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01009301285829654_0 >

第3部分

201009301285829654_0-第3部分

小说: 201009301285829654_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证候类似。但一属实热,一属虚寒,性质截然不同,则治法自有不同。二者排比举出,可以互参比较。 
8摹状:古人常用叠字形容自然界人物之情态。刘勰所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文心雕龙·物色篇》)宋·陆游诗:“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登赏心亭诗》)当亦同此类。仲景则用叠字以形容疾病之情状,如“啬啬恶寒”:啬,《玉篇》释“为悭贪也”。《易·说卦传》亦有“为吝啬”之义。《伤寒论》则叠用啬啬两字,以形容风寒中于太阳肌表,卫外阳气不得舒展,故现此缩头缩脑畏恶风寒之状。 
“淅淅恶风”:淅,《说文》释为“汰米也”。《孟子》:“淅淅而行。”夏侯孝若《寒雪赋》有“集洪霰之淅沥”之句,后人又以淅沥为风雨之声,均从许氏之说延伸而来。淅淅恶风,当风邪中于肌腠,卫外不和,见风猝然凛冽,毫毛收缩,故有此形容之词。 
“翕翕发热”:《说文》释翕“起也”。《尔雅·释诂》谓翕“合也”。如鸟合羽,轻附浅合之貌。 
翕翕发热,即方中行所云“热候之轻微,翕火炙也,翕为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微似有汗者佳”:《集韵》释“,汗出貌,一曰小雨不辍也。”仲景用以形容服桂枝汤后正胜邪却,全身温润,而微汗病解之象,盖不汗则邪无从出,过汗淋漓则有伤阳气损阴液之虞,此一词,甚是恰到好处,惟妙惟肖。 
“项背强”:音殊,《说文》释为“鸟之短羽然”。象形,形容短羽之鸟欲飞而不得伸腾之状。此借以释项背强,亦是摹状之词。明人有释为几案之几,谓有拘谨之意,其说亦有所本。但字无钩挑,愚意以从大多数读殊为是。 
“然汗出”:《埤苍》释“水行出也。”又疾貌,曹植《七启》有“凫没”之句。仲景用第三卷163然汗出或然汗出,以形容阳明高热,亦即程郊倩所谓有连绵不断汗出之意。 
9倒装:文中特意颠倒文法或逻辑上的一般顺序,称倒装文法,大都用于加强语势,调和音节,或错综句法。例如古书上“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篇》)一般顺序当是“尔所谓达者,何哉?”又如“盍不出乎?君将有行。”(《管子·戒篇》)普通顺序应为“君将有行,盍不出乎?”以上就是倒装的实例。《伤寒论》中间用倒装法,柯琴谓是“倒序法”。如:“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发热不渴,咳而微喘,是小青龙的适应证,故“小青龙汤主之”,当在“服汤已”句之上,即是倒装法。 
服汤已即指小青龙而言,服汤已而渴,是寒饮得去,病有向愈之机。又如:“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太阳,无汗,发热,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主证,脉浮紧,是太阳伤寒主脉,病虽多日,表证俱在,故当主以麻黄汤解表发汗,服药已微除,是指服麻黄汤后而言,亦即倒装法。因邪郁日久,不能一汗即除,故发生心烦目瞑或见衄血之病解情况。 
在古诗中,倒装句出现于一句之中的更多。如唐诗“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魏徵述怀诗)普通顺序当是寒鸟鸣,夜猿啼,此即倒装之例。《伤寒论》倒装法亦有出现于一句中的。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从病情分析,头项强痛,一般当指头痛项强所谓病如桂枝,头不痛项不强可为一证。此作头项强痛,自是倒装句法。 
10警句:读《伤寒论》,用伤寒法,重在辨证清楚,所用方药准确无误。仲景立法本旨,最虑虚证而误作实治,当汗而错用下法,反之亦然。故其语词多用警句,以示垂诫。如“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即是。一般警句多用于条文中后段,亦有穿插于条文之中者。如“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此如异峰突兀,山石嶙峋,横亘于康庄通衢之中,使人亲临其地,自有警觉。以示麻桂各半汤虽是小发汗方,只为太阳轻证而设,切不可滥用于虚寒之证。 
可见仲景行文造句,颇具匠心。又“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亦是警句之另一范例。 
11省略:汉代虽已发明造纸之术,惜所行不广,因书写不便,故仲景书中多用省略之文。 
如“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自是大青龙所主之脉证,其“伤寒,脉浮紧,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亦当以表实“不汗出而烦躁”为主证。因已见上条,故此条省去。又如“太阳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是因太阳表邪入府,寒水蓄于膀胱,阳气不得宣化,自以小便不利为主证,故由此以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等条,亦当具有小便不利之主证,可以会意。再如“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考蓄血典型证候有二:一为局部证状,如少腹里急或少腹硬满疼痛等;二为神志证状,如狂、发狂或喜忘等。此因屡见于桃核承气、抵当汤各条,故其主证只提少腹满,小便利,而不言如狂、发狂等,当是省略文法。《伤寒论》中省文颇多,可以循此类推。 
12避讳:按真武汤原名玄武汤。盖少阴阳虚,寒水泛溢,故用此温阳利水之剂。相传玄武为古北方司水之神,与青龙、朱雀、白虎等并称,故方名之义,有借于此。宋臣林亿等校正医书时,为避赵宋先人讳,故改玄武汤为真武汤。 
13其它:此外,读《伤寒论》还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三卷164①有些同音假借字,如“”与“瞬”通。目自动为瞬,“不能”即目珠不能转动之意。又如“擗”与“”通。者倒也,“欲擗地”即欲倒地的样子。②有个别字,须根据具体病况而进行分析理解。如“协热而利”,协与挟通,热当指表证恶寒发热而言,是与此条协热下利之证治较为符合。又“此为胸有寒也”,寒当作痰解,与当吐之证,较为合适。《千金方》作“此以内有久痰”,亦可为证。③《伤寒论》的条文中,间有采用当时民间口头语,如“中”、“不中”,含可与不可之意。现在河南、湖北各地此类口头语民间甚为通行。故“桂枝不中与之也”,即桂枝汤不可用之谓。④在断句方面,如“额上陷脉外紧急”,当联为一句读,从“紧”字断句。如作“额上陷,脉外紧急”,则与疾病的具体情况不符。⑤衍文:如“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寒实结胸的主方是三物小白散,不可与小陷胸汤,故“陷胸汤”及“亦可服”六字,当系衍文。查《千金翼方》所载条文,并无以上六字,可为一证。 
