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宋桃源 >

第238部分

大宋桃源-第238部分

小说: 大宋桃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虽然每科来参加考试的少年人都有不少,却总是没有几个被录取的。搞到后来,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大家就很自然的不费那份心思了,省的白花路费。当然,也有不怕花钱为取经的,考不考的上没关系,考一回就经验了嘛。

    直到赵恒继位的上一届,许多才华出众的少年人都被录取了,并且很快外放了实缺,比如高文举的那两位义兄孙显生和吴念周。这一下,让众多的少年举子们看到了希望,因此,本科赴考的人数较之以前大为增加。

    说起来,就算今年录取五百人,这录取比例也不过是十分之一罢了,比起后世的高考录取比例还要小许多。难怪大家觉得这么难了。而且这种考试还不比高考。高考的时候,为了达到录取人数,有时候录取分数线也会适当的做一些调整,而这种科举考试则不同,他只取符合条件者,如果成绩不合格,哪怕录取的人数少一些也无所谓。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凭真材实料才能鱼跳龙门了,要想浑水摸鱼,一旦查了出来,那可就不是取消资格那么简单了,一个弄不好,就要掉脑袋。  不过前几咋,月闹的沸沸扬扬的卖进士的事情,经过前一阵子朝廷突然更换所有的主考副考监考人员之后,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让高文举多少有些意外。好在,他又不打算花钱买名额,把那荆高小动作的清理了对他来说,更好一些,就是不知道那些花了钱的学子们如今心里是怎么想的。

    正在这胡思乱想呢,范大人那近乎咬牙切齿的声音传了过来:“就是。

    高文举一愣神,扭头向他望去,只见范大人哈着腰,陪着一位面容威严的绯衣官员走了过来。那官员看起来约有五十几岁的年纪,看那衣冠,应该是二品的大员,想必就是本科的主考或者副考了。很无奈,高文举竟然到现在还不知道本科主考副考是哪两位大神,又不好乱猜,但人家已经过来了,就冲年纪也要恭敬一些,马上站起身来摆出个恭敬的姿态来。

    那官员走到高文举面前,范大人马上跳出来喊道:“大胆狂徒!还不赶快向吕大人认罪?”

    高文举连他理都没理,不过却从他的话里听明白了,这位大人姓吕。连忙施了个礼道:“学生泉州高鹏,见过吕大人。”

    吕大人点点头:“不必多礼。范大人,你说说,这学生犯了什么事。要开革他的功名啊?”

    范大人连忙添油加醋的将高文举如何对御笔大不敬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说他对自己如何藐视,如何不敬考场规则等等,将高文举说的简直一文不值,仿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一般。

    昌大人眼中露出一个无奈的神情,开口向高文举问道:“高鹏,范大人所言,你有何辩解之辞?”这话里,分明就是有要为他开脱之意了。这位吕大人,正是本科主考吕蒙正?此人出身贫寒,生性正直。如今一看到高文举背上打着的背包,手中拎着那个小巧的箱子,整个人一眼看上去,说不出来的干净利落,毫无其他少年人那股纨绔之气,顿时就起了受才之心,加上他又对这他范大人的为人多少知道一些,自然不愿意为了他的一点小肚鸡肠毁了一个少年人的大好前程了。因此,在有心开脱之下,向高文举隐隐的表示了他的回护之意。

    吕蒙正话里的意思,高文举也听出来了,但高文举的性子,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起初他一再忍让这个小人,不料他竟然得寸进尺,一门心思的要将自己赶尽杀绝,到了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肯善罢甘休?如果放过这个如此欺负自己的人,估计他回去都要睡不好觉了。再说今天要是放过他,搞不好回头他又要来骚扰自己了,接下来还有三天呢,要是被这种小人缠上了,还不定得有多麻烦呢。

    打定了主意,高文举轻轻摇了摇头:“学生无话可说。”

    吕蒙正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

    严重感谢书真“出云濒,小同学的月票支持。D!~!

    ..

