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闺中记 >

第124部分

闺中记-第124部分

小说: 闺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今时今日他选择借赵黼之手赴死,前世呢?

    那飞鸟极快地穿过秋雨,飞得极快,乌黑的一点儿,宛若流星急速坠落,却在无可能之时又戛然转折,仍旧翩然自在地去了。

    云鬟仰头,盯着那渐渐高远逝去的飞鸟,就如同看见了林禀正曾留下的痕迹跟最终的归宿。

    身后女孩子们的哭声越发大了,幽咽不绝,从敞开的窗户跟门扇透了出来,跟氤氲的水汽交织,仿佛汇成了悲伤的河流,最终在地上潺潺而过。

    不知林禀正在天之灵可能看到,有这许多女孩儿在为了他而痛哭流泪,她们一无所知,只心存着对他的喜欢跟崇敬,为他洒落痛惜之泪,或许对他来说……这些纯洁的心意同干净的泪水,已经是他最好的送行了。

    因中秋将到,不必去上课,又因沈府邀约,这日云鬟便乘车前往丞相府。

    沈相夫人亲自接见云鬟,拉着她的手儿仔细端详了一会子,便赞道:“果然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回头又叮嘱沈妙英和沈舒窈道:“得亏云鬟上京来了,又进了凤仪,她这样的人物品格,放在京内也是难得的,你们姊妹们当好生相处才是。”

    两人都起身称是,沈夫人又问了年纪、京内住的如何等话,便放她们自去了。

    两位姑娘陪着云鬟,自回她们屋子里去,因坐了吃茶,闲话了些书院内之事,不觉又说起了林禀正,好一番叹息,沈妙英便郁郁寡欢,起身走到一边儿。

    沈舒窈小声对云鬟道:“英儿是最敬慕林教习的,那日听说消息,哭的眼都红了,回来后把婶娘吓了一跳,以为是怎么了呢。”

    云鬟轻声叹说:“姐姐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沈妙英在旁听了,回头看她一眼,却并没说话,只是慢慢地走出院子。

    沈舒窈因转开话题,便道:“是了,你大概还不知道呢,前几日,我叔父请晏王世子过府饮宴来着。”

    云鬟见她忽然提起赵黼来,心中一转,因说:“姐姐觉着世子如何?”

    沈舒窈道:“世子自是金枝玉叶,身份尊贵,旁人是不好说什么的……不过世子跟妹妹倒像是有些交情,不知妹妹又觉着他如何?”

    云鬟见她终究不肯轻易表明,就说:“其实世子能文能武,听说又深得皇上宠爱,就算是放在皇族子弟之中,也是个很出类拔萃的人物。”

    沈舒窈见她满口好话,便嫣然一笑,倒:“怪了。你可知,我叔父也曾这样说过。”

    她的叔父自然就是沈丞相了,云鬟微笑道:“丞相大人这样说,可见是没错的。”

    沈舒窈凝视着她,想了会儿,便并未再说什么。

    两人在屋内说了会儿,沈舒窈便问:“怎么也不见英儿?又跑到哪里去了。”

    外头有个小丫头进来道:“方才看见姑娘在花园内掐菊花儿呢。”

    沈舒窈道:“罢了,又顽皮去了,且由得她。”

    中午沈夫人传了去一块儿吃饭,半晌沈妙英才姗姗来迟,眼睛却又是微红的,沈夫人瞧了眼,便问怎么了,她也只说是风吹了。

    吃了中饭,三人便结伴而回,沈舒窈便悄悄地对沈妙英道:“你又做什么了?”

    沈妙英道:“没做什么。”

    沈舒窈道:“你别当我不知呢,先前听说你又掐那菊花,必然又偷偷地拜祭林教习了?你若拜祭,只随意供奉一束花一炷香就是了,你的心意冥冥中他自然知晓,别明闹得厉害,夫人知道了是会不喜的。”

    沈妙英低了头:“知道了。”

    云鬟在旁听见,便又多看了沈妙英两眼,原本只当沈妙英是个活泼爱动的女孩儿,竟想不到会有这份心,因望了她半晌,便转开目光。

    因时候不早,云鬟便行告辞,车行半路,忽然马车一顿,车厢门打开,有人跳了进来,不由分说在她对面儿坐了,一边儿问道:“你去哪儿了?”

