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569部分

伪钞帝国-第569部分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卫国反驳道:“帝国海军现在已经称霸世界了!”

    林继云道:“可是,德意志帝国刚刚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已经暂停了航母发展计划,公海舰队将重启战列舰计划,发展快速战列舰,再配备强大的防空武器保护战舰。所以帝国海军不能大意,面对激流,不进则退。”

    关于德意志帝国放弃航母发展计划,重启战列舰计划这件事,在德意志的情报人员已经通过中华神盾局传递给李卫国知道了。

    李卫国可以推算任何国际大事件的发展,却不可能猜透每个人的人心,所以他并不知道威廉二世和希特拉之间出现了裂痕和猜疑这件事。

    这时,林继云再劝道:“陛下,全世界都在盯着我们,如果我们执意发展航母而不发展战列舰,那么全世界都会跟风发展航母而放弃战列舰,如果航母未来真有那么大威力可以摧毁战列舰,那么全世界都发展航母,对帝国而言则是大大的不利。既然如此,为何帝国不趁机建造战列舰,安定全世界各国海军的心,让他们专心致志的发展战列舰呢?”

    李卫国也是惊讶,想不到林继云竟然也能思考到这种谋划全球的战略构想。

    原来,不知何时开始,那些曾经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小年轻们,已经不再是一颗时常需要李卫国的提醒和指点的小树苗了,他们已经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可以独立思考,撑起一片天。

    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做父母的即高兴子女长大,却有担心子女长大后离开,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

    不过李卫国还是非常欣慰的,至少林继云能够想到这样的国际大策略,就证明他已经真正有资格来带领中华帝国海军继续强大下去了。

    李卫国心中清楚,万一哪一天找到了幽灵岛,打开了世界树的时空节点,那么自己将会踏上新的征程,偌大的中华帝国交给自己的孩子们打理,能够有林继云这样国际战略家们的守护,李卫国也就放心了。

    想到这里,原本没打算松口的李卫国,突然心情大好。

    “你所言甚是有理,朕就再破例一次,满足你们的小心愿!”

    “谢陛下!臣代几十万海军将士感谢陛下隆恩!”林继云顿时大乐,连连致谢。

    当林继云带着李卫国的圣旨,再次返回大京都武汉内阁时,内阁很快通过了每年继续拨款为帝国海军建造战列舰和其他配套战舰的拨款请求,提交给国会时,虽然很多国会议员们都还在发对,不过看到林继云手中的圣旨时,他们也就只有瞪他几眼,便不再反对了。

    既然是李卫国同意了的事情,想必一定有更深刻的战略考量,因此议员们即便想不明白,却也不会为难林继云了。

    林继云带着国会通过的海军造舰计划发回海军部,顿时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

    这一次,中华帝国海军再次获准采购超级战列舰,全世界各国海军都眼珠子瞪得溜圆,紧盯着中华帝国的各大造船厂动静,想要知道这笔巨额订单会花落谁家。

    国内数百家造船厂纷纷挤爆了海军部的招标大厅,纷纷亮出了自家最优秀的战舰设计图纸,以及最先进制造工艺和技术,然后就是最低的价格,争取赢得这一次的海军造舰大单。

    若是十年前,这样的海军巨额订单,最终一定会落入中华帝国的几个造船巨头们手中,比如江南制造局、北洋重工、南方工业和皇家军工集团等。但如今中华帝国工业发展迅速,国土辽阔,一代新人换旧人。

    如今,中华帝国的先进造船厂多了很多新鲜血液,在悉尼的南都造船厂,在夏威夷的东都工业等,他们都用出色的人才和最先进的技术,在中华帝国造船行业冉冉升起。

    这一次,中华帝国海军的两艘超级战列舰的订单便最终被南都造船厂夺走。

    对于南都造船厂拿到了中华帝国未来最强大战列舰的建造订单,整个中华帝国造船行业都震惊无比,尤其是北洋、江南制造局这等垄断中华帝国几十年的巨头企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过,等他们通过关系得知南都造船厂的竞标条件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南都造船厂虽然成立时间尚短,但这正是他们的优势,可以打破传统造船技术的束缚,大胆的用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建造战舰,并且整合了最先进的航电系统,主炮火控系统等都高度自动化,成为跟老牌军工企业竞争获胜的真正原因。

