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宋桃源 >

第263部分

大宋桃源-第263部分

小说: 大宋桃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吐血而逃。本以为是好事之人附和之语。如今看来,竟然果有此事。方才,若非两位徐大人接过话头,恐怕,我这条老命也要交待到这里了。难怪方才李相公一个小劲的使眼色给我,可怜我还以为是相公要我赶尽杀绝呢,原来是在警告于我”唉!天天打雁,不想今日却被雁啄了眼。方才那一阵。不独官家心中对我起了意,就连李相公那神态,似乎也多有不满。今日之后,只恐这朝堂之上,再无我姚某人立锥之地了。一想到此处。姚文远顿时觉得浑身冰冷。手脚麻木,头脑一阵阵的发晕,连忙扶着桌子,慢慢的坐了下来,再也不敢看那个恶魔般的少年一眼了。

    说时迟,那时快,片刻之后。两个徐大人又是心有灵犀的齐齐跪到在皇帝面前:“陛下为微臣作主”也不说作干啥的主,反正这个。亏吃的够劲,一时半会的喘不过气来。

    赵恒扫了一眼高文举,见他居然一脸平静,心中一阵好笑,看来这小子行啊,难怪丫头那么死心塌地的要跟了他呢。当下给他使了个眼色。连着向跪在地上都快哭出来的两个徐老头示意了一下。高文举回了个很无奈的眼神。

    赵恒微微一笑,很平静的说道:“两位爱卿快快请起,此事若要彻底解决。还须着落在状元郎身上。只是,联希望两位爱卿莫再欺高鹏年少,不把他的决断当儿戏才好啊

    两位徐大人齐声道:“微臣遵。又同时起身向高文举拱手施礼道:“全凭状元郎决断,下官再无异。

    高文举不由的在心中赞叹了一句,高啊,简直比我高家庄还高啊。难怪人家做皇帝呢!这么轻飘飘一句话。就把方才所有的冲突全都消于无形了,搞的好像刚才那一出是这两位徐大人在试探我的水平似的,最后又把这破事推到我身上了。看来这回是跑不掉了。

    不过高文举也早有意料,早在三年前,他在徐错府上听说这两位的光辉事迹时,就想到了前世曾经读过的一些趣闻逸事中的一则,本来以为只是巧合,恐怕这辈子能轮到自己头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谁想到。转来转去,却还是扣到了自己头上,看来,天意难违啊。既然如此,那就却之不恭了。

    这场上的变化,实在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许多人都悄悄的议论了起来,那些新科进士们倒还罢了,大家估计也不怎么明白这其中的勾当。而那些早已知晓徐家兄弟事迹的官员则不免震惊了,多少年了,在这件事上,这哥俩听过谁的话?如今竟然被这个少年三言两语就折服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高文举却没再向徐家兄弟询问两人这些年究竟在争执什么。也不传什么人证物证,只是扭头向皇帝身后不远处,摆着一套文房四宝的一”

    那人脖子顿时红了:,“下官是内起居郎中场上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原来,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国之大事,因此无论何时,皇帝身边总是会跟着一个小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字会汇编成册,是为《起居注》。而这个负责记录的官员就叫起居郎中。

    高文举讪讪笑道:“不好意思,误会了。”心头却道,谁叫你连一根胡子都不长,一脸太监相呢。能怪得了谁?

    走到案前,高文举提起笔来小笔走龙蛇。三下五除二就写下了一篇文字。写完后将那张纸轻轻提起。双手捧给赵恒:“请陛下过。  赵恒连忙挥挥手,似乎是什么吓人的东西一样:“联说了,此事交由你决断,如何行止便由你说了算,联不看。拿去给两位徐大人吧

    高文举微微一笑,扭头递给了两位脸色苍白的徐大人。

    谢谢”郁闷之死”。和“岭南孤月”两个大大的打赏,你们的鼓励,给了老白无限的动力,今天功力恢复不少。谢谢了。,D!~!

