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73部分

逍遥小书生-第73部分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着口水,听到脚步的声音,一抬头就看到一个陌生人走进了院子,

    熊孩子怔怔的看着他,脸上浮现出一丝拘谨之色。

    “小娃娃,你刚才背诵的是何文章?”董知府走到熊孩子的面前,和颜悦色的问道。

    老爹说过,住在王府里的都是贵人,让他平日里只在厢房这一片区域玩耍,不可冲撞别人,怔怔的看着眼前的陌生人,也不回答,乖乖的将手里的纸张递了过去。

    董知府从熊孩子的手里接过张纸,发现那上面也不过只写了数句而已,当他看完几行字的内容之后,眼中精光大放,有些急切的问道:“你可知这是何人所写?”

    王管家还在房间里面核对账目,房门再次被人推开,抬头一看,熊孩子的脑袋又从门外探了进来。

    再低头的时候,忽然忘记自己刚才算到哪里了……

    脸上浮现出一丝愠怒之色,瞪了熊孩子一眼,说道:“都背会了吗,要是没有背会,小心你的屁股……”

    这时,从熊孩子身后伸出一只手,将房门彻底推开,一个面熟的中年男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那人,王管家先是一愣,随后就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色苍白,颤声说道:“董,董知府……”

    他此时心中后怕,莫不是这小兔崽子,冲撞了董知府,人家是来兴师问罪的?

    想到这里,王掌柜顿时有些腿软,险些再次瘫软在了椅子上。

    “我且问你,这三字韵文可是你所做,可还有下文?”董知府却没时间和他废话,拿着那纸张走到他的面前问道。

    “三字韵文?”

    王管家呆呆的看着董知府手中,自己刚刚写给熊孩子的纸张,再看看董知府的脸色,一颗心稍稍放了下来,只要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就好……

    想到这里,立刻换了一副表情,满脸赔笑的解释起来。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山村之中,竟有如此能人。”董知府听完之后,抚了抚下颌的短须,赞叹说道。

    以他的见识,自然能看到这短短几句话蕴含的意义。

    这分明是一篇教导孩童学礼的蒙文,不学礼无以立,从小教导他们养成敦厚善良的心性,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亦是有益于养成良好的家风和学风。

    若是此文能够推行开来,于教化必定是大功一件,乃是功在千秋的好事,不仅他所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若是真正做出一点成绩,怕是还有那么一点的可能,青史留名……

    为官之人,有谁不渴望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仅凭其他的政绩,想要做到这一点无异于登天,但教化之功,却是能够影响后世啊!

    一念及此,即便是以他的心性,此刻也不由的有些心潮澎湃起来。

    “你可知此文全篇?”董知府眼神灼灼的看着王管家问道。

    他此刻迫切的想要知道此文是不是和他想象的一样,乃是一篇绝佳的训蒙文,免得到时候空欢喜一场。

    “回大人,小人那日也只是听了这十余句,不止此文是否还有全篇。”王管家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董知府看着他,沉吟了片刻说道:“你差人再去问问那村学先生,若是真有,务必将此文全篇带回来,送到府衙。”

    王府的管家在外面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但在庆安知府面前,却只能连连点头称是。

    为了表示他对于此事的重视,董知府前脚刚离开,王管家便匆匆离开了王府,吩咐驾车的家丁快些赶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此事办好。

    …………

    柳叶寨,学堂外面,秦晴再次见到王管家,得知他不是来找姐夫而是来找自己的时候,心中微微有些惊讶。

    她对于王管家有些印象,只知道对方好像是姐夫的朋友,前几日还见两人在溪边说话,也没有怠慢,只是在听他说出来这里的目的后,有些微微的惊讶。

    “你刚才所说的,可是这《弟子规》?”

