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372部分

逍遥小书生-第372部分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回过头,再次伸手指了指,说道:“那边的马车,停下!”

    “咳!”李易转过头,看着那女子,说道:“这位姑娘,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名叫林婉如的女子怔了怔,看了看对面的年轻人,又看了看那位男装扮相的姑娘,脸上浮现出一丝恍然,片刻之后,微微点了点头。

    “好。”

    ……

    ……

    “你们几个,在这里守着,过去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都给我仔细的查!”一名小将站在渡口,对数十名兵士说道:“这是蜀王殿下的命令,要是查到了,殿下大大有赏!”

    李易站在船头,望着已经变的模糊的渡口,那大汉的笑声从旁传了过来。

    “哈哈,我早说过了,要走就走的远一点,这种事情,被人抓到了,总是不好的。”

    “不过啊,你们都这样了,在哪里也没有什么区别,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你们的地方,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好……”

    大汉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们暂时没有地方去,可以先去我们那里,反正距离这里也不远,你这书生身子骨是弱了点,力气好像还不小……”

第六百七十三章 事急从权

    “废物,都是废物,都三天了,连个人影都没有找到,本王要你们何用!”

    蜀王府,愤怒的蜀王殿下再次掀了桌子,下首处,蜀州当地的官员一个个都低着头,噤若寒蝉。

    蜀州各县,衙门里的捕快衙役包括民壮,甚至是县尉都亲自带人巡查,可是别说那道姑和长安县伯,连那些蓝衣人黄衣人的影子都没见到。

    蜀州这么大的地方找两个人,根本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而且命令发下去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说不定他们现在早就逃出了蜀州,到哪里去找人!

    “继续给本王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蜀王咬着牙,一字一顿的说道。

    “下官遵命……”

    一众官员纷纷应声,垂头丧气的走了出去。

    找当然是要找的,就算是做样子也要找,不然蜀王这里不好交代,毕竟,蜀州的官员,以后还要仰仗他呢……

    三天的时间里,蜀州各县的气氛陡然变的紧张了起来。

    街道上随处可见巡逻的兵士,甚至就连偏远的荒村之中,也有民壮不停的搜寻,尤其是对于那些面生的外乡人,巡查格外严格。

    永州城内,一处废弃已久的院落。

    院内的枯井井沿之上,忽然伸出了一只手。

    方姓青年艰难的从枯井中爬出来,无力的躺倒在地上。

    三天,整整三天,别说吃饭,连口水都没喝着,纵使被封住的穴道已经自己解开,此刻也很难提起多少力气。

    “等着,我去找绳子!”他趴在井口上说了一句,就缓缓的转过身,推开院门,踉踉跄跄的向外面走去。

    不多时,一位衣衫破烂,满面灰尘的青年,怔怔的站在街上,望着街边的一处面摊,喉咙忍不住的耸动。

    “唉……”

    那面摊老板坐在台阶上,百无聊赖的望着街道上的人群,再望了望空无一人的面摊,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啪!”

    下一刻,他的所有视线,就被桌上那一锭银子给吸引去了。

    “来十碗面!”

    看着对面那青年目光死死的盯着自己,面摊老板不由的有些心里发毛。

    “十碗?”他有些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少废话,快点!”

    被那青年用泛着绿光的眼神一瞪,面摊老板打了一个哆嗦,立刻道:“好,好,客官稍等,面马上就来。”

    “客官,面来了!”

    很快的,那摊主就将一碗面端了上来,看着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那碗里就已经空了,不由的瞪大了眼睛。

    方姓青年抬头看了一眼,怒道:“还愣着干什么!再来一碗!”

    “哎,马上,马上!”

    面摊老板手上急忙再次动作,撇了那青年一眼,心中暗骂,“刚出锅的面一下子就吃完了,上辈子饿死鬼投胎的,怎么不烫死你……”

    一直到那青年吃了五碗之后,那老板才有空停下来,擦擦额头上的汗水,此时,这面摊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

    “真有这么好吃?”

