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56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56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叹了口气,自嘲道:“可也只能想想罢了,林凤当年拥战舰百艘、士兵数万,横行于吕宋大员之间;郑芝龙更是帆船千艘,独霸东南沿海,掌控着日本航线。而我如今只是一个丧家之犬,又如何敢和前辈英雄相比肩?”言语之中充满了落寂之意。

    听着茅十八的话语,想想自己半生的漂泊,心有大志却只能窝在这小小岛上为盗,宋立本竟然有了同病相怜之感。

    “茅兄不要妄自菲薄,我观面相不是福薄之人,他日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哈哈哈!”茅十八朗声大笑:“若有那一日,定不会忘了二当家!”

    这茅十八的气概胜过周闵甚多,也是一个有野心之人,要是茅十八是大当家就好了,岱山岛势力定然能发展壮大,宋立本在心中想到。

第一百一十章 卢宗汉来援

    任思齐和茅十八商定内外夹攻之计,约定好时间后,便乘船返回了任家湾。

    在几天前,他派了晋玉飞去杭州向锦衣卫百户卢宗汉求助,现在任思齐要看看晋玉飞是否回来,是否得到了卢宗汉的回应。

    “飞鱼号”回到任家湾时,果然看到一艘客船停在海湾里,这艘船分明是内河行驶的平底客船,现在居然开到了海里,肯定是卢宗汉的人来了,弄不好是卢宗汉亲自来了。

    任思齐匆忙上了海岸,果然发现卢宗汉到了。

    只见卢宗汉一身的便装,带着几个手下正由老族长陪着正在饮茶。

    “卢大人亲自来了啊!”任思齐惊喜的上前见礼。

    “哈哈,任兄弟不必多礼。”卢宗汉哈哈大笑。

    “兄弟,你说的事情是真的?你真的要清剿岱山的海盗?”待众人退下后,卢宗汉低声询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怎敢欺骗卢大哥您!”任思齐道。

    “可有把握吗?那岱山岛海盗可有上百人,就你这一条船恐怕势力不够吧!”卢忠汉指着海中的“飞鱼号”道。他是专门负责侦缉海盗情报锦衣卫百户,当晋玉飞寻到他说任思齐要对付海盗时,卢宗汉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可是又担心任思齐的实力太弱。

    “所以才需要大哥你的帮忙啊,我需要知道岱山海盗的一些情报。”这也是任思齐找卢宗汉的目的。

    “兄弟你也知道,大哥我刚刚上任不久,手上的实力有限。”卢宗汉不好意思道:“不过幸好兄弟你要对付的是岱山的海盗,我手下刚好有一个出身岱山岛的兄弟。”

    “真的吗?”任思齐非常的惊喜。

    卢忠汉拍了拍巴掌,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汉子走了进来。

    “这是白顺,白兄弟,他就是岱山人,你想知道什么可以问他。”卢宗汉道。

    “见过大人!”叫白顺的汉子向任思齐躬身一礼,便垂手而立,等待任思齐的询问。

    “白兄弟既然是岱山人,应该知道一些岱山海盗的情况了,可否给我说说。”任思齐道。

    白顺闻言却有一些羞涩:“大人,我虽然祖籍岱山,却好久没回过岱山岛了,海盗的情况其实我所知不多。”

    “额!”任思齐愕然看向卢宗汉,你莫非消遣我来着?

    卢宗汉慌忙道:“任兄弟你莫急,白兄弟你把自己的家世快向任兄弟说说。”

    “是,大人!”白顺答应一声,然后便把他自己的家世向任思齐说了一遍。

    原来这白顺祖籍岱山,其祖上曾担任过岱山巡检司的巡检。

    岱山巡检司始设于洪武二十六年,主要是稽查倭寇所设。在大明两百多年间多次废掉又重新设立。嘉靖年间,倭寇乱起,舟山群岛成为了海盗的后院。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经过了好些年的奋战,才消灭了倭寇。为了防止零星的海盗为祸,朝廷增设了好多巡检司,也就是那时岱山巡检司重新设立。

    白顺的祖父跟随戚继光抗倭有功,被朝廷封为世袭岱山巡检司巡检一职。

    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攻打朝鲜,朝廷抽掉戚家军入朝驱赶日本人,白顺的祖父被戚继光重新征调入伍,入了朝鲜。在朝鲜战场上,白顺的祖父受重伤死去,被追封为世袭辽阳卫所千户。岱山巡检司也就随之撤销。

