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23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123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年夏季,从大明前往日本的海船有上百艘,其中福建广东的海船要占五分之三。而江浙则占五分之二。

    当俘获近二十艘江浙的海船时,任思齐知道接下来要面对世家们的怒火了。遂下令三支舰队全力戒备,并把茅十八舰队掉回高亭港。

    。。。。。。

    宁波府城,鄞县日湖边尚书坊,这里是宁波豪门望族的聚居地,屠家、范家、董家,宁波几大世家的宅邸均在附近。

    杨家客厅之中,各世家家主聚居一堂,正商议着如何面对那个小小的海防游击的挑战。

    杨家族长杨秉鼐端坐主位,端着茶盏沉默不语。

    宁波各大士绅分坐两旁,正争论的热火朝天。

    “必须得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一个小小的海防游击,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真是胆大包天。”屠家的代表屠献宸义愤填膺的叫道,这次屠家出海的海船装载了三千匹丝绢,一万件瓷器,价值白银两万多两,去一趟日本至少能得到三倍的收益,现在海船却被岱山巡检司劫持,怎能不让他义愤填膺。

    “问题是他一个小小的海防游击,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其必有依仗!”范家的代表范雍比较慎重,提醒道。

    “这就要问张兄了,毕竟张兄和那姓任的小子最熟悉。”钱家的代表钱树清笑眯眯的道。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张家代表张敬贤身上,张敬贤的脸腾的就红了起来。

    都是宁波人,大家自然知道相互的底细,自然也知道那个正在发疯的小小巡检任思齐和张家的关系。

    张敬贤代表的张家在宁波只是二流士绅,根本没实力去做海贸生意,他一开始被邀请来杨家时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现在终于知道了和任思齐有关。

    张家和任思齐退婚之事,虽然当面没人说什么,可是背后好多士绅都说张敬贤太过薄情,做事不地道。不过这年头谁家屁股都不干净,大哥也别笑话二哥!

    可是被人当这这么多人面提起此事,张敬贤还是感受到了强烈的羞辱。可是首先提起此事的却是钱树清,其背后的钱家张家根本招惹不起。

    强制压下胸中的怒火,张敬贤沉默一会儿才开口。

    “张家和任思齐已经没有了瓜葛,恐怕钱兄却是问错了人!”

    看到张敬贤的怒火,做为主人的杨秉鼐不得不说话了。

    “张兄莫要误会,钱兄没有别的意思。毕竟张家和任思齐曾经有过那样关系,现在任思齐向我们各家开战,我们必须要弄清张家的立场。”

    面对举人出身的杨秉鼐,张敬贤不敢有一点失礼,站起身来躬身行礼后,方才开口回答。

    “现在张家和任思齐再无瓜葛,他的一切行为均和张家无关。”

    “如此,我就明白了。”杨秉鼐微微阖首,示意张敬贤坐下,“其实此事和张兄无关,把你邀请来的目的,就是想请你做个中人,和海防游击任将军交涉一番,看看他到底作何打算?”

    世家们虽然实力强大,毕竟手中没有军队,虽然他们可以通过朝廷运作,给任思齐施压,例如罢免了任思齐海防游击的职位,可那又如何?

    若是逼得任思齐入海为盗,以后肆意攻略江浙沿海,那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在众人之中,杨秉鼐是少有的清醒之人,并没有因为家世而看不起任思齐那个小小的游击将军。

    若是双方真的反目,任思齐执意不归还没收的海船,那么每家都会损失巨额的银钱。杨秉鼐盘算得失之后,方才把张敬贤请来,请他居中进行调解。

    对于杨秉鼐的请求,张敬贤自然一口答应,若是他能调节成功,那么在场的士绅都将欠他个人情。

    “杨世伯何必找他调解,难道咱们还怕了姓任的小子不成?”张敬贤离开之后,屠家代表屠献宸道。屠献宸三十余岁,在众人之中最为年轻。他也是秀才出身,和任思齐同过窗,自以为了解任思齐的底细。在他看来,任思齐除了长得帅一点风流一点没有别的优点。

    “屠贤侄稍安勿躁,”杨秉鼐微笑道:“空穴起风,未必无因!任将军不会没缘由的与我们大家做对,让张兄跑上一趟,了解任将军的要求也是好的,毕竟若是闹下去,大伙都会有巨大的损失。”

    提到被岱山扣留的海船,屠献宸方气哼哼的坐了下来。一海船的货物,价值数万乃至十数万银子,对哪家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想我知道姓任的小子发疯的原因。”沉默半响,钱家代表钱树清开口道。

    当下里他把前段时间,以钱家为代表的一些商家与岱山罐头风波讲了出来。

    “原来大名鼎鼎的鱼肉罐头是岱山所产,”杨秉鼐道:“这事不得不说你们做的有点过分,咱们做生意赚钱可以,可是不能太过贪婪,更不能欺行霸市!”

