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45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45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煌言嘴角带着一丝嘲笑的看着任思齐拉弓,慢慢的他嘴角的嘲笑消失了。就见弓弦在任思齐的手中慢慢被拉开,曾满月形状,就见任思齐右手一松弓弦,“啾”的一声羽箭飞了出去,扎在了靶子的边缘。

    “见笑了,比苍水兄的射技差远了。”任思齐还回了弓,面带讪笑道,他此时的手臂隐隐发麻,张煌言这弓可比毛六用的弓要强!

    “已经很不错了!”张煌言赞许的点点头,读书人里能有任思齐这样的臂力、射技的很是难得。

    “小弟我对弓箭不太熟悉,我擅长的是火器。”任思齐不知为何不愿在张煌言面前失了面子,便取出了随身携带的火枪。

    张煌言好奇的看着任思齐取出腰间挂着的一个布袋,打开口,从里面取出一柄很短的火枪。火枪张煌言自然见过,并且还亲自打过,不过这么短的火枪他就没见过了。

    就见任思齐把枪口竖起,又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纸包,用口咬破了纸,把里面的火药倒入枪口,然后把一个圆圆的铅丸塞进枪口,取下通条捅了几下,便结束了火枪装填的过程。

    任思齐举起右手火枪,左手托着右手手腕,微微瞄准,便果断的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巨响,火光闪过青烟冒起,张煌言就看见箭靶靠着靶心的位置出现一个圆洞。这箭靶乃是硬木所制,箭根本射不透,没想到这火枪轻而易举的就把它打穿。

    “好厉害的火器!”张煌言嘴里发出赞叹声,“你这火枪与众不同,竟然不需要火绳即可发射,那么在雨天也可发射了?”

    张煌言果然厉害,一下子就看出了这燧发火枪的优点所在。

    “苍水兄说的是,这叫燧发枪,在里面有个火石,只要撞击就可打出火来,引燃火药。”任思齐把燧发枪的原理仔细向张煌言讲解了一番。

    张煌言学识渊博,自然能听得懂。不过在大明军队火器应用很多,并不缺乏厉害的火器,张煌言了解过后,也就不太在意。

    “不知你来到我家所为何事?”张煌言终于问起任思齐的来意。

    看着张煌言警惕的样子,任思齐知道他也许还不知道自己平冤昭雪之事,便掏出了张敬贤所写之信,默默的递了过去。

第八十九章 事了

    读着手中之信,张煌言凝着的眉头渐渐舒展,中间意外的看了任思齐一眼,复又重新读信。

    “我叔叔之意我已知晓,没想到你文武兼资,竟能从几个凶悍歹徒手里救下舍妹。既然周县令已经抓到真正的杀人凶手,洗去了你的罪名,那么恢复秀才功名也是理所当然。家父与提学王大人相交莫逆,我也曾多次拜见王大人,你放心这件事我肯定能帮上忙。”

    张煌言非常的爽利,一下子就答应了此事。既然任思齐搭救了张家的人,那么知恩图报是理所当然的了。至于张家与任思齐曾经的婚约,张煌言虽然对叔父曾经的行有有所不满,却也不便发表意见。

    见张煌言一下子就应了此事,任思齐愣了一下,便把携带来的宋徽宗的画轴递给了张煌言,请他转交给提学王应华。

    见张煌言没有留客之意,也不怎么愿意与自己深交,任思齐只能无奈的告辞,离开了张家。

    对张煌言,任思齐很想深交一番,毕竟在脑中的记忆中,十几年后张煌言和郑成功是残明在东南最后的支柱,他们曾一起带领大军攻打到南京城下。张煌言坚持抗清长达二十年,直到永历帝遇害,鲁监国和郑成功相继去世,张煌言深感孤掌难鸣,再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方才解散了义军,隐居于孤岛之上。后来被清军俘虏,惨遭杀害。