    有一人疑惑的说了一句,在一旁坐下,说道:“给我也来一碗。”

    “呸!”片刻之后,他尝了一口,便直接吐了出来,看了那青年一眼,骂道:“这么难吃的面也能吃下去,老子还以为多好吃,上辈子饿死的吧你!”

    扔下两枚铜钱,转身欲走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

    “喂,你的面还没有吃完。”

    那人转过头,看着那青年,冷笑道:“老子不想吃了,你管得着吗!”

    那青年看了他一眼,从座位上站起来。

    ……

    ……

    “吃,我这就吃!”

    鼻青脸肿的男子老实的坐在位子上,将刚才那碗面尽数吃光,一口汤都不剩,在那青年的眼神逼迫之下,甚至连碗都添了一遍,这才颤声问道:“这样,这样行了吗?”

    “滚吧!”

    那青年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看着那老板,说道:“继续做啊!”

    小半个时辰之后,那老板愕然的看了看旁边堆成一摞的碗,担心速度跟不上,他最后每一碗还都加了分量,那青年就这样吃了十碗,最后还在旁边的包子铺买了几十个包子,这才扬长而去……

    这种食量,哪里是人,这根本就是怪物啊!

    ……

    ……

    齐国是这片土地上最为强大的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纵使在一次重要的交战中输给了齐国,连城池都被人夺了两座,齐国使臣在和景国的比试中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但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亦或是军事,齐国的实力都要大大的超出其他国家。

    丰州距离齐国的都城不近,甚至可以说是偏远,向南有三日的车程,便是景国地界。

    不过,丰州虽然偏远,但却并不穷困,便是在整个齐国,也算得上是最为富饶的州府之一。

    此刻,丰州城门口,两辆马车徐徐驶入。

    那汉子骑在马上,回头看了看,说道:“李兄弟,前面就到了。”

    “等到了家里,先安排你们在客房住下,过几天之后,再给你们找个地方安顿下来。”那大汉笑着说道:“你是读书人,要是不嫌弃,可以给家里做个账房什么的,工钱虽然不多,但是也够你们两个人以后过日子。”

    李易拱了拱手,说道:“多谢林大哥。”

    大汉摆了摆手,说道:“哎,不用客气!”

    李易对他微微一笑,这位才认识四天的大汉十分热心肠,或许也有曾经“共患难”过的原因,一路之上对他们颇为照顾。

    包括眼前这汉子,以及在随行所有人的眼中,他和柳二小姐,大抵就是一对私奔的年轻男女。

    对于他们的这种认知,李易并没有解释,这样一来,反倒少了很多麻烦。

    柳二小姐的伤短时间内不能痊愈,需要静养,不宜奔波,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也是他权衡之后做的决定。

    虽然他不想来齐国,但前几日那种情况下,实在是迫不得已,好在这里距离蜀州不远,坐马车也就是三天的日程,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的传信回永县,从勾栏传出的消息现在肯定已经在路上了,等到传回京都,如仪他们做出安排,这一来一回,至少要两三个月的功夫。

    这一段时间里,待在这样一个无论是蜀王还是道姑都想不到的地方好好养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几日里,从这大汉的口中,李易也大抵清楚了他口中的“林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林家在这城里,只能算是一个小商户,经营着几家珠宝商铺,偶尔也会做些跨国生意,而那位叫做林婉如的姑娘,似乎是目前家中生意的主事之人。

    林家能将家族生意尽数交给这样一个年轻女子,足见她的能力应该也不一般。

    只是想不到,那女子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实在是不像有什么手段的人。

    马车行到某处的时候,那大汉伸手指了指,说道:“前面就是家里的店铺了,店铺旁边有一个小院子,有时候店铺里忙的时候,小姐会住在那里,小姐刚才说,这两天让人把那个地方收拾一下,你们先暂时住下,等到以后有了别的安排再说。”

    进如丰州城之后,不过一刻钟的功夫,林家便到了。

    马车从一个侧门驶入,李易扶着柳二小姐,那大汉将她们引到一处厢房,说道:“你们这两天就先住在这里,需要什么招呼一声,等到过两天那个院子收拾好了,再搬过去。”

    李易走进房里,看了看之后,回过头,有些愕然的问道:“就这一间?”

