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233部分

逍遥小书生-第233部分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帕入手冰凉,湿漉漉的,李易打开看了一眼,发现里面包着的是一块冰。

    把自己仅剩下的冰块送给李易之后,小姑娘就转过身,向着旁边的宫殿走去。

    “见陛下要紧。”李易看着她的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宫殿里,耳边传来了李轩提醒的声音。

    “你们两个过来。”李易对站在不远处的两名宦官招了招手。

    “爵爷有何吩咐?”本打算和永宁公主回去的两名宦官立刻小跑了过来。

    李易指了指宫门的方向,对他们吩咐了几句,又看了一眼永宁所在的那处宫殿,这才和李轩不急不缓的向更深的宫殿处走去。

    不一会儿,晋王李翰就看到刚才离开的那两名宦官每个人拎着一只巨大的木桶从宫门口走了过来。

    两人路过他身边的时候,带来了一阵舒服的凉风,李翰的目光向木桶里撇了一眼,看到几乎占据了整个木桶的冰块时,一双眼睛不由的瞪的滚圆……

    这两桶冰块加起来,可足足抵得上他一个月的份额啊!

    此时此刻,他多么想抱着这样的冰块美美的睡上一觉,但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消散之后,他终于意识到了一件更为恐怖的事情。

    那个魔鬼回来了,他的好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

    ……

    “陛下刚刚睡下,世子殿下先在偏殿候着吧,等陛下醒了,奴才再去通报陛下。”殿门口的宦官小声说道。

    “算了,宫殿里面更是闷热,我们还是在这里等着吧。”李轩就站在廊下的阴凉地方,吹着小风,感觉还不错,这个位置绝对要比里面要凉快得多。

    看看那几个穿着道袍,脸上的汗水都快流成河的家伙就知道了,虽然像李易那样撸起袖子,撩起衣襟下摆扇风可能会很凉快,可是从小接受的皇家礼仪却不容许他也做出那样的动作。

    他开始有些想念那一壶冰镇的葡萄酿。

    “这里好歹是皇宫,你就不能规矩点吗?”李易正扇的起劲,冷不防听到一道声音,扭头一看,看到公主殿下正站在廊下看着自己。

    有女士在场,这个动作就有些不雅观了,李易只好把袖子放下来,衣襟整理好。

    皇宫还是没有家里自在,如果只有他和如仪两个人,只需要一件兜住关键部位的布片就行。

    “什么时候回京的。”李明珠走过来问道。

    “刚回来没几天。”李易一句话搪塞过去。

    李明珠本来还想再多问些什么,却有两名护卫带着几名和尚走了过来。

    “见过公主殿下。”檀印大师双手合十说道。

    “大师不必多礼。”就算是一国公主,在大德高僧面前也不适合端架子,李明珠还礼道。

    “父皇刚刚睡下,大师先去偏殿等待吧。”

    李易有些好奇,和尚和道士共处一室,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虽然同样是以忽悠为生,大抵也算是同行,但和尚和道士一般是互相看不对眼的,佛道两教要争信徒,争香火,资源有限,一方多了另一方自然就少了,这一来二去的,梁子自然会结下。

    道家虽然是景国正统国教,但在景国的发展却远远比不上佛教,争香火信徒争不过对方,自然不会给和尚们好脸色。

    对于他们不善的目光,檀印大师身后的几名年轻和尚也不甘示弱的回瞪回去。

    “不知大师进宫所为何事?”闲着也是闲着,李易走过去和檀印大师小声聊天。

    檀印大师道:“陛下身体抱恙,受皇后娘娘所邀,贫僧携弟子前来为陛下诵经祛病。”

    听完檀印老和尚的话,李易有些明白,为什么佛门虽然昌盛,但是在皇宫里面,却还是道士更受待见。

    原因无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和尚们只能诵经求佛,做做法事,这些事情道士们也能做,穿上道袍,随便呜哩哇啦念叨几句谁也听不懂的,桃木剑舞上几舞,再念两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前后左右蹦几下,看起来也若有其事。

    可是人家道士除了这些,还会炼丹啊!