    秦晴返回学堂取出了一本薄薄的书籍,是她亲手誊写的,递给了王管家说道。

    王管家赶忙接过,翻开之后,看到这开头几句,果然和自己那日听到的一模一样,又翻了几页,后面居然还有数百句之多,才知道自己那日听到的,原来只是其中几段而已。

    他心中大喜,这下终于可以给董知府交差了。

    “不知姑娘可否将这《弟子规》原文送给我一份?”他看着秦晴,急切问道。

    秦晴闻言,略有犹豫,说道:“这弟子规,并非是小女子所作,这件事情,还要询问过之后,才能给你答复。”

    “不是姑娘所作?”王管家脸上的表情一愣。

    秦晴点了点头,给他略作解释。

    “竟然是他。”王管家喃喃了两句,没想到这文章居然是那刻薄书生所作,略微惊诧了一会,随后便笑着说道:“实不相瞒,我是奉董知府之命,来取这《弟子规》原文的,知府大人对于此文极为赞赏,这对于李公子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啊!”

    “知府大人!”

    秦晴闻言,惊讶的捂住了小嘴,不由的惊呼出声。

    对于从小生活在这里,很少出过寨子的她来说,安溪县令,就已经是天大的官了,再往上,已经到了她所不能想象的地步……

第一百四十章 不思进取

    “好,好一个《弟子规》!”

    董知府翻看着手中的薄薄书册,脸上愁容尽去,读完《弟子规》全篇,忍不住出声赞叹道。

    “《弟子规》?”

    静立在堂下的一人,抬头望了望董知府,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却不知什么事情让董大人如此开心,那《弟子规》,又是何物?

    “冯教授,这《弟子规》,你也看看吧。”看出了堂下之人的疑惑,董知府将那书册合上,递了过去。

    那被成为冯教授的男子,双手接过书册,满心疑窦,视线投上去时,看到封面上娟秀的《弟子规》三个小字。

    抬头看了董知府一眼,这才翻开第一页,通篇只有千余字,冯教授却看的很慢,逐渐的,他的脸色也由平静变的激动起来。

    “董大人,这,这《弟子规》,究竟是何人所著?”冯教授抬头看着董知府,神色震动,“这三字韵文,通俗易懂,宣扬的正是孝悌诚信,行仁守礼,实乃是启蒙养正,教化子弟的绝佳之作!”

    作为府学教授,一府学官之首,他的职责便是教化与训导,说起来,他比起董知府,更要懂得这《弟子规》的意义。

    “恭喜大人,有了这一篇《弟子规》,大人便不用再担心教化之绩了。”冯教授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对董知府抱拳说道。

    董知府面临的难处他当然是懂得,如果将这一篇《弟子规》呈上去,这一年在教化上的不足就可以弥补了。

    “听说此文是一位本府一位秀才所作,本官倒是托了他的福啊!”董知府显然心情不错,再也不复之前的烦恼之色。

    那王府的管事将此文送来的时候,已经告知过他,这《弟子规》并非那女先生所作,而是出自一名叫做李易的年轻人。

    董知府当即便派人去查了那书生的底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确认他是不是庆安府人士,若是别的地方早已有这《弟子规》出现,他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所幸那李易并未让他失望,有秀才功名在身,正是他治下庆安府人士。

    董知府已经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若是他日后中了举人,倒是可以对他照拂一二,向吏部举荐举荐,让他补个实缺。

    “还是大人教导有方。”冯教授很适时的拍了一个马屁。

    若是这《弟子规》能够推行,到时候教化之功肯定还是要落到董知府头上。

    董知府却像是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说道:“只是那叫李易的秀才,却有些不思进取,不将心思放在读书上,早日考取举人功名,竟在府城开起了店铺,好好的读书人不做做什么商人,若不是让人去查证过,本官还真不信这《弟子规》是他所著。”

    “李易?”

    那冯教授闻言一愣,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那《鹊桥仙》和《水调歌头》的李易?”