    任思齐记得在后世的西子湖畔,有着张煌言的墓地,他和于谦岳飞一起被称为西湖三杰,其英勇事迹百世流芳。

    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张府,任思齐回到了落脚的刘德福的宅院。

    空荡荡的后院里,只有熊二一个人无聊发呆,问时才知道晋玉飞一个人跑码头去了,肯定是去找船老大的女儿莺娘。

    “走,跟我一起出门去转转。”任思齐招呼着熊二,一起出了大门。

    前面的铺子里,刘德福正在里面忙碌,看到任思齐出来,随意的打了招呼,便自顾的忙了起来。任思齐也不愿打扰他,便带着熊二出了门。

    去的第一个地方,便是杭州锦衣卫的衙门,去找卢宗汉。

    按照卢宗汉告知的地址,任思齐带着熊二在城中寻找。从南城一直转到东城,几乎穿越了大半个杭州,最后才在一条很偏僻的巷子里找到了卢宗汉所在的地方。

    这是一所很大的宅院,然而大门却非常的简陋,没有任何的标志,非常的低调,若是不知情从附近经过的话,任谁也想不到里面是大明最神秘的组织锦衣卫的所在。

    轻轻拍动门环,没一会儿大门被打开一个缝,一个面无表情的黑衣汉子伸出头来,冷冷的看着任思齐。

    “是卢百户邀请我前来的。”任思齐说完把卢宗汉走时送给自己的名刺递了过去。

    黑衣汉子接过名刺看了一番,又还给了任思齐,默不作声的打开了大门,把任思齐二人让了进去。

    “哈哈,任兄弟来了,你要是再晚来一会儿就见不到我了,我正要出门。”看到任思齐,卢宗汉爽朗的笑了起来。

    “莫非小弟来此耽误了卢大人您的事情。”任思齐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去府衙监狱审问那些黑衣劫匪。走,咱们里面坐,尝尝哥哥这里的好茶。”卢宗汉一把就拉住任思齐的胳膊,往客厅让去。

    二人在客厅坐定,有下人送上了茶水。

    任思齐品了一口,皱起了眉头,什么好茶分明是最普通的茶叶。

    卢宗汉却有滋有味的品着,嘴巴还啧啧有声。

    任思齐放下茶碗,对卢宗汉道:“兄弟我的事情基本办妥,不日就要回鄞县了,特来向大人告别。”

    卢宗汉不悦道:“叫什么大人,以后就叫大哥。对了给你的锦衣卫小旗身份已经弄好,我很快就行文南京千户所,以后你就是我锦衣卫的一员了。不过这个职位没有多少俸禄,也不能世袭,你也不需要来衙门上班,还往兄弟你不要见怪。”

    任思齐闻言站起身来,郑重的向卢宗汉见礼:“属下拜见百户大人。”他这次来找卢忠汉就是为了这个身份,有了锦衣卫的身份以后做事情方便许多。

    卢宗汉令手下取过一块黑漆漆的腰牌,送到了任思齐手中。

    任思齐拿着手中仔细观看,这腰牌是乌木所制,正面用隶属写着“锦衣卫”三个大字,四角雕刻着好看的云纹,背面则刻着“浙江千户所小旗任思齐”十个字。

    “好了,任兄弟,我还有事就不送你了。以后你若有事尽管找我,凭借此腰牌你可以调动各县的衙役,巡检司的弓兵。当然你也需要经常提供海上的情报,特别是那些著名的海盗,如顾荣,以及舟山海盗的消息。”卢宗汉郑重的向任思齐道。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卢宗汉不会仅仅为了任思齐救了他的命以及给了他抓住劫匪的功劳,就给任思齐一个锦衣卫小旗的身份。他更看重的是任思齐所具备的海上经商的实力,希望能借助任思齐获取海盗的情报,好立下更大的功勋。总之双方各取所需,属于相互利用的关系。

    任思齐对这种关系很满意,一个人能被别人利用,说明他就有一定的价值,怕就怕没有人肯利用自己。

    离开的时候,任思齐又向卢宗汉讨了个人情,放船老大离开杭州。卢宗汉已经取得了船老大一家的口供,也就没必要再把船老大继续留在杭州,便爽快的答应了任思齐。

    任思齐带着熊二采购了几样礼物,便来到了码头。在船上果然看到晋玉飞这个没出息的,正和莺娘没羞没躁的在一起聊天。

    看到任思齐上船,晋玉飞面色通红,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任思齐没搭理他,带着礼物径直去找船老大。