    白顺身为三子,无法继承世袭的职位,只好自寻出路,便在锦衣卫中任职。所以白顺虽然祖籍岱山,其实并没有真正在岱山生活过,自然也就不知道岱山的海盗详情。

    不过白顺祖辈在岱山生活过,在岱山肯定还有他家的熟人,这也是卢宗汉把他带来的原因。

    “一开始岱山巡检司设在岱山剪刀头,后来移设到东沙镇。我们家虽然自父亲起就离开了岱山,但是在东沙镇还有好些亲人。大人既然要清剿海盗,我可以带大人去东沙镇寻求帮助!”白顺的话令任思齐大喜过望。

    “有劳白兄弟了!”任思齐连声感谢。

    “兄弟你派人向我要各种武器,可是你也知道哥哥我位卑职浅,能力有限,时间又太短,很多东西以我的职位搞不到手。”白顺出去后,卢宗汉对任思齐道。

    “火药是军中管制物品,以我的权限只搞到了二百斤,至于你要的长枪倒是好办,我给你带来了一百杆,都是军中制式长矛。其他的弓弩盔甲恕我无能为力了。”卢宗汉歉然道:“不过我倒是给你搞到了几桶火油,船上作战当然火攻为上!”

    “实在是太好了!”任思齐欢喜道。他没想到卢宗汉竟然如此给力,自己在信中都没提,他竟然帮自己弄了几桶火油!要知道这年代的海战很多时候不得不进行接舷战,火攻当然是最犀利的进攻方式了。任思齐记得郑芝龙正是靠着火攻才在料罗湾打败荷兰人的。

    见到任思齐高兴,卢宗汉很满意,他之所以这么倾力帮助任思齐,当然是为了清剿海盗的功绩了。上次在运河抓获的几个劫匪给卢宗汉带来了不小的功绩,使得他在锦衣卫中的权限大大增加,若是这次能剿灭岱山海盗,说不定他就能因功升官,就是做到千户也不是不可能!

    “你要火药弓弩我都可以理解,可是兄弟你要那么多长枪做什么啊?要知道在船上作战,长兵器使着可不方便啊!”卢宗汉忽然问道。

    自然是练习西班牙长枪阵了,任思齐暗道,可具体事情又不愿向卢宗汉细说。

    “这个,总不能一直在船上吧,总要攻到岛上去,到时长枪自然比刀要好使多了,一寸长一村强嘛。”任思齐打哈哈道。

    卢宗汉点点头,表示理解:“有道理。”

    卢宗汉带来的火药火油长枪被从客船卸下,又运到了“飞鱼号”上。卢宗汉也带着几个手下上了“飞鱼号”,他要亲自参加对海盗的作战。

    上了“飞鱼号”,看到第二次甲板上那六门巨大的火炮,卢宗汉吃惊的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这船上竟然有如此的利器。不过吃惊过后,他又暗暗欣喜,毕竟任思齐实力越大,对付海盗的把握就又多上几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沙镇

    “想不到兄弟你竟然拥有如此一条大船,恐怕朝廷水军也找不出一条可以匹敌的战舰来。”卢宗汉啧啧赞叹道。

    “也就是机缘巧合罢了!”任思齐打着哈哈,对于获得“飞鱼号”的往事不愿提起。

    卢宗汉也不追问,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他也不愿进行刨根问底,毕竟他和任思齐是合作关系,任思齐的实力越强,他获得的收益自然越大。

    “不过船上的人数还是太少啊,对付海盗的船只没有问题,可要想上岛彻底清剿海盗恐怕有些困难。”卢宗汉又道。

    任思齐微微一笑:“大人不用担心,我早有安排。”当下把茅十八打入岱山做内应之事说了。卢宗汉闻言心神大定,对这次剿匪充满了信心。

    “飞鱼号”启程向岱山岛驶去,船只从金塘岛西侧向北而行,绕过舟山岛西端,向岱山岛而去。祖籍岱山的锦衣卫白顺指引“飞鱼号”向岱山岛北侧的东沙镇而去。上午船只出发,下午时分便到了岱山岛。

