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463部分

逍遥小书生-第463部分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看着他,不屑道:“你当然不用担心了,你们郑家在朝还有人为官,便是真降了,也降不了多少,我平阳张氏,可是降了整整两等!”

    中年男子闻言,想了想之后,就不再说话了。

    这位平阳张氏的长者说的很对,郑家可不像张家,郑家在朝还有人为官,便是重新编排《氏族志》,郑家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至于朝野无人的张家,谁在乎呢?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如此一来,礼教何存!”又有一人生气的拍了桌子。

    他身旁一人面色同样阴沉,“门第之分,自古有之,岂是说改就改!”

    与平阳张氏一样,云州卫氏和通州苟氏,也是此次《氏族志》编修的过程中,利益损害较大的两方。

    卫方和苟许说完之后,堂内就变的越发沸腾,但各人心中到底如何想的,就无从得知了。

    虽然像张氏,卫氏和苟氏这样,在此次事件中受到损害的家族还有不少,但也有一些家族,因为种种原因,家族地位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有所提升,此后怕是会威望更高,名气更响……

    这是好事情啊,在今日对张氏,卫氏这些家族,深表同情之后,回到家族,该庆祝的,还是得庆祝……

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相猜忌

    重新修纂《氏族志》一事,自宣布之日起,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要将景国的大小豪族尽数重排,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但此次重新修纂,并不是将原有的排名彻底推翻,而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以改动,礼部以及弘文馆的几名大学士奉旨督办,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的了。

    一人从外面匆匆走进来,将一本册子放在桌上,说道:“这是我从礼部带出来的初稿,大家尽快看看,今日之内,便要还回去。”

    “我倒要看看,这《氏族志》他们想要怎么排!”那张姓老者老者先是冷哼一声,将之拿了起来。

    平阳张氏,若是按照此次对外公布的排法,在世家中的等级便要降上两个等,这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莫大的耻辱,以后,平阳张氏之名,又如何能使人信服?

    然而在他拿起这手中的册子,翻看了两下,胡须抖了抖之后,又将之放下。

    “老夫今日还有些事情,先走了。”

    看着张姓老者放下书册,立刻转身离去,众人心中倒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平阳张氏这一次可是损失惨重,怕是看到结果之后,心中早已愤怒的无以复加,再也不想在这里多留。

    “我看看。”

    距离最近的卫方和苟许凑过去,面带愠色的翻看了两页,看到自家的名字之后,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一怔。

    这位云州卫氏的代表合上书册,抿了抿嘴唇之后,轻咳道:“忽然想到家中还有些别的事情,先行告辞。”

    代表着通州苟氏,名叫苟许的男子追上去,“卫兄别急,我与你同去。”

    有人疑惑的将那书册翻看,喃喃道:“这三人是怎么了,便是真的被排在了后面,不也有这么多人和他们受到了同样的遭遇……”

    话音出口没多久,就戛然而止。

    平阳张氏,云州卫氏,通州苟氏……

    这三家的排名,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靠后,反而,在场中大多数人的家族之前。

    不仅如此,还有数家的排名,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这是怎么回事,张氏,卫氏,苟氏,他们,他们莫非已经投靠了……”

    “不可能,你不是没看到他们刚才的样子……”

    “那这又作何解释?”

    没有人解释的了,也没有人能想通,为何这几家明明和他们一样,却在此事上受到了优待……他们凭什么?

    这一个排名,虽然不说决定世家兴衰,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若是全新的《氏族志》被世人所接受,他们的家族,还能保持像之前一样的尊崇地位吗?

    不少人心中猜测之余,看向周围某些人的眼神,也带上了些许审视。

    表面上和他们站在同一条船上,背地里不知道做了什么事情,如若不然,为何会出现眼前这种不公的结果?

    这里面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如同那张氏,卫氏,苟氏一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行这种肮脏之事?

    有人皱了皱眉,说道:“或许,这本就是朝廷故意如此?”

