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21部分

伪钞帝国-第21部分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百姓会理解才怪?

    李卫国苦笑,若是平时倒是无所谓了,跟老百姓们讲讲道理很容易劝退他们。但眼下情况不同,这些老百姓都遭受了洪灾,流落街头,吃不饱穿不暖,为了争夺一个馒头都足以引发一场大血案,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为了生存下去根本不会跟你讲道理,除非你给他们以工代赈可以生存下来的机会,否则你就是说破了天他们也不会理解你,反而会恨你。

    这就是人性!

    李卫国摇摇头,问道:“本县想要救活所有人,不知吴户房何以教我?”

    吴庸惊讶的看着李卫国,神色顿时复杂起来,他不明白李卫国为何要这般坚持,是自不量力胡说八道,还是真心为老百姓着想,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作答。

    李卫国不知道吴庸心中所想,见他发呆,以为对方也没有办法,于是他提议到:“崇明县乃是上等县,一年的赋税应该有不少,不如向地主和商贾们提前征收明年的赋税,以此来维系以工代赈的安民政策,吴户房以为如何?”

    吴庸回过神来儿,顿时苦笑道:“大人能够想到这个办法,小吏深表佩服,怎奈大人初来乍到,还不明白我崇明县的征税情况。不瞒大人,本县的赋税早已经提前预收了十年的了,如今别说老百姓不肯交税了,就连地主商贾们也决计不会掏腰包了。”

    “阿噗……咳咳咳……”

    李卫国一口茶喷了出来,咳嗽了一阵,满脸惊讶而后变得愤怒,咆哮道:“岂有此理!这些狗官,一任县令不过任期三年,他们竟然预收了十年赋税,简直无法无天了!”

    吴庸虽然也一脸不忿,可毕竟混迹官场多年,知道其中的弯弯绕,于是略作解释道:“大人息怒!要说这预收赋税一事虽然不合法,却历来已成各地的惯例。咱们崇明县自康熙第一次南巡开始那年就开始亏空,历任县令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上一任县令填补亏空,这一来二往,亏空越来越大,经历几十任县令到如今已经亏空近八十万两银子,只能用预收赋税来填补了。咱们县预支了十年赋税,虽然有些夸张,却不是最夸张的,听说四川那边有的县衙赋税已经预支到二三十年以后了。”

    听完吴庸的解释,李卫国也渐渐将心情平复下来,想到这整个大清国都已经烂的不能再烂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更何况这崇明一县,自然也不可能例外了。

    原本李卫国还打算预支一年赋税用来赈灾,如今看来可行性不大,有萧炀这个地头蛇暗中使绊子,那些地主商贾们肯定不会配合了。

    看来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跟吴庸谈了一阵,李卫国发现崇明县内的七大地主势力并非铁板一块,事实上彼此间因为利益纠葛分作两股对立势力。

    苏、周、昝、严四家虽然是大地主,不过这些年随着萧炀一直常握着县衙的权利,更多的利益分配给了另外的萧、陆、黄三家,这三家彼此间是联姻关系,借助官府暗中打压苏、周、昝、严四家,兼并他们的土地,令双方关系紧张。

    “有没有可能让苏、周、昝、严四家倒向本大人?”李卫国看向吴庸突然问道。

    吴庸先是一愣,旋即试探道:“大人的意思是拉一个打一个?”

    李卫国点头道:“正有此意!”

    吴庸想了想,隧道:“苏、周、昝、严四家虽然也是地主,但被萧、陆、黄三家打压多年,土地损失很多,如今基本上以经商为主,若是大人能够放开一些政策,给苏、周、昝、严四家些商业机会,令他们倒向大人甚至投靠大人都是可能的。”

    李卫国笑道:“本大人别的没有,这商业机会确实有的是。”

    吴庸也顿时来了精神,当即请缨道:“既如此,卑职原为大人牵线搭桥!”

    李卫国顿时大笑:“有吴户房相助,这次斗地主咱们必赢!”

第0024章 暗流涌动

    “啪!”

