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吕氏天下 >

第168部分

三国之吕氏天下-第16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吕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杨任更加震惊,没想到王平竟然是认真的。想了想不放心,想要随着进去,却怕被里面夷人太多,进的去,出不来,只能是吩咐士卒原地待命,等着王平的消息。

    群山之中,夷人众多,各自拥寨自保,民风更是彪悍异常,极为排斥外人进来,如今突然发现数十个汉军进入山中。巴夷顿时震动。

    七姓夷人,迅速组织起来,把王平等人团团围住,数十个跟随进来的并州军卒顿时大惊,纷纷拔出了刀剑,围拢在王平周围。

    王平却是哈哈一笑,命令士卒放下武器,只是命人竖起了并州军的苍狼旗,朝着山野大声叫道:“并州军王平,有请夷王一见,我们并恶意!”

    “并州军?你们就是那打败张师君的并州军?”山野之内,突然传来一个苍老声音,随即又有些疑惑,怪道:“这位将军的声音好熟!”

    “哈哈,诸位,是我啊!”

    王平闻言笑的更是欢畅,当着众多夷人的面,脱了头盔,披散了头发,环顾了四周一圈儿。

    “是,是你!何平?”

    群山之中,传来阵阵惊呼,一个满头白发,却是健步如飞的老者更是越众而出,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王平。

    王平也是拱手,笑道:“诸位乡邻,许久不见了,劳烦通报,就说故人求见!”

    见到是王平,群山之中,夷人的敌意顿时不见了,都是欢喜的跳出来,围拢在王平身边,大声的说着什么。

    数十个并州军更是完全傻眼了,搞不懂王平为何会认识夷人,还如此熟悉。别说他们不懂,就是吕义在这里,也搞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系。

    但偏偏王平一出面,就是让原本充满了敌意的七姓夷人热情起来,夷王朴胡更是亲自接见了王平,两人重重的拥抱在一起。

    朴胡是个身材雄壮的汉子,看到王平,显得亲热非常,重重的拍了拍王平的胸膛,豪迈道:“何兄来此,为何不提早通知一声,我听你要去长安,为何却有加入了并州军了?”

    王平闻言却是哈哈一笑,摇头道:“大王别提了,也算我倒霉,进入汉中就被张鲁拦住,奈降了张鲁,却天幸遇到我主,率领并州军杀入汉中,灭张鲁,破上庸,拒刘璋,威势赫赫!我如今,乃是奉命攻打巴西,经过这里,特意来看看大王,顺便借个道!”

    夷王一听,更加欢喜,惊喜问道:“原来兄弟在并州军做了大官,实乃天佑我夷人也!借道不是问题,为兄有件事情,想要向兄弟打听一下!还请兄弟据实相告!”

    王平一见夷王说的郑重,脸上更有些愁容,心中一惊,赶忙拱手道:“大王有话请说,但王平能帮忙的,必定相帮!”

    …………………

    “什么?巴山的七姓蛮夷要向我借粮?”

    蒹葭关内,吕义拿着从王平那里快马送来的书信,满脸的古怪之色。七姓蛮夷,他是听说过的,甚至偶尔还能见到他们在汉中边沿出没。

    但这些人没有闹事,吕义也就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功夫去搭理他们,谁知道他们这次竟然主动来求粮,这就有些让吕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今年的汉中,收成虽然不错,但他大军近五万,每天的消耗也不少,巴中的夷人一张口,就是要接十五万斛,这个数目有点大了。

    同时,吕义也搞清楚了王平与夷人的关系,原来以前王平曾经被夷人掳去山中,跟了一个何氏人家做义子。更是与夷王朴胡一起长大,关系莫逆。

    长大之后,朴胡做了夷王,统领七姓蛮夷,奈最近几年,山中连续干旱,竟然发生了饥荒,今年更是严重。

    夷王本来要向刘璋借粮,但刘璋发话,要借粮,夷人必须归顺他,把巴中纳入益州版图,更要派官员清查民户。

    夷王不肯,所以绝了益州的联系,如今遇到王平,夷王却是又打起了汉中的主意,之所以一开始没有认出王平,却又是王平离开巴山之后,就认祖归宗,恢复了自己的本来姓氏。

    这些消息,都是王平口述,命军中小吏写信透露的,吕义也相信王平说的是真话,只是,如今他的粮草也不多,夷人的胃口又那么大,他还真的有点迟疑。

    但是,若是能够把夷人拉到自己身边,巴山之地,他就可以自由出入,随时威胁巴西之地。插入益州的中心。

    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吕义随后又是一想,若是自己不借粮,万一这群夷人饿慌了,肯定会四处打劫,这对象不是汉中就是巴西。