    “有什么问题吗?”那大汉点了点头,疑惑的问道。

    李易怔了怔,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有什么事情,记得叫我啊……”大汉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头说了一句。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之后,李易扶着柳二小姐在床边坐下,说道:“事急从权,凑合两天吧……”

    【ps:最近忙,公众号几天没更新,一会发一下读者版的柳二小姐手绘,下午有事出去,第二更晚。】

第六百七十四章 就这么定了!

    齐国,丰州,林家。

    某一处小院子里,李易蹲在地上,用一把扇子轻轻的扇着火。

    火上熬的是柳二小姐的药,一路同行的那位林姓老者,便是这林家的大夫,回到林府之后,很快就让人送了几副药过来。

    “李兄弟,你们是景国哪里人?”那大汉蹲在一旁看着,和李易闲聊了一句,忽然问道。

    “庆安府的。”

    李易随口回道。

    “庆安府啊,那可是好远好远了!”大汉脸上露出一丝讶色,说道:“你们这次,几乎是穿过了整个景国啊!”

    “是挺远的。”李易又添了些柴,问道:“林大哥去过庆安府?”

    大汉点了点头,说道:“半年多以前吧,跟着小姐去过一次,庆安府城里有一家如意坊,里面的酒特别烈,还有那里的勾栏……,不得不说啊,你们景国的戏,就是比我们齐国好看。”

    “林大哥经常去景国?”李易随口问了一句。

    大汉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说道:“倒也不常去,每年跟着小姐去两次,算上这一次,应该有四次了。”

    李易算了算时间,将火势拨小了一点,想到那位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子,说道:“你们家小姐……挺能干的。”

    “小姐是厉害。”大汉点了点头,说道:“林家的生意就靠她撑着呢,要不然那些废物肯定早就把这些家底败光了。”

    柳二小姐的药再用小火熬一会儿就好了,李易干脆坐在那里和这汉子闲聊起来。

    内容当然是关于林家,以及他们所在丰州的状况和局势。

    林家的情形倒也奇怪,二代的族人都在,却将关乎整个家族的生意,交到这样一个弱女子的手里。

    当然,这其中固然有那位林姑娘的父亲早亡,长房一脉只剩她一个弱女子加上一个未成年弟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在经商上,的确有着某种不凡的天赋。

    仅从这汉子言语间的恭敬和佩服,就能看出一二。

    至于这丰州,从在齐国的位置上说,远离都城,算得上是偏远,但经济实力却是一点儿都不落后。

    有点儿类似于庆安府之于景国的感觉。

    刚才进城的时候,李易也稍微观察了一下,要论繁华程度,这里要甩蜀州至少十八条街。

    当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另一点。

    越是繁华富庶的地方,那道姑的影响力就越小,尤其是在这种重要的城池里面,他们那所谓圣教的行事便不能肆无忌惮。

    要不然,如果他们号称在齐国有十万信众不是吹牛的话,这丰州城里指不定就有千儿八百的,还真会让人头疼。

    “药好了。”

    估摸着时间到了,李易熄了火,将里面的药汁过滤出来。

    他尝了一小口,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柳二小姐怕苦他是知道的,如仪说她从小就不碰苦的东西,怎么让她把这碗药喝下去,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你进去吧。”大汉站起来,摆了摆手,说道:“我去小姐那里看看。”

    片刻之后,李易端着药汁走进去,见柳二小姐盘膝坐在床上,他走到床边,说道:“先把药喝了吧。”

    柳二小姐睁开眼睛,看了一眼黑乎乎的药汁,摇了摇头,说道:“我自己慢慢调养就好,不用喝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