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48部分

官居超品-第48部分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风将自己的造船收益毫不保留的传给了他,日常生活中根本就拿他当做亲日子一样对待。

    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秦风要报答张家一家人。

    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日久生情,但是对于秦风来说却不一样,他的所谓爱情是一见钟情。

    自从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将一个白面馒头放在他手上的时候,他就发誓要守护这女孩子一辈。

    秦风喜欢他张氏的事情是整个渔村的人都知道的,唯一没有看清楚的只有张自己,她使用不明白秦师兄看自己时的异样目光到底意味着什么。

    张氏一家三口离开了村子,伤心的不只是张远山一人。

    几年过去了,昔日的伙伴们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甚至有了自己的儿子。

    秦风却一直担心,他心中一直在等待着童年那个为自己歌唱的女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前来提亲的媒婆!

    ”师妹他嫁人了,而且还嫁了两次!“。秦风突然跪了下去,一拳砸在了沙滩上。

    惊起几粒尘砂,他的手留血了,但是感觉不到疼痛。

    ”老天,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秦风的心头在滴血。

    ”我们先回家吧,你们几人大老远的从应天府赶了过来,一定很劳累了,一切事情都等到你们休息好了再说吧!“。

    张远山悄悄的拍了拍秦风的肩膀,示意他停止哭泣,乡亲们还在一旁看着呢!

    ”大家都散了吧!“。秦风赶紧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对乡亲们说道。

    张家的房子很简陋,但是园子却很宽敞,这年头又不用交纳土地使用费,只要用砖块将它们圈起来就是自己院落了!

    院子里零散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新家具,看来平时张家两父子是依靠替人做家具为生了。

    ”风儿,今天你妹妹回来,伤心的事情别再提了,你去打壶好酒。再侍弄几尾鱼,我和李恩公他们好好的喝一杯!“。张远山说话的声音又些低沉,很显然他是爱故意压抑自己的情绪。

    秦风点了点头出去了,李凌救了师妹两次,他们是应该好好的报答人家。

    ”怎么是不是觉得男人家作饭有点丢人?“。

    秦风在侍弄饭菜的时候发现李凌几人一直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盯着自己,他脸色一红,向恩公询问起来。

    古代讲究男主外,女主内,他一个大男人在厨房做饭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不,我只是有些好奇,难道你们这里都靠扯旧船来生活吗?“。看着张远山一块一块的船办往灶里扔,李凌很是心疼,这些木料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的。

    秦风微微一笑,回答了他的疑问。

    渔村里却很多东西,但是惟独不缺的就是木料。使用它们烧火做饭,总比放在那里烂掉好吧。

    渔村虽然没有受过倭寇祸害,但是却听说过他们的传闻,对付这人渣村民们可是一点也不手软,修理船只的时候能对付就对付,而且修理费用很高。

    一来二去贡使团的人也学精明了,船只有了毛病他们干脆不进行修理,而是直接造一艘新的。

    出于政/治考虑,朝廷的“赏赐”往往高于“贡品”货值。贡使和随员还可以携带货物前来贸易,享受免税待遇。

    这种情况下,贡使团的人一个个赚的都是膘满肠肥,有些人干脆要求做几艘大明的船只回去也好向其他大名炫耀。

    在张家用饭的时候,李凌发现张远山和秦风两人故意躲躲闪闪的,将桌子上的几尾鱼全部都让给了自己几人。

    他很是纳闷,难道对于海边的人来说,几尾鱼也是新鲜的?

