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625部分

逍遥小书生-第625部分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师伯,她的表情一愣,眨了眨眼睛,又有些不相信的揉了揉,丹唇微启,难以置信道:“师伯……”

    ……

    “沧州之外,还有三股大势力,和官府一直出于对峙之中,拿下沧州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收服他们。”房间里面,白素坐在柳二小姐对面,说道:“那三股势力,我都已经派人潜入了……”

    白素又说了一些事情,见她表情有些恍惚,似乎心不在焉的样子,说道:“盟主,我先下去了。”

    柳二小姐点了点头,白素走出门外,在门口碰到一人,瞪大眼睛,刚刚张开嘴,还没来得急发出声音,就被人捂住了嘴巴。

    她的眼睛瞪的更大,随后有些恼怒,不等她发怒,李易就竖起食指,对她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

    白素拿开他的手,咬了咬牙,却是没有出声。

    李易迈着步子走进房间,没有刻意压制脚步,毕竟这么近的距离,轻手轻脚的反而会被柳二小姐发现,她背对着大门,李易走到她的身后,本想悄悄捂住她的眼睛,却被她一伸手,握住了手腕。

    柳二小姐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平静的问道:“你怎么来了?”

    白素站在门口,看到盟主的表情不再恍惚,以及那一丝隐藏的极深的喜意,和刚才截然两人的样子,在心里悠悠的叹了口气。

    “端儿说他想你了。”李易走到门外,牵着李端的手走过来,说道:“我带他来看看你。”

    “小姨……”

    李端的确是想如意了,再次见到她的时候,感动到声音里面都带着哭腔。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帝王之象

    来沧州的不只是李易和李端,为了增强圣教的凝聚力,若卿作为天后娘娘的化身,不能总是存在于画像里,也要有在信众面前露面的时候。

    这次如仪和醉墨没有跟过来,如仪要留在如意城主持大局,李慕还小,还没有断奶,醉墨不能离开。

    没有宗师跟着,就不能保证极端状况下的安全,徐老就算是再不愿意来武国,这次也随他们一起到了沧州。

    “你们来这里干什么?”柳二小姐看着他问道,以她对端儿的了解,他是不可能想自己的。

    “端儿说他想你了,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李易看了看叫了一声“小姨”就躲得远远的李端,说道:“在山里也没什么事情,我就带着他出来见见世面,顺便看看你们的进度,沧州还没攻下呢?”

    柳二小姐说道:“三天后夺城。”

    “还有三天啊,不着急……”李易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端儿刚才说他饿了,你要不先煮碗面给他吃……,方便的话,给我也煮一碗,多放青菜多放面……”

    不管李端想要来见如意,是不是为了吃她做的饭,作为父亲,李易都不能拒绝一个孩子的合理要求。

    顺便他也想亲眼看看,现在的沧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饭后,和她们走在村庄之中,杨柳青为他介绍道:“七县县衙,这些日子,我们已经陆续拿下,县衙中的官吏,也都用了一些手段控制住,一部分民壮百姓,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为我们所用,如今只剩下州城……”

    从当初她们化整为零,悄无声息的来到沧州,到现在已经有了数月时间。

    再加上在这之前,许正就已经带人来这里发展信众了,算下来,她们的进度并不快。

    不过这也是李易刻意为之,沧州对于武国,是边远和偏僻的所在,但沧州和混乱之地,可是紧紧相邻,只要守住沧州,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外敌,都能从混乱之地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援。

    这一块必争之地,必须牢固彻底的掌握在手里,而不是简单的占据官衙,这样很容易落得他们两年前的下场。

    余雪未消,走在路上,可以看到村落之中有许多村民在忙碌,建造一些造型奇特的建筑。

    这是即将要建起来的勾栏,但凡附近的百姓,生活上过不去了,来这里做一份工,哪怕只是扫扫地搬搬木头,也能落得一个每日两餐,食能果腹。

    独眼的樊将军跟在几人身后,看着远处忙碌的众人,疑惑道:“殿下,我们施粥救济百姓,为何要让他们做这些活计,建造这些多余的房子又有何用,直接给他们粮食不就行了?”

