫进来,该赏赐的都要赏赐,还要叫人去泉州,知会皇上,今个儿哀家就做一回主吧,这么大的一桩功劳,该厚赐,哀家就在这儿等东宫进来,和他商议一下赏赐的事。”

    太后的话有点儿语无伦次,可是杨真和石英却听明白了,太后这是要论功行赏,而且看这样子,是要厚赐,其实说起来也能理解。这位太后娘娘最心疼的便是晋王,晋王没有子嗣,只有一女,便是清河郡主,清河郡主嫁给了沈傲,如此说来,现在的沈傲才是晋王一脉的嫡系,现在平西王立下旷世奇功,名正言顺的也该给予厚赐。再者说了,当年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曾许诺复幽云者为王,也就是说,谁能收复幽云,就可以晋升为王,不管你是阿猫还是阿狗,姓张还是姓王。而现在,平西王一路拿锦州,破大定,等于是拿下了中京道,中京道虽然不是幽云,可是比幽云还要深入,若是不给予赏赐,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今沈傲已是亲王之尊,又是西夏摄政王,手掌水师,武备学堂,便是说节制天下一半兵马也不为过,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是升无可升,再升,就到天花顶了。

    现在太后突然说要厚赐,还要亲自和太子商量,这就让杨真和石英有点犯迷糊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太后要向太子讨赏,只是这个赏,该赏些什么?若只是赐予金帛,那简直就是笑话,平西王的家产虽然大家不知道有多少,可是上亿贯还是有的,皇家能赐多少?至多也不过百万而已,这点小钱还需劳动太后亲自出面?

    至于什么赏赐美女之类那更是扯淡,太子就算想赐,太后也非拧下他的头来不可。

    官位就更不必说了,平西王已经身兼数个职事,你若是让他再去兼个官那只能算是委屈了他,堂堂亲王,兼一个尚书侍郎本来就是辱没,总不能把门下省给这位王爷吧。

    唯一的可能就是爵位,可是亲王之上就是天子,这似乎也很是不妥。

    想来想去,杨真就越发糊涂,太后这是要做什么?到底有什么用意?

    石英双目低沉,闪动着一丝疑窦,朝杨真看了一眼,才发现杨真也是用大惑不解的眼神看着他,石英不禁苦笑,心里说,我还要问你,你倒是想问我来了。

    太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略有几分失态,定下了神,便又旋身回到帷幔中去,叫人撤下帷幔,坐在榻上,喝过一口茶,终于道:“敬德,去请太子。”

    第三章送到,被朋友磨着去斗牛,输了好多,心痛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907章 破釜沉舟() 
那巨大的鞭炮声劈里啪啦响个不停,东宫这边也有点不安生,一开始也当是谁家结亲或是办什么喜事,只是惊骇于动静这么大,可是这喧闹没有停止的迹象,才让坐在殿中与李邦彦闲谈的赵恒双眉紧锁起来。

    身为监国太子,外头闹成这个样子,居然也没人来知会一声,三省六部那边,确实过份了一些。不过赵恒心里也知道,杨真现如今和他时时唱反调,自从议和的事反目之后,就更加破罐子破摔了,寻常的政事,杨真就以首辅的名义直接处理,赵桓倒也挑不出个错来,毕竟赵佶在的时候,门下省确实有独立署理政务的权利,无非是动用一下中书省监督而已。可是遇到了大事,杨真也不寻他,而是直接去找太后,这就让赵桓有点下不来台了,偏偏他是有苦说不得,若是自己因为这个发脾气,太后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

    被这些朝臣们当成了菩萨一样供起来,赵桓是打不得骂不得,还得赔着笑,这才知道这些仕宦们的险恶。放眼看过去,人人都是人精,一个个都不好对付。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赵桓只好选择沉默,既然他们自己把事情揽下来了,赵桓索性就作壁上观,每隔几日的朝议,也只是过去应付式地听一下,反正朝臣的奏疏就算他不恩准,多半人家又寻到太后那边去,最后的结果是太后觉得妥当便拟准下来,他这做监国太子的反而成了笑柄。

    赵桓心中虽恨,李邦彦却是时常劝说,慢慢地,赵桓反倒哂然了,他们既然要揽事,那就让他们揽去,正如李邦彦所说,事儿这东西做得越多错得就越多,今日且让他们放手去做,有朝一日还怕挑不出错来?眼下暂时隐忍才是上策。

    赵桓是忍惯了的,居然真的洒脱起来,作出一副悠游南山的姿态,每日只和请客对弈喝茶,有时叫上舍人们一起说些闲话,颇显自在。

    那源源不绝的鞭炮声让赵桓的心情又变坏起来,他的双目闪过一丝冷然,抱着茶喝了一口,压住了心中的火气,眼睛才落在李邦彦的身上,道:“李舍人,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般热闹?”

    李邦彦靠在檀木雕花椅上,气定神闲地道:“今日不是什么吉时,既不是节庆,也不宜婚娶,这么大的动静,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赵桓阴冷地笑起来,道:“有变故又如何?有人巴不得本宫是聋子是瞎子。”

    李邦彦哂然一笑,道:“殿下言重了。”

    赵桓也觉得自己有点儿没事找事,便端起茶来掩饰自己方才没来由的火气,喝了一口茶,抬头道:“李舍人,那叫刘文静的还没有传回消息吗?”