    “故意如此……”有人冷笑,“为何偏偏选了他们?”

    再看看周围众人的表情,才发现和他们进门的时候,全然不同了。

    张姓老者一回到家中,便有一男子从里面迎出来,急切的问道:“爹,怎么样了?”

    张姓老者瞥了他一眼,“什么怎么样?”

    男子焦急道:“《氏族志》啊,我们张家……”

    张姓老者摆了摆手,说道:“你去安排一下,今晚府中大宴,让他们都回来,一个都不许缺。”

    “啊?”男子疑惑的看着他,一脸大惑不解。

    “对了……”想到了一件事情,张姓老者挥了挥手,说道:“书院在平阳要用的那几地,捐了,统统捐了……”

    “捐了?”男子闻言大惊,问道:“爹,这不是和那些人都商量好了,此事我们绝不退让……”

    “你懂什么!”张姓老者瞪了他一眼,说道:“我说捐了就捐了,别的什么也别问,去忙你的吧……”

    张姓老者大步离去,年轻男子呆立在原地,许久之后,才心事重重的转身离开。

    同一时间,京都之内的另一处府邸。

    刚刚回来的卫方对管家吩咐道:“快,马上传信去云州,就说我卫氏在《氏族志》上的排名上升到了三等,让他们千万不要为难京都过去筹建书院的人,并且要多多帮衬,违者,家法伺候!”

    卫家相隔不远处,通州苟氏在京都的主事之人也在吩咐下属。

    “一路上都不要休息,给我连夜赶往通州,告诉那些富商,能捐多少就给我捐多少,谁要是丢了我通州苟氏的脸,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同样内容的消息,一日之间,从京都便传出去了数道。

    “张家,卫家……,这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崔家,家主崔清泽一脸阴沉,“此事本就只有众人齐心才能做成,若是有人松懈,其他人的所为,便会被天下人看在眼里,相较之下,岂不是会遭万人唾骂?”

    身旁,崔家二号人物崔清河摇了摇头,说道:“已经不止是张家卫家这些人的事情了,此次氏族志的修纂,陛下的态度,根本就让人猜不透,此时最终的排名未定,各大家族之间互相猜忌,甚至有人已经主动向朝廷示好……,这一次,是我们疏忽了。”

    ……

    “这本就是最简单的离间之计,我不信他们没有人能看出来,能有用吗?”长公主看着李易,皱眉问道。

    “看出来又如何,看不出来又如何……”李易将一个小竹筐从厨房拿出来,取出一个洗好的苹果递给了永宁。

    “寿宁,小环,端午,过来吃苹果了。”

    小环陪着两个小姑娘在院子里玩,李易向她们招了招手,一人分了一个苹果。

    王家送来的苹果,皮薄肉厚,香甜可口,味道是十分不错的。

    从框里拿出来最后一个苹果,“咔嚓”咬了一口,才看到长公主抬起来的手,将其递过去,诧异道:“你也想要吗?”

    “不要了!”李明珠瞪了他一眼,心中微怒。

    “你看,道理是一样的,小环她们能吃到苹果,唯独你吃不到,你就不高兴了……,他们吃不到的,可不只是苹果。”

    李易看着她,将那只苹果一分为二,把没咬过的那一半递给她,说道:“所以,原因不重要,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重要的。”

    李明珠咬了一口苹果,若有所思。

    李易拿着手中的半个苹果,翻来覆去的看了看,也没有发现自己刚才咬那一口的痕迹,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刚才递错了,能不能……”

    发现她手中的半个苹果已经多了一个齿痕,摆了摆手,有些嫌弃的说道:“算了,算了,我不要了……”

第两百八十九章 动不如静

    “我跟你说,要说这苹果,还是王家的好吃……”

    李易啃着缺了两个口的半个苹果,将一封纸笺递过去,说道:“平阳张氏,通州苟氏,云州卫氏……,这几大家族,已经派快马回去了,此次朝廷给他们了足够的优待,想来他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至于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张氏、卫氏这几大家族,在众门阀中的位置很微妙,少了他们,便不成铁桶之势,若是再执迷不悟,有了那几大家族在先,民间的舆论,他们就承受不住。”

