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79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179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孔有德参加东江军之时,李永芳早已投靠了后金,而没等孔有德降清,李永芳早就死了,两人并不是同僚,不过到底是同一代的人物。而孔有德的年龄又比李率泰大十多岁,再加上爵位高出李率泰许多,称呼李率泰一声贤侄也不为过。

    “明军都乘坐船只,有盾牌卫护,而且火铳极为犀利,末将拿他们没有办法!”李率泰木着脸,面无表情的简单介绍了情况。

    “贤侄,你还是年轻啊!不过就是几十条船罢了,有什么难对付的。”耿仲明在一边搭腔了,边说还边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着李率泰。

    李率泰心中怒极,却又无法把火发出来,只能转而冷冷一笑,“二位王爷久经战阵,又是刚从明朝归顺我大清,想必一定对明军的战力极为了解,不如这股明军就交给二位王爷对付吧。”

    “哈哈哈哈,好说好说,贤侄就带着手下在一边歇着,看本王是如何对付他们的!”孔有德哈哈一笑,扭过头来不再看李率泰。

    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懂得什么领兵打仗?当年老子纵横齐鲁半岛之时,你还在你娘怀里喝奶呢!

    其实李率泰也已经二十来岁,不过他人长得面嫩,白白净净的,所以一直被孔有德等人瞧不上。

    孔有德当即下令,命令宋辅国带着骑兵绕道赶往明军船队前方,砍伐树木堆集河中,堵死明军船队前进之路。这条河也就十丈来宽,很容易堵塞住。

    然后又下令手下熟悉水性的步兵涉水过到河的对岸,然后从两面开始夹攻明军船队。

    孔有德耿仲明的手下多是原东江军以及登州军旧部,大都熟悉水性。十来丈宽的河流,深不到一丈,很轻松的就能渡过。

    等一半的步兵渡过河后,孔有德便下令全军追赶明军船队,从两面开始夹击。

    紧靠人力划桨的船只,在河水中行进的速度不快,看着后方从两岸追击上来的清兵,任思齐皱起了眉头。此处距离运河至少还有三里的路程,这一段将是岱山军最为凶险的旅程!

    一万多清兵士兵已经追击了上来,从岸上向河中的船只不住的放箭,岱山军火枪手也在船上不住的还击。双方都不时有士兵惨叫着被对方击中。

    和满八旗兵不同,孔有德尚可喜的部下以前都是明军,若论齐射的本领比满八旗差远了,估计就连李率泰的部下都不如,因为李率泰的手下都是跟随李永芳最早投降的汉人或他们的后裔,二十多年的同化,早已和满人无异!

    所以二人的部队中弓箭手的数量不是很多,可是火铳手却是不少,在一万多汉八旗兵中,足足装备了一千五百火铳手,比船上岱山军的火枪手还要多。

    同样在盾牌的护卫下,清兵的弓箭手和火铳手开始向河中的岱山军不断射击。弹丸和弓箭的密度要远远超过岱山军火枪的还击。

    船上的岱山军士兵就觉得噼里啪啦的响声不断响起,那是盾牌被清兵击中所发出的声音。岱山军的盾牌都是松木或者藤木编制而成,外面包着一层铁皮,就质量来说可以说是上乘,其中一部分是岱山的工坊所产,另一部分是花了大价钱从杭州等地的军器作坊采购,一般的弓箭乃至火铳子弹根本击不透。

    持着盾牌的岱山军就觉得持盾牌的手被震的生疼,不得不用双手死死的把持住。

    其实就双方的距离来说,清兵火铳手在岸上往位于河心船上的明军射击,距离也就七八丈远,不住二十步。处在火铳的最佳射程之内,可问题是孔有德的手下的火枪质量太次!