    李邦彦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道:“至今还没有消息,殿下放心,到了金营,肯定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再者说,让人送书信回来风险也大了一些,刘文静最是谨慎不过,多半是不敢假手于人,金人那边又挽留,脱不得身才迟迟不归。”

    李邦彦虽是这样说,心里却有点儿七上八下。

    赵桓放宽了心,便道:“那便好,本宫担心的就是这个。”

    正说着,一个内侍走进来,道:“殿下,门下省来了个录事,说是水师传来了大捷,特来知会殿下。”

    “大捷”

    殿中的两个人眼中都闪出骇然之色,赵桓几乎是撑着椅柄站起来,道:“什么大捷?”

    “说是水师破锦州,取了大定府,歼灭女真铁骑五万人”

    “住口!滚出去!”赵桓咆哮一声,那内侍再不敢说下去,连滚带爬的仓促出去。赵桓的一双眼眸满是狐疑地看向李邦彦。

    李邦彦期期艾艾地道:“怎么会是大捷?是不是假传捷报冒功?怎么会”赵桓在盛怒之中,这般盯着自己,让李邦彦的心里也生出一点寒意,消息都已经透露了出去,女真人难道一点准备都没有?难道

    赵桓阴测测地看着李邦彦:“李舍人,本宫只问你,这大捷是哪里来的?”

    李邦彦定了神,只好道:“这件事还要先问清楚再说。”

    “已经够清楚了,水师攻锦州是既定的方略,这个方略在沈傲的奏疏里写得明明白白,本王写给女真人的信里也是清清楚楚,完颜阿骨打一代枭雄,既然事先得了消息,为什么会一点准备都没有?放任水师偷袭了锦州,又奇袭了大定府,这件事有蹊跷,那刘文静”

    李邦彦道:“刘文静绝对信得过”

    赵桓冷哼道:“信得过,信得过为什么传来的是捷报?李舍人误本宫了。”赵桓的脸色变得苍白,继续道:“莫不是刘文静拿了本宫的信去投了沈傲狗贼?”

    李邦彦心中黯然,知道这时候强辩再多也没有用,赵桓这般说,心中已经对他生出了芥蒂,只好道:“眼下当务之急还是亡羊补牢的好,若是那封书信落在沈傲的手里,公布天下,殿下的清誉”

    赵桓咆哮道:“清誉什么清誉?本宫身为监国,却还要遮遮掩掩地与金人议和,这就是本王的清誉。堂堂太子,上不能一言九鼎,下不能节制百官,要这清誉有什么用?”他的脸色变得煞白起来,李邦彦说的情况,他不是不清楚,一旦公布天下,他这太子废黜只是迟早的事了。

    赵桓恶狠狠地道:“事到如今,只有一个法子了。”

    李邦彦眼中闪过一丝骇然,道:“殿下当真要破釜沉舟?”

    赵桓的脸颊不断抽搐,眼眸中闪出一丝冷冽之色,道:“左右是个死,现在有把柄落在沈傲的手里,那就索性拼一拼,本宫已经受够了,只要登上了大宝,沈傲手里便是有十份百份这样的书信,又能奈本宫何?”

    赵桓大叫一声:“开福!”

    过了一会儿,一个老太监蹑手蹑脚地进来,弓着身道:“殿下”

    赵桓瞥了李邦彦一眼,随即目光才落在这老太监身上,淡淡地道:“去告诉那术士,陛下用药的剂量该加一点了。”

    开福骇然道:“殿下,那术士说了,若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觉,就得徐徐图之,若是加了剂量,急于求成,一旦事泄”

    赵桓没来由地烦躁起来,怒道:“混账,回去告诉他,本宫怎么说,就叫他怎么做,到时自有他的好处,如若不然”赵桓露出森然之色,到了这个份上,赵桓已经狗急跳墙了,与其这件事被人揭发出来,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开福不敢回嘴,只好唯唯诺诺地劝道:“殿下三思。”说着,又拿眼睛去看李邦彦,李邦彦脸上却是挂着淡然的表情,压根不去理会开福。

    “滚!”赵桓呵斥一声,不耐烦地挥挥手。

    开福无奈,只好退了出去。

    李邦彦咳嗽一声,才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殿下如此做倒也情有可原,只是这件事干系重大,殿下也不必操之过急,剂量当然可以增添一些,不过这术士也得看好了,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便拿他来替罪。”

    赵桓烦躁地道:“本宫知道,跑不了他。”说罢又坐下,红着眼道:“说来说去,本宫就不该写那封信,罢罢罢,当务之急,还是自保吧。”

    外头又有内侍进来,道:“殿下,太后娘娘请殿下进宫。”

    赵桓吓了一跳,道:“太后叫本宫做什么?”他是做贼心虚,这时候听到太后、皇上便觉孜孜地冒冷汗。

    “好像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