    与此同时,全世界各国海军也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南都造船厂,大量的间谍向东都悉尼渗透,各自国内纷纷上马新式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不甘心被中华帝国甩的太远。(未完待续。)

第589章 坑爹的墙头草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很痛苦的,各**方大喊着要建造直追中华帝国的超级战列舰,可惜实际情况却是他们没钱,不但拿不到新的造舰款项,反而还要面对被大幅度削减经费的囧境。

    意大利王国,一个野心极大,却又没钱的二流列强,哪怕再世界大战期间消耗军费是所有同盟国集团中最少的,到了战后,经济状况却是所有成员国中最糟糕的。

    自从意大利国王立了新王后摩挲丽妮,国政也不理了,都交给了大臣们自己处理。而这些大臣们若是不和王后摩挲丽妮的意,就会被罢免,于是所有大臣不得不巴结王后摩挲丽妮,从而实际上令政权到了摩挲丽妮手中。

    摩挲丽妮是非常贪婪的,她非常喜欢金子和钻石,于是意大利官员们到处为她收集黄金和钻石等首饰。

    意大利本来就不发达,工业能力顶多排在世界三流梯队水平,第二梯队的是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美利坚等列强,第一梯队只有中华帝国一家独大。

    在工业革命时代里,工业的落后,就等于国家财富的落后,这让意大利非常缺乏黄金和钻石等奢侈品首饰。

    加上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未了能够更多的侵略其他国家的领土,不得不扩充军备,没有能力自己生产装备的意大利军方,就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向中华帝国购买,中华帝国是金本位制国家,因此意大利本来就不多的黄金等硬通货,几乎都运去了中华帝国充当外汇。

    摩挲丽妮酷爱黄金和钻石,意大利官员们一边打着进献黄金和钻石给王后的旗号,暗地里加大对意大利人民的搜刮力度,令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不但如此,还有意大利官员挑动摩挲丽妮,称非洲的黄金和钻石遍地都是,尤其是南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摩挲丽妮的小心肝扑通扑通的狂跳,对黄金和钻石的贪婪,让她变得忘乎所以,竟然起了谋夺南非的心思。

    然而南非是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意大利想要攫取那里的利益,就不得不跟中华帝国谈条件了。

    显然,中华帝国可不会把南非的利益分给意大利。

    当摩挲丽妮的请求遭到中华帝国政府的拒绝后,这女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更年期到了,竟然从此记恨起中华帝国了。

    意大利是地中海国家,是中华帝国用来封锁德意志帝国越过地中海,向北非扩张的重要棋子,一旦意大利变卦,倒向德意志帝国,那么中华帝国在地中海方向拦截德意志帝国扩张的棋子就少了一个,将产生严重后果。

    当中华帝国拒绝了摩挲丽妮的条件后,这个女人毫不犹豫的跟希特拉勾搭在一起了。

    摩挲丽妮和希特拉关系密切,这就位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的和解和结盟创造了条件。

    中华帝国内阁在摩挲丽妮这件事上产生了误判,他们认为这个女人不可能左右意大利王国的战略决策,更不可能撇开中华帝国的大腿而去拥抱德意志帝国,甚至与中华帝国为敌。

    但女人的心思总是阴晴不定变化多端的,中华帝国错估了三分,摩挲丽妮暴走了三分,结果就造成了意大利王国成为了变数,成为了中华帝国封锁德意志帝国的松动之处,也成了德意志帝国突破中华帝国封锁的唯一通道。

    所以,当中华帝国忽视了意大利的时候,德意志帝国却如获至宝一般,屁颠屁颠的向摩挲丽妮献媚,威廉二世为了拉拢意大利,打开中华帝国给德意志帝国设置的包围圈,他甚至甘愿出让德意志帝国在非洲的利益,来满足摩挲丽妮的奢侈心。

