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537部分

伪钞帝国-第537部分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过后,烈宁吓尿了一地,他终于领略到中华帝国神策军为何会令沙俄军队闻风丧胆了。

    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战斗力的确不是吹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不到五千人,其火力远超沙俄军队的一个军。

    经过几十次艰苦的防御作战,烈宁的革命武装虽然打退了中华神策军的进攻,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防守一方,还是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竟然伤亡了两万多人,其中死亡超过8000人。

    烈宁想要用一些中华帝**士兵的尸体或者俘虏来立威,然而让他郁闷的是,他分明看到数百中华帝**士兵中弹倒地,结果却没有找到一具尸体,原来每当一名神策军战士负伤,就会立即有救护车冲上来快速带走,在撤军时会带走同伴的尸体。

    这其实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华帝**队是自己主动撤退的,所以他们有时间带走同伴的尸体。如果是被烈宁军队打败的,那么根本没时间带走同伴的尸体。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中华帝**队撤退了,那么在叶卡琳娜堡的俄军就会相信烈宁是他们的救世主。

    不管如何,烈宁都成了英雄,他用叶卡琳娜堡强大的防御工事和充足的物资,以及打退中华帝**队这几个借口,成功收编了十几万沙俄溃兵。

    这一下,烈宁的底气足了,算上由革命党控制的叶卡琳娜堡要塞守军四万余人,以及叶卡琳娜堡的六万余工人武装,加起来高达二十五万军队。

    这支力量瞬间让烈宁的野心膨胀起来,不过他的第一要务是尽快彻底的掌控这支庞大的军队。

    好在烈宁已经拥有了一支忠于他的工人武装队伍,革命党骨干成员很多,他们迅速补充到其他俄军部队当中,成为骨干,并传播马克思思想,将所有军队团结在烈宁的身边。

    圣彼得堡的沙俄贵族们并不知道烈宁有多危险,他们此刻只看到了烈宁帮助他们挡住了中华帝**队的强大攻势。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烈宁的这一次只不过击退了中华帝**队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团而已,如果不是因为中华帝**的主力部队战线拉得太长的缘故,如果来得是一个军或者一个集团军的话,估计烈宁根本防御不住的。

    烈宁的手下,叶卡琳娜堡要塞司令官门多列夫少将谎报了军情,他得到了烈宁的授意,要暂时迷惑杜马议会,以便获得更大的好处。

    而杜马议会的贵族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被骗了,就像历史上的八国联军攻陷了天津,慈禧接到的消息却是清军胜利,结果一兴奋就直接向八国宣战了,如果慈禧当时知道实情,绝没有那个胆量的。

    同样,杜马议会只看到了烈宁指挥俄军守住了叶卡琳娜堡要塞,就以为他的能力足以挡住一百多万中华帝国神策军。

    于是,杜马议会竟然破天荒的任命烈宁为叶卡琳娜堡要塞司令,并负责收拢从西伯利亚战败溃退下来的几十万俄军工作。

    这样一来,烈宁摇身一变,成为俄军少将,并且节制西伯利亚溃军,等于成了西伯利亚总督了,可谓一步登天。

    实际上,杜马议会的贵族们不是不清楚烈宁的底细,但他们的想法是先利用烈宁来挡住中华帝国的军事进攻,等到亚洲战场稳定下来再撤换烈宁。

    这是标准的政客行为,杜马议会只是在使用潜规则,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烈宁可是革命党,是要推翻沙皇统治的革命党。

    当烈宁在叶卡琳娜堡大规模扩军,扩充革命党实力时,杜马议会的贵族们也做出了最终决定,他们觉得烈宁带领一群工人就能够阻挡中华帝**队,证明沙俄帝国还很强大,只要把更多的工人排上战场,就可以打败中华帝国了,因此暂时放弃了投降这个选项。

    可惜,没过多久,一个噩耗从欧洲西线战场传来。

    英法联军于8月13日在波尔多同德意志帝**队的决战中惨败,法皇拿破仑四世被德军俘虏,法兰西帝国灭亡。

    波尔多战役是施立芬上将临时更改计划才赢得的胜利,这是因为他发现在法国西部战线上,面对四百多万英法联军,只有不足两百万的德军打得太辛苦了。

    以前英法联军在凡尔登、马恩河布置了长达八百公里的战线,数百万英法联军看起来多,实际每公里战线上的兵力只有几千人,这就给了施立芬实施闪电战,集中兵力突进,用飞机和坦克开路,造成局部兵力和火力优势,从而赢得前面的胜利。