    清军的火器大都是从明军手中缴获而来,而明军火铳的质量简直不敢恭维,都是人工打制而成,尺寸不一不说,质量极差。军中铁匠为了省钱,打制火铳时根本不舍得用料,造成铳管极薄,很容易炸膛。在明末时军队中的火器已经非常的普及,可是就火铳来说,军器库中的十支能有三支能打响就不错。

    所以清兵的火铳虽多,可是给岱山军造成的伤害却不是很大,只是偶有透过盾牌缝隙的弹丸能造成少许的伤亡。

    真正给岱山军造成较多伤亡的却是清兵的弓箭手,不愧是从军二十年的老将,孔有德指挥的弓箭手射击的角度极为刁钻,他们不是平射向河中的岱山军,而是远远地躲在后面抛射。

    无数的箭矢越过前面的清军火铳手,越过河岸,飞到船队的上空,然后自上而下飞来,岱山军盾牌都是平举着防范来自河岸的射击,哪想到会有弓箭从头顶落下。很多士兵被箭矢射个正着,惨叫着噗通落入河水中。

    一部分盾牌手慌忙举盾护住头顶,可是对身前的防护却漏出了缝隙,便有弹丸射了进来,好些士兵口中发出闷哼。

    岱山军出现了伤亡,而他们给清军造成的伤亡更大,岱山军火枪手经过半年多的训练,特别是去年在李彦直主持下,参谋司制定了新的训练方案以及士兵等级制度之后,火枪兵的能力提高许多,就拿装填火药子弹的速度来说,岱山军火枪手中装填速度最慢的三等兵也比对面的清兵快得多,平均清兵火铳手开一枪的时间,岱山军火枪手能开两枪。

    而且岱山军火枪手射击的精度也远远高于清兵,一千火枪手中有一等兵二十七人,一等兵什么概念,那是能在二十步外打人形靶九中六以上的士兵啊,二等兵一百一十六人,那是能九中三以上的。在这个火枪没有膛线子弹是圆形弹丸的年代,基本上火枪射击要靠排射,很少能做到精准射击的。而少部分岱山火枪手就能做到!

    所以在和清兵的对射之中,他们给清兵造成的伤亡要比自身的伤亡大得多。你清兵不是用盾牌护在胸前吗,不打你的盾牌,专门打向清兵火铳手的脑袋。

    孔有德惊恐的看到船队行进不到一会儿,自己的火铳手已经倒下了六七十人。而且随着明军的射击,还在不停地有人倒下。

    可是他也不敢下令让手下撤退,要是放这伙明军安然逃走的话,回去后多铎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这一刻,船上的任思齐颇为懊恼,他懊恼的是这次携带的飞天神龙数量太少了。若是现在每条船上再有一具飞天神龙,点燃之后万箭齐发,以岸上清军的密集程度会给他们造成大量的伤害!

    孔有德却没时间后悔,他一面让士兵死死黏着岱山军滑行的船,然后派人往大营里去运来大铳。此次攻打南明,由于长途行军,军队并未携带过多的火炮,可是在泗州,从投降的明军那里缴获了三四十门红衣大炮,以及小型的火炮火铳数百门。

    大炮太重行军不快落在了后方,可是那些二十多斤的大铳却被孔有德军带了来。只不过这次出来追击的太过急,没来得及去库房里取。

    只要大铳运到,七八十门大铳同时轰击,能轻松的把船上明军的盾牌击个粉碎,那时的明军只能任自己宰割!

    在大铳运回前逃走?孔有德早有算计,现在派出的两千骑兵已经绕到了明军船队前方,正在砍伐树木堵塞河道了吧!

    前方的火铳手伤亡太大,为了加大攻击的密度,孔有德不得不把李率泰叫来,和他商议把他麾下的弓箭手调上去,对明军进行覆盖性射击。

    本来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在一边冷眼旁观,可既然孔有德有命令,李率泰也不得不从,否则放任明军逃去的话,自己也逃不了干系。

    李率泰手下的一千八旗汉军加入了进来之后,清军射击的密度越发的大了,导致岱山军的伤亡越来越多。每条船上都有七八人死伤,整个船队已经伤亡了近千!虽然清兵的伤亡更大,是岱山军的两三倍,可是他们人数多啊,比消耗的话岱山军根本消耗不起。

    最前方船上指挥的任思齐脸色很难看,他没想到逃回扬州的路是如此的艰难!

    孔有德耿仲明手下的汉奸部队已经如此难对付了,要是来追击的是真正的满八旗兵又会怎样?