    价值千两银子的花瓶突然脱手,落地而碎。

    换做平时,这么贵重的物品摔碎肯定会令萧炀顾心疼的捶足顿胸,但此刻他却丝毫不放在心上,反而一把将下人的脖领揪住,厉声喝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前来报告的萧家下人吓了一跳,急忙重复了一遍道:“老爷,奴才刚刚打探到苏、周、昝、严四家已经跟县太爷达成了协议,县衙对苏、周、昝、严四家只征收正银不收银耗,只征收漕米,免除其他苛捐杂税三年。作为回报,苏、周、昝、严四家响应衙门以工代赈的号召,减租减息,并借给县衙二十万旦粮食用来赈灾。”

    萧炀听完,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挥手打发了报信的下人,并吩咐叫管家过来议事。

    “这件事你怎么看?”

    管家想了想,回答道:“拉一方打一方,这县太爷人小心不小,手腕端得是厉害,老爷需慎重对待。”

    “哼!乳臭未干的毛小子而已!”萧炀冷哼一声,旋即咬牙切齿道:“一定是吴庸那厮献的计策,坏我大事,立刻安排人做了他,另外派人去请苏、周、昝、严四家家主过来。”

    管家领命,当即派人分别去请苏、周、昝、严四家家主,结果四家家主均以各种理由回绝。

    萧炀得知后气得再喷老血,这时陆、黄两家家主也都得知苏、周、昝、严四家倒向李卫国一事,二人心急火燎联袂到访萧家,请萧炀面授机宜。

    萧炀脸色惨白,强打精神对二人道:“二位仁兄,想必你们也知道苏、周、昝、严四家已经彻底倒向李卫国了,如今我们萧、陆、黄三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当同气连枝,否则必然被李卫国那厮一一击破,后果你们应该清楚。”

    陆、黄两家家主彼此对视一眼,齐声道:“萧、陆、黄三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萧兄你有什么对策尽管吩咐吧。”

    “好!”萧炀精神为之一振,信心十足的道:“在这崇明县一亩三分地,只要咱们三家联手就没有扳不倒的县令,过不去的坎儿。”

    “没错!”陆家家主说道:“但凡跟我们作对的那几任县令哪个有好下场?只要有萧兄出手,定叫李卫国那厮吃不了兜着走。”

    “的确!”黄家家主也附和道:“更何况李卫国这小子竟然得罪了总督大人,只待总督大人到来,就是他身首异处之时。”

    陆家家主连连点头,唱和道:“那是,萧兄做的假账天衣无缝,量李卫国那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再精明也查不出来。”

    顿了顿,陆家家主续问道:“不知萧兄这次做的假账从县衙库房中捞了多少银子?”

    陆黄两家家主一唱一和,说到底还是盯着萧炀做假账亏空县衙库房的银子。

    萧炀微微一笑,回答道:“这次账面上亏空了三十二万两银子。”

    “这么多?”不待萧炀说完,陆黄两家家主便惊诧万分,后者大笑道:“哈哈,那今年我黄家岂不是能分十万两银子了!”

    萧炀翻翻白眼,急忙道:“二位仁兄,且听我说完。”

    待陆黄二人住嘴,萧炀续道:“今年跟往年不同,以前咱们做假账是故意整倒那些不听话的县令,上边吃了咱们的孝敬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次却是奇怪,新任县令李卫国不知为何得罪了两江总督陆建英陆大人,陆大人女婿江宁知府吴大人亲自过来对老夫面授机宜,务必整死李卫国,所以老夫这次做的假账故意加大了亏空额度,三十二万两亏空,足以置李卫国死罪。但此事牵扯两江总督陆大人,所以这笔亏空款我们不能要,得孝敬给陆大人才行,这其中的规矩,二位仁兄应该明白吧。”

    “这……”

    “哎……”

    陆黄两家家主听完萧炀的解释,顿时垂头丧气,他们自然懂得规矩,只叹官大一级压死人,只恨为什么自己家不能出个大官,那样就能肆无忌惮的捞银子了。

    “当然!”萧炀看出了陆黄二人的不甘心,话锋一转,安慰道:“今年二位仁兄的份子钱一分不少,全由老夫承担。”

    “这……”

    “这怎么好意思!”

