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长安 >

第235部分

重生长安-第235部分

小说: 重生长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酒楼门口,身着华服的女子搭着铃铛的手慢慢登上了马车,铃铛跟着她也坐了进去,看着自家主人微微有些失神的眼睛,有些疑惑道:“公主可是还在想奴婢方才的话?只是您是金枝玉叶,万不能在外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若是要让邻国的人知道您姓陆,恐怕那两人也会借机攀附。奴婢也是万般无奈,才借用了驸马的姓氏,说您是陈夫人。您要是心里不痛快,就责罚奴婢吧。”

    陆可意轻轻笑了一下,笑声之中透着一丝辛酸、一丝讽刺:“你又有什么错呢?若我不是公主,只是一寻常女子,嫁为陈家妇,走在外面自然要以‘陈夫人’这种称呼见人的。就算我是公主,改得了‘陈夫人’的名衔,却也改不了我是陈夫人的事实。若真的要怪,只能怪我自己看错了人。”

    铃铛是宫里面出来的人,却不是陆可意的陪嫁丫鬟。自从她之前的陪嫁丫鬟玉儿出了那样的事情,她就再也信不过自己身边的人了。昔年伺候在她身边的人,老实些的,就配人嫁了,若是稍微透着些不安分的,就被她重新打发回了内务府去。倒是隆庆帝爱女心切,让皇后仔仔细细地挑了几个妥当的丫鬟送来公主府,跟在陆可意身边照顾她和盼哥儿。一年多相处下来,与陆可意最为投契的就是这个伶牙俐齿却也知进退的铃铛了。

    铃铛没有亲身经历过公主府之前的事情,但是自打伺候公主以来,她从未与驸马打过照面,加之之前的传闻,心里也知道公主这是所托非人了,所以对于这位公主也是有些同情的,看到公主此刻坐在马车中自怜自伤,便想着转移话题:“这乾v人倒也是有有趣得很,特别是那位唐公子,看着年纪轻轻的,处事倒是颇有章法。而且能把公主您自己酿的酒解读得别有深意,也是一种本事了。看来他们乾v人见风使舵的本事可是不差的。”

    陆可意摇了摇头,茶酒本来就是她久居公主府闲来无事的时候打发时间的玩物,她不是行家,酿酒的时候也是想到什么就加什么,完全没有什么章法,也不合原本正常的酿酒的规矩。今日听得那位唐公子一解释,才发现她早已经在无意间把自己的心事全都酿在了酒中:“铃铛,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首先,他并不知道我是公主,自然谈不上什么见风使舵。其次,仅仅是一杯酒就能让他品出来这么多门道,足见他素来就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最后,能通过一杯酒读懂我的心事,这个人,也算是我的知音了。”

    铃铛不知道该怎样回答陆可意,只能在一边帮陆可意梳着有些散乱的发丝,许久才道:“公主,唐公子说,您的酒饮到最后转甜,另有回甘,奴婢相信,您一定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的。”

    陆可意不说话了,她轻轻地撩开车帘的一角,看向窗外一点一点在向后退的亭台楼阁。铃铛说,她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苦尽甘来呢?二妹妹三妹妹都没比她小多少,可是如今却都已经是天人永隔了。身为帝王家的公主,往往有太多的无可奈何。说她苦,比起陆如意与陆随意,她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从小有父王的宠爱,还有疼她的兄嫂,如今还有个可爱的儿子。可是她也是不幸的,茫茫人海,知音难寻,好容易碰到了一个能读懂她心事的人,可却也是个注定要与她擦肩而过的人……

第三二四章 年前家会() 
第三二四章年前家会

    腊月二十七,是隆庆皇帝在这一年中工作的最后一天; 往年的这一天都是没有什么大事要处理的--马上就要过年了; 谁愿意拿军国大事来让皇帝烦心; 连带着所有人这个年都过不安生呢?

