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宋桃源 >

第247部分

大宋桃源-第247部分

小说: 大宋桃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才发觉自己错了,或许还错的很离谱。先不说李沉一转眼就想到了解决之道。就连吕蒙正这老家伙,恐怕也是早就想到了用这法子来解决问题了。而他之所以将这事一直拖着不说。非要把问题推到官家面前来。恐怕不是他不想担风险。而是要把这个看起来让人头大,实际上却唾手可得的功劳送给官家。至于官家那一副样子,恐怕多少也有些作戏的意思在里面。否则,但凭着李浇那一句云山雾罩的机锋就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那也太悬乎了。只怕人家当时也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一番作做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李沉这老家伙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已。

    难怪人家的官会越做越大。原来是会做人啊,把功劳无声无息的给上司送上一份,想不发达都难!难为自己还在想方设法的琢磨日后怎么和下属套关系,又想法子日后拍上司的马屁。相比之下。尽是些下等招式。看看人家这马屁拍的。简直没有丝毫痕迹。让人不服都不行。

    这就是所谓的上善若水吗?  看着在龙案上摊开的三份草稿纸。寇准心中长叹一声。这为官之道。果然非同一般啊。D!~!

    ..

093 高升三英

    这是怎么回事。一。赵恒和李饶望着桌上三沓草稿纸全空白的一沓,有些不明白。

    草稿纸空白,这种事情太少见了,一般来讲,如果不是作弊  就是其人根本就没在草稿纸上落墨。相比之下,作弊的可能性就要小的多了,毕竟能做出如此花团锦簇的文章之辈,就算真的要玩花样,起码也会搞出些掩盖的样子来,而涂改草稿纸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算那抄文章之人想不到这一点,那执笔之人肯定是会想到这一点的。这么说来的话,也就只有后一种可能了。至于说到出现差错之事,在今年这么大规模的交叉监督机制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昌蒙正和寇准对视了一眼,同时长呼了一口气,眼中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自从高文举提前交卷之后,两人心中都对他本科成绩极有兴趣。有了之前的名声在外,两人自然不会认为高文举之所以提前交卷是因为黔驴技穷了。至于他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两人虽然好奇,却也一点小都不认为他不会中榜。这次抄录二甲三甲名单之时,并未发现有高文举的名讳在其中,两人却也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以高文举的能力,中个头甲应当不在话下。如今看到那一沓空白的草稿纸,两人心中都是雪亮。因为他们俩眼睁睁的看着高文举一气呵成的将三道试题答完,然后从容的交卷离去了。  昌蒙正自然免不了将此事向皇帝和宰相两位上司说明了一番,很肯定的说,如果果真有空白草稿之人,那必是高文举。当听说高文举在整个考试过程中都被吕蒙正和王贻永全程监控之时,赵恒并没有多少意外的表情,倒是李沉对此举深感兴趣。便顺着吕蒙正的话头问了一句,是不是吕大人和高鹏相识,还是有别的原故。

    昌蒙正便解释了一下关于高文举入场时和范士元的冲突。听的赵恒直乐。学下的其他考官面面相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招惹这个灾星。

    李坑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起来,还是这高鹏手下留了情。否则,以他一个六品堂官,就敢招惹一等太平伸士,只这不敬上官一条,就够流放三千里之罪了。若是高鹏再加羔话语,把范士元流放到他那泉州一带去,以高鹏在当地的名声,只是当地百姓的唾沫,就能把那范士元淹死八回的了。”

    听到素以刻板出名的李沉说出这等玩笑话来,赵恒不由的笑出了声:“难得听到先生如此开怀。这小子,可真是会惹事,走到哪都要弄出一声响动来。入场如此,出场竟然也是如此。想不到,连试卷也都是如此。不过,以他醉酒斗败耶律文的经验来看,他倒是有这份才情的。”

    此话一出,举室皆惊。谁听不出来皇帝这话里那股浓浓的欣赏之意?听皇帝这意思,分明就是对高文举很感兴趣,走到哪都要弄一声响动,这是随口那么一说的吗?面上听是说的考试的入场、出场和试卷这三件事,可这话要看是谁说的了。要是李沉或者吕蒙正如此一说,也不过就局限于此了,可那说话的是皇帝!这里面多少有些值得让人回味的意思了。试想一下,身为九五之尊,什么怪事,奇事。大事没听过,为何会对一个小小的举子如此感兴趣。而且仔细想一想,那个很不多见的称呼和轻松的口气,竟然会从皇帝嘴里说出来。这说明什么?再想一想,本次的三道试题都是官家亲自出的,而他非常欣赏的人居然连草稿都不打就挥笔直书了,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内情不成?不过,皇帝都说了人家有那份才情,那话里已经给这事定了性了,谁再敢出声质疑。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李沈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却很快接过了话头:“以吕大人和寇大人对高鹏的了解,两位大人觉得,这三份试卷中,哪份更像是高文举之作?”