    而汉中还更加靠近夷人一些,他如今已经有西凉与益州两个大敌了,若是夷人也掺和进来,他就真的要吐血了。

    想明白这些,吕义当即决定,借粮给七姓夷人,只是,他也不可能白借,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内渐渐成形。

    “就这么办了!”

    默默的思考了一会儿,吕义霍然起身,朝着军帐外面吼道:“来人,速速给我把七姓夷人的代表请进来!记住,要给本将客气些!”

    知道自己亲卫是多么凶悍的吕义,不得不提醒了一句。

第二四零章 大转折() 
不大一会儿,亲卫来报,夷人的使者已经带到。

    这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七姓夷人的一支首领,在夷人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对于这样的人,吕义可不敢怠慢了,赶忙欠了欠身,请老者坐下。

    夷人大多xing情耿直,老者也不例外,先是谢过了并州军的热情款待,随即立刻就是直奔主题,眼神殷切的看向吕义道:“吕将军,不知道你可愿意借给我们粮草吗?”

    老者的眼神还有些忐忑的看着吕义,毕竟那可是十五万斛军粮啊,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对方如此急迫,吕义对于心中的计划更加的有把握了,对于老者的请求,他不点头,也不拒绝,而是闲话家常的问道:“老人家,我听说,巴中之地,大多数都是由夷人掌控,只是名义上归顺益州,不知道可有此事?”

    老者闻言,虽然心急粮草,还是如实的点头。也做好了让吕义提条件的准备,毕竟没有人会无条件的赠送陌生人的如此巨大的粮草。

    所以老者清了清嗓子,就是郑重的对吕义拱手道:“吕将军,我们这次是诚心向你借粮的,我们保证,若是将军能够帮助我们度过这次难关,以后将军兵马路过巴山,我们决不阻拦,而且还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轻微的点了点头,巴夷重诺,吕义没有怀疑老者的话,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十五万斛军粮,只是换取夷人的友谊,这也太过昂贵了。

    当即吕义就是笑了起来,摇头道:“老人家,我想你误会了,王将军是我手下大将,看在他的面子上,我可以无偿赠送你们一万斛军粮,至于其余的十四万斛,若是你们想要,则必须答应我,从此归顺于我,巴山之地,也必须要并入汉中!”

    “什么,吕将军,我们是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的!”老者一听,想也不想,直接就是摇头拒绝。语气斩钉截铁。

    夷人排外,若是他们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早就是投靠了刘璋了,岂会来向吕义借粮。当即,老者就是起身,要告辞离开。

    吕义顿时就笑了起来,他既然敢提出这样的条件,也料到夷人会有这样的反应,但他早有准备,看到老者要起身,微微一笑,抬手道:“老人家别急,先听我说完,若是你戟这样走了,你山中的族人怎么办。难道看着他们饿肚子吗?”

    老者的脸se一变,吕义的话,恰好抓住了他的软肋,想要起身的动作顿时一顿,脸上却还是一脸坚定的道:“吕将军有话请说,但要我们全族归附汉中,请恕我们拒绝!”

    这群夷人还真顽固!心中痛骂了一番这些死脑筋的夷人,表面上,吕义还是带着微笑,沉声道:“老人家,我的条件也不会变,我也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不就是害怕汉人官吏欺压你们吗,我这里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不知道老人家愿意听听吗?”

    “还请吕将军直言!”老者脸se有些好奇的问道,又是重申道:“我们夷人是再接受汉官的管辖的!也不会任由儿郎们被征调,在去战场赴死了!”