083 惹错人了

    讣高女举方才那感激的眼神中,昌蒙正很清楚的知道,删丁让听出了自己话里的意思,但正因为如此。他这无话可说的态度才让吕蒙正很是费解。但这种情况下,他如此轻易就认了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吕蒙正按下心中的不解,接着问道:“高鹏!你可想清楚了,这大不敬之罪,可是很严重的,一个弄不好,就连功名也保不住了,难道你连前程也不要了么?”他这话一出口,心里突然哆嗦了一下。

    也难怪,须知这咋小年代想要取得一个举人的功名有多么的辛苦,尤其他自己又出身贫寒,更是对此中痛苦比常人多了一份理解。如今眼看着这个少年居然为了一点点小事连功名都不要了,那说明了什么问题?要么就是他心高气傲,宁折不弯。要么,人家压根就不在乎这功名。可不在乎功名的少年知…高鹏!乖乖。不会就是那个名满京师的高鹏吧?要真的是他,怎么会如此冲动,这么说来,他倒有些名不符实了。

    心里一起疑心,吕蒙正便下意识的做了个伸手的小动作,将高文举插在箱子边上的文碟取了过去。轻轻翻了开来。一入眼,发现他居然就是高文举,心中的震惊更是无以复加。

    他对高文举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三年前,册封高文举为一等太平伸士的诏书,正是他自己亲手起草的,他当时还和同僚们提及。这高文举小小年纪,竟然有一颗为国为民的热心肠,与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二世祖们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而这些还都不是让他最吃惊的。最让他放在心上的,是本科开考之前领取试题时从官家口中听到的那几句牢骚

    由于本科报名的举子们较往营多出两成左右,又是新皇登基后真正的首科举士,因此,朝廷上下对本次秋闱极为看重。早在过了年之后的二月,就早早任命了以礼部尚书陈尧叟为主考的负责人马。谁知道,这陈尚书不知道从哪拣了个胆子,居然和其他的诸位副考们联起手来,偷偷在外面将进士名额向外明价出售了。其实这种事情,历届科考都在所难免,可从来没人像他搞的这么明目张胆的,几乎快要达到路人皆知的程度了。  可很奇怪的是,这次出卖进士名额的事情已经搞的如此沸沸扬扬了。御史台以钱若水为首的一群御史言官们竟然集体沉默了,压根连提都没提一句。让人不由的不对此事背后的缘由浮想联翩。

    谁都知道这陈尧叟和左相李至走的比较近。难道说钱疯子对如此重大的会议视而不见是因为背后和李至达成了什么共识?这等诡异的现象让吕蒙正等人对此次秋闱的结果毫无希望己

    就在朝中上下一片消极的时候,官家突然以蜀中大乱方定,急须大批有经验的官员去善后为由,将陈尧叟等人连根拔起,统统发配去了蜀地。至于秋闱的事,则落到了右相吕蒙正的头上。本来陈尧叟等人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虽说他本是蜀人,官家让他回去为家乡百姓谋些福社也无话可说,但这时机也太不巧了。离秋闱只有半个月了,突然就要将他们送去蜀地,多少有些警告的意味。

    廷议此事的时候,还有人当时就提出了秋闱关头,自己无法抽身,离不开之类的理由。结果官家当堂不轻不重的说了一句坊间传闻之类的话,让一帮人立马闭了嘴。因为这个时候,再解释已经没有用了。由于距离秋闱时间太短,对这些人进行调查的话有些来不及,唯一比较合适的处理方法就是找咋。由头将他们调离。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眼色,就只能乖乖听官家的话,远远的回避此事为妙,再说下去的话。极有可能就是要坐实这个罪名了。

    最绝的是,官家当场提出要让闲散了许久的礼,部侍郎寇准来出任本科主考。不料,李至竟然提出说寇准资历不够,恐难当此任之类的话题。屁话,人家寇准十几年前就做过主考了,有什么资历不够的说法?无非就是这个李至心中有鬼,试图将此事搁置,打算换上自己人来做罢了。他不出头还好,这一出头。大家顿时心知肚明,肯定是陈尧叟和他互相勾结上下其手了。不过朝中他的党羽众多。当场就有不少人附和了。官家一时无法,只好搁置。但却将此事压了下来。由谁来做主考的事情并没有决定,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给大家。