    钱树清被说的脸色通红,低头不语。(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双方

    “杨兄不必再苛责钱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还是商量一下对策吧。任思齐既然敢扣留咱们的海船,并且开口就索要两千两银子的过路费,这件事咱们到底答不答应。”

    看到钱树清被杨秉鼐说的满脸通红,范雍赶紧打圆场,并把话题拉回。谁让他和钱树清是姻亲呢。

    “当然不答应!他一个小小的游击,凭什么向咱们这些人收过路费?咱们都是地方望族,世代官宦,被一个小小的巡检压住,若是传扬出去,咱们还如何在江南立足?”屠献宸厉声反对道,当初在鄞县县学的时候,他就顶看不上任思齐,现在更不想被他压服。

    “是不能答应,两千两银子对咱们这些人算不了什么,可是要形成惯例的话,恐怕在江浙又出现一个郑芝龙!”半天没言语的董家家主董德卿断然道。董德卿五十多岁,在众人之中最为年长,可谓德高望重。

    又出现一个郑芝龙!这句话一出,众人悚然而惊,郑芝龙在福建崛起之后,几乎控制了大明的海洋,控制了日本南洋的航线。所有出海贸易的商船都不得不向其缴纳银子,才能安然出海贸易。这些年来,沿海各省世家们的海贸生意都大幅度萎缩,靠海贸赚的钱一年比一年少。

    在这些江南世家们的眼里,最痛恨的人并非满洲北虏,也非闯贼流寇,而是福建郑家。毕竟对他们来说,北虏也好,流寇也罢,都没有切肤之痛。

    拿杨家来说,往年每年都会有三四艘海船,往来与日本或者南洋。

    可是这二十年来,由于郑家在福建的崛起,更由于荷兰人的四处劫掠,南洋的航线早就走不通。唯有前往日本。

    可是郑家为了控制日本的贸易,垄断价格,不允许一家有太多海船前往日本。一艘两艘可以,数量多了,郑家根本就不卖给你水标。所以这些年来,江浙的士绅们的生意都大幅萎缩。

    现在若是允许任思齐在江浙崛起,也许以后大家再想出海贸易也不可得!

    “董前辈说得对,绝对不能答应任思齐的无理要求!”杨秉鼐断然道。他一开始不想大动干戈,可是现在看来,已经无法再退缩。

    都说绍兴的师爷宁波的商人,宁波由于地处沿海,港口岛屿众多,历来做海贸的生意众多,在宁波的士绅之中,只要有实力则都会选择做海贸。整个江浙出海的海商,十有**都是宁波人。而在座的这些人就是海商的代表。

    可以说任思齐的举动已经牵动了这些海商们的神经,彻底惹起了这些人的怒火!

    “早该如此了,”屠献宸高兴的道,“姓任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海防游击,咱们这些人对付他不是轻而易举。”

    “我这就给防倭总兵王之仁写信,让他尽快出兵,剿灭任思齐!”杨秉鼐终于下了决心。

    “需要多少银子,杨叔您尽管说。”屠献宸大喜道。

    “对,要钱要物,我全力支持杨兄!”其他人也纷纷响应。

    “那就不用再让张敬贤去找姓任的了吧,何必再卖他人情。”有人提醒道。

    “还是让他去吧,”杨秉鼐想了想,道:“出兵总需些时日,若是他能劝解任思齐,放了咱们的船只,省的大动干戈,也是好事!”

    。。。。。。

    岱山岛高亭镇

    任思齐一边紧张的关注着海上的消息,一边思考着士绅们可能会发起的攻击。

    士绅们的攻击无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朝廷层面,通过运作,使朝廷发出罢免自己的命令。另一个就是召集力量,和自己来一场真正的战争!

