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465部分

伪钞帝国-第465部分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李卫国用希腊跟奥斯曼帝国换取了对科威特的合法占领权,英国人顿时悲哀了。

    大英帝国新首相罗斯碰上了大难题,他一直奉行强硬政策,当初选举时,他就是利用威廉和索尔的联合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为理由,煽动大英帝国民众反对威廉政府,导致威廉和索尔都无法再次连任首相,最终首相的位置被罗斯夺得。

    然而,如今奥斯曼帝国将科威特的宗主权转让给了中华帝国,这立即令罗斯政府非常难看。

    中华帝国将以此为借口,要求大英帝国退出科威特。

    可是,科威特对于大英帝国来说非常重要,其战略位置是波斯湾要地,大英帝国海军在波斯湾的军事驻地。

    此前协约国集团多次兵棋推演,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攻击中德合建的世界铁路,科威特便是其中一个出发点,英法联军将从海上抵达科威特,然后出兵巴格达,截断世界铁路,切断中华帝国和欧洲的陆上联系通道。

    若是中华帝国控制了科威特,那么势必影响协约国在战争期间对世界铁路的攻击行动。

    当然,攻击世界铁路的陆续不只科威特一条,还有另外三条,其中西伯利亚战线是东方战线,大英帝国无法插手,只能沙俄帝国独立完成,这对沙俄帝国来说,难度太大,所以沙俄帝国要求英法美必须在其他战线上配合行动。

    剩下的两个战线便是印度战线和高加索战线,其中高加索战线基本上还是以沙俄帝国为主,大英帝国的配合有限。而印度战线则是大英帝国为主攻,沙俄帝国配合。

    如果罗斯放弃科威特战线,那么在印度战线上,大英帝国将不得不独自面对中华帝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反扑,法兰西帝国未必会派兵跑到印度帮助英军打仗,而美利坚和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有可能被中华帝国牵制住,根本不可能增援。

    抛开战略位置,罗斯也知道波斯湾周围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区(易开采),中华帝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虽然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中华帝国占领后改名称南大洋群岛)也大量生产原油,不过产能有限,只能供应80%的原油消耗,另外20%的原油,依然是从波斯湾运出的。

    因此,罗斯很清楚一旦开战时,封锁波斯湾,对中华帝国的原油路线进行打击,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奥斯曼帝国将科威特的宗主权转让给中华帝国而被打破了。

    罗斯很难做出决定,如果坚决不给科威特,那么中华帝国会不会发动进攻。如果一旦开战,结果将变成什么样。

    “该死的中华帝国,总是给我出难题!”

    罗斯在办公室内走来走去,却一直想不出好的对策来。

    这时,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前来,有事求见。

    罗斯暂时不去向科威特的问题,专心接见费舍尔。

    虽然罗斯很不爽费舍尔的骄横跋扈,但人家骄横跋扈有资本啊,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装备系统,离不开费舍尔的汗马功劳。

    因此,明知道费舍尔跟威廉索罗等人关系非常好,罗斯还得笑脸相迎。

    “费舍尔先生,请问你有什么事情要急着见我?”

    费舍尔看了罗斯一眼,以前他对罗斯的态度不是很好,因为罗斯把威廉和索尔赶下台了,对于费舍尔来说,威廉和罗斯对他可谓大力支持,深得费舍尔的好感。

    但一年之后,费舍尔发现罗斯对他的态度跟此前威廉和索尔对他的态度都差不多,各项要求,基本上都能够满足,这让费舍尔的不满情绪淡了很多。

    “首相阁下,很高兴通知您,我们的蒸汽轮机技术获得了大突破,单台轮机功率突破了12000轴马力!”

    罗斯顿时咧嘴,说道:“咱们能说的直白一些吗?你说多少轴马力我一窍不通,你就直接告诉我,能够让四万吨级的战列舰跑多快就行了!”

    费舍尔还想卖弄一番,闻言有些不高兴,但还是说道:“我们的乔治四世级战列舰,理论上能够达到23。5节航速了!”

    罗斯摇摇头,道:“还是不太直接,你告诉我,中华帝国最强大的暴怒级战列舰,我们双方的差距是多大,我只想知道这个,因为我只能听得懂这样的对比!”

