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青妤记 >

第206部分

青妤记-第206部分

小说: 青妤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子妤其实有些理解。就像现代人欣赏高雅音乐,自然要凝神静气,一方面的确是想听一听美妙的乐音,另一方面,也是端着一种姿态,一种让自己可以高雅起来与俗人有所不同的姿态

    “子妤姐,你想什么呢,时间到了,唐管事在外面等着呢。”

    耳边传来小桃梨清脆的声音,一回头,果然是她笑盈盈地立在边上。

    “小桃梨,你这身戏服穿上,真叫人一下子认不出来了。”子妤仔细一打量,见她手托拂尘,改良的道袍戏装将其娇小的神采衬托地玲珑有致,清甜淡雅中透出一股子灵动韵味。

    “别说我”小桃梨倒是拉了子妤上下仔细看了看,点点头:“果然是鎏银纱这种稀罕物”

    “什么是鎏银纱?”子妤不明白,但却猜到了几分她说的是自己身上的戏服料子。

    伸手抹了抹子妤的衣袖,小桃梨一脸的羡慕:“鎏银纱就是你身上穿的衣裳。触手如银沙过隙,柔软如丝,飘逸如魅。。。。。。再加上咱们是入夜之后登台献演,到时候你一起舞,一定会让天际的皎月都为之失色的。”

    “哪有你说的如此夸张。”子妤低首看着身上的戏服,虽然式样简单,可那层层流苏点缀的裙摆,走动间已是极近飘逸妩媚了,若是舞起来,倒真会一如如小桃梨所言。

    “哎,各自有命,咱也羡慕不来啊”小桃梨眉眼一弯,笑着就拉了子妤的手一并往外走:“别说那么多了,去晚了可要被唐管事那张冰山脸给冻着”

    “凭你话多”子妤没好气地笑了笑,只得被小桃梨拖着一起往前走。

    。。。。。。

    眼看着夜幕降临,万寿节的晚宴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宫女们扯下酒水菜肴,端上来香茗和瓜果茶点,也预示着为皇帝贺寿而排演的新戏《十全十美》即将上演。

    聚于后台,这十个戏伶即便一句话也不说,那七彩斑斓的戏服,闪耀无比的各色钗环佩饰。。。。。。就像是一副绝色美人图般,让人光是看看就觉得大饱眼福。

    唐虞一一检查了各位戏伶的戏服,确认万无一失之后,才伸手拉响了垂在后台的一根细绳。

    只听得“叮咚”一声响,御花园里原本辉煌的灯火变得更加明亮如昼,一盏盏绯红若霞的灯笼接连点燃,围绕着筵席和戏台,好像一条从天而落的火龙,将这个夜晚照耀地蜿蜒旖旎至极。

    灯火点燃之后,乐师们也动了。

    舒缓中略带欢快的乐音顿时响遍了整个御花园,让宾客们都屏息静气,只期待着聚集了全国顶尖戏伶的这一出《十全十美》会有多么令人惊艳

    “金盏儿,子妤,你们稍等。其余八仙子,上场”

    唐虞在后台,听得乐曲演奏到了开场的时候,表情严肃地一声令下。紧接着,八位戏伶便由小桃梨领头,通过台阶,鱼贯而入登上了这座巨大华美的佛莲戏台。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岁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玉宇开花萼,宫悬度会昌。。。。。。”

    华美的衣饰,清妙的合唱,八仙子甫一入场,就引得席间宾客们忍不住开始喝起了头彩

    齐唱之后便是一一上前单独献唱,由小桃梨开始,节奏紧凑无比,看的台下众人只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偏巧这样的安排不但不会显得凌乱,反而将万寿节寿宴的气氛一下子就推向了第一个****

    。。。。。。

    听得乐曲声一变,唐虞这才点点头,示意金盏儿和花子妤携手上场。

    繁华喧嚣过后,宾客们发现那华美无比的戏台突然间就安静了下来。八位仙子齐齐退到了后面的位置,摆出一个花团锦簇的造型便一动不动,好像精致的人偶,让人恍然间觉得先前在台上献演的,是否是从天而降的真正仙女附身在了这些戏伶的身上?