    李明珠看着他,思忖了片刻之后,认真的说道:“进宫的事情,你真的不考虑考虑了,权力,财富,荣华富贵……,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不考虑。”李易摇了摇头,斩钉截铁。

    权力,财富,荣华富贵……,说的他现在没有一样,这个邀请没有一点诚意,根本没有考虑的必要。

    公主殿下咬了一口苹果,说道:“不知道接下来,他们还有什么动作……”

    “不管有什么动作,接着就是了。”李易将半个苹果核扔掉,拍了拍手,说道:“有动作才好,如果他们都安安静静的,倒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下手。”

    不管是余家为难还是此次的豪阀之乱,亦或是之前的种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对方作死先开始的,真要让他去主动的设计和针对,反倒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没有如今这样简单省事。

    不过,接连吃了这么几次亏,蜀王还在蜀州窝着,他们在京都或者其他地方也吃亏不小,想来应该会安稳一阵子,如仪快要生了,李易也不想在其他地方劳心劳神,如果他们能让自己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个年,来年下手的时候,要不要轻一些?

    ……

    崔家家主崔清泽放下一纸信筏,说道:“宫里传来消息,娘娘说,近几个月,宜静不宜动,只需多多留意长公主那边便可。”

    “长公主近些日子在朝政上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她在处理政事之上,可是比当初的陛下还要谨慎。”有人皱眉道:“再说了,她从各部调过去的那些人,又有哪一个是简单之辈,就这样等着公主出错,怕是最下乘的的方法了吧?”

    崔清泽又何尝不知,这是最下乘的方法。

    然而他们动也动了,可越动,损失就越大,这才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余家没了,好不容易联合起来的世家,也因为一本破书,变的人心涣散,心思各异,长公主或者说那李县侯,见招拆招,手段精准狠辣,他们又怎么敢再次出手?

    没有绝对的把握,他是不敢再有任何的轻举妄动了。

    细细的算下来,这两年的时间,蜀王一系的实力折损了多少,他根本不敢细算,没有夺嫡之争,也没有派系互攻,局面怎么会变成如今的样子?

    这几日心中细细思量之后,他的心中,对于某件事情,自信首次不足十分。

    “总之,这些日子,都安稳一些,家中的子嗣,也要多加约束,不要让人拿捏到什么把柄……”崔清泽站起来,有些烦乱的挥了挥手,“今日,就到这里吧。”

    崔家家主开口,堂内众人纷纷起身告辞。

    走出崔府的时候,曾仕春脚步顿了顿,说道:“陈兄今日可还去杨柳巷?”

    “同路。”陈冲踏出崔府大门,微微点了点头。

    看着二人的身影远去,终于有人忍不住,疑惑道:“曾家和陈家,什么时候走的这么近了?”

    “从未听过他们两家有过另外的联系,真是奇了……”

    众人心中一团疑惑,但却也并未太过在意,毕竟两家都属于蜀王一系,便是真有什么和平日里不一样的联系,也不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

    依旧是杨柳巷中的茶馆。

    曾仕春从袖中取出一张纸笺,递给陈冲,说道:“这是我整理的,近两年来,朝中所发生的大小事件,以及蜀王一系在这些事件的中的得失,陈兄不妨看看。”

    陈冲看了他一眼,目光才望向了手中的纸笺。

    “崔家在朝堂上数十年的布局,在这两年间,几乎被毁除大半,蜀王殿下如今的优势,不过是他是崔贵妃所出的皇长子……,他也只有这一个皇长子的身份了。”

    曾仕春目光略有飘忽,缓缓道:“可惜,包括崔家和贵妃娘娘在内,所有人都被这一个身份蒙蔽了双眼,他们似乎忘记了,最终决定此事的,还是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