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221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221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军户的地位非常低,能由军户改为民户,让这些人欣喜若狂。

    在城堡中修正了两日之后,马良带着任保全何彬两营连同水军士兵共两千五百余人,乘坐一百多艘战船沿着漕泾河北上,往松江府方向而去,并且邀请金山卫参将侯承祖一同增援松江。既然一开始对侯承祖说是来支援松江举义,自然要做做样子,不过在马良和马应魁看来,松江城中的士绅们肯定不会欢迎崇明军的进驻,以士绅们争权夺势的秉性,他们肯定害怕一旦崇明军入城,意味着越国公的触角伸到了松江。让他们听从任思齐的指挥,这是那些自负的士绅们所不能容忍的。

    侯承祖带着一千余人前来汇合,两军在漕泾镇汇合,一起北上。漕泾河是早年间开挖的运送漕粮的运河,往北直通黄浦江。

    闰六月十八日,两军到达了松江府城,军队在城外驻扎,马良和侯承祖二人入城拜见松江最高官员,前两广总督沈犹龙。

    果然没有出乎事先的预料,沈犹龙和李待问等人对崇明军和金山卫士兵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但是并没有允许两军进入城内,而是以金山卫为东南重塞的原因,让侯承祖带兵回防金山卫。对于马良的崇明军,以苏州义民请求支援的名义,让马良带队赶往苏州,支援义民们夺取苏州的战争。

    据马良了解,本在松江府内的军队还有吴淞副总兵吴志葵和镇南伯黄蜚所部,然而二人均以增援苏州的名义,被松江城内的文臣打发了出去。

    也许在这些文臣看来,松江本地的士兵更加可信,而跋扈的武将不能给他们安全感。

    马良和侯承祖在松江城外分开,带着所部乘船沿着泖河向淀山湖而去。两日后到达淀山湖,驻扎在湖边朱家角。

    淀山湖位于松江府、嘉定府、苏州府三府交界,占地方圆数十里,附近湖荡河流相连,水网密布,是游击战的最佳地。

    马良所部游击军驻扎进圆津禅院,这座寺庙规模极大,有房舍五千多间,最适合军队驻扎。

    闻听一支军队到来,淀山湖附近的士绅们无比惊慌,派出代表前来犒军,送来了数百石的稻米以及大量的美酒鱼羊,来询问崇明军的来意。

    “我们是越国公部下的军队,特来保护青浦县的百姓,免受残忍的清军屠戮。”马良按照同盟会的说辞堪堪而谈,士绅们的代表将信将疑的离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这支崇明军就在淀山湖驻扎了下来,和其他明军不同,这支崇明军军纪严明,基本上没有骚扰百姓的事情发生,并且士兵们还乐于帮助附近的乡民,很快获得了附近百姓的好感,当军队操练时,竟然有许多好奇的孩童去观看练兵。

    在操练军队之余,马良派出同盟会的宣传人员四处拜访各地士绅,了解当地详情。淀山湖位于松江府西,土地富饶,是真正的鱼米之乡,马良来时携带了三万多两的银子,他拿出银子大量收购稻米和其他特产,然后用船运回崇明。崇明岛的粮食储备仅够数月之用,以崇明的土地不足以供养二十万人口,需要源源不断的采购才行。

    按照任思齐的命令,只要清军不来进攻,马良所部就扎根在淀山湖,组建游击区,一边练兵一边打击投降满清的劣绅,收缴他们的家产充作军用,然后借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以战养战,以战练兵,等这两千五百人练好之后,再进行扩军,壮大势力。

    而在胡家港城堡,马应魁做的是和马良同样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仓

    ps:卡文中,到现在才码出一章,有些晚了,见谅,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任兴凡的第二镇船队是在闰六月十一日清晨到达浏河口,沿着浏河往西,经过太仓、昆山、苏州直达太湖,太湖将是游击军的一个终点。浩浩太湖,方圆数百里,是最佳的游击地点。

    船队从长江进入浏河之后,第一站就是刘家港,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码头。当年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他的无敌舰队就是以刘家港作为母港,往来于大明和西洋之间。

    曾经的刘家港“官第甲于东南,税家漕户,番商贾客,辐凑而云集;粮艘商舶,高墙大桅,集如林木;琳宫梵宇,朱门大宅,不可胜记,四方谓之天下第一码头。”