    费舍尔道:“这恐怕不好对比!毕竟中华帝国的暴怒级战列舰,吨位大,主炮口径大,装甲厚度我们并不清楚,因此他们的航速虽然对外宣称是25节,但推重比不明朗,不好做判断!”

    罗斯顿时龇牙咧嘴,真想给费舍尔一脚,把他踹飞。

    “那好吧,你就告诉我,我们的乔治四世级战列舰,能否打得过暴怒级战列舰?”

    费舍尔道:“这个,我想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对乔治四世级战列舰进行了大量的现代化改装,增加了……”

    “好了!那些就不用说了!你报告的喜讯我也知道了,你现在可以离开了!”罗斯阻止了费舍尔继续说下去,因为罗斯对这方面根本不感兴趣,他现在正因为科威特问题而蛋疼。

    费舍尔急忙道:“那个……我还有其他事情想要首相阁下批准!”

    罗斯很无奈道:“那你就快说,我现在心情并不是很好,你应该看出来了!”

    费舍尔苦笑,他还真没有注意到,不过现在注意到了。

    “好吧,那我就长话短说,我们最近对狮级战列巡航舰进行火炮测试,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三联装主炮在中近距离上的射击偏差还可以接受,但超过10公里后,弹着点相互干扰严重,命中率误差太大。”

    罗斯顿时皱眉,反问道:“这件事以前怎么没有报告?”

    费舍尔尴尬道:“以前咱们的舰炮射程有限,很少超过10公里远,最近几年咱们也全力开发吙药配方,研制成功了苦味酸弹药,威力和射程都比以前提高很多。”

    罗斯点点头,道:“那你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费舍尔道:“目前尚未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有两种临时方案。一种是撤销三联装主炮,改为双联装主炮,这样的缺点是三联装改为双联装,一艘主力舰的主炮将从现有的12门将为8门,火力大幅度减弱。二种方案是禁止主炮齐射,只能单发主炮依次射击,这样的缺点是射击效率太低,每次射击后,第二门主炮都要重新校正诸元,实际上还是火力减弱。”(未完待续。)

第483章 德意志帝国的警觉

    英国人终于发现三联装主炮在远距离射击时,会出现弹道相互影响的问题了。

    随着费舍尔将此事报告给罗斯,罗斯顿时陷入深深的忧虑当中。

    改为双联装就会减少四门主炮,本来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战列舰在火力上面就不如中华帝国海军的战列舰,不论是主炮口径还是主炮倍径,都比中华帝国同类主炮弱三分,如今再缩减数量的话,就更加不是对手了。

    但如若不减少主炮数量,那么就只能一门一门主炮开火,这在高强度的激烈交战时,主炮开火慢,同样是要吃大亏的。

    “新造战舰安装双联装主炮吧!已经安装三联装主炮的战舰,暂时不要改,会让中华帝国海军发现端倪,我想既然我们的三联装主炮存在这个问题,中华帝国海军战舰的三联装主炮,应该也一样。”

    罗斯故作轻松的说道。

    费舍尔却是担忧道:“万一中华帝国海军有了解决方法怎么办?不能冒险啊!”

    罗斯不耐烦的说道:“你不懂政治,不明白一旦我们对现役的三联装主炮进行改装,会引起怎样的国际反应。”

    “我们会尽快解决三联装主炮远距离射击相互干扰问题的!”

    最终费舍尔也未能说服罗斯,好在新式主力舰将暂时取消三联装主炮,换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双联装主炮。

    “但愿和平还能继续下去,让我们有足够时间来解决问题吧!”

    看着费舍尔离开的背影,罗斯轻声自语道。

    与此同时,柏林皇宫内,威廉二世正在跟俾斯麦吵架。

    自从威廉二世登基继位后,便对俾斯麦独揽德意志大权感到不满,他想要让俾斯麦回家养老,毕竟那么大岁数了,还不放手权利,就是贪欲了。

    站在俾斯麦的立场,他接受威廉一世,以及腓特烈三世的遗嘱,要照顾好威廉二世和德意志帝国,因此虽然老迈,但依然不堪辛劳的担任首相。

    由于中华帝国的各种特效药,使得俾斯麦的寿命得到了延长,在某种程度上,给德意志帝国来了一剂的强心针效果。

    不过,威廉二世的父亲,腓特烈三世却继位半年就去世了,跟历史上一样,死于喉癌。

    但这当中却牵扯到世界各大国的博弈和暗战。

    腓特烈三世一上台,便计划跟沙俄帝国签署互不侵犯再保险条约。

    在他看来,能不爆发战争最好不要爆发战争,哪怕德意志帝国的军事实力强过沙俄帝国,若真打起来,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腓特烈三世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长辈,双方皇室的亲戚关系,让德俄再保险条约有了重新签订的可能性。