(二)伤寒源流及版本考识汉兴,结束了秦王朝的统治,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使当时社会生产力和文化事业,都有较大发展。从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可证实,当时农业、手工业、冶铁、医药等事业,都有较大的进步。 
在医药文献方面,《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汉书·平帝纪》并有楼护日诵本草数十万言的记载。盖医药的起源,主要是来自于民间,根据对疾病的不同情况,发明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东方之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其民华食而脂肥,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从西方来。北方者,其地高陵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满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从北方来。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从南方来。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民食杂而不劳,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说见《素问·异法方宜论》)。从这段文字看,医药的实践和起源,主要来自于人民群众,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和经验,才总结出了理论性的医药书籍,如《内经》和《本草经》这些医药专著。再者,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东汉为公元25~219年,东汉末年是三国时期),战乱频仍,疫病多次广泛流行,死亡惨重。曹植《说疫气》云:“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曹丕与吴质信中云:“昔日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徐干)陈(陈琳)应(应)刘(刘桢)(注:加王粲、阮、孔融为建安七子)一时俱逝,痛可言耶!”证明当时人民对疾病治疗和适用医药治疗的书籍,是迫切需要的。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不关心人民疾苦,不重视医药,只迷信巫觋的现象十分反感。《伤寒论》自序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促使其更加勤奋地学习和总结前人及自己的医疗经验。在自序中又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又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可见《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是继承《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前人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汉以前及当时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总结,是医学上的宝贵结晶。 
《伤寒杂病论》原书共十六卷,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大部分,是论述外感疾病和内科杂病的专著,其中也包括有妇科和部分外科。此时正当三国时期,封建割据,战争频繁,以致原书散第三卷165失不全。后经西晋王叔和将原书伤寒部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自此以后,又经东晋、南北朝分裂对立的局面,该书时隐时现。至唐·孙思邈撰《千金要方》时,对该书少数有所征引,似未窥全貌,故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之语。迨孙氏晚年撰《千金翼方》,则《伤寒论》全书,已大体载于卷九、卷十之中,可谓为《伤寒论》最早之版本,故清·王朴庄《伤寒论注》,即以此为蓝本。又唐·王焘著《外台秘要》四十卷,根据该书所载附引《伤寒论》条文,共为十八卷,前十卷与今本《伤寒论》略同,后八卷多为杂病部分,但与今之《金匮要略》又大不相同,故也称为唐旧本。到了宋代治平间,国家设立校正医书局,经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加以校正。这时已发明印刷术,并重新刻板印行,称为宋版本。据林亿校定的序文说:“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宋版本后已不见,仅存明·赵开美的复刻本,可能是治平本的真面目。全书共分十卷:第一卷,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第二卷,伤寒例,辨痉湿病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三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四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五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六卷,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七卷,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八卷,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可吐。第九卷,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十卷,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后经一些医家的考证,如明·洪武中,芗溪黄芪作《伤寒类证辨惑》曰:“仲景之书,六经到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纤悉具备,有条而不紊者也。辨脉法,伤寒例三篇,叔和采摭诸书,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三百九十七法之外者也。又痉湿三种一篇,出《金匮要略》,叔和虑与伤寒相似,故编入六经之右。 
又有汗吐下、可不可并汗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