    道士们炼出来的各种丹药,在京都的权贵圈子都很受欢迎,吃一颗延年益寿,吃两颗长生不老,三颗下肚,立刻白日飞升,位列仙班……

    虽然这些从来都没有实现过,但是架不住这些人坚如磐石的长生梦想。

    不过,像老皇帝这么英明睿智的人,应该不会去做那种自寻死路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没有哪位帝王因为服食丹药而延年益寿,兵解的倒是不少,至于成没成仙就不知道了。

    难道他是想让这些和尚道士联合起来做一场法事,想想还挺有看头的,就是不知道佛祖和道祖会不会在天上打起来……

    “这些道士又是干什么的?”李易走过去,小声问李明珠道。

    “司天监的这些道长们,是为父皇送丹药的。”李明珠解释道:“父皇的病,多亏了他们炼制的丹药。”

    李易脸上的表情一怔,震惊的看着李明珠,“你说什么?”

    “怎么了?”看到李易脸上的表情,李明珠心里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难道陛下一直在吃那些没用的丹药?”李易提高声音再次问了一遍。

    老皇帝还真是什么都敢吃啊,这是巴不得自己早死吗?

    “住口!”

    殿内,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站起来,指着李易,大声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口出狂言,诋毁我道门圣药!”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药?毒药?

    【ps:没有黑和尚还是道士的意思,脑补臆测党退散……】

    老道士发须皆白,如果不是此时涨红了脸,怒气冲冲的看着李易,在众人眼里倒也是神仙一流的形象。

    “他是无心之言,几位道长不要动怒……”看到几位道长脸上都露出了不悦的表情,李明珠急忙走过来说道。

    司天监虽然也属朝廷管辖,但这几位道长的身份却不仅仅是官员,尤其是眼前这位老道,在道门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就连父皇平日里也是以礼相待。

    京中百官权贵,无不渴求他炼制的灵丹妙药,以求延年益寿。

    “无故辱我道门,贫道岂能不怒!”老道士明显还没有消气,指着李易问道:“你倒是说说,老道的丹药怎么就无用了!”

    自五石散出现以来,嗑药就成了古代有钱有权之人闲暇时的爱好之一,为了延年益寿,成仙得道,炼丹师的人数开始爆发式增长,水银,金子,铅……,什么要命用什么炼丹。

    嗑药蔚然成风,没事了约几个朋友磕磕药,那是风雅韵事,社会风气就是这样,李易还能说什么?

    这要是搁在现代,聚众吸du,一个个的都得把牢底坐穿。

    很显然,道家现在还没有从外丹术向内丹术转变的趋势,李易压根就没有和这老道士普及什么是重金属中毒的想法,一群人想成仙想疯了,这就和告诉檀印老和尚他的佛没有什么用是一样的。

    就连李轩和李明珠甚至于老皇帝都相信嗑药是有用的,他说什么根本没有意义。

    “抱歉,刚才是在下失言了,敢问道长,那圣药可否让在下一观?”李易对那老道拱了拱手说道。

    “哼,以后记得,万万不可口无遮拦。”老道虽然心中还是有些气恼,但见他和永乐公主一起,到底还是没有再继续发难,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小心的打开。

    老道对这丹药十分谨慎,自己拿着,根本不让李易动手,眼睛盯着李易,像是随时都会将手收回去。

    李易的目光望向了盒中的丹药,这丹药有鹌鹑蛋大小,外表呈暗红色,居然还反光,在阳光下光彩流转,看上去甚是奇异,除了硫化汞,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丹砂,还有什么东西能有这样的效果?

    看来这些道士炼丹的手法还很传统啊,水银有了,怕是铅也没有少放吧,金粉,银粉……,不知道还没有放其他东西,李易看了看发须皆白的老道,心想他自己炼制的丹药自己肯定从来都不吃。

    “我先回去了。”没多久,李易的视线就从丹药上收回,没有再看那老道,和李轩说了一声,转身向殿外走去。

    “哎……”

    李轩伸出手,还没有说出话,李易已经走出了门外。

    他和李明珠对视了一眼,有些无奈的追了出去。

    没想到李易居然和这些道长起了冲突,要知道,面对这些人,就算是他和明珠,也不方便说什么或是做什么。

    李易一个人往宫门口的方向走去,脑子进水了才会大热天的跑出来,反正老皇帝也没多久好活了,吃那些丹药虽然也是必死无疑,但起码在初期的时候,还是能够感受到神明开朗,体力增强的感觉,要不然世界上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信。

    “李大人?”

