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闺中记 >

第372部分

闺中记-第372部分

小说: 闺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滕太后含泪笑了:“可不是么?只不过当时你白白胖胖地十分康健,但是锦懿不同,小家伙几乎受得像是一只小猫崽儿,真是可怜极了,御医都说她不行了……”

    刘泰堂道:“可是母后却不管他们,衣不解带地照料锦懿,最后,这小丫头竟又缓过来了!”

    滕太后哈地笑出一声,仿佛又回到当时那种喜悦之极的心情中:“是啊……苍天有眼,母后还记得当时御医院那帮废物的脸色,真真如丧考妣……”

    刘泰堂见她笑得欢快,但眼角却仍是泪光闪烁,不由鼻酸,道:“但是母后却因此累倒了,足足病了半个月才好。”

    滕太后眼中透出回忆之色,笑意中却带了几分苦涩,道:“阿泰,你当母后当时为何那样竭心尽力地照料锦懿?只因她当时那般高声哭个不停的模样,让我想起了你那个苦命的弟弟……”

    刘泰堂亦忍不住,抬起袖子拭去眼中的泪:“母后……”

    滕太后不再说话,只是望着刘泰堂,伸手轻轻摸过他的额头:“你弟弟若还活着,现在也如你一般高大俊朗了,必然也是个好孩子……”

    皇帝道:“母后,还有我在,弟弟在天之灵也看顾着您。”皇帝望着太后,双手呈上汤碗:“母后,上次是事关锦懿,如今也是……但是不管如何,儿子不愿意再看到母后病倒了。求母后珍重自个儿,弟弟在天有灵,也自高兴。”

    滕太后垂眸,看了皇帝一会儿,终于接过那一碗汤:“有你这样的儿子,母后其实已心满意足。”

    滕太后将汤喝了,刘泰堂接过空碗,递给上来的雪海,雪海悄然无声地复又退下,滕太后才又道:“锦懿还是没有消息?”

    刘泰堂垂头:“还没有,但是已经派了三百精锐水军和八百禁军,协同搜寻。”

    滕太后心头略微宽慰,又问:“你见过解廷毓了?”

    刘泰堂答是,滕太后问道:“你……没把他怎么样吧?”

    刘泰堂摇头:“只是责令他们好生寻找,且严查真相。”

    滕太后叹道:“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锦懿是我一手带大的,对我而言,就宛如你弟弟投生了到我身边一般,我没有法子再容忍失去锦懿。”

    刘泰堂眼中锐光闪过,沉声道:“我也绝对不能容忍有人敢伤害她分毫。”

    殿内烛光闪动,滕太后起身,将皇帝扶起,望着皇帝俊朗的脸,忽然低低说道:“到如今,母后才有些后悔。”

    刘泰堂问道:“母后?”

    滕太后道:“本来,是怕锦懿在宫内受委屈,故而才千挑百选地给她找了解廷毓,却没想到,竟会出这种事……早知如此,母后当初,就不该拦着你……横竖留她在宫内,多少是在母后跟你的身边儿,怎么也能护得住她。”

    刘泰堂一怔,而后轻声道:“母后,都是过去的事了……何况,谁又能想到,解家居然……如此荒唐。”

    滕太后冷哼了声,面色有些肃然:“解家是开国元勋,子弟们多数也争气,老丞相又精明,凡事不会做得太过,故而一直得以屹立不倒,锦懿嫁过去,本是无上恩典,也能叫他们的昌隆旺盛再延续几年……”

    滕太后停了停,刘泰堂也不插嘴,只是静听。

    这刻两人都没有说话,隔着重重帘幕,能听到外头的风雨雷电之声,顷刻,滕太后低声道:“阿泰,你记住,小不忍则乱大谋,谋定而后能动……如果此番锦懿转危为安,倒可以从长计议,若是她……你知道该怎么做。”

    刘泰堂双手微微握紧:“母后放心,儿子知道。”

    因小庄之事,刑部把解家当晚在船上的所有人都暂时关押起来,紧锣密鼓地一一审问。

    闹了一夜,又过了半天,所有供词都呈在刑部各位负责审讯的大人案头,当夜在船上的许多奴仆丫鬟们有几个供认,说是在少夫人落水之前,曾见过小丫鬟翠玲在少夫人身边伺候。

    当下便提审翠玲,起初丫鬟不肯招供,稍微用刑之下,才承认的确是曾伺候在少夫人身旁。

    主审官自问当时发生什么,翠玲有些慌张,道:“奴婢真的没有做什么别的,只是负责伺候。”

    主审官喝道:“那好端端地为何会落水?究竟发生了什么,你速速老实招认,不然的话休怪大刑伺候!”