第八十二章疑惑

    ps:感谢望无痕的打赏。

    ”您别介意,对于渔民来说这几尾鲤鱼得来不易,所以才会格外的珍惜!“。张氏小声的在李凌的旁边说道。

    用饭的时候李凌几人一直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张远山和秦风,张氏立即敏锐的察觉到了他们的心思。这才想解释一下其中的原由。

    限于当时的技术以及朝廷禁海的政策,远洋捕捞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近海捕捞所使用的渔网多用粗布条甚至是树枝编造而成,及其的不方便,时不时的要进行修补一下,一直处于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

    渔民们勉强打捞上岸的鱼类都尽可能的拿到集市上换钱去了,他们所留下的并不多。

    虽然身在渔村,但是几尾鲫鱼也是稀罕的菜肴,张远山父子两个这才尽量的将它让给客人们去食用。

    “原来是这个样子!”。李凌突然明白了主人这个奇怪举动的含义,心中却有些感动。

    “若是张氏父子等答应给为我们造船,还是多给他们一些钱财好了!”。他本就不是一个吝啬的人,盐场惨案更加坚定了他打击倭寇的决心。

    如果渔民们愿意为他建造一些优质的大船,他绝对不会怜惜手中的钱财。

    “李公子,不是我不答应您的要求,想来你也知道,现在朝廷解除了海禁,以后这个港口就会越来越繁荣,这样也势必会成为海盗们的目标,我们时刻处在危险之中,当然要学会自保了,这些天所建造的船只必须先紧着我们宁波的团练使用!”。

    本来一顿饭吃的好好的,可是提到造船的时候李凌和张远山竟然产生了分歧。

    李凌认为打击倭寇才是重要的,他需要立即造好船只,训练好水兵以后就可以开始逐渐剿灭海上的倭寇了。

    张远山却有不同意见,宁波府的目标太大了,尤其是这个出海口,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海盗的攻击。

    从日/本本土到达宁波的航线是开辟最早的,也是最为成熟的线路之一。若是海盗们要袭击明朝的领土,必然会先到宁波府附近的海域,再考虑南下或者北上。

    这一带才是最危险的地方,张远山自然是想将建造的船只留下来装备自己的手下。

    “你们造好自己所需要的船只大约需要多久时间?”。没有办法,李凌只好退而求其次,等他们所需要的船只建好以后再说。

    “大约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吧!我们资金有限,只能考虑两桅的船只,它的结构并不复杂,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参与建造!”。十天时间是张远山所估摸出的最短时间。他也看出了李凌的诚意,当然要尽快的为他造船了。

    “父亲,李公子可是有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候所造巨舰的样图,您这次一定要帮助他,只要造出四桅以上的大船,在海上只怕没有对手了吧!”。张氏想帮助李凌,又没拿父亲当做外人,这才向他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三宝太监的大船?”。张远山吃了一惊,抬眼看了李凌一眼,等对方颔首示意以后他才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张远山腹诽起来。

    郑和当年所乘坐的船只是集合全国之力,遍请天下能够巧将才做出来的,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是这些技术从来没有被超越过。

    “真是太好了!有这些图纸的话当可造出同样的大船,我等匠人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我现在马上安排行家解读你手中的图纸,等到我们的船只造好以后马上给你造大船!”。张远山有点兴奋了,能够建造巨型的船只是他的梦想之一,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

    若是这次造船成功,他们也就掌握了制造大船的技巧。

    现在朝廷解除了海禁,可见以后的海外贸易会逐渐增多。

    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他们就不愁没有订单。只要有工作可做,乡亲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老张头,听说你家来了客人?我要检查一下。以防有海盗或者倭寇的奸细混进村子!”。

    刚刚商议完毕,张氏整在帮忙收拾桌子上的碗筷,就听见有人高声喊叫。

    进来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副捕快的打扮,腰里还挎张一把明晃晃的长刀。

    马强做为本镇唯一的一个捕快,监管着附近的几个渔村,平时里日夜不停的到处巡逻,口中不停着念叨着:”为了苍生,为了百姓“。

    他是镇上最为难缠的人之一。

    张远山一见他不请自来,眉头一皱,急忙解释起来:”这为是从应天府过来的李凌,是来请我们为他造船的。。。。。。“。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决定情况有些不对,这小子平时咋咋呼呼的,怎么今天如此安静?