    露珠儿吓了一跳,又看清来人,便说不出话来。

    云鬟正闭眸沉思,见是他来了,倒也波澜不惊,便淡淡说道:“去丞相府来着。”

    赵黼把袍子一抖坐定了,闻言皱皱眉,道:“你几时这样爱交际了?整天跟那些千金小姐们厮混什么?人家自小儿在大家子府内长大,有一万种心机呢,若真生出点坏心思,怎么吃了你的都不知道。”

    云鬟道:“是么?不过是寻常来往罢了,世子如何说的这样。”

    赵黼道:“你又什么时候爱跟人来往了?得闲的话,且跟我多来往来往如何?”

    云鬟淡扫他一眼,近在咫尺,他的双眸极亮,这种似冰冷似炽热的明亮,让她竟忍不住想到那天里,被他猛然拔了出鞘,后来没入林禀正胸口的那柄剑的颜色。

    心底一凛,云鬟垂眸不答,赵黼也不再做声,只听见车轮木讷地骨碌碌声响。

    露珠儿坐在云鬟旁边儿角上,鼓足勇气道:“世子爷,你打哪里来?”

    赵黼道:“才从宫内出来。”

    露珠儿瞪大双眸:“是去见圣上了吗?”

    赵黼一笑,却看着云鬟道:“不错,是去见圣上了。”

    露珠儿越发好奇了:“圣上是什么样儿的?”

    云鬟置若罔闻,赵黼也不再回答,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见不多久就要到崔侯府了,赵黼忽然说道:“过了中秋,我要回云州了。”

    露珠儿震惊:“什么?六爷要走?”说完之后,才发现车厢内只有她突兀的惊愕声,露珠儿忙看云鬟,却见她仍是垂眸定神,面不改色,就仿佛没听见。

    露珠儿只当她果然没听见,忍不住拉了拉她的衣袖:“姑娘,六爷……”

    云鬟方道:“既然如此,便先祝愿世子爷一路顺遂。”

    赵黼凝视着她,轻轻笑了声:“只有这一句?”

    云鬟道:“我笨嘴拙舌,不懂说更多的,抱歉了。”

    赵黼眉间微蹙,待要说什么,又看一眼露珠儿,露珠儿倒也机灵,忙往后缩了缩,赵黼仍是瞥着她,露珠儿呆呆看他半晌,才醒悟过来,急忙抬手捂住耳朵,口中呐呐道:“我不听就是了……也、也不看。”说着又扭身面对着车壁。

    赵黼这才一笑,便又看云鬟:“我也不知这一去多久,多半是两三年罢了。”

    云鬟道:“知道了。”

    赵黼目光游弋:“你……这两年里,且好生照料自个儿,别再……”

    云鬟始终低着头不看他,赵黼忍无可忍,抬手在她下颌上轻轻一挑。

    云鬟皱眉抬眸,赵黼端详着她,沉声道:“别再像是上回一样,把自个儿落入歹人手中了。”

    云鬟不答,赵黼手上微微用力:“我说话你到底是听见了没有?”

    云鬟道:“听见了,只是不知道世子为何对我说这些。”

    赵黼道:“你不知道?”

    云鬟对上他的眼神:“譬如上回,很不用惊动世子去寻我。”

    赵黼眉头深锁:“不用我去,却要谁去呢?”他眼神闪烁,唇角翕动,想要说更多,却又忍住。

    云鬟推开他的手,赵黼却顺势又握住她的手腕,他的手脚灵活,身手自然是旁人不能及的,怎么也推不开,云鬟不能同他拉拉扯扯,便停手道:“世子又做什么?”

    赵黼忽然将她拽了一把,云鬟不由往前一倒,忙低喝道:“放手,究竟想怎么样?”

    赵黼索性跪坐起来,上前倾身,一边儿微微用力,竟不由分说地把云鬟拥入怀中。

    如今他虽年少,因自小习武,力气却是极大的,身上的气势气息……却也一般熟悉。

    云鬟睁大双眼,想挣却又挣不脱,耳畔只听见他低低的呼吸声儿,仿佛近在耳畔,云鬟试着用力挣了挣,赵黼又用力抱的紧了些,总是不让她挣脱。

    云鬟只得作罢,面上虽仍冷冷淡淡,心里却忍不住一阵突突乱跳,不敢睁眼细看,然而闭上双眸,眼前虽一团黑,却掩不住昔日记忆蜂拥而至,场场跟他相关。

    赵黼抬手,轻轻从她缎子般的发上抚

第102章() 
♂,

    话说云鬟才回侯府,里头丫头已迫不及待接了,笑说:“姑娘回来的正好儿,老爷那边儿刚来了客,等着要见姑娘呢。”

    云鬟诧异:“什么客人,为何要见我?”