    “冯教授也知道此人?”董知府眉头一挑,开口问道。

    “下官知道的李易,是那写出《鹊桥仙》和《水调歌头》,诗才无双,被老学政大人称为“景国第一才子”的李易,不知与大人说的是不是同一人。”冯教授想了想说道。

    “《水调歌头》?中秋诗会上流出的那首词?”董知府皱了皱眉,在他看来,诗词不过是小道,于治国并无任何用处,都是他们当年玩剩下的,至于中秋诗会,他也只是走了个过场,并无太过关注,后来也只是从府中千金的口中听说这《水调歌头》的,至于这词是何人所作,便不太清楚了。

    “若是真如大人所说,此等不知进取的读书人,也真该敲打敲打,若是能让他回归正道,以后或许又是一位良才。”冯教授闻言,同样皱眉说道。

    作为一府教授,他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便是教诲和开导府学中的学子,不知有多少性子顽劣的学子,在他的教导之下走上正道。

    “想不到恩师居然会对如此评价于他,本官对于此人倒是更加好奇了……”

    董知府脸上浮现出饶有兴趣的表情,抚了抚下颚的短须说道。

    …………

    这几日,庆安府城的公子小姐们,对于那如意坊颇有微词。

    从几日之前,这间店铺就不再开始售卖如意露,只能凭借之前的订单取货,让许多没有来得及购买的人心中后悔不已。

    在如今的庆安府城,如意露显然已经成为了引领时尚的潮流,千金小姐,才子文人们都争相购买,忽然间停止销售,在这些上流圈子里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然而,正当他们再也忍不住,打算去那如意坊中询问缘由的时候,一夜之间,府城中忽然多出了数家售卖如意露的店铺。

    起初人们对此将信将疑,毕竟这些天来,售卖如意露的店铺只有一家,据说有不少人想要购买那如意露的配方都遭到了拒绝,怎么会忽然冒出来这么多的店铺?

    当然,极少数人对此却没有任何怀疑,这些铺子的背后可是宁王府,售卖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有问题?

    当然,大部分人的怀疑,也在亲自去如意坊询问之后,彻底打消。

    如意坊的掌柜亲口承认,那些店铺里面售卖的,都是正品的如意露,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如意露缺货,众人欲购不得的情况。

    疑窦消失之后,府城之中,立刻爆发了新一轮的抢购热潮。

    无数人涌向那些新开张的店铺,店铺中的伙计根本忙不过来,甚至还临时从别处抽调了一些人手,这才稳住局面。

    听到这一消息的王掌柜,从最初的惊愕到难以置信,转瞬之间就又变成了狂喜,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的放了下来。

    如意露的火爆,远远的超过了他的预料,这样算起来,根本用不了几天时间,就能将投入的成本全都收回来。

    若是这样的情况能够持续下去,两个月后,别说补上之前的差额,王府的进项比起往年必定还有所超出。

    烈酒的生意还在筹备之中,还有那书生说的香水、香皂……,如果这些生意的利润也能像如意露一样……只是想想,就让王管家的热血有些沸腾起来。

    自家的小王爷,总算做了一件靠谱的事情啊!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门训诫

    “听说了吗,除了如意坊之外,城里又有几家店铺开始售卖如意露了。”

    “我怎么不知道,消息属实吗?”

    “确有此事,城中今日忽然多了数家店铺,都有如意露售卖,我来之前,已经见到有人买到了。”

    “我们也速速去那铺子吧,若是去的晚了,怕是又要等上几天。”

    ……

    ……

    眼看着几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他们身旁经过,向着某个方向匆匆而去,一名身穿普通儒衫的中年男子有些奇怪的说道:“这些天来,有一物名为如意露,在府城风靡一时,尤其在名媛圈子中倍为推崇,为何这些男子对此也趋之若鹜?”

    只听他身旁的另一人说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这如意露在一众学子之中也是备受好评,将此物涂抹在身上,可消乏解困,提神醒脑,使人精神百倍,学子读书困乏之时,只需滴上几滴,便能精神抖擞的继续温书。”

    这两位便衣打扮,在街上缓缓行走的这两人,便是董知府与那冯教授了。

    因那《弟子规》的缘故,使得他们对于那名叫李易的秀才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