    可是这一年却有那么点不同了,乾v派出年轻有为的小将军唐瑜晓护送已故的敏慧皇后生前使用的衣冠器皿回到故土大宣。大宣本来一早就知道有这件事情的,只是两国之间的路途实在不近,再加上冬日路上有霜冻; 快马加鞭赶路更是不可能,所以唐瑜晓从敏慧皇后辞世便开始赶路,也是到了腊月下旬才进了帝都。

    毕竟是睦邻友邦,大宣自然也要好好招待一下唐瑜晓的; 因此皇帝便选在封笔这一天召见这位赫赫有名的唐小将军。加之嫁出去的敏慧皇后本就是大宣的公主; 这件事情往大了说是国事,往小了说不过是家事,隆庆帝担心自己会陷入对于这个早亡的女儿的思念之中,

    索性把几个儿子女儿都召了进来; 也有在年前小聚一次的意思。

    “外臣唐瑜晓见过皇帝陛下,见过各位王爷、公主殿下。”唐瑜晓早在刚入宫的时候得到了消息; 今日会有其他几位王爷与公主携家眷前来赴会,自然不会在请安的时候有所失礼。就算是在乾v; 他早已经战功赫赫,但是因为年纪轻; 尚且只是居高位; 却还没有封侯; 所以给这些人行礼,也无可厚非。

    坐在皇帝右手下手第三个位置的就是大公主陆可意,她此刻浑身上下都觉得不自在,只因为坐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是陈敖。没办法,她虽然厌恶陈敖,可以耍性子不让他踏足公主府半步,但是在这种必要的场合下,她是已经出嫁的公主,只要她还没有与陈敖和离,那还是要与陈敖出双入对出现的。

    她见到陈敖,连一句话都不想对他说,偏偏要和他坐到一起,看着他那双不安分的眼睛骨碌碌地转着,一直在打量这位容貌俊秀的乾v小将军,也不知道他脑海中在想着什么龌龊主意,心里面只觉得恶心。当初她怎么就没有发现,陈敖是这样一个长于钻营的小人呢?

    再看看正对面,坐着的正是陆称意。小的时候与她争了个你死我活一般,现在姐妹两个反倒有些冰释前嫌的意味--当初的四姐妹,如今也只剩下她们两个人了。因为之前的那一场乌龙,加上陆称意不愿意提前以一床被子把“丑闻”盖住,所以她现在还是个待嫁公主。因为身孕快有四个月了,所以已经可以看到小腹微微隆起了。

    不过今日的场合,因为唐小将军是邻国人,而在隆庆皇帝看来,陆称意的事情,他能容忍只不过因为陆称意是他的女儿罢了,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家丑”,所以到底还是把这个让他非常看不顺眼的准四女婿许桓彻给一同叫了进来。陆可意还是第一次仔细打量许桓彻这个人。如果说长相,那么他跟陈敖是没有可比性的,陈敖是一个腰高腿长、眉眼灿烂的人,而许桓彻只能称得上是个干净端正的人,但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陆可意一定不会再去考虑皮相极佳的陈敖,因为他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与陈敖之间的的貌合神离,实在是让陆可意心里别扭,就连面前摆着她素来喜欢吃的糕点,此刻也没有一点心情去吃了。

    许桓彻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宫廷聚会,虽然他已经被定为四驸马,坐在他身侧的四公主都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可就是这样,他都还没能“转正”,加上他与其他王爷公主都不熟悉,让他的心里面稍微有了些挫败感。而且他一直认为,当初四公主愿意站出来承担一部分责任,也算是帮了许家一个大忙,在他的心里,四公主已经算是一个对他有恩的人了。

    此刻他偷偷抬眼看了一下四公主,许是因为有孕的缘故,她不施脂粉,看上去要比九月那一次见到憔悴了些。

    可饶是如此,她面上的表情依旧是倔强而倨傲的。但是那一次在禹王府上陆称意愤怒之下突出的真言,已经让他了解了这个明艳的公主内心里不为人知的艰难,他越发地心疼这个即将嫁给自己为妻的女子。他多么想今日聚会结束之后就带着她回到许家,从此之后只保护她和孩子,可是他又偏偏做不到。

    也不知是宫婢粗心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怀有身孕的贺长安面前的茶水已经被替换成了加了蜜调和过的温水,可是陆称意面前摆着的还是茶。许桓彻看到陆称意不大在意的伸手就要拿那盏茶,赶紧伸出一只手拦住了,却正好抓住了陆称意的手,猛然间就像被火烧到了一般缩回了手,脸也红到了耳后根。饶是如此,他还是转过头来低声嘱咐侍立在一旁的宫婢给陆称意把面前的茶换掉。陆称意本来还没有明白许桓彻想要做什么,等到那宫婢换了蜜水来,她放到嘴边轻轻啜了一口,看向许桓彻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柔和。