    丫头道:“是个什么姓黄的先生,听说是外地进京的,还跟老爷是旧时相识呢。”

    云鬟止步,心中登时想起一个人来,当下也不急着去见老夫人,只拐弯往崔印的书房里去。

    来至外间,还未进门,就听里头说道:“我近来也正思量着,觉着黄大人是时候该进京来了。”

    另一个人道:“其实前两日就回来了,一直在吏部打转,今儿得了闲,便来拜会侯爷。”

    云鬟听了这个声音,再无怀疑,便忙来至门口,歪头往内看去,惊喜交加:“黄大人!”

    原来这来客,竟然正是前鄜州知县黄诚。

    只因黄诚在鄜州任期满了,近来进京述职,在吏部递接公文,且他又早就“盛名”远播,连刑部尚书潘正清都对他另眼相看,故而此番他上京,自然也有好一番的应酬来往。

    今日总算得了空闲,他心里因惦记着云鬟,便借口来拜会崔印,趁机要看一看这小女孩子如何了。

    两个人隔年相见,十分喜欢,黄诚早也含笑起身。

    云鬟先行了个礼,黄诚俯身探臂将她扶住:“不必如此。”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见她越发如出水芙蓉般,秀美动人,气质也越超逸了。

    崔印笑吟吟看着两人,便道:“鬟儿过来坐,陪黄大人说说话。”

    云鬟旁边坐了,崔印就问黄诚:“黄贤弟政绩出色,这次回京,只怕是要留在京中任职的吧?先前我早听三法司各位都念叨着呢。”

    黄诚含笑道:“承蒙各位老大人看得起,只不过,怕是不能留在京中的。”

    此话一出,连云鬟也有些惊疑,前世黄诚明明便留在了刑部任职,这又是怎么说?

    果然,崔印便问何故,黄诚不疾不徐道:“先前我在鄜州之时,浑浑噩噩了许久,多亏了……”说到这里,就看了一眼云鬟,又继续说道:“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虽说这次回京,有诸位大人青眼想留我京中,然而我因想着,先前我做的并不如何,竟还要更多多历练自个儿才好,故而我先前向吏部递书,已经请求外放了,今日也终究下了批示,将去漳州为知府了。”

    崔印凝神听着,面色也越发惊疑,听到最后一句,更不知该如何说——虽然不能留在京中任职,可升任知府,也算是极大的提拔了。

    但偏偏漳州又是僻远之地……因此就算是擢升,也未算是个好差事。

    云鬟却已道:“原来黄大人是高升了,恭喜了。”

    黄诚回头望着她,微微一笑。

    当下崔印又略说了几句,便对云鬟道:“黄大人亲自前来,他又从来当你是个小小知己,你却要请他去你屋里坐一坐才好呢。”

    黄诚也正有此意,当下站起来且先告退了。

    黄诚同云鬟两人自书房出来,便自往院子而行,云鬟便问道:“大人是主动要请去闽地的么?”

    黄诚见她果然精灵,便道:“你已经猜到了呢?不错……我原本跟陆兄就是从彼处出身,陆兄却终究没走出来,我跟他分别多年,如今,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云鬟轻轻一叹:“大人,陆先生在天之灵,若看见您是如今这般出色,必然也是欣慰的。”

    黄诚垂头笑道:“我知道,故而我更加想回去,想在漳州也做出一番事业来,那儿毕竟离他也近,就当也是……陪着他。”

    黄诚一顿,抬头看向云鬟:“我如此选择,你觉着是对是错?他们……都纷纷地在劝我,还有人说我是自毁前程。”

    云鬟摇头道:“大人重情重义,利国利民,哪里有错?有人眼中的前程只是飞黄腾达,可是大人的前程,跟他们不同,只要心里踏实,又管别人说什么?”

    黄诚止步,笑看云鬟半晌:“你还是这么着……先前没见你之时,可知我心里还担忧?毕竟你回京有段时日了,京城虽是天底下最繁华之地,却也是天底下最大之染缸,如今听你这番话,竟比先前更加光明豁达,我便放心了。”

    云鬟道:“我从不对别人说这些,只因别人也不懂,或许还会觉着是歪理邪说,难以入耳,当着大人能说出来,且大人还懂这些,可知我心里也是高兴的?”

    两个人相识一笑,虽年纪有差,可是心思却宛然相通,四目相对,都有些遇到知己的喜悦之感。

    黄诚来拜访过后,不日便出京去漳州赴任了。

    又几日来至中秋,崔侯府自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