    翠玲红着眼,哭道:“奴婢站了会儿后,少夫人说不用人,就叫我退下了……后来发生什么我的确不知道。”

    这种说辞当然不足取信于人,刑部众位官员也绝非吃素的,又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皇帝亲自下命,又盯得死紧,若是没有个交代,恐怕盛怒之下,连主审官们也要牵连在内。

    当下紧锣密鼓地审讯,翠玲不过是个丫头,哪里见过这样阵仗,一番软硬兼施下来,整个人也有些恍惚失神,不知不觉道:“我说的是实话,那夜本来不该我靠前的,但是我知道秋燕姐姐……”

    刚说到这里,忽地听到“啪”地一声,众人都看过去,却见是侧边的一名主簿,无意中把笔掉在地上,这主簿忙致歉,起身弯腰将笔捡了起来,复又坐定。

    主审官催翠玲继续说,翠玲却呆呆地看着地面,眼镜有些失神,喃喃道:“我真的没有做坏事,我只是不想伺候少夫人,想让她回船内歇息……不料转眼间,她就落了水……真的不关我们的事……是她、是她自己掉下去的……”

    几位大人面面相觑,面色各异。

    虽然丫鬟翠玲说锦懿是自己落水,但是无人相信她,事实上,通过对船上丫鬟的审讯得知,有的丫鬟的确听到“噗通”一声,但在几个人出来查看端倪的时候,却并不见翠玲的身影,只有一个小丫鬟说瞧见翠玲慌慌张张地躲了,试问若是心底没鬼,见了主人落水,怎么会不当即呼救反而忙不迭地逃走?

    罪责便落在这丫鬟头上,但也有心细的官员,私底下跟同僚说起,道:“之前她说什么秋燕姐姐,又说‘不关我们的事’,总不会有什么同谋吧?”

    另一位道:“总是些下人之间的言谈,或许是随口一说罢了,至于‘我们’,大抵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所有仆人。”

    那位官员沉思:“不如将秋燕招来再问。”

    同僚忙将他的手按住,压低嗓音道:“何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倘若这事儿是别处发生的,咱们细细追究无妨,别说整船的人,就算是整个府里的人都牵连在内又有何干系,但是如今,这是解家……唯有快刀斩乱麻,给皇上一个交代便是,倘若再深究下去,谁知道会牵出什么来,难道你真的要跟丞相家过不去?”

    那何大人听了劝,果真就未曾将心头疑窦再行提起,只不过暗中略看了看案宗,发现在押之人中果真有个秋燕,是解府里有点头脸的家生大丫鬟,据说先前是伺候大公子解廷毓的……翠玲正是她手底的小丫鬟。

第367章() 
♂,

    ——注意!小伙伴们一定要看作者有话说,各种萌蠢有趣或不可描述的小剧场奉送,而且推理剧情案情接近真相的有爱留言,还有机会召唤到作者赠送的小红包哦

    秦氏抱着鸡,笑得眼都弯了:“小嫂子,车子回来了,那我就推回去了啊。”就要转身走。

    连世珏道:“车子是你家的,鸡不是。”

    秦氏讪笑两声:“我忘了。”只得赶紧俯身把鸡放下,灰溜溜地出门去了。

    连世珏正欲回屋,宝嫃脱口唤道:“夫君……”她看看那只在地上走的鸡,又看看连世珏:“夫君,昨天你……去找过连显了吗?是为了……”

    宝嫃犹豫着,还没说完,外面连婆子风风火火地进门来,道:“听说连显跟他家的来赔礼道歉,还给了只鸡?”

    连婆子本在外头跟村民闲话家常,回来的时候正遇上秦氏出门,秦氏三言两语地,只道连显家来赔礼还给了只鸡,连婆子一听就喜出望外,便进来看究竟。

    宝嫃还没来得及回答,连婆子一眼瞅见地上那只咯咯叫四处走的母鸡,双眼一亮道:“这鸡可真肥!”三两步过去,将那母鸡捉住抱了起来。

    母鸡不似公鸡般好斗敏捷,最是胆小温顺,一有人靠近,不自觉地就畏缩起来,连婆子轻而易举地将母鸡抱住,手在母鸡屁股后头摸了摸,笑道:“还带着蛋呢,啧啧!”