    可事到如今也顾不了许多,只能硬撑下去,撑到驶入运河之中,在数十丈宽阔的运河上完全可以把船队靠着另一边行驶,躲避清军的攻击。

    好在清军的攻击弱了许多,那是因为清军的火铳手已经损失的七七八八,在岱山军的精准射击之下,很少能有清军火铳手躲过。而清军的弓箭手又自作聪明的在远处抛射,既然清兵火铳手没了多少,船上的盾牌手防护的压力也就小了许多。

    就这样两里的路程缓缓划过,在和岸上清兵的对射之中,船队渐渐来到运河和河岔的交界处,可是让所有岱山军士兵震惊的是,就在前方不远处出现大量的清兵,他们正把许多树木树枝纷纷抛入河中。

    要知道河水的流速是很缓慢的,抛入河中的树木想顺流流到更广阔的运河需要太多的时间,而被抛入的树木却阻住了岱山军船队的去路。

    这该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救兵来了

    形势已经非常之危急,一万多清兵跟着自两岸夹击,前方却有大队的清兵正不停地把树干树枝扔进河中。行在最前方的两艘船已经到了清兵抛入树木干枝的区域,不仅有树木挡在船的前方,就是船侧的水里也有许多的树枝,导致桨手都没法划桨。

    距离运河不到半里的距离呀,就这样船队生生的被逼停了下来。

    前面几十条船上火枪手们放弃攻击夹击的清军,转而向着前方正在往河里抛树木的清兵射击。

    随着“砰砰砰”的枪响,前面的清兵被射死十多个。其他的吓得逃离了河岸,可是没过一会儿,更多地清兵在盾牌手的护卫下涌了出来了,继续往河道里抛射树枝。

    要想顺利进入运河,就必须把前方河道里的树枝清除掉,可是谈何容易啊!岱山军的士兵都在船上,根本就没法清理,即使能清理,清理的速度难道会比清兵往河中抛洒的快吗?

    而且在两岸清兵不顾死伤的拼命夹击下,岱山军士兵根本就无法腾出手来清理。

    前方河道中堆积的树木枝干越来越多,所有的岱山军士兵脸上都露出了绝望!

    从河道进入运河已不可能,那么剩下的唯有从一边强行上岸,从岸上杀出一条血路冲回扬州。

    可是两岸的清兵近两万人,数量是岱山军的七八倍,岱山军能从他们围攻之下安全逃出吗?

    任思齐紧闭着嘴唇,内心处于无比的紧张之中。懊悔、恐惧、绝望,各种情绪在心中萦绕。眼前的情形是这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就连被人陷害入狱时的绝望也不能和现在相比。

    可是,那么多的危险困难我都闯了过来,又岂能在这条小小的河中翻船!镇定,一定要镇定,事情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

    任思齐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自己是一军的统帅,两千多兄弟再看着自己,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慌张。仔细的分析着形势,从水路进入运河已经不可能,那么只有弃船上岸,从陆路杀将出去!

    不能再犹豫,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越来越多的清兵从大营杀来,逃离此处的可能会越来越小。

    转过头来,往后方船队看去,就见所有的士兵都在殷切看向自己,他们的目光中有毅然,有恐惧,但更多地是对自己这个统帅的信任,他们相信自己能带他们击败眼前的敌人杀出一条血路,就像以往那样!

    必须要当机立断了,任思齐抬起手来,就要下达所有船只靠岸的命令。

    “秀才,快看!”身边举着巨盾护卫着任思齐的熊二突然拉了一下任思齐的胳膊。

    任思齐惊讶的扭过头去,就见半里外的大运河里突然出现数以百计的江船。船上空飘扬着日月旗,每艘船上都站满了明军士兵。

    数百艘江船顺流而下自扬州方向而来,转眼的时间就到达了眼前。

    “援军来了!”

    “城里的兄弟来救咱们来了!”

    这一刻,河中所有的岱山军士兵欢呼了起来,低落的士气重新大震。

    孔有德轻松地看着前方的战场,一边和耿仲明谈笑风声。这股偷袭的明军已经被困到河中,就如同落入陷阱的野兽一般无路可逃。这一段时间孔有德甚至没再督促手下继续强攻,反正明军也逃不掉,就让他们多活一会儿也无妨。等派回大营的士兵把大铳取回,就可以从容的把这伙明军消灭,那样还可以减少手下的伤亡。

    然而运河上突然出现的船队让孔有德大吃一惊,这伙敢偷袭清军营地明军的胆量已经让他很震惊,怎么还有明军敢出城和清军对阵?

    吃惊之余,孔有德的反应倒是十分之快,分出一半的士兵继续对河中的船队进行施压,派出另一半的手下火速赶往半里外的运河,务必挡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