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晋血 >

第172部分

晋血-第172部分

小说: 晋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南琴笑的花枝招展。道:“我可没有这么想。现在你可以考虑这件事情了。”

    何越点头笑道:“这件事情我早就考虑过了。不过现在还不是告诉你的时候。再过几年吧。”

    “还要几年?”何雁周雅澜司马南琴异口同声的向何越问道。

    “是啊。几年很快就会过去了。拓跋魏不覆灭。那可不行。要是不给军队内的那些军官们一些动力。他们说不定就会私下替自己打算。对了。要借你的军情密探用一下。”

    司马南琴问道:“有什么事情?”

    “给我散播一个流言。”

    “什么流言?”

    何越想了一下道:“就说我不称帝就是为了替那些志在战功的人考虑。留下更多的位置给更有能耐的人坐。”

    司马南琴诧异的看了何越一眼。接着失声笑道:“原来你也害怕军队内的军官们会失去动力。不过这个言要秘密进行。这样才能显示它的真实性。放心吧。这流言很快就会播出去的。”

    何越仰头看着天花板道:“这大半年来拓跋焘斩获颇丰。看来又是要打扰他老人家的时候了。还有刘义隆这尊大神也要让他活动活动筋骨才对不然他们的实力会增长的太快。”

    “你又要开始用兵了?”

    何越点点头笑道:“是的。不过真正出兵可能要半年后。前几天我问了一下总参谋部。好像他们的计划还没有出来。我感觉这些参谋越来越谨慎。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也太拖延时间了。我猜最少还需要三个月才能出一个作战计划。”

    司马南琴摇头笑道:“我猜一个月就有。不信的话。打赌。”

    “打赌?好啊。你们要赌什么?我做中人。”周雅澜凑过来笑道。

    “那就赌一只烤全羊。你们看怎么样?”何越向房内的三个女人笑着问道。(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出兵数量

    

    

    康城内充满了过年的节庆气息,到处张灯结彩,各个疆大吏集聚一堂来建康朝贺,或是他们相互往来,使得建康城在这段时间内物价飞涨。(专业提供

    城内人熙来攘往轻松自在,但是在刘义隆的皇宫之内却是戒备森严,这几日宋国内的文官武将携带着诸多的护卫来来往往,守卫各处的禁军们提心吊胆,稍有差池便是搬脑袋的事情。

    檀道济和到彦之这两位手握兵权的将军也从北方回到建康。他们以元旦贺岁为由来到建康城,这令朝中的文官们心惊胆战生怕他们做出什么事情来,和他们一同回建康的还有江夏王刘义恭,可以说在前方的三个最高将领都回到了京师,一些嗅觉敏锐的人很快就闻到了这一样的气氛。

    皇宫的偏殿内,刘义隆高坐在一张龙椅之上,向底下的几个人问道:“诸位爱卿,北燕冯跋为高句丽所灭,高句丽随即臣服拓跋焘。拓跋又灭柔然在盛乐的十万大军,收兵五六万,不仅解除了盛乐的柔然威胁,又平定了东面,库莫奚、契丹先前虽然有所摇摆但是现在又倒向拓跋。诸位爱卿对北伐有何良策?”

    江夷在刘义隆说完之后,上前对众人解释道:“上次何越在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停战,原因在于柔然人以十万人马介入战事,现在柔然被拓跋收编,何越不再有所顾及,短时间内必然会出兵,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北上的准备,否则河北将不能为我所有。”

    檀道济听江夷这么说,知道刘义隆心里已经有些算盘,于是沉默不言等待刘义隆说出自己的计划。

    做为刘裕帐下北府军仅剩的将领,檀道济的身份十分微妙,刘义隆对于他既敬重又提防,既想他能够领兵北上攻克更多的地盘,又怕他权势过重威胁到自己。

    檀道济略微有些明白刘义隆的矛盾,所以对于刘义隆的问话沉默不言。

    和檀道济相比到彦之更受刘义隆的器重。到彦之跟檀道济一样也是跟随刘裕多年,但是跟檀道济王镇恶两人相比,到彦之略逊一筹,当年刘裕北伐青州时,卢循作乱,到彦之兵败降职,后来重新起用。