    这一切都被正在往这里看的贺长安看在眼里,她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之前她一直觉得,陆称意性格宁折不弯,之前与许桓彻之间又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等到许桓彻尚主之后,难免会吃点苦头。却没有想到陆称意也能有这样和软下来的时候,这感情上的事情,还真是一物降一物啊!或许连许桓彻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这样在意陆称意吧?年幼的时候他对于自己的爱慕,其实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既不鲜活,也不真实,等到这个更为真实鲜活的陆称意出现了,他才能意识到能够真正与自己共度一生的女子,绝对不是她贺长安。

    这样的结果,虽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但是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许家,还是对于贺家,抑或是对于许桓彻、陆称意本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结果。

    隆庆皇帝给唐瑜晓赐了座:“朕把自己亲生的三女儿嫁到了乾v,原本是一心想要与乾v和睦友好的。只可惜朕的三公主福分不够,没能和你们的皇帝一直相厮相守下去,倒是可怜了朕的外孙,刚刚出生就没了亲娘……”

    原本是场面上的话,可是隆庆皇帝越说就越是难过,帝王家最不缺的就是名医与名贵的药材,可饶是如此,在想要留住一个人的性命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软弱无力。倩云是如此、如意是如此、随意也是如此,他身边的人终究是一个又一个的离开他,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禁不住老泪纵横。

    吴松适时递上一块帕子,在一边低声劝慰:“乾v的皇帝陛下也知道您心里舍不得三公主,所以才特地派遣小唐将军把三公主生前的衣冠器皿送回来一部分,以供陛下您睹物思人。奴才相信,三公主的灵魂一定会跟着这些衣冠器皿一道回来的,若是她泉下有知,知道您为她伤心得茶不思饭不想,该有多难受啊!”

    唐瑜晓也出言安慰道:“请陛下安心。三皇子是敏慧皇后嫡出的皇子,在宫中万万没有人敢小瞧三皇子。就是我们陛下,心中也十分爱重敏慧皇后,敏慧皇后早亡,但是稚子无辜,陛下自然要更怜惜三皇子几分。我们陛下担心三皇子没有人照料,特意让家姐照顾三皇子。家姐入宫多年,居贵妃位,这么多年来并无所出,却曾经抚养过惜和公主,现在也定能把三皇子照顾得很好的。”

    此言一出,不仅是皇帝,就是陆城也放下了一颗心。把陆随意的儿子交给唐贵妃来抚养,首先唐贵妃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并不存在私心与否的问题。二来她抚养过崇敬皇帝的长女惜和公主,那也是个一出生就没有亲娘的孩子,想来在照顾孩子方面唐贵妃的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而从军国大事的角度考虑,唐家在乾v是最为重要的军种力量,若是能养在唐贵妃名下,成为下一任乾v皇帝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这对于大宣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隆庆帝收住了眼泪,面色更为和缓了一些:“宫中的佛堂已经请好了专人来为三公主做法事,只等着她的衣冠器皿到了。如今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时候做法事恐怕不太合适,所以朕打算等到元宵节过后再行做法事。按照大宣的规矩,就算只是亡人衣冠,也要超度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迁入衣冠冢之中。朕想,三公主好歹是乾v的皇后,等到两个多月之后,她的衣冠葬入衣冠冢的时候,怎么说也得有乾v的人在场作为见证,最后封墓穴的时候,也要有夫家的人执钎铲土,这样三公主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息。小唐将军既然是乾v的使臣,不如就留在大宣,安安心心地过个年吧!”

第三二五章 图谋() 
第三二五章图谋

    客居大宣的乾v人并不是没有; 可是像唐瑜晓这样因为公干一直要在这里逗留数月的人; 就从来没有过了; 况且又是皇帝亲自下旨; 这份脸面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唐瑜晓也知道这是皇帝在向唐家示好; 毕竟敏慧皇后所出的皇子,想要平安长大甚至继承大宝; 也少不得唐家的功劳。

    就是做个态度,隆庆皇帝也必须要这样做; 可是唐瑜晓却不能有任何的倨傲态度; 不然就是拎不清了:“多谢大宣陛□□谅。微臣早就听说大宣物阜民丰,过年的时候美食美景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 方才听到陛下的恩典已经是喜不自胜,微臣早就想腆着脸在这儿过一个年了。”

    听到“物阜民丰”四个字的时候; 陆可意蓦然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