    王丞相摇了摇头,解释道:“因为我们要让百姓知道,他们的一粥一饭,都是他们通过劳动换来的,而不是靠我们施舍,升米恩,斗米仇,人心难测,给的越多,到最后就越会起到反效果……”

    他说完就看着独眼将军,说道:“虽是武将,也不能停下学习,樊将军回去以后,要多读些书,老夫刚才说的这些,书上都有写的……”

    樊将军暗道刚才真的不该多嘴,只能点头称是,即便心中还有疑惑,也不敢再问下去了。

    这时,两名汉子扛着木头,从几人身旁走过。

    其中一人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天后娘娘说的天命之人,到底什么时候时候才来,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另一人撇了撇嘴,说道:“你就知足吧,搬一天的木头,一家人好几天的饭都有了,算是什么苦日子?”

    “谁不盼着日子更好一点儿?”那名汉子脚步顿了顿,忽然道:“你有没有听人说,天后娘娘说的能拯救百姓的天命之人,其实是端蓉公主……”

    那人愣了愣,问道:“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大家都在说啊,说是皇后娘娘生下端蓉公主的时候,有凤凰落在宫殿上,盘旋了三天才飞走,还有人说,端蓉公主生下来就能开口说话,她出生之时,有异香飘出十里,大半个皇都都能闻到,凡人闻之,心旷神怡,百病全消……”

    有人迎面走来,听到他们的对话,诧异道:“真的假的,生而口吐人言,伴有异香,那可是圣人现世之象……”

    扛着木头的汉子摇了摇头,说道:“真的假的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还听说,这是帝王之象,古时候有这些征兆的人,最后都当了皇帝!”

    那名路人不屑道:“你可拉倒吧,端蓉公主可是女子,女子能当皇帝吗?”

    扛着木头的汉子目光更加不屑,说道:“说你是孤陋寡闻你还不信,远的不说,就说近的,那景国皇帝就是一个女人,治国治的比男人还好,我武国皇帝怎么就不能是女人了?”

    那路人怔了怔,诧异道:“真有此事?”

    “我还能骗你咋的?”看着木头的汉子故作高深状,说道:“一个人说有假,一百个人一千个人都说,那还能有假吗,这我可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不远处,一名管事看了看这边,大喊道:“你们两个,干什么呢,木头搬完了吗,想不想吃饭了,不想搬还有别人!”

    那汉子一个哆嗦,立刻道:“来了来了,都别动,谁都别碰我的木头,谁碰我的木头我跟谁急……”

    那路人怔在原地许久,看着从他身旁经过的一名年轻人,问道:“他刚才说的,都是真的?”

    李易点了点头,说道:“何止啊,端蓉公主出生的时候,景星出,庆云现,凤鸣皇都,帝气冲霄,当时路过皇宫的一个游方道士就说了,这是帝王之命,有这种命数的人,将来一定要当皇帝的……”

    直到那路人浑浑噩噩的走了,樊将军才摸了摸脑袋,有些诧异的说道:“殿下出生的时候,我就在城门口值守,当时可没有什么凤凰,也没有什么香气啊,至于那些景星庆云的,更是瞎扯淡,这是谁传的谣言,居然敢造谣公主,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刚刚回来不久的卫良看了看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老樊,要不,你别领兵了,还是监督那些人搬木头吧,那活清闲,还不用动脑子,很适合你……”

    独眼将军怔了怔,问道:“你什么意思?”

    杨柳青有些脸红,虽然她知道勾栏传出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李易看了看她,安慰道:“这些都不算是什么,以前还有个不要脸的家伙说他不是人,一遇风云就化龙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没有说她出生的时候,手掌上就写着“女皇”两个字,已经算是很收敛了。

    当皇帝,首先要学会不要脸。

    她是不知道,李轩这个皇帝当的是多么不要脸,连国家都要人帮着管……

    “先别想这些了。”他看了看杨柳青,说道:“等到拿下了沧州,有一段时间要忙的……”

    沧州州城。

    沧州刺史打了一个喷嚏,揉了揉鼻子,问道:“让你查的事情,都查清楚了吗?”