    在豫州对拓拔魏作战有输有赢,不如檀道济那般赢多输少,受人推崇。而且到彦之成为军中主要将军是刘义隆登基之后的事情,也不像檀道济在刘裕那时便已经声明卓著。

    听完江夷的解释之后,到彦之深以为然,何越以前龟缩不出完全是因为柔然人驻军盛乐的原因,这让何越少一个对付拓跋焘的地方,于整个战局来说颇为重要。但是现在盛乐的柔然人被拓跋焘收编,南下中山城等地,北上盛乐重新回到拓跋焘手里,何越再无顾及,可以跟拓跋进行两面作战,若是有宋军配合北上,拓跋焘的压力就会更大。

    所以江夷猜测何越不久会出兵地想法跟到彦之不谋而合。

    到彦之上前对刘义隆躬身道:“陛下。何越在近期之后确实有出兵地可能性。不过与以往一样何越会选择春季。这距离春夏地大雨天气不远攻占拓拔魏地地盘能用地时间较长。所以臣以为再过两个月何越可能就会出兵关中。”

    刘义隆听到彦之同意自己地猜想。心里大喜。向到彦之问道:“到将军认为这次我们应该如何北上?”

    到彦之想了一下。回答:“我们要北上燕代不可能学何越那样沿太行山以西北上雁门。我们若要北上唯一地办法就是攻占城。接着前往赵郡、襄国郡攻下冀州。再往中山。”

    “城、赵郡、襄国郡这些都是大郡。易守难攻。若是要这么北上恐怕我们地人马会损失很大。拓跋也会全力阻止我们北上。”王敬弘听到彦之这么说。连忙反驳道。

    这些武将在前方出生入死。同样王敬弘这些文官在后面也是殚精竭虑。十万大军出动所要地米粮军器那是一笔十分巨大地开销。若是要攻打坚城。所要消耗地军器更是难以计数。所以到彦之一说到要攻打城、赵郡和襄国郡。王敬弘就有些不乐意。

    刘义恭见王敬弘反驳,解释道:“我们上次出兵虽然拿下五个城池,但是这些城池富庶有余,坚固不足,若是没有像城这样的大城,原先战局的城池迟早会被拓跋焘重新夺回去。城等郡虽然难以攻陷,但是一旦攻陷便成坚固据点,趁着现在拓跋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何越身上时,我们要抓住机会攻下那些坚固得足以防御的大城。

    刘义恭的话王敬弘不敢反驳,刘义恭是刘义隆亲弟,受爵江夏王,统兵甚多是刘义隆最为信任的人,他所说的话有多少分量,王敬弘自然清楚。

    刘义恭见没有人反对,接着道:“杜在城有兵将三万多人,若非何越随时威胁着他,杜肯定不会任由顿丘,清河等郡落在我们的手里。所以此番不取城,便有纵敌之患。”

    刘义隆听罢点头道:“确实如皇弟所言,不过城城墙高厚,杜是拓跋焘手下有数的将领,攻打城非同寻常,必须要有十分把握才行,否则一旦战败,先前所得将得而复失。”

    到彦之上前道:“陛下圣明,杜能谋善断,非比寻常。拓跋焘以杜为征南大将军,以城托付给他,此次要攻打城必须要有十分把握,不然将功亏一篑。臣有一计供陛下参详。”

    刘义隆大喜,忙问道:“到将军有何妙计?”

    “臣以为城墙高难攻,不宜直接攻城。此次北上应该以略地为主,先攻陷内黄、武安、、邱县、涉县等地,再攻下阳平郡为屯粮之所,截断城粮道,使杜缺粮,然后使人招降。

    招降不成再行攻城。”

    刘义隆想了一下向刘义恭问道:“皇弟以为如何?”

    刘义恭眉头紧皱,半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转头向身边的檀道济问道:“檀将军认为怎么样?”

    “臣以为不大妥当。”

    刘义隆皱眉问道:“为何?檀将军可以畅抒己见,不必有所顾虑。”

    檀道济向到彦之问道:“到将军认为攻陷内黄、武安、、邱县、涉县等地,再攻下阳平郡需要多少时间?”

    到彦之想了一下回答:“在杜有备的情况下,应该需要三五个月才行。”

    “三五个月已经是夏末,城在短短三四个月之内是不可能被我们攻陷的,等到秋高气爽,胡骑南下,要解城之围易如反掌,内黄等县很容易被攻破。如此一来我们被挫动锐气,最后只能解围退兵。”檀道济向刘义隆道:“所以臣认为不大妥当。”

    “檀将军可是有另外计划。”

    檀道济点头道:“臣确实有一个计划,只是需要兵马众多。”

    “需要多少兵马?”