    历史上,尼古拉二世也没有拒绝跟德意志签署再保险条约,反倒是因为腓特烈三世的去世,威廉二世上台后,令双方的关系破裂。

    不过,现实中,中华帝国却是不允许德意志和沙俄再签署再保险条约的,这不符合中华帝国的国家利益,同样也不符合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等同盟国成员国的国家利益。

    当然,对于协约国集团,一样不允许沙俄帝国跟德意志帝国关系缓和,签署再保险条约的。

    在这种大环境下,腓特烈三世却一意孤行,沙皇尼古拉二世虽然犹豫,但他的母亲非常支持腓特烈三世的提议,德意志和沙俄的和平相处,才是附和两国长远国家利益的选择,因此尼古拉二世只好顶着协约国集团的政治压力,打算同意再保险条约。

    于是,同盟国以中华帝国为首,准备除掉腓特烈三世,提前让威廉二世继位。协约国则以美利坚为首,准备除掉尼古拉二世,重新扶植一个听话的沙皇。

    这是中美两国时隔十年之后,第一次有了共同的立场,尽管这个立场会把中美彻底推向战争的对立方,但两国最高领导人,却出奇的默契了一回。

    腓特烈三世的健康医生是英国人,是一个双重间谍,他既服务于大英帝国mi5,也效忠于美利坚中情局,他暗中给腓特烈三世下药了,在这期间,中华帝国的特工给了健康医师一种可以将癌症几率引爆到60%的伽玛林西药物。

    两个月后,腓特烈三世被检查出得了喉癌,三个月后去世。

    这时,中美间谍暗战又开始了。

    之前为了共同对付腓特烈三世而暂时站在统一战线上,但随着腓特烈三世死亡,美利坚想把罪魁祸首的帽子扣给中华帝国,分裂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关系。同样。中华帝国也要把腓特烈三世的死亡,推给美利坚,激化德意志帝国对美利坚的仇恨。

    双方特工殊死搏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中华帝国的特工人员成功摆脱了嫌疑,把威廉二世和德意志军民的怒火引向了英美,美利坚在这个时候,却把那位健康医师的英国间谍资料曝光给威廉二世,让英国人背黑锅躺枪了。

    盟友是用来被出卖的,一点都不假。

    大英帝国虽然不满腓特烈三世,却还没有到要杀腓特烈三世的地步,但健康医师是大英帝国的间谍却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大英帝国认为这位健康医师已经被中华帝国收买了,指责中华帝国是幕后黑手。

    于是,中美英德四国博弈,最终俾斯麦出面,告诉威廉二世,既然腓特烈三世已经死亡,这件事不论是谁干得,都必须要认定是英美干得,只有这样才符合德意志帝国的利益,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中华帝国和同盟国其他成员国对德俄再保险条约强烈反对,已经超出了俾斯麦的意料,他不希望在因此得罪整个同盟国集团,所以劝说威廉二世这么做。

    于是,威廉二世便把怒火对准了英美,同时也对俾斯麦越过自己,单独和中华帝国转达放弃德俄再保险条约一事耿耿于怀,二人关系越来越冷。

    此刻,大殿内,威廉二世跟俾斯麦吵架,争论的便是中华帝国从巴尔干撤军一事。

    俾斯麦希望威廉二世阻止奥匈帝国占领塞尔维亚,那样会彻底触怒沙俄帝国,因为塞尔维亚的斯拉夫人会刺激沙俄帝国的同情心,加剧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关系。

    “陛下,中华帝国突然从巴尔干撤军,暗中包藏祸心,怕是要挑起欧战,但他们自己却要抽身室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