    “衣冠白鹭下,纤暮翠云长。”

    当身着七彩孔雀羽翎衣裳的金盏儿开口时,所有的人都在此屏住了呼吸。

    那清甜软糯的嗓音,犹如天音降临,带着几分让人沉醉的****力,几乎让宾客们无法自拔地直接陷入了那种迷幻而不真实的状态中。

    当金盏儿启唇开唱,花子妤也步步而上,衣袖一挥,开始舞动了起来。

    如银蛇穿梭,又如月华倾洒,之间一抹柔软到让人无法想象想身影蹁跹而动着。掠舞之处,花子妤甚至会留下一个让人难辨虚实的影子,可见其舞步的复杂和迅速。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金盏儿立在戏台之上,只静静地唱着,虽然她看不见花子妤在一旁的舞动,却能看得出x下宾客们眼神流连之处。

    果不其然,原本她作为配合的舞,如今却让自己的唱成了配角,只衬托着她翩然如蝶般的舞步,显得逊色了起来。

    戏台中央的莲叶动了,由下至上,徐徐升高,每一个莲叶都是碧玉所雕,远远看去,好似花子妤真地舞动在莲池碧叶之上,整个场景虚幻地让人感受不到半分的真实。

    “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飏。”王母扮相的金盏儿眉眼间俱是让人如沐春风般的笑意,她丝毫没有因为花子妤的夺目而显露出半分情绪,只等到乐曲进入****,收住了嗓音,也将眼神投向了花子妤。

    与此同时,从金盏儿手中无端抛出一颗硕大的白玉仙桃,由唐筝所扮演的花篮仙子接了在手,神色恭敬地半屈膝递给了身在莲叶高台之上的花子妤。

    一身素白如玉,犹如月色裹身的花子妤端然而立,手捧玉桃,笑颜如醉。

    下一刻,只见她莲步轻移,竟不顾那方莲叶高台只有一丈见方,眼看就要步入空中。。。。。。

    正当大家吓傻了眼,以为花子妤要从空中摔落而下时,乐师们一收,全场安静地竟能听见宾客们倒抽一口凉气的呼吸声。

    而一直密切注视着花子妤的皇帝也向前倾了倾身子。身边的长欢更是眉头一皱,看那样子,似乎一有不对就要纵身飞过去相救似的。

    随着一曲如天籁般清扬优雅的箫声响起,台下几乎所有人才发现自己先前的担心和惊讶实在是多余的。

    那戏台之中原本聚在一起的莲叶高台竟然就这样散开了,随着花子妤一踏步,便自动有一枝叶台出现在她的脚下,一株株接连过来,好像变戏法似的汇成了一条碧叶小径。

    而花子妤自始至终脸色不变,连看都没有看一下,好像闲庭信步般,让人几乎要以为她是施了什么仙术,让原本定在她后面的一株株莲叶都有了生命,会主动接住她每一个步子。

    此情此景,有仙乐绕耳,有仙女降临,没有人记得击掌喝彩,也没有人记得这只是一出精心设计过的戏曲。好像那含着柔软微笑徐徐渡步而来的女子就是传说中的长寿之仙“麻姑”,而非只是一个由戏伶扮演的角色罢了。

    脚踩莲叶,子妤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优雅自得。

    眼看离得台前高坐的皇帝御席越来越近,不着痕迹地深吸了一口,子妤一个纵身飞跃,手捧玉桃翩然而落,稳稳地从戏台之上站在了御席之中。

    略微侧身,身为“麻姑”的花子妤并未跪地,只双手送上了那颗由赤暖白玉雕做的寿桃给今日的寿星。。。。。。

    这一下,大家不再惊讶了,只用着几分痴迷的目光紧紧追随这花子妤柔若扶柳的身影,哪怕一刻也不愿意离开。

    有了这一幕让人惊讶难忘的景象,好像所有人都把另外九位仍在台上的戏伶忘记了,脑海里只深深地印下了刚才那每一个画面,或许终此一生都不会遗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一树梨花 章二百八十六 请求赐婚

    章二百八十六 请求赐婚

    寒冬腊月,连呼吸都带着几分凉气白烟,人们都恨不得将领口衣袖都束得紧紧的,以免夜风入体。

    可此时此刻,在皇宫的御花园内,气氛却火热地仿佛是一条流动红龙,迎着那盏盏辉煌的火烛,将每一个人的脸庞都照影地如霞如虹。

    端立在皇帝的面前,花子妤纤细的身形被红艳艳的烛火勾勒地愈发清冷如素,面对着皇帝,未曾有一丝半点的卑怯之相,反而露出几分难掩的高贵气质,正好符合了《神仙传》里头对长寿之仙麻姑的描述:“麻姑至,年十**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而最为难得的是,花子妤眼中的神韵,将这位长寿仙子“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神髓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纤毫毕现。