    陆黄两家家主一听萧炀愿意自己掏腰包出份子钱,心中自然高兴,不过面子上还得做做样子。

    “不过,份子钱不能白拿,二位仁兄得帮我一个忙。”萧炀微微一笑,他也不是省油的灯,自然不会白白掏银子给别人。

    陆黄两家家主早有预料一般,对视一眼后,齐声道:“萧兄但有事情尽管吩咐便是。”

    “好!要得就是你们这句话!”萧炀大喝一声,显得有些激动,病怏怏的脸上显出一丝潮红。

    顿了顿,萧炀续道:“二位仁兄应该知道,虽然老夫做的假账天衣无缝,可要想让李卫国坐实罪名,需得等上几个月才行,因为若时间不足,李卫国就有借口说他新上任不久不知道账目亏空,甚至咬定是上一任县令所为,以此脱罪。”

    陆黄二家家主顿时点头,表示明白。

    萧炀继续道:“但这李卫国上任不到十天时间,却接连破了老夫的计策让老夫吃瘪,钱财和声望损失惨重,如今又得到苏、周、昝、严四家支持,他推行的以工代赈将得以继续下去乃至成功,到时候他尽得崇明县二十万民心,对我们日后统治崇明县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必须加以阻止。另外苏、周、昝、严四家跟我们作对多年,他们很有可能会提醒李卫国去检查县衙的账目,虽然老夫信心十足,却也不能大意,所以必须让李卫国没有精力去查账。”

    陆黄两家家主一点即通,当即齐声道:“萧兄只管吩咐便是!”

    萧炀点点头,对这二人的表现很满意,毕竟三家联姻多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值得信任,所以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他的计划。

    “这……”

    “这闹得有些大了吧!若是事情败露,我等将是万劫不复的境地,今后在崇明县将再无立足之地了。”

    “萧兄,你确定要我们这么干?”

    陆黄两家家主听完萧炀的计划后,纷纷露出惊容和惧怕,以前他们也干过不少缺德坏事,但都是小打小闹,如今萧炀却让他们掘开河堤,烧毁赈灾粮食,这可是断二十万崇明县人活路的大事,一旦事情败露,遗臭万年都是轻的,恐怕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放心,一切由老夫担着!”萧炀露出不悦之色,继续安慰道:“况且就算出了事,两江总督大人也以为咱们是在为他做事,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你们就放心大胆的干便是。只要整垮了李卫国,咱们再开仓放粮,赈济灾民,那些泥腿子们谁给他们奶吃就是他们的娘,还怕得不到名声吗?”

    陆黄二人对视一眼,虽然紧张害怕,可转念一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齐齐点头同意。

第0025章 幕后黑手

    县衙大堂,李卫国将崇明县的灾情严重程度、佃农闹事、萧炀等县衙官吏贪赃枉法,以及为了赈济灾民而同意减免苏、周、昝、严等地主商人赋税等事情一一详细写在公文上,准备封蜡用印后,就差人上报给太沧直隶州知府衙门。

    这时,吴庸和张小六联袂而至,前者神态兴奋的说道:“恭喜大人,苏、周、昝、严四家承诺的二十万石粮食已经运抵县衙粮仓,再加上县衙库存的两万两银子,足以支持大人完成以工代赈的伟大壮举了,崇明县的百姓们这下子有救了,全赖大人仁义,卑职代表二十万崇明县百姓谢大人救命之恩。”

    李卫国笑道:“吴户房过奖了!本大人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若非吴户房从中斡旋,恐怕此刻也没有这么好的局面。拯救崇明县二十万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吴户房居功至伟。”

    吴庸见李卫国年纪轻轻就能做成大事,却神态谦逊,没有任何自傲自骄,心中不免对他有多了一分敬佩。

    这时,张小六也锦上添花的说道:“启禀少爷,衙门外的请愿老百姓们都散了。按照少爷的吩咐,由衙门工房带领他们前往本县各村镇修筑堤坝,挖掘水渠,重建家园,相信在下一季农耕到来前,所有老百姓都能安居下来,都在感谢大人的恩德。”

    得到这个消息,李卫国也是大感欣慰,能够造福一方,得到二十万百姓称赞歌颂,心中一股荣誉感犹然而生,令人十分舒爽。

    原来当个好官是这样的感觉!

    李卫国暗想,管辖一县尚且如此,那么一州、一省,乃至一国呢?

    让亿万人都感激你、称颂你,会是什么感觉?

    人生一世,光溜溜的来光溜溜的走,唯有名声可以流传千古,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若想让后世人永远记得你,那么你就不能庸庸碌碌,得干出一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