    身后忽然传来一道略有惊喜的声音,李易停下脚步,看到一人从旁边的一处小宫殿跑出来。

    “原来是刘太医。”李易对他拱了拱手,来人正是他在庆安府见过一面的太医令刘济民。

    刘太医笑着说道:“真的是李大人,庆安府一别,也有半年多未见了,想不到今日竟然能在宫中遇到,前面就是太医署,李大人要不要进去坐坐,喝杯茶?”

    正好一路走过来也有些热了,李易想了想,随后便点头说道:“那就谢谢刘太医了。”

    “李大人客气了,请!”刘太医笑着伸出手。

    ……

    ……

    “这太医署倒是挺凉快的。”李易坐在椅子上,抿了一口茶,说道。

    “说起来,李大人献出那“伤口缝合术”之事,老夫还没有当面道谢,李大人宅心仁厚,所做之事皆是造福万民,老夫代天下百姓,谢过李大人!”刘太医坐在他的对面,抱了抱拳说道。

    这句话他上次已经听这刘太医说过一次了,李易摆了摆手,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问道:“陛下的病一直都是刘大人在负责的吧?”

    刘太医闻言愣了一下,随后便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的病,老夫和几位同僚一直在想办法,却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不知怎的,月前陛下病情忽然加重,就连老夫也束手无策,所幸有司天监几位道长献出的圣药,才让陛下的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

    李易叹了一口气,连当朝太医令都这么说,可见这种思想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已经根深蒂固。

    即便是因这东西而死的人不计其数,为了坚定那个虚无缥缈的信念,他们总是能够找到合适的理由,比如说炼丹的原料没有选好,炼制的火候没有掌握好,甚至连死了都能说是“兵解成仙”,老皇帝要是真的成仙了,不知道这些太医和道士的脑袋还能不能保得住。

    “刘太医真的以为,是那些丹药起了作用?”李易再次抿了一小口茶,淡淡的说道。

    刘太医看了他一眼,脸上的表情逐渐僵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着李易,小心的说道:“还请李大人明言……”

    李易看着他问道:“刘大人可知那丹药是用何物炼制的?”

    刘太医摇了摇头,他学的是医术,又不是炼丹术,专业不对口,哪里知道那些丹药是用什么炼制的,更何况,那些炼丹师哪一个不是将自己的丹方看得比命还重,别人怎么可能知道?

    “用的丹砂,铅粉,或许还有金粉银粉什么的……”李易站起来,拍了拍刘太医的肩膀,说道:“刘大人,保重了。”

    李易每说一个词,刘太医的脸色就要白上几分,等他一句话说完,这位太医令脸上已经没有了什么血色。

    扑通。

    李易的身影消失在太医署之后,刘太医终于忍不住瘫软在地上。

    “刘大人,您怎么了!”太医署众官员立刻涌了上去。

    不知过了多久,刘太医终于回过神来,焦急的说道:“快,快去把李大人请回来!”

    当太医署众人顶着炎炎烈日,都快急疯了的时候,李易优哉游哉的躺在摇椅上,品着冰镇葡萄酿,吃着小丫鬟亲手喂的水果沙拉,只感觉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要舒张开来。

    这才是生活,不比大热天跑到皇宫受罪好上千倍万倍……

    李轩汗流浃背的从外面进来,从屋角抱了一块冰之后就不撒手了,坐在李易对面,一边喘着气一边问道:“你刚才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丹药有问题?”

    李轩很不理解为什么李易刚才一听到丹药就态度大变,心中疑惑之下,特意跑回来问个究竟。

    “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李易摇摇头说道:“如果陛下不服用那些丹药的话,多则数年,少则……,只有一两年的寿元。”

    李轩闻言神色一黯,随后想到若是因那丹药能够延寿几年,也算是很好的结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