    可是后来一百多万英军紧急增援法国,而法军主力也溃退到法国西南部,导致英法联军需要防御的战线急剧缩小,如今四百万英法联军只防守不足一百公里的战线,每公里战线上的兵力高达四万人,兵力变得集中了,武器装备也集中了,英法联军还有两千多架飞机和一千多辆坦克,很容易挡住德军的闪电战。

    于是,两百万德军每天都在跟四百万英法联军火拼,双方都伤亡惨重,最惨烈的一天德军死伤十四万人,英法联军死伤二十多万人。

    双方都杀红了眼,在正面战场上投入主力决战。英法联军是背水一战,所以格外的凶悍,给德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施立芬心疼的要命,于是想到法皇拿破仑四世就在波尔多,于是他再次玩了一次偷袭闪击战,集中德军精锐两个集团军突然猛攻波尔多。

    法皇拿破仑四世瞬间吓尿了,急忙令法军主力增援,结果中了施立芬的围点打援计策,七十五万法军主力被六十万德军主力包围。

    经过十天十夜的血战,法军主力全军覆没,同时德军攻陷了波尔多,俘虏了法皇拿破仑四世。

    法皇被俘虏,这对整个法国都是致命性打击,尤其是法兰西军队四分五裂,即便有英军在,可惜英军是无根的浮萍,补给全靠法军供应,当法军乱了时,两百万英军也没人管了。

    施立芬抓住战机,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战斗中,将英法军队分割开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四百万英法联军战败,随后法兰西帝国宣布投降。

    柏林皇宫,威廉二世接到法兰西帝国投降的消息后,高兴的不得了。

    然而当他看到施立芬上报的德军伤亡数字后,瞬间气得脸绿了。

    为了打败四百万英法联军,德意志陆军损失了整整七十万精锐德军战士。

    “该死的中华帝国,如果不是他们故意把两百万英军留在法国,我们德意志的战士们绝对不用付出这么大的牺牲!”

    啊啊啊!

    威廉二世气的抓耳挠腮,踹桌子砸凳子,就差拿头撞墙了。

    这时,希特拉急匆匆的赶来。

    “陛下,好消息,经过臣的努力劝说,沙俄帝国同意向我们投降了!”(未完待续。)

第556章 抢夺地盘

    长安大明宫,李卫国看着最新密报,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对于沙俄帝国向德意志帝国投降这件事,李卫国的心情反而很淡定。

    “内阁怎么说?”

    “启禀陛下,内阁建议趁着德军短时间内无法开进圣彼得堡,帝国神策军全力进攻沙俄帝国,争取抢在德意志出兵之前,占领更多的地盘!”

    抢地盘!

    这三个字似乎贯穿了整个中华帝国神策军的建军思想。

    这跟李卫国有关系,都是他一直觉得中华老受欺负,老被割占地盘,所以他当上中华皇帝后,就开始四处扩张抢地盘。

    当然,李卫国不是什么地盘都看得上眼的,他抢的地盘都关乎中华帝国未来之发展所必须。

    不过现在并不是进攻圣彼得堡的最佳时机,事实上从一开始,李卫国就没打算灭了沙俄帝国,而是只想把沙俄帝国赶回欧洲,让斯拉夫人从此真正变成欧洲人,跟亚洲再无关系。

    中华帝国占领不列颠群岛,或许不会让欧洲人太过紧张,毕竟隔着英吉利海峡,欧洲大陆人并不认同英国人主导欧洲。但如果中华帝**队打到圣彼得堡,就等同进入了欧洲大陆,那么到时候整个欧洲各国都会紧张和担心,他们就会抱团,让德意志帝国捡便宜。

    不能让德意志帝国捡便宜,这是李卫国处理欧洲事物的基本原则。

    “拟旨给内阁和兵部,大军推进到欧亚分界线即可。理藩院立即跟沙俄帝国接触,转达朕的意思,中华帝国只索取亚洲之领土,对沙俄帝国之欧洲领土不会夺取分毫。警告沙俄杜马议会,可以签署停战议和协定,但禁止向德意志帝国投降,中华帝国可确保沙俄帝国之主权独立!”

