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

第19部分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第19部分

小说: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10)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第三步:价值观重要程度排序。1?最重要的2?第二重要的3?第三重要的4?第四重要的5?第五重要的6?第六重要的7?第七重要的8?第八重要的9?第九重要的10?第十重要的
 
  第四步:挖掘痛苦。
  
  (1)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2)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3)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4)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5)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6)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7)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8)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9)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10)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最近有一首新歌叫《痛快》,很好听!“痛苦”和“快乐”原本就是孪生兄弟,不能分开!人类天生是遵循“快乐原则”,逃避痛苦的!但如果过分逃避就会过犹不及,更加麻烦!更加痛苦!所以,要催人奋进,一定要深入挖掘痛苦!善用痛苦的能量!
 
  通常,人们懂了许多正确的道理而不下决心,依然故我,是因为对现状的痛苦体验还不够深!不够切!之所以还在做与目标无关的事,做一些自我放纵的事,是因为还没有挖掘和面对真正的痛苦!当你失去动力时,你一定是对痛苦体验的不够。把青蛙扔进沸水里,看似残酷而不失仁慈;把青蛙扔进温水里,看似仁慈而实则残酷。区分不到这些的人,很容易将爱人变成害人!
 
  21世纪是自我成长的时代,如今好像很多道理都和原来背道而驰!其实则不然,这些规律一直都在,只是人们从没像今天一样更在意生命的觉醒和生命的价值! 
 
  小痛苦迷惑人的心智,大痛苦却改变人的命运!
 
  当我们真正挖掘到痛苦时,才会使自己的目标更加清晰。而真正面对痛苦时,才会迸发出激情和潜能!就像埋藏在内心的火山,一旦爆发出来,气势如虹,力量不可阻挡,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第五步:人生目标宣言书。人生目标陈述:远期目标:远期成果:实现期限:中期目标:中期成果:实现期限:5年目标:5年成果:实现期限:3年目标:3年成果:实现期限:
 

第53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11)
   

  第六步:调整价值排序。个人价值观的排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有阶段性的,随着目标实现的情况不断变化。比如当一个人的财富目标达到时,可能他会把成就感排在第一位,财富目标就要排到后面几位,原来排在后几位的健康也要提前。而当一个人财富、成就都达到相对满足时,他可能会把爱心排在第一位。价值观的排序将决定我们的目标与行动,比如财富排在第一位,当财富与成就感冲突时,我们就可以有个清晰的选择,因为这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清晰人生目标是一生的工程,随时都要弄清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有一点是值得提醒的,足够大、足够美好的生命蓝图会让你充分燃起生命的激情,正像一个激励大师讲过的一句话“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梦在开始的时候做的太小太差,免得一切到来的时候再后悔!”
 
  发掘心智模式
 
  当你的信念发生改变了,你的行为也就改变了!
 
  ——《谁动了我的奶酪?》
 
  发掘心智模式是心态教练的第三步,这一步用《第五项修炼》中的理论解释,也可以称作“反映真相”。因为无论是挖掘到对方的什么模式,都要再加上一步就是令对方去面对,不面对是起不到作用的。敢于面对,就有可能站高一线看到自己的模式,就能看到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看到不一致、不统一的地方,才会有动力去改变。
 
  你有没有驴子的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关于心智模式的研究,为心态教练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心智模式”这个概念,简单的理解就是指人的心态和信念,再深入区分就是指一种根植于人们心中,对周围事物及外在世界的假设及信念系统。经过大量的研究,他认为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信念和假设来看世界,很多时候我们透过自己信念和假设的“有色眼镜”,去诠释和判断外在的世界,实质上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自己“假设的事实”,然而我们却把它当成是“真实的东西”。  
 
  心智模式就像一个自动操作的内在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一个人的行为和对外界做出反应。由此可见,人所有的结果不是源于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源于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固有的信念和假设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一头驴子拉了一辈子的磨,主人看它老了,决定让它远离磨坊,好好去享受自由自在的日子。于是把驴子牵到草地上,对它说:“你以后再也不用天天围着磨盘转了,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驴子在蓝天白云下,绿绿的草地上一时不知所措。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驴子实在觉得无聊,就围着一棵树,一圈一圈地打转……
 
  驴子身上的模式可笑吗?可悲吗?而事实上,有时人身上的固有模式比驴子的更顽固。很多企业家跟我讲“企业发展到了瓶颈”,什么是“瓶颈”啊?分明是企业家自身的模式不改变导致了企业模式不改变,不能适应市场的大环境了!所以,我们开玩笑说这叫“瓶盖”,一个人自满、固执、不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就会受到局限。有不少曾经成功、曾经辉煌的企业,靠一个模式兴起,又被这个模式淘汰,在市场中销声匿迹,这样的故事永远都在上演,一切都是人的内在模式起的作用。
 
  人的“心智模式”好像电脑的软件。电脑的硬件不断在进步,电脑使用者的要求在变化,甚至电脑病毒也越来越厉害,这些大环境的驱使,软件必然要不断升级。所以,人内在的“心智模式”要适应环境发展,也必须不断升级。
 