    自从明朝中页倭寇之乱以来,朝廷执行了严格的禁海令,再无官方组织的航海之旅,刘家港,这个天下第一码头也渐渐的没落了下来。

    到了明末,由于朝廷禁海,刘家港口亦逐渐萎缩。“天下第一码头”海运千艘、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已不复见,现在的刘家港只是一个普通的村镇。

    在刘家港设立有一个千户所,可是随着港口的没落,千户所也不受重视,军户们已和普通的农夫无异。当第二镇两百余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经过时,除了早晨在河边洗衣服的村妇惊慌的抱着盆子逃走之外,再没有人前来过问。

    永乐年间的浏河,水面宽阔达两三里,能行驶五千料以上大海船,可是到了明末时,水面的宽度只仍然有两里左右,虽然船队中有十几艘三桅海船,但是仍能在河中行驶。

    船队行驶在浏河之中,两百余艘拉出了足有三里多的长度,浏河上往来行驶的船只纷纷靠向岸边躲避。船上的船夫和两岸的百姓惊慌的看着这支打着明军旗号的船队。

    所有船只在任兴凡的命令下一路西行,好不停留。

    根据出发前任思齐的安排,第二镇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攻略太仓州!

    在明清苏州的官场上,素有“金太仓、银嘉定、铜常熟、铁崇明、豆腐吴江、叫化昆山、纸长洲、空心吴县”说法,这是官员们对苏州一州七县的评价。说的就是太仓的富庶,在太仓当官,知州比知县品级高不说,还因太仓仓储众多得到的油水丰富。

    洪武26年,朱元璋命令在太仓南码头兴建运仓,建成仓房919间,贮存国家粮食。明初时每年有上百万石漕粮从太仓出发走海运到北方。后来随着禁海,太仓的地位没落了下来,可是这里的仓库还在,青浦、嘉定一带的税粮都在太仓集中,然后通过浏河进入长江,再沿着运河运到北京。

    明初时在太仓附近设有太仓卫和镇海卫两个卫所负责保护“天下第一码头”和粮仓重地。后来随着海运的废弃,刘家港的地位不复存在,可是两个卫所却保留了下来。嘉靖年间,为了防倭,设立苏松常兵备道,驻扎太仓州,节制苏、松、常、镇四府兵备粮储。太仓州粮仓常年储备着四府的军粮,储备据说达百万石之多!

    所以第二镇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攻占位于浏河岸边的仓城,夺取那里的粮食,派船运回崇明岛。

    两百多年来,太仓州两个卫所的卫所兵早已没了明初时的战力和血性,军户们和其他卫所兵一样沦为了农夫。当多铎派出的招降使者到达太仓州时,太仓官府和卫所兵均立刻向满清投降。

    据敌情司细作的报告,目前太仓州的驻军为绿营兵张天福部,有士兵五千余人,为的就是保护太仓的仓储。对第二镇来说,夺取粮食的难度不可谓不大。双方士兵数量差不多,可是一攻一守,加上第二镇中老兵只有千余,想打败张天福不是那么容易。

    太仓州的仓库就设在浏河北岸码头,为的是装运粮食的方便。当然为了保护粮食的安全,仓库的四周修筑了围墙,修成了一座仓城。

    第二镇崇明军的到来,早就引起了太仓州的注意。二百多艘船只行驶在浏河河面上,想不让人知道都难。

    当船队刚刚靠近太仓州仓城之时,就有数千清军涌到了岸边,试图阻止明军靠岸,带队的正是绿营兵总兵张天福。

    当听到手下来报,有大批明军船只自长江入浏河,直往太仓而来时,正在太仓州城中的张天福大惊。

    太仓的重要张天福知之甚深,要不这小小的州城也不会派重兵把守。因为这里是苏松常镇兵备道所在,码头边的仓城里储存着数十万石稻米!