    现在看来,分明就是高文举技高一筹了,连草稿都不打就一气呵成的作完了三篇文章,这得有多大的才气?再看其他两人的草稿,多少都有推敲的痕迹,甚至其中还有一份的草稿之上落着蒙帖的内容,虽说没有修改的地方,可只凭这一点,就能说明其人对自己的能力还是不太肯定。另一人虽然只有策论的修改过程和诗作的修改过程,可这怎么也没法和完全打腹稿的水平相提并论了。

    在名次未定之前,三份试卷的弥封并未开启,因此,吕蒙正和寇准也不知道哪份是高文举的,而且这草稿纸摆上龙案之后,两人并未得到皇帝的邀请,因此也没能目睹那两份草稿上的内容,否则只要轻轻一凑,两人就能想到哪个是高文举的卷子了。

    赵恒听到李沉突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正在奇怪他这时候为何突然问起了这话,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话中漏了痕迹,便顺势向吕蒙正和寇准投了个询问的眼先,

    寇准依然没发话,吕蒙正恭恭敬敬的回道:“下安觉得那篇《六国论》,极有可能便是高鹏之作。”

    赵恒微微一怔,正在下面观察的寇准马上就知道,老头这回猜对了。但他很奇怪,这老家伙是怎么猜到的呢。

    果然,李浇开口问道:“吕大人可有依据?”

    寇准心中闪过一丝灵光,突然意识到李浇此话或许又在暗示着什么,可自己又有些迷糊,不知道那点灵光究竟是什么东西,只好压着好奇心接着往下听了。

    吕蒙正拱了拱手:“说来也不值相公一笑。在阅卷之时,下官察觉到《六国论》那份试卷的背面有些许墨迹,故此推断,此卷当为高鹏所作。”

    寇准有些哑然,这是什么依据?

    三份试卷都摆在龙案上,赵恒一听,顺手就翻起了那张试卷。果然在其后发现了迹,便微笑着推到了李浇面前。

    李坑一见,也是一脸的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却很正经的站起身来,向着赵恒拱手施礼道:“微臣恭喜陛下,又得贤能!”

    赵恒呵呵一笑,亲自用龙案上的玉刀将试卷弥封之处挑开,指着其上的名字道:“诸位爱卿果然都猜对了,正是高鹏高文举。”

    接着又将玉刀递给李沉道:“这榜眼的名字,就由先生来揭晓,吧。”

    李坑也不推辞,两下将那内容为《合纵连横辩》的试卷挑开  明声道:“莫玄飞,莫子山。呵呵,此子之名,倒也颇响

    寇准看着旁边角落里那名官员奋笔疾书,自然明白这事现在已经轮不到自己再插手了,只是他却还没弄明白李浇方才和吕蒙正打那半天哑谜的意思,将整个心思全都放到了破解这个谜题之上去了,其他官员向他询问的眼神也不曾留意。

    李坑笑吟吟的将玉刀推到赵恒面前,赵恒又接着说道:“这探花之名,还要劳烦吕爱卿一回了

    吕蒙正连忙恭敬的回道:“臣不胜荣”走了几步,来到办案前。轻挥玉刀,将那若字挑了出来。

    “柳三变,柳景庄。”昌蒙正也是很欣慰的声音:“这名字倒也有几分熟悉

    突然一个小小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不是高升三英嘛!”声音虽可这时候正好没人说话,这个声音出就显得有些突兀,以致于大家都听的清清楚楚。

    赵恒和李浇吕蒙正都被这声吸引了一下,李沉微微皱了皱眉头,抬头向昌蒙正看了一眼。吕蒙正因为面向着赵恒和李浇,并未看到背后是谁发言,网想转身斥一下这个不长眼的家伙君前失仪之过,赵恒却抢先开了口:“那位卿家,这个高升三英是个什么说法?”