  外在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这个客观因素对于所有竞争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企业决策者是否有能力觉察到这种变化?是否有能力觉察到自己的模式?从而迅速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决策者的洞察力不够敏锐,不能针对环境对自身的信念和心态作相应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企业规模壮大或竞争加剧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所以,失败并不意外。彼得?圣吉对类似情况的总结是——今天的问题来自于昨天的解释。 
 

第54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12)
   

  心智模式是一种习惯
 
  卓越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我们常说人是习惯的动物,好的习惯让我们工作效率很高,不良的习惯影响我们达成目标。人的心智模式也是习惯的一部分,心智模式的好坏是看对目标是否有效来决定的。无效就要立即调整。因此,心智模式中信念的宽度,决定我们事业的宽度。意思是说,可供选择的心智模式的方案越多,说明对外在环境变化中的应对能力就越强,实现目标拿到成果的速度也就越快。我们都不可能离开心智模式而生存,不适应环境的模式只能改变。
 
  有一个故事流行很久了,我们不妨从习惯这个角度来演绎一下。
 
  一个小山上住着父子二人,他们每天砍柴之后用牛车运往山下去卖柴。老父亲赶车经验丰富,所以坐在前面驾驶,下山的路崎岖不平,而且弯道特别多,儿子眼神比较好,坐在柴堆上了望路况,他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病了没有下山,儿子一人赶着牛车。走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引诱牛,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突然想起一个办法,他看看左右没有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的固有模式我们称之为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而人的固有模式就更加难以改变。就像习惯一样,做久了感觉很舒服,要改变则很难受!尽管如此,人与牛不同的是人有理想和愿景,可以面对痛苦自察、自省,调整心智模式,于是可以有机会改变旧习惯,建立新习惯。
 
  科学家实验证明,任何新习惯的建立只一需要一刹那,可能是万分之一秒,而要巩固和养成就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心智模式同样是一种习惯,它的改变一样需要时间和坚持。
 
  如果说卓越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大部分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我们的一言一行也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生活中,有的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的人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为教练,需要把卓越变成一种习惯,只有卓越的心智模式才会导致卓越的行为,才会拥有卓越的成果,对于心态教练来说,卓越就好像我们的第二生命,自己不卓越的教练无法使别人创造卓越。
 
  “Being”模式
 
  心态教练的实践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心智模式,有效的、无效的、积极的、消极的……但是心态教练最根本的还是“Being——Doing——Having”这种心智模式,我们简称“Being”模式。
 
  “Being”就是“人,生命,存在,生存,成为,体验”的意思。美国潜能训练的先驱者们曾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一个成功的思想:Being(成为或是)——Doing(做)——Having(拥有),意思是说此时此刻就要成为你想做的那个人,然后再去奋斗,去创造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切。
 
  然而,普通人的模式是截然相反的。生活中,他们通常习惯用的模式是“Having——Doing——Being”。比如说我们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我们认为应该先拥有成功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去努力做一些事情,我就成功了,我也就成为成功者了或者说我就是一名成功者了。这看起来是合乎逻辑的,但在心态教练眼里这是一个无效的心智模式。一个人要成功,更有效的顺序应该是:Being——Doing——Having。也就是说,你先让自己心态上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接着你才能像成功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去做事情,然后你就会拥有成功者所拥有的条件。这种做法不依赖于环境因素,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就是环境的主宰,我创造我想要的生活。
 
  这种模式就是心态教练的根本思想——先在心态上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然后我去做,最后可以拥有这些成果。就算没有条件我也可以主动创造出条件来,是否成功由自己决定。而且,要成为成功的人,不是十年以后,而是现在!这种思想可以通俗地演绎为:“不是拥有以后才快乐,而是快乐地去拥有”。阿根廷有句谚语——“快乐的母牛多产奶”!也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理念。
 

第55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13)
   

  如何打破信念的框框?
 
  从人的信念角度出发,你可以看到一个扇形的截面(如下图),核心是信念,中间是行为,最后是成果。意思是信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要想成果不同,首先要信念不同。信念的偏差,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心态教练要做的就是打破人固有的模式——信念上的框框。
 
  (图例)
 
  心态教练通常从洞察和发掘被教练者的信念入手,发现对方信念与目标的偏差,或找出信念中的障碍和干扰并提出质疑,启发被教练者自己面对这些模式,自我检视、自我剖析这些信念如何影响自己的行为和成果。被教练者一旦看到了自己的盲点,开始从这个角度打开信念的时候,自己固有的模式必然受到冲击,看待事物的心态和做事的行为有可能会做出调整。如果教练过程是成功的,有经验的教练就能看到被教练者的表情会有所不同。信念拓宽导致行为改善,成果自然彰显出来。
 
  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问题是技术性方法就可以解决的。比如:坐车出门不知道路,只要问一下,或打个电话就解决了。同时,也有很多是技术性的方法解决不了的,必须用调适性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