    闰六月以来,随着剃发令的颁布,江南各地纷纷举义,掀起了抗清浪潮,江阴苏州嘉定昆山,太仓附近的州县先后都有暴乱发生,让张天福时刻胆小心提防着。

    可是十多天来,太仓竟然全无动乱的迹象,直让张天禄庆幸之余又很懊恼,没有叛乱发生也就没有战功,没有趁机强掠的藉口,不仅感叹这太仓的百姓实在太温顺了。

    在听到有明军船队从长江入浏河之后,张天福不敢怠慢,因为在先下拥有大量船只的明军只有崇明军。而对于崇明军,张天福印象深刻,一个月前在扬州时,张天福就和他们交过手。部下绿营兵一万多在攻打扬州时,死在南城护城河外就有两千人。所以对崇明军的战力,张天福丝毫不敢小觑。

    张天禄部下五千余人中有马军八百,弓兵一千,其他的则是普通的步兵。

    张天禄属下虽然也有几百艘船只,可是和崇明的海船相比,张天禄属下的船只就和玩具一般,根本生不出派船迎战的勇气。就连驻扎在码头上的水兵都逃上了岸来,把船只全都抛弃。

    水战肯定打不过,只能设法阻止明军上岸了!或者把明军直接放到岸上来打。看着河中的明军船只,张天福暗暗拿定了主意。

    弓兵在前,刀盾兵在后,在河岸上排列整齐,用来阻挡明军的靠岸,而八百马兵则被张天禄隐藏了起来,等着给上岸的明军暗地一击。

    最好这批明军是过路的,张天福心中暗暗祈祷。(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让张天福失望的是这支明军船队就是冲着太仓而来。

    “放箭!”

    一千弓箭手张弓拉箭,向着河中开始了射击。

    从岸边到河心船队约三百米的距离,超出了岸边的清军弓箭手射程,箭矢如雨般抛射而出,却大半落入河水中。

    轻蔑的看了清军一眼,任兴凡下令船队展开还击。

    为了这次能成功的攻占仓城抢夺稻米,任思齐给第二镇拨了十五艘三桅海船,每艘海船艉楼甲板上装有一门红夷大炮。随着任思齐的命令,令旗在桅杆上升起,十五艘三桅海船同时转舵,把船尾对准了北岸,依次开火。

    “轰”一声巨响,三桅海船在河中剧烈震动,硕大的弹丸飞出炮膛,狠狠的砸在河岸的清军队列中。

    三千多斤的红夷大炮,其威势足以摧山裂石,不论是被砸着碰着无不骨断筋折。

    于此同时,船队中还携带了一百门小炮,百炮齐鸣,一轮轮的弹雨落在了浏河北岸。

    “这么多火炮!”张天福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太仓城城中虽然也有几十门火炮,可是都被安放在城头,再说以火炮的笨重自然不适合随军,没想到明军火炮如此之多!

    只是一轮火炮射击,岸上的清军弓箭手死伤一百多人,不得不仓皇撤退了下来。

    船上的明军火炮抬高了炮口,向着更远处覆盖射击,逼得张天福不得不下令全军紧急后退,把河岸让给明军。

    匆匆离开了河岸,张天福再次进行布防,把剩下的弓兵及两千步兵退到了仓城之中,务必保住仓城的粮食。其他的步兵则撤到了街道以内,静等着明军的上岸。

    第二镇船队所在的河面就在太仓州城之外,这里并非荒芜的河岸,而是繁华的集镇。河岸上房屋楼宇层层叠叠,街道行人小桥流水,好一副繁华景象。清军退入了街镇之中,明军不好再用火炮攻击,因为那样会轰塌百姓们的房屋。

    太仓仓城就在浏河北岸,距离浏河一百多步,有河渠和浏河相连,直通仓城之内。可是此刻仓城水门紧闭,一道铁栅栏卡在水道上,想从水门进入根本没有办法。

    任兴凡仔细打量着仓城的情形,一条宽约二十丈的河渠自南向北和浏河交叉而过,这条河渠应该就是盐铁塘。顺着盐铁塘往北三里就是太仓州城,而储存粮食的仓城就在浏河北岸盐铁塘之东。

    清军就躲在仓城之中,而仓城和浏河之间还有着诸多的民房,炮轰仓城的话,肯定会有民房遭殃。

    怎么办?任兴凡紧张的思考。

    “将军,我带着本营上岸攻击吧。”第一营营正陈名扬向任兴凡请缨道。

    “还是我带人去吧。”营正杨斌也道。

    “嗯,你们两营先上岸展开队形,先不要慌张进攻。”仓城的城墙虽然不高,可是内部有数千清军把守,紧靠步兵攻城的话损失太大。

    “上岸后,去通知仓城前的那些百姓离开,他们的损失等打完仗会补给他们。”任兴凡又吩咐道。

    陈名扬和杨斌各自发令,带着本营的战船缓缓靠向岸边,轻松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