    听到任思齐传达可以离开的消息,船老大一家发出了欢呼之声,船老大就要摆酒招待任思齐。

    吃着船娘做的锅巴小鱼,喝着爽口的米酒,任思齐趁机为晋玉飞提亲。

    船老大对晋玉飞也很满意,小伙面貌俊俏,身手麻利,又能说会道,很讨船老大夫妇的喜欢。

    就在酒席之中,双方商定了二人的婚事,任思齐答应回到鄞县,就派人为晋玉飞下聘,争取出海前把婚事办了。

第九十章偶遇故人(求收藏)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张煌言答应的事情做的很爽利,第三天便有张家的下人找到了任思齐,告知他事情已经办好。张煌言已经拜见了大宗师王应华,王应华已经答应会恢复任思齐的功名,很快就有行文下到鄞县。也就是说任思齐现在又是秀才身份了。

    办好了这件事,任思齐心情大爽,只是他还不能马上离开杭州,因为刘德福还没有处理好杭州的生意,他必须等刘德福一起,带着刘德福去任家湾,观看“飞鱼号”,最终谈定合作事宜。

    难得清闲,任思齐便带着熊二每天到处闲逛。来到杭州,当然不能错过西湖。

    去灵隐寺听禅,上六和塔听涛。在杨堤漫步,看文人雅士吟风弄月,任思齐本来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可现在不知为何却没了以前那种风流的心情。

    轻风细雨,烟雨淼淼,远山近景,风流无限,西湖美景如诗如画,可看的人已然没了心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不知为何,任思齐的心里响起这首南宋诗人林升的诗。

    眼下的大明已在风雨飘摇之中,外忧内患,举步维艰,可大明的文人雅士们已然在醉生梦死之中,若是张煌言这样的读书人多一些,大明又何至于被区区几十万的少数民族征服?

    站在栖霞岭上,岳王墓前,夕阳西下,道道霞光呈现在墓前,“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在霞光里闪闪发光。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念中原蹙?

    岂不惜徽钦辱?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有何能,逢其欲。”

    任思齐默默念着这首文征明挽岳飞的《满江红》,追思前贤,他心中立下了驱逐鞑虏匡扶华夏的志愿,但也绝不会做岳飞第二,愚忠朝廷。

    在岳飞墓前站了半响,任思齐再也没了游玩的心情。而是带着熊二开始在市井行走,了解民生,考察各种商品的行情。

    熊二早就不耐烦在西湖瞎逛,秀丽风景在熊二眼里还不如一个驴肉火烧实在。在市井里闲逛时,熊二看到小吃便走不动路,任思齐不得不给他买上好多吃的。

    嘴里吃着蟹馅小笼包,手里提着驴肉火烧,熊二一脸满足的站在一家店面门口,等着去里面参观的任思齐。

    “熊二,是你吗?”一个惊讶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熊二扭头一看,就见“福春号”船员毛六站在自己身后。

    “你,你,”熊二奋力咽下嘴里塞的满满的食物,方说出话来:“你怎么在这里啊?”

    毛六上前照着熊二肩膀上打了一拳:“我就是杭州人啊,我家就在杭州城里。倒是你小子,不是跟着秀才吗,怎么在这瞎逛?”

    熊二嘿嘿憨笑了起来,指着身旁的铺面:“秀才在里面看东西呢,我在门口等他。”

    “你怎么在这里啊?”看到毛六,任思齐问出和熊二同样的话语。

    小茶馆里,一壶茉莉花茶注入三只茶碗。喝着大碗茶,毛六向任思齐讲述了别后事情。

    从吕宋回到杭州湾时,“福春号”与任思齐的“飞鱼号”分别,径直驶过回杭州。

    傅斌果然按照承诺分发下赏银,拿着远比以前多的银子,船员们欢天喜地的各自散去。

    毛六是杭州人,便和傅斌的十几个亲信留到最后。傅斌和“福春号”背后的高官结算了银两后,也很快带人架船而去。

    “十八哥呢,是不是和傅斌一起走的?”

    “福春号”中任思齐最关心的就是茅十八。

    “不是,船一到杭州,十八哥就带人走了。”毛六摇头道,“不过,大家都说十八个哥以后不会在回到船上了。”

    任思齐就是一愣:“为什么?”在任思齐的心里茅十八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