    李卫国给沙俄帝国划出了底线,理藩院迅速同沙俄帝国进行外交联络,转达中华帝国皇帝的旨意。

    圣彼得堡,沙俄杜马议会接到中华帝国照会内容也是吃了一惊。

    原本打算向德意志帝国投降的贵族议员们,立刻聚集起来重新讨论。

    按照之前杜马议会研究的结果,不管向中华帝国投降还是向德意志帝国投降,都免不了领土被瓜分,失去主权独立性。

    之所以选择德意志帝国,是因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德皇威廉二世还有亲戚关系,只要运作一下,有可能保住沙皇的地位。

    不过德意志帝国的条件是由德军接管整个沙俄帝国,占领五年,五年后主权和领土归还给沙俄帝国。但这只是欺骗老百姓的话,但凡有点智商的政客们都清楚,一旦沙俄帝国交出所有权利,军队向德意志投降,那么整个沙俄帝国都处于德意志的军队控制之下,德国人就算到时候改变主意了,永远奴役沙俄帝国,沙俄帝国也是没有反抗能力的。

    如今看到中华帝国的条件,杜马议会贵族们瞬间都动心了。丢掉一个西伯利亚没有问题,对于沙俄帝国而言,他们是欧洲国家,人口、经济和工业大都集中在欧洲,亚洲地区就算割让给中华帝国都不会令沙俄帝国伤筋动骨。

    最关键的是,中华帝国允许沙俄帝国保持欧洲主权独立性,这意味着中华帝**队不会进入圣彼得堡,甚至不会踏入沙俄帝国欧洲部分的领土,沙皇政权得以保留,斯拉夫人对自己国家还拥有控制权,还可以保留军队。

    尤其是最后一点保留军队,只要手里有军队,就等于不用坐以待毙,不用任人宰割了。

    而此前不管如何研究,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是最悲催的,他铁定要下台退位了。如今中华帝国同意保留沙俄帝国主权,就等于允许沙皇尼古拉二世继续当沙皇,行驶权利。

    对于沙皇尼古拉二世而言,他以前最痛恨的就是中华帝国,每次跟中华帝国打架都输的一败涂地,上一次差点被中华帝国士兵给杀死,至今令尼古拉二世痛恨在心。

    但这一刻,尼古拉二世突然不恨中华帝国了,反而还有些感激。

    毕竟跟自己的皇位和权利相比,失去西伯利亚广袤的亚洲土地都不算什么,屡次被中华帝国暴打都不算个事儿了。

    中华帝国开出的条件充满了诱惑,尼古拉二世立即就同意了,杜马议会贵族们也同意了,因为他们不用当亡国奴了,还可以继续在沙俄帝国作威作福。

    于是,沙俄帝国高层第一次拿出了工作效率,他们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复中华帝国理藩院,同意了中华帝国提出的条件。

    接着,双方立即宣布停战,派出重臣在边界进行具体详细的谈判。

    一个小时后,中华帝国兵部下达命令,直接传达到对俄作战总司令部,随后中华帝国神策军停止了作战行动。

    与此同时,杜马议会也把命令传达到了东线战场上的所有俄军部队,命令他们停止跟中华帝**队交战。

    当烈宁得知此事后,原本高兴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原本沙俄帝国向德意志帝国投降,烈宁觉得自己有可乘之机,可以坚守叶卡琳娜堡垒,在中德之间寻找平衡,然后完成伟大的革命任务。

    可是如今沙俄帝国向中华帝国投降,偏偏内线消息说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同意把亚洲部分的领土全部割让给中华帝国,那么叶卡琳娜堡处于亚欧分界线上,而且位于亚洲一侧,将会被割让给中华帝国。

    刚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革命势力,转眼间就要灰飞烟灭,烈宁心有不甘,可是他没有任何办法。

    柏林皇宫,威廉二世正在跟希特拉、施立芬等军政大员们举杯庆祝。

    随着四百万英法联军战败,法皇拿破仑四世被俘,法兰西帝国已经向德意志帝国投降,德意志帝国几百年的宏图愿望终于实现了,距离统一整个欧洲,称霸全世界的宏图伟愿更进一步了。

    威廉二世前所未有的高兴,听到沙俄帝国答应向德意志帝国投降的消息后,更是兴奋的一夜没睡觉,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