    马强一动不动的盯着李凌看了好长时间才说道:“您就是李凌?应天府的团练使?我在朝廷下发的公文上看见过您的事迹,若不是李家盐场的人拼死抵抗,这怕这次突然袭击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马强侃侃而谈,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到自己的偶像。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而马捕快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大英雄,在抗击海盗以及倭寇的事情上有所作为。

    李家盐场两次抵御倭寇侵袭的事让他看的热血沸腾,特别是第二次,以盐场掌柜以及过千人的牺牲换取了周围百姓的安全,他是十分赞赏的!

    “既然是李解元到了,我也就没有必要再查下去了!”。马强走到桌子前面看了看上面的饭菜,目光转移到酒坛子上。

    “酒不错,你们不喝太浪费了,还是给我吧!·”。马捕快闻了闻酒香,将半坛子酒水带走了。

    马强这人虽然尽职但是却喜欢贪点小便宜,乡亲们都习惯了,张远山也没有往心里去。

    “原来李凌还是一个猛人!怪不得他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团练使一职!”。张远山看向他的目光有些不一样了。

    晚上屋子外面人声沸腾,苏氏兄弟几次想出去查看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他们两个现在的身份是李凌的保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村民们这样卖力也是为了赶工期而已。

    李凌也是彻夜难眠,经过计算,他发现张远山所造出的船只和所使用的木料数量不相符,从院子里堆放的木屑数量来看,至少可以造出两倍于停靠在海面上的船只了。

    张氏曾经和他说过,这段时间他父亲没有再接过其他的活计,那么其他的船只到底藏在哪呢!

第八十三章战船驶向何方?

    张家院里的木料减少的很快,但是造船的速度却是异常的缓慢,两三天才能制造出一艘大船而已。

    李凌到其他渔民的家中转悠了一圈,和张家的情况差不多,其他人家所储存的木料也在飞速减少着。

    “李团练也来街上巡视啊,是不是等不及了?我就说老张头是个死脑筋,稍微分出一部分人手替你们制造船只,提前摸索一下经验也是好的!”。前来巡视的捕快马强微笑着向李凌说道。

    李凌不停的到每一家院子里查看,这在他的眼中却成了一种无知的表现:“李公子一定是在奇怪每一家所生产的部件为何都不一样吧。

    渔村数百年的造船经验,自然会摸索出一些特殊的经验。

    起初他们也是一家或者几家人单独承接一项造船业务,是后来渔民们发现这样做其实有很大的弊端。

    负责造船的人家要熟悉每一个部件的制造方法,还要熟练的掌握它们。

    事实每一个人家都只擅长一种或者几种零部件的制造,其他的手工上便参差不齐,很难让顾客们满意。

    ”不若我们全村的人联合起来,共同制造大船,各家只需要制造自己擅长的部件,然后再进行最后的拼接!“。

    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客人们反复不断的抱怨声中想到了解决办法。

    各展所长,按劳分配的原则逐渐被确立了下来,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分配方式:每一种部件的制造难度都被明确表明了等级和价钱。

    就拿现在来说吧,张家父子掌握着几项核心技术,他们所拿的酬劳是所有村民当中最多的。

    李凌眼前一亮,这不是流水线吗?他叹息了一声,实践出真知,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你慢慢忙吧,我还要到处巡视,朝廷宣布解除海禁,宁波府的富商也开始行动了,这几天不断有人前来询问制造大船的事情,真的有点乱了!”。马强有些夸耀自己的意思,他一个人管理着那么多村子的治安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他有些飘然了。

    “好,那你慢走吧!”。忙活了大半天而没有任何的收获,李凌决定在晚上再探索一下这渔村的秘密。

    张家对几位客人依旧是那么的殷勤,每顿都是大鱼大肉的伺候着,但是自从李凌发现这个小小的渔村也存在着猫腻,或许潜藏着他意想不到的秘密之后,他对张家父子也产生了质疑。

    渔民都将张远山当成头目看待,若说他不知道其中的内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