    “好好好”

    皇帝抑制不住眼中的兴奋神采,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一手接过子妤奉上的寿桃,朗声朝着众人道:“古有麻姑献寿,今有子妤奉桃依朕看,咱们的花子妤姑娘丝毫不输麻姑气势啊”

    “子妤姑娘好身手”

    “比仙子还像仙子啊”

    “这就叫貌若天仙,仙女下凡。。。。。。”

    “。。。。。。”

    有了皇帝的亲言赞赏,下头附和之声便络绎不绝起来。

    而远远立在戏台之上的金盏儿表情有些淡淡的疏离冷落。就连她,也是在刚刚花子妤表演的时候才亲眼所见了唐虞口中的机关。

    之前,唐虞也曾透露一二,却未曾说的那样详细。也是,这样的奇妙心思,衬托出了花子妤婀娜如诗的舞步,任她们戏伶之中谁先知道了都会不满和嫉妒吧。说到底,她们九人最后都只成了花子妤的衬托罢了。金盏儿虽然心境平和,早知会有这个结果,但总觉得辛苦一场,有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不过金盏儿也无法不承认,换了她们九个人中的任何一个,肯定都无法像花子妤所表现的那样完美无缺。所以,除了羡慕,心里头连一丝一毫的嫉妒都没有。

    其余在后面排成一排的戏伶们,当然多多少少也有着同样情绪。只不过这样的情绪比之金盏儿来要显得浓烈许多。虽然大家都端立不语,可那不言而喻的气氛,即便是连离得有些远的花子妤,也能感到背上射来了许多让她不舒服的质疑的目光。

    可一个人的突出,总是需要无数人的衬托,这个道理花子妤早就懂得了。各凭本事,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便宜可以占。即便是有唐虞帮自己,若非自己有能力胜任,一切也只是虚空罢了。

    所以即便是感到了其他戏伶的情绪,子妤也昂着头,静静地看着皇帝,等待他下最后的决定。

    “二十年了。。。。。。”皇帝语气有些感慨,手里扬着酒:“自朕钦封花无鸢为‘大青衣’之后,整整二十年不曾有一个戏伶能引得朕如此激动,想要将这玉冠佩于她的头顶。”说着,一手将酒盏倾斜,酒液顺势就洒在了地板之上,好像是在祭奠已经逝去的花无鸢。

    旁边伺候的太监见状,赶紧上前来,将空酒杯接过,并递上另一个红布托盘到皇帝的面前。

    那托盘上静静地躺着一个玉雕的花冠,上头缀满了莲子米大小的东珠,看起来华贵非常。

    盯着那顶巴掌大的花冠,子妤禁不住暗自感叹。多少年来,戏伶们你争我夺,不就是为了这个代表着“大青衣”容易的桂冠吗?最终能够带上它的人,会不会觉得有些过于沉重了呢?

    正当花子妤发神地盯着那顶花冠之时,皇帝已经站起身来,走到花子妤的面前,高举着代表“大青衣”的玉冠,轻轻扣在了她的头上:“今日,朕要再次册封一位本朝的‘大青衣’,她就是——花子妤”

    没有意料中的沉重感,反而是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子妤抬手扶着玉冠,略微侧身,福礼敬谢了皇帝的赐封。

    “等一等”

    正当大家准备击掌恭贺时,却听得来自戏台那边一声清脆的叫喊:“小女子不服”

    顺着发声的地方看去,众人的眼神汇集之处,竟是一直站在戏伶中毫不起眼的唐筝在开口说话。

    皇帝略微皱眉,正要开口,却被花子妤央求的眼神所绊住,只好勉强道:“你是谁?为何竟敢质疑朕的决定?”

    “小女子唐筝,只是花家班的一个普通戏伶。”唐筝脸色有些泛白,显然此时心情异常激动。

    只见她挪着步子来到前方金盏儿所立之处,朝着皇帝的方向一下子跪了下去:“皇上容禀,小女子觉得‘大青衣’赐给花子妤,有所偏颇不实”

    “哪里偏颇,何处不实啊,你且说来听听。”皇帝耐着性子,语气已经有了淡淡的不悦。

    可没想到唐筝竟颤抖着仍旧开了口:“历来,‘大青衣’都是颁给正旦的戏伶。若论先前的献演,花子妤的确堪为惊艳。但她从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