    下方,一名小吏点了点头,说道:“回大人,都查清了,那个圣教,无非就是一帮自诩侠义的人士,帮着百姓到处剿匪放粮,说是要惩强除恶,济世救民……”

    乱世之中,这种脑子少根筋的侠义之士并不少,只要不是造反就好,沧州刺史放下心,说道:“本官知道了,你下去吧。”

    “下官告退。”

    那小吏躬身退出去,沧州刺史又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他摸了摸鼻子,喃喃道:“昨夜没着凉啊……”

    他站起身,不知为何,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那小吏走出房门,走到院子,和两名衙役擦身而过的时候,微微抬手,伸出三根手指头……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夺城!

    清晨,天色已亮,沧州州城,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街道上,并没有多少行人。

    沧州本来就不是一个大州,人口不多,这两年因为闹得越发凶的匪盗和战乱,整座城池都空了一半。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逃难去了别处,依然留在沧州的百姓,或是故土难离,或是没有亲族可以投奔,与其说是在沧州生活,不如说是在与天争命。

    街边的菜摊旁,一名路过的妇人停下脚步,挎着菜篮,挑挑拣拣之后,问道:“你这萝卜怎么卖?”

    摊主坐在石阶上,抬了抬头,说道:“两文钱一斤。”

    “两文钱?”粗布衣服的妇人皱起眉头,说道:“昨天还是一文钱呢!”

    摊主瞥了瞥她,淡淡道:“昨天官老爷还只收五文钱的占路钱,今天就收十文钱了!”

    一斤萝卜长一倍的价钱,原本一个月的开销,现在半个月就会用完,妇人气呼呼的挎起菜篮,说道:“我再看看别家的!”

    她从街上绕了一圈,再次走回来的时候,脸色就彻底垮了下来。

    “这哪里是喝血吃肉,他们是要连骨头都砸碎了咽下去,这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

    “谁说不是呢……”卖菜的摊主也终于叹了口气,说道:“沧州被那些反贼占了的时候,苦的是百姓,如今沧州被官府夺回来了,苦的还是百姓,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妇人想了想,说道:“那也不一定都不好,前两年端蓉公主在沧州的时候,一切不都挺好的,唉,可惜……”

    那摊主却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说道:“我前两天听人说,公主殿下要打回来了……”

    妇人放下菜篮,神神秘秘的说道:“我也听说,端蓉公主从小就是做皇帝的命,是和隔壁景国那位公主一样,以后要成为女皇的……”

    两个人神神秘秘的说了一会,那摊主挥了挥手,说道:“大嫂,我看你和我也挺聊得来的,这都是缘分,这样吧,今天这菜,我卖给你,还是昨天的价……”

    “那感情好……”妇人脸上露出笑容,说道:“今天我可得多挑一点!”

    她挑了整整一篮子的菜,递给那摊主,说道:“称称吧。”

    摊主称了称之后,说道:“一共二十二文钱,给你抹个零头,给二十文好了。”

    妇人掏出荷包,数了铜钱,递给他,说道:“你数一数。”

    摊主笑了笑,将菜钱踹到怀里,说道:“数就不用数了,难道大嫂你还能骗我不成……”

    “那成,我先回去了!”妇人对他挥了挥手,菜摊摊主见她消失,立刻将揣回怀里的钱又数了数,就算少给两文也没关系,因为菜钱本来就是二十文,他加了个零头,又抹了个零头……

    数了两遍,看着手里的十八文钱,摊主陷入了沉思。

    他叹了口气,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现在的人,连两文钱的菜钱都要昧,沧州淳朴的民风,就是被这些人给败坏掉的……

    这时,一位一边走路,一边勒裤腰带的男人走过来,问道:“老王,刚才有人来买菜没有?”

    青年摊主将那些钱踹在怀里,站起身,摆了摆手,说道:“没有,倒是来了一个大嫂,挑了好久的菜,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