    她一时满心狂喜地,竟顾不上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了,摸着母鸡道:“这鸡杀了的话,倒是能煮一锅好鸡汤。”

    那母鸡在她怀里咯咯咯地乱叫,仿佛也知道自己大祸临头。

    连世珏不喜这些,转身欲走,宝嫃却轻轻拉住他的衣袖,看了一眼那只母鸡,才又低低地说:“夫君……能不能叫婆婆……别杀这只鸡?”

    连世珏望着宝嫃,宝嫃只是仰头看着他,眼中带着一点胆怯地期盼。

    连世珏对上那双清澈的眼睛,略微沉默,回头看着兴高采烈地连婆子,终于惜字如金般说道:“别杀这鸡。”

    男人说完了这个,嘴角抽动了一下,俊脸上难得地闪过一丝类似窘迫的神色。

    连婆子正在打量这鸡怎么吃,闻言道:“儿啊,不是正好杀了它给你炖汤补一补?省得那连显家的平日里可凶了,这回又是怎么了?万一他想明白了再给咱们要回去怎么成?”

    连世珏万没想到她竟有这样的小心思,却也不说其他,只道:“他不敢。”说完之后,便转身望内去了。

    连婆子当然不敢不听连世珏的话,只是小声嘀咕道:“不杀了,留着又得喂粮食吃……留着做什么?”

    宝嫃见状,急忙道:“婆婆,这只鸡可以下蛋的。”

    连婆子横了她一眼:“那你好生喂着吧!……别忘了饿瘦了的话,再吃连这点肉都没了!”把鸡放下,便又出去串门子了。

    宝嫃见连婆子去了,急忙回身去厨下掏了一小把糙麦出来,撒在地上,那母鸡咯咯叫着过来啄着吃,宝嫃又抱了一把稻草,放在墙角处。

    那鸡啄了会儿米,便又跑到稻草上去踩来踩去,在墙角儿不停地刨抓找虫子吃,宝嫃甚是喜爱,看的眼睛放光,过了会儿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屋内,探头道:“夫君……”

    连世珏坐在桌子边儿上,望着她放在靠墙处的做针线活的小小簸箕筐儿:“嗯?”回头过来。

    宝嫃道:“夫君,我要去地里看看,你不会出去吧?”

    连世珏本能地要答一声“嗯”,转念间却又道:“去地里?看什么?”

    宝嫃道:“昨晚上下了雨,我看看好不好把地翻一翻,好种苞米了。”

    连世珏瞪大眼睛,听得一愣一愣地,宝嫃道:“夫君,你在家里不会出去吧?”

    连世珏环顾这有些破烂简陋地斗室,他曾几何时有过这么孤闲的时候?不由地笑了笑:“你一个女人家也去翻地……我跟你一块儿去吧。”

    宝嫃倒是惊了一下,旋即又欢喜道:“那也好!”她自然是最想两个人在一块儿的,也省得她提心吊胆地。

    连世珏见她进门来,飞快地拿了块灰蓝色粗布帕子围在脖子上,又出门去柴房里,取了两个斗笠,拎了一把锄头出来:“夫君,刚下过雨,如果太涝的话地还不能翻动,我们就先去看看吧?”

    她虽然是询问的语气,但男人哪懂这个,就含糊道:“好啊。”

    两人正要外出,却听得屋里头一声咳嗽,却是连老头出来了,见状道:“世珏要下地?”

    宝嫃见他露面,却不敢太高兴,就看连世珏,男人对上她一双毛眼睛,心里暗笑,就“嗯”了声。

    连老头看看天色,道:“也好……这样或许就不用叫世誉帮手了,昨晚那场雨有些急,下了也有些时辰,地大概还捞着,估计得明天才能翻……你们先去看看吧!”他一摆手,忽然又想起件事,“割回来的麦子,还堆在打谷场上吧?”

    宝嫃道:“是的,公公。”

    连老头道:“看日头把地晒干了……也好晒麦子了,晒一晒,就好打场,别错过了这么好的日头。”

    宝嫃道:“好的公公。”

    连世珏见老头有些瘦不禁风,说几句咳嗽一声,显然是个有病的,就不吭声。

    宝嫃应答完了,连老头才道:“走吧。”从里头搬了个小板凳出来,在院子里靠着墙边晒太阳。

    连世珏将出门前,就听到老头哼什么“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很是悠闲似的。

    宝嫃出门,才把一个斗笠给男人戴上,自己也戴了一个,看男人的新造型,越看越喜爱,就歪头笑一笑,扛着锄头顺着大街往前走。

    男人沉默片刻,便道:“地里的活也都是你做?”

    宝嫃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