    “至少二十万。”

    檀道济的话让偏殿内的一众人吓了一跳,二十万人马宋国内不是没有,但是把二十万人马交由檀道济、到彦之和刘义恭这实在是太令人不放心了。而且后勤粮草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刘义隆为难了一阵,问道:“檀将军先将你的计划说出来听听。”

    “臣以为要北上攻取燕代,二十万人马是最少的,拓跋焘各地守军也不少于二十万人,而且我们还是攻城的一方。何越仅在关中便有近二十万人,荆湘随时还能够给他支援。若是我们出兵十万,估计连城都难以攻克。”

    王敬弘忍不住问道:“檀将军,城内杜手下不过三万多人,十万大军攻城,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吧?”

    “问题是城不是一座孤城,杜手下确实不过三万之众,但是中山还有不少魏军,万一我们在攻城之时,魏军以铁骑驰援,那又如何?”

    王敬弘被檀道济问得有些语塞,半晌道:“何越不是还会对拓跋焘进行牵制吗?”

    “何越要攻打拓拔魏,现在可能分兵两路,一是沿太行山北上攻打雁门郡,另外从北方东出攻打盛乐。这两处都能够震动平城,令拓跋焘不能自安,很明显何越攻打拓拔魏不是为了得地盘而是要令魏国境内产生动荡,最好能够逼迫拓跋焘迁都这一类劳命伤财的事情。所以何越只要出兵十万便可。但是我们是争地以战,必须逐一北上,掠地并不实用。只有胡人因为骑兵众多,来去如风,才有掠地夺粮以为给养,我们则刚好跟魏军相反。”

    听完檀道济的话之后,偏殿之内的几个人心情无不沉重起来,但是没有人能够反驳檀道济,要攻取城,北上再攻占冀州和中山,二十万人确实是必须的。

    江夷见偏殿内气氛有些沉闷,向檀道济问道:“檀将军还没有说你的计划呢?檀将军到底是要如何用兵?”

    檀道济笑道:“若是在下手下有二十万人马,会分兵四路,让拓跋措不及防。”(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筹备人马

    彦之向檀道济问道:“檀将军要如何兵分四路?”

    檀道济笑道:“要是我有二十万人马先选择其中精锐骑兵三万从乐陵郡北上,侵扰拓拔魏沿海郡县,他们在沿海的郡县城小军少,很容易就能够攻破,牵制在东面的魏军。这一路应该没有多少难处。另外五万人从清河郡出,直趋广平郡,攻陷广平郡之后,就停驻在那里,加固城池,让襄国郡的魏军不能对城进行支援,这一路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一个谨慎之人才行。”

    到彦之点头称是。广平郡位于襄国郡和城之间,若是被宋军占领之后,不论是襄国郡的魏军守将还是城的杜都会派人反攻广平,各类的诡计肯定不会少,所以要占据广平不仅需要人多,还要领兵之人能够谨慎。

    “另外两路可是从头和顿丘郡前往城?”刘义恭向檀道济问道。

    “正是,命七万人渡河进驻顿丘,然后攻陷顿丘附近的阳平郡和几个县城,兵逼城。另外头的一路就进驻太行山南,一来可以切断何越可能会从长子城袭我们后方,二来也可以增援从顿丘郡前往城的军队。”

    王敬弘有些诧异地问道:“以往跟何越共同北上攻打拓拔魏,我们都很少防备何越,为何这次檀将军要派兵防备何越的秦军?”

    檀道济解释道:“以往拓拔魏军队兵员众多,不管是何越还是我们很难在不配合的情况下取胜,所以何越往往会有一定的避嫌,但是城关系重大,不管我们还是何越,无论谁得城就相当于掌握了北上燕代的钥匙,所以我们必须防备何越从后突袭占据城。要是何越占据了城,我们将北上无路,前后被夹击的话,就只能坐看何越收渔翁之利,攻城略地。此事不得不防。”

    檀道济的话让刘义隆连连点头,心里明白过来檀道济为何说非要二十万军队不可,因为还有何越的危险。

    城跟河内郡汲郡这些郡城不同,城前临漳水,西靠太行山,是大河北方第一要地,曹魏、后赵、冉魏、前燕均建都于此,在经过不断的加固和整修之下城的坚固程度完全可以跟洛阳等城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