    那个意识到自己君前失仪的官员马上出列跪倒回话:“回陛下,这三人这几个月来声名鹊起,颇有几分才情。因三人都住在陈州门大街的高升客栈,又互相交好。故此,博了个高升三英的名头。”

    赵恒微微一怔:“竟有些等巧事?,小

    李坑回道:“陛下,微臣也曾听过几分传言,自高鹏醉斗状元楼之后,名声一时大振。那柳三变与高鹏互相交好,而那莫玄飞则与柳三变互相辩论,互相不服,每隔几天就会约斗一场。因那柳三变住在高升客栈,这莫玄飞便杀上了门,三番几次下来,竟然也搬了进去。

    后来不知如何变化,那莫玄飞竟然甘愿为高鹏出头,每有上门来寻衅挑战之徒,先要过了此子之关口。后来有传言说,那些上门去找高鹏或者柳三变之辈,都在那莫玄飞手下弄的灰头土脸,时日久了,这莫玄飞的名头,反倒大过了柳三变和高鹏。此次一甲三人,居然被此三子包揽,足见胜名之下无虚士也

    看到吕蒙正似乎有些明白过来的点了点头,赵恒便问了一句:“吕爱卿也曾听闻此等传言么?,小

    昌蒙正也点了点头:“难怪微臣觉得这柳三变之名甚是耳熟,这莫玄飞之名,微臣曾听犬子提及过,说是此子辩才无双,目无余子,曾被誉为北方第一人。却对柳三变和高鹏两个南方士子推崇备至。看来,这个莫玄飞,果然名不虚传。”

    赵恒点了点头,喃喃道:“高升三英。高升三英”这榜单一旦帖了出去,高升,可就坐实了这个名啦。呵呵,这小子,又要借此良机大赚一把了”

    谢谢“郁闷之死。同学的打

    在最近更新如此不理想的情况之下,竟然也得到了书友们的打赏,让老白灰常感动。最近状态不太好,而且剧情也需要理顺一下,因此更新的慢了一点,老白会尽量回忆恢复速度的。谢谢大家的理解的支持!D!~!

    ..

094 夜市

    有热闹灯火沥明的街道卜,高十东张西望  石八小一店铺为了迎接中秋佳节而挂出来的各式灯笼赞不绝口:“咱们家就没这么多闲人,要不然,凭咱们的能力,肯定能弄的比这里热闹十倍,,好像人也没有这里多啊,看来还得在海外多捉些回来才行。”

    高文举哭笑不得:“你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非得要捉回来?”

    高十一嘿嘿一笑:“许叔说的,咱们家那么多荒山什么的要开,什么都有,就是没劳力。这回捎回来两百多黑炭头的怪物回来,力气大的很。又傻又乖,比其他地方的人好使多了。许叔让我和少爷打个商量,说只要少爷点个头,那些人,搭个手就拿回来了,这都是劳力啊

    高文举无语了,看来还是有点不习惯这时代人们心中的价值观啊。回头笑着骂了一声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只顾在街头看那些各式花灯,试图在其中找到几个有意思的灯谜出来挑战一番。无奈这时候的灯谜都没多大难度,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花样,而且灯笼本身也不好看,就算猜中了估计也没什么像样的奖品,于其猜中了领回一堆破烂,还不如不动声色,全当散心。

    高十一识字不多,对这些停留在字面上的游戏毫无兴趣,一路上只顾打量巡街的衙役,官兵之类的人物,搞的许多人误以为他做贼心虚,气的高文举连踹数脚,无奈管用的时间实在不长,此等管理方式收效甚微,高文举也只得由他去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不知多远,高文举突然发现一个类似后世大排档的所在,众多小吃的桌凳摆了整整一条街。来来往往的人群将这条街挤的水泄不通,看起来生意很好的样子。高文举一时大感兴趣,也不喊高十一。撒开了大步,几下就冲进了人群。

    高十一正在对刚刚走过的一队巡街衙役评头论足,某人无精打采,某人东倒西歪,某人没精打采等等,突然意识到又犯了少爷的忌讳,连忙闭了嘴,隔了半天没听到少爷踹过来的脚小心的回头一望,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