    德属东非,临近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南非开普敦,虽然黄金和钻石产量远不如南非的多,但也非常可观。

    威廉二世将德属东非的经济利益共享给意大利,让意大利人跟德意志人一样,可以在德属东非土地上任意开发资源。

    这当中包含着大量的陷阱,比如德属东非跟中华帝国控制的南非接壤,一些边界的划分问题比较模糊,这是曾经的德兰士瓦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威廉二世故意把靠近边境的矿产开采区,以及有争议地区的矿产开采权让给意大利,而意大利在接受前根本不知道这些隐藏的陷阱,所以就会为以后的地盘纠纷问题埋下隐患。

    假如意大利跟中华帝国起了更大的争执,那么德意志就有更大的机会彻底把意大利拉拢过来了。

    国与国之间总是跟天气变化一样,说晴天就立马晴天,说打雷下雨就会很快实现。

    意大利迅速跟德意志帝国走近,这是中华帝国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当然,中华帝国也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比如增加对意大利的经济援助和军事帮助,要求意大利不准跟德意志帝国过度走进。在意大利不听的情况下,就采取威胁手段,切断经济和军事援助,对意大利实施制裁。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意大利的王后摩挲丽妮竟然耍起了女王脾气,在她的蛊惑下,意大利国王发表国情演讲,竟然对意大利国民说中华帝国干涉意大利内政,挑拨意大利人民对中华帝国的不满。然后又忘恩负义的说中华帝国对意大利的援助都是有条件的,是强迫意大利把撒丁岛租借给中华帝国,唯有德意志帝国才是意大利的朋友,真心帮助意大利人民。

    于是,意大利不顾中华帝国的威胁,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依然跟德意志帝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甚至重新恢复了德意在同盟国集团内的同盟关系。

    德意志帝国明确承诺要跟意大利一起维护欧洲的主导地位,不能让中华帝国主导欧洲和全世界,世界舞台应该有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参与才会精彩。

    双方还许诺加强经济合作和军事防务演习,为打造整个欧洲联盟和欧洲共同体而一起奋斗。

    这是德意志帝国第一次提出欧洲共同体方案,表示欧洲的统一不一定是武力上的统一,可以是欧洲各国的政治和军事联合,在共同体内,欧洲各国依然保持独立,类似一个独联体模式。

    德意志帝国的这个改变,让全世界震惊,因为这掩盖了德意志企图统一欧洲的野心,反而美化成欧洲共同体,这样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欧洲国家对德意志帝国的警惕和担心。

    意大利倒向德意志帝国后,欧洲其他主权国家都在激烈讨论德意志帝国提出的欧洲共同体提议,因为这个提议非常有建设性,可以联合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让欧洲真正强大起来。

    不得不说,这都是中华帝国太过强大导致的结果。之前欧洲各国之所以跟中华帝国走近,是因为他们知道了德意志帝国的野心,担心德意志帝国统一欧洲,吞并他们的国家,所以不得不跟中华帝国同盟,拉拢中华帝国来对抗德意志帝国。

    可是随着德意志帝国改变战术,把统一欧洲的野心换成建设一个欧洲共同体联盟,各国在欧盟框架下主权依然独立,只不过经济壁垒取消,欧洲地区实现自由贸易化,这对小国而言,他们可以享受到德意志帝国的教育资源、强大的工业资源等,所以这对他们而言,远比中华帝国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来的直接和优厚。

    一个意大利阵地没守住,结果就导致整个欧洲防线都开始松动了,这同样也是中华帝国无法预料的事情。

    在这一局中,德意志帝国小胜一局,威廉二世因为采取了希特拉提供的建议,成功打破中华帝国对德意志帝国的封锁。

    这段时间希特拉一直很低调,这非常符合威廉二世的心意,于是他又重新重用起希特拉,将他任命为首席内参。

    这一次,希特拉变得非常低调了,即便成了首席内参,也不像以前那样招摇过市了,依然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机会的到来。

    意大利这根钉子被德意志拔除了,但整个欧洲防线虽然松动了,却还不至于全线崩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