    眼看着距离秋闱只有五天的时候,官家这才突然决定,由右相吕蒙正出任本科主考,寇准为副主考全力协助他。其余的副考人员则在各部候选人员中抽签决定。这么匆忙决定出来的主考人员,就算谁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很难在里面做手脚了。吕蒙正不由的对官家的睿智佩服的五体投地,轻轻松松就化解了一场极有可能存在的危机。

    由于大家都是临时加入,又已经知道此次秋闱多少有些猫腻在里头。哪里敢不尽心尽力。短短五天功夫。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五千多人参加的考试竟然安顿的头头是道。

    就在昨天下午,吕蒙正去宫中面见皇帝领取试题的时候,皇帝叮嘱了他几句。待正事交待完毕要离去之时,突然喃喃自语的说了一句  高文举这家伙,竟然也要跑来掺和,也好,就让联看看他是不是像传言的那么有才。

    这话听起来是皇帝自言自语的牢骚话,可混到吕蒙正这份上的人,岂能不知这话里有话?昨夜入了考场之后,他翻来覆去的将这句话想了又想,却始终不得要领。最后只能肯定一点。那就是官家对这个高文举,十分看重。如果有必要的话,阅完了卷。一定要将高文举的卷子呈给官家御览。在公平,公正的大品在”泣凡经是吕蒙正能接妥的极限        不料,今天他在泉州士子的名册上小竟然没找到高文举的名字。这多少让吕蒙正有些意外。想来想去也没弄明白是什么原因。比惚间,就被吏部选派的副考范士元的禀报打乱了思维。一听有举子竟然敢对官家御笔无礼,大是意外,连忙亲自过问。谁想,竟然发现这个士子就是高文举。这事多少又让吕蒙正有些拿捏不下了,连连揣测高文举是不是和官家有了什么约定。要知道,人家高伸士可是有风言奏事的权力的,而且是密奏权。就是真的和官家有什么来往,旁人也不可能弄明白。

    吕蒙正心中正在这揣测呢。范士元插嘴道:“这等狂妄之徒,趁早革了”

    吕蒙正冷冷看了他一眼,范大人连忙闭了嘴,又哈着腰陪在旁边。

    高文举拱手道:“学生请问吕大人一句。科举之途,是为了当官。那当官又是为了什么呢?”

    吕蒙正心中一凛,思量道,这是飘探我的态度啊,连忙正色答道:“为君分忧,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社。”

    高文举又的道:“敢问大人,如何做到这些呢?”

    吕蒙正大是意外,这分明就是在考我啊。也有心探探他的底,便回答道:“文死谏,武死”这话里多少有些考较的意思。  高文举却没接这个茬,又问道:“大人。若是世人皆醉,大人如何自处?”

    吕蒙正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自己考人家没考成,倒成了人家考自己了。不过到这时候了,也不妨多说一句了,便回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高文举点点头:“学生无话可说了。”

    明白了高文举的身份。吕蒙正自然不会像范士元那样等闲看待这个少年人了。而且吕蒙正这回可以肯定。那个范士元是在借题发挥,此人是从工部选派而来的,属于李至一伙,自打得知自己被分了跑腿之后。就一直心有不满,整日牢骚不断,怪话连篇,如今更是拿着个屁大的事来向自己扔死老鼠,不过高文举这么个搞法也有些不地道啊。看样子,好像是打算要将这不开眼的范士元一家伙打的永不翻身了。这话里话外多少透露出了那么一点恶心吕蒙正的意思。人家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他,整个考场上的人都是这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小人,自己在这种环境下,连考试的兴趣都没有了。

    一想明白高文举的态度,吕蒙正心中又是一哆嗦,官家昨天说的那句他要掺和是什么意思?难道说,将出卖进士名额的事捅上去,并使官家最后下决心更换所有考官的那个人,就是这个高文举?难怪他会说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话呢。这不是要将我老吕和那姓陈的当成同伙看待了?

    那范士元却在这时候冷哼道:“吕大人你听听,这是什么话!这种目中无人之徒,自以为读过几天书,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了。若是留着他。日后定是国家朝廷的不一定要革了他的功”

    吕蒙正大是恼火,冷冷的瞪了他一眼。范士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