    “老人家放心,你担心的那两条,我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发生!”吕义笑了笑,在夷人使者来之前,王平也给他说过夷人排外的原因。

    无非就是原来的益州官吏,对夷人极为刻薄,敲骨吸髓,每有战事,又优先征调夷人为兵,任意驱使。

    最终忍无可忍的夷人才会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反叛,自守与山中。这样的状况,刘璋可以忍耐,但吕义却是无法视而不见。。

    而且进入益州之后,并州军注定会与越来越多的蛮夷打交道,吕义的心中,早就是再考虑如何处理这些民族问题了,也有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那就是,土司制度!

    现在,就是要先从这群七姓夷人身上下手,看看效果如何了!

    想到这里,吕义神情一正,很是严肃的看着面前的夷人老者,沉声道:“老人家,我还是那句话,若你们想要向我借粮,你们就必须归附于我,我也会封你们的首领,为巴夷土司,否则管理你们的内部事务,除非有人叛乱,否则,并州军是不会插手你们的任何事情的!”

    “吕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只是名义上归附于你,而你不插手我们的任何事物?还有这个土司,又是干什么的?”老者微微有些明白了,但又感觉脑子越来越糊涂了。

    吕义顿时看的一笑,一时间,要他说清楚也有些困难,

    他仔细的想了想,拍着脑袋道:“老人家,干脆这么跟你说罢,你们巴山归附我后,若是有外敌入侵,我们会帮助你们打退外敌,平时的时候,我一不会驻兵,二不会派官,

    所有的夷人事务,都由你们族人中选出的土司来担任!

    而你们,则要保证,定时向我纳贡,允许我的军队,在夷人之中招募士卒,当然,这些士卒必须是自愿的,我不会强迫他们为我作战!这样的条件,你们该满意了?”

    一口气把心中打算说出来,吕义有一种浑身轻松的感觉,至于能不能实施,就要看这七姓夷人的最后选择了。

    但吕义相信,虽然土司制度,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办法,但这却是他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夷人老者也细细琢磨吕义的话,他虽然年老,却是夷人中为数不多的智者,否则夷王朴胡也不会派他过来。

    吕义的土司制度,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对于夷人极为有利,既能免于被汉人官吏的盘剥,还能避免被强迫征兵,奔赴战场。而夷人需要付出的,只是按时缴纳一些供奉,还有允许并州军招募那些愿意当兵的族人!

    这样好的条件,顿时就让老者心动不已,这可比以前接受益州官吏管辖要自主的多了。当即,老者就是一咬牙,点头道:“吕将军,你的这个土司制度,很让老夫心动,但我还不能做主,我必须返回族中,请大王拿定主意才行!当然,我会尽量劝说大王同意这个提议的!”

    “那本将就静等你们的消息了!”老者的点头,无疑是对吕义提出的土司制度的肯定,吕义感觉心中挺高兴的。但他也不可能一直等下去。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吕义觉得还是要敲打敲打才行,又是沉声说道:“不过本将耐心有限,我只给你们十天的时间商议,若是十天之后,你们依然无法恢复,这个协议会自动作废!”

    “将军放心,十ri之内,我们七姓夷人,一定会给将军一个交代的!”老者见吕义语气坚决,赶忙保证再三保证,他一定会努力劝说夷王。

    在老者看来,相比起刘璋那边的苛刻条件,吕义这边已经是无比的宽松了,更生怕吕义反悔是的,当即起身,就要返回巴山,告诉夷王这个消息。、

    吕义也不挽留,沉寂了几天,休整好的益州兵又开始疯狂进攻了,他也没有时间跟夷人闲谈。

    不过在夷人老者要走的时候,吕义还是吩咐了征调的民壮,从蒹葭关内押送一万斛军粮,送到巴山去。

    而且不要夷人一文钱。反正这些都是攻下蒹葭关,从刘璋手里缴获的军粮,足有二十万斛,就是给了,吕义也不心疼。

    但是夷人老者却是感动坏了,觉得吕义真乃是贤明无比的诸侯,对吕义谢了又谢,才是跟着数千民夫一起,返回了巴山之中。。

    送走了夷人老者,吕义也就把这事抛到脑后了,继续指挥士卒,与刘璋死磕,阻挡益州兵进入汉中的脚步。

    趁着还有时间,吕义又是派出数股探子,前往荆州,前去催促刘表,弄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