    “这是西岱山岛,那里就是剪刀头,当年巡检司最早就设在那里。”白顺指着海岸道。

    任思齐闻言举起了单筒望远镜,向着海岸望去,就见山石嶙峋的海岸上出现一片平地,平地上分布着一些破旧的建筑。

    “这西岱山岛人口稀少,为了更好的防备海盗,后来巡检司便搬到了东沙镇。”白顺在一边解说着。

    “飞鱼号”越过了西岱山岛,便看到一条狭长的水道把整座岛屿分为两半,水道的东面就是东岱山岛了。

    “这是岱山浦,最狭处只有十丈来宽,不过水深倒是颇深,能够行船,东沙镇的渔民前往岱山南部或者去舟山多走这条水道。过了岱山浦,再往前不远就是东沙镇了。据我父亲说,当年我们家在岱山时,东沙镇有五六百渔民,人数足足占了整个岱山岛的五成。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镇上还剩下多少人!”白顺感慨道。

    过了岱山浦,“飞鱼号”没走多远,便看到一道狭长的石崖横在前方,石崖高出海面足有十多丈,上面怪石嶙峋,石头缝隙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那是野猪礁,上面都是杂乱的礁石,过了野猪礁就是东沙镇!”白顺指着前方的石崖道。

    火长奥利尔指挥着舵工转舵,“飞鱼号”向北绕过了石崖,再向南行驶,很快就看到了一片渔湾。

    海面上几条渔船正在海上捕捞,透过单筒望远镜,能看到渔船上渔民漆黑而慌张的面容。

    看到一艘陌生的大船直直的向海湾驶来,渔船们一阵大乱,纷纷掉头向海岸而去。

    “把我们当作海盗了!”任思齐苦笑着对卢宗汉道。

    由于疏忽,“飞鱼号”船上没有任何标记,加上船型古怪和大明的船只样式有很大不同,不被当作海盗就怪了。

    “你这艘船上应该悬挂着旗帜,这样不容易出现误会。”卢宗汉道。

    任思齐点头深以为然,看来是得悬挂一副旗帜了,可是悬挂什么样式旗帜好呢?

    说话之间“飞鱼号”驶进了渔湾码头,看着渔湾里戒备森严的七八条渔船,看着渔船上手拿鱼叉神色紧张的渔民,任思齐眉头微皱。

    “白兄弟,你去和他们解释一下吧。”任思齐对白顺命令道。

    “是!”白顺答应一声,坐上被放到海中的小船,向着对面渔船而去。

    白顺乘坐的小船驶到了渔船附近,任思齐透过望远镜就看到白顺在和渔民们说些什么,很快渔民们紧张的表情消失了。

    渔船向两边划过,让开了进码头的航道。“飞鱼号”驶进了渔湾,抛锚降帆。

    “没想到竟然是官爷光临鄙镇,惶恐至极,还请海涵!”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穿着一身青布长衫,长衫上布满了补丁,迎上上岸的任思齐等人,连连抱歉。

    卢宗汉哼了一声没有作答。

    “哪里哪里,是我等仓促前来,惊扰了贵地。”任思齐笑呵呵道。

    “这位是百户卢大人,这位是任公子,可是有着秀才的功名。”白顺在一边介绍着。

    “这是东沙镇的里正,福伯。当年曾是是我爷爷的属下。”白顺又把老者介绍给任思齐和卢宗汉。

    “各位,里面请。”寒暄过后,里正福伯把任思齐等人往镇子里让。

    东沙镇背山靠海,就建在山脚之下,沿着沙滩往上走,是一条石板路,顺着石板路往上走,路的两边绿树茵茵,繁花似锦。山峦之间分布着众多的谷地,平整的谷地上种满了稻谷。也许是土地过于贫瘠,稻谷长势并不太好。

    镇子外面围着一丈来高的寨墙,寨墙石头垒成,墙上设置箭垛,竟是一个防守极佳的小城。

    不过寨子并不是很大,从寨门进去,任思齐发现里面也就一条街道,一百多户人家。

    靠寨门不远处有一栋高大的房屋,房屋前是一块广场,广场中间树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不过旗杆上面却没有旗帜。

    “几位大人里面请。”里正福伯把众人往房屋里让,边走便对任思齐解释着:“这房屋是旧日巡检司的驻地,自从岱山巡检司撤掉后,就空了下来,作为镇里议事的地方。几位大人先到里面休息吧。”

    就像福伯说的,这栋房屋果然很空旷,不过虽然房屋破旧,里面却清扫的很干净。

    “几位大人请坐。”福伯赶紧让座,并使人端上茶水。

    “不知几位大人来小镇有何事情,尽管吩咐下来。”福伯终于问起了来意,眼睛却望向任思齐。在来人之中,虽然卢宗汉官职最高,但人老成精的福伯却看出真正主事的却是面前这个秀才任思齐。

    任思齐却没回答,把眼睛看向了卢宗汉,在这个场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