    对于朝廷方面,任思齐自然不惧。自从在江北四镇拥立之下,福王登基后,朝廷对武将的控制已经降到了最低。各镇武将纷纷跋扈了起来,盘踞武昌的左良玉,江北四镇的高级、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还有福建的郑芝龙,这些人朝廷哪个都命令不动。

    圣旨符合心意不说,稍不符合,这些人都会抗旨不尊,而朝廷拿他们也全无办法,只能尽力安抚。

    所以若是士绅们敢拿朝廷来压自己,自己不介意来场抗旨不尊,顺便再派船队往杭州去上一趟,对着杭州城开上几炮,那样的话说不定自己的官职还会升上一升。

    朝廷方面奈何不了自己,那么士绅们只能动用武力了。让他们赤膊上阵自然不可能,他们只能通过其他官兵攻击自己,例如防倭总兵王之仁,杭州总兵方国安。

    方国安是步兵,没有船队不用考虑,能威胁到自己的就只有王之仁了。

    对于王之仁,任思齐并没有放在眼里。身为防倭总兵驻扎在定海,可是前年顾荣攻打崇明岛他不管,今年海盗攻打舟山他也不问,当然也不是不问,而是事后多日派了几艘船去舟山转悠了一趟。

    这样一个人,很难想象他会为了士绅们出兵攻打自己。

    不过王之仁手中到底还有上万士兵,虽然任思齐看不起他,却也不能不防。当下里便命令茅十八广派哨船,刺探王之仁的动向。

    现在茅十八舰队已经撤回岱山,司马南舰队也驻扎在岑港。在岑港任思齐又派去了一队步兵,整个岑港步兵就有五百多人,并且刚造好的大炮也运过去四门,建成了拥有六门大炮的炮台,而且岱山离岑港也就四十多里,只要王之仁敢攻打岑港,自己援军一个多时辰就能赶到。

    至于岱山的防御就更不用担心,有新建的两座炮台,有一千五百步兵,还有茅十八舰队,若是需要的话,还可以召集更多的弓兵,高亭港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东南风吹得桅杆上的旗帜猎猎作响。解决了这件事以后,就该启程前往日本了,有了缴获的近二十艘海船的货物,相信今年赚到的银子会十倍于去年。

    十八艘缴获的海船,每一艘上面都装满了货物,这么大的数量,想想任思齐都觉得心动!

    正在兴奋之时,忽然有人来报,说有位叫张敬贤的故人来到了岱山!(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前翁婿

    ps:本书是小众书,目前只有四十多个订阅读者,求不要用起点赠币看,那样不算订阅,作者拿不到稿酬。

    张敬贤来了?任思齐一愣,随即心中恍然,应该是宁波的世家们知道张敬贤和自己复杂的关系,派他前来试探吧。可他们就没有想想,自己曾遭到张敬贤退婚,岂能不恼,现在却派这么个人前来,真是何其蠢也!而张敬贤又欣然前来,他以为他还是自己的岳父不成?

    “来人,摆出全副仪仗,去迎接我那位‘老丈人’!”任思齐当即吩咐下去。

    任思齐作为游击将军,自然也有他的自己的排场,旗牌鼓号平日里都堆在巡检司衙门的杂物间,这时都派人寻了出来。

    两杆大旗立在背后,一杆上写着“岱山巡检司巡检”,另一面则是“海防游击任”。大旗的背后是八个鼓手,再往后则是数百全副武装的将士。前面是手持火铳的火枪手,火枪手的后面是手持长枪的的长枪兵。三十二个倭人武士手持寒光闪闪的倭刀曾燕字形一字排开,分列在码头两边。

    旗帜招展,长枪如林,端的是威风凛凛、杀气逼人。这就是刚上码头的张敬贤看到的景象。

    看着前面诺大的阵势,刚下船的张敬贤不觉恍然,不经意间,那个曾经只知道寻花问柳的小子,已经拥有了如此实力,这么大的威风!可是摆出这么大的阵势又给谁看,是想显摆,还是要震慑自己?张敬贤心中哑然而笑。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迎接来迟,还望赎罪!”看到张敬贤从码头走来,任思齐笑眯眯迎了上去,躬身行礼。

    听到“岳父”二字,张敬贤脸上的青筋蹦蹦直跳,可恶的小子,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