    ..

111 调解

    之后。在近整个大厅中小将近两百人的注目下。徐重性。怀重义兄弟突然互相看了一眼,同时抱头痛哭了起来。这个场景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且不说两年发须苍白的老头子突然当众上演这么一场的视觉冲击力,单论早已了解其中内情的官场中人,对于高文举这张纸上的内容,那岂止是好奇了得?大家都知道,这二位爷的家门官司,那是从他们的老爹去世之后,一直缠斗了快二十年了,没想到,就在今天,就当着大家的面,两位居然就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年轻的一张纸给折服了,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就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两位哭哭啼啼的徐老头身上时,高文举突然觉得有人扯自己的衣袖,一扭头,原来是赵恒。

    对于这个身为帝王却总是想着法子算计自己的舅哥,高文举可谓无可奈何,一来人家是金字塔尖那个权威人士,二来自己的终身幸福还要靠人家呢。

    于公于私,都得对人家表示一定的敬意,否则,光是唾沫就能淹死他,何况这里坐着的这些人全都是唾沫罐子出身,本就是凭着打口水仗立身的,要是发现他敢不敬君王小估计让人烧成灰的可能性都有。如今是双重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你写的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厉害?。赵恒一脸八卦,他虽然当时表态说不要看,可那时候完全是为了推卸责任,只要自己不接手,那么他这个便宜妹夫就得把这事揽到底,今天处理不完,以后接着折腾就是了,反正扔过手就不再关自己的事了。可没想到,这小子聊聊几句就把这两老家伙给折服了,早知道这样,刚才自己就应该选过过目嘛,只一转手的功夫,这功劳不就捞到自己手里了?现在白送给这小子一个人情,以他的精明,日后难免要在联手里讨回些东西来,今天这事,可真是失策啊。

    高文举一脸神秘:“天机不可泄。

    赵恒哭笑不得,这小子还拽上了?不过他自己想想也能明白,人家净揽了的功劳,哪能这么随便就再扔回来给你。方才有机会你不抓紧,如今这事人家全权处理了,你又来乱打听,就算你妹夫同意,你也得听听人家两位徐大人的意见啊。要是这里头的内容涉及到人家不愿意透露的**呢?

    就在赵  桓左右为难,琢磨怎么想个法儿把那张纸上的内容打听出来的时候,徐家兄弟双双来到他面前曲膝跪下,互相对了个眼神,老大徐重仁出言道:“微臣弟兄谢过陛”

    赵恒连忙虚扶一把:“两位卿家快快请起,此事却并非是联的功劳,要谢还是请两位卿家谢过人家高状元才是。”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对两个老头如此识相大是满意。

    两个老头连忙起身,拱手向高文举道:“谢过状元郎指点,状元郎所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使我兄弟茅塞顿开。回想这十几年来所行之丰,实实贻笑大方,便说一句禽兽不如亦不为过。今日得状元郎当头棒喝,方才惊醒,实在惭”

    高文举并没有因为两个老头先谢赵恒而心有不快,反而长出一口气。两个老头此举,那说明他们是真的想明白了,而且也是真心的在感谢自己了。否则,只是撇过皇帝,专谢自己,当是日后那些是非就能把自己折腾死。两个老头跪谢皇帝,却又以平辈之礼感谢自己,那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毕竟自己的年龄和资历在那摆着,人家要真的跪下来行礼,那可真是要折寿了。

    “两位大人快莫如此。”高文举连忙回礼:,“此事其实是两位大人自家早已想通了些节,只是碍于面子,一时扭不过弯来罢了。今日高鹏所言,不过是个由头,将两位大人心中所想引发出来罢了。否则,以小子自身,何德何能敢言在两位大人面前劝澜之语?”

    徐家兄弟对视一眼,厉害啊,看看人家这境界,不露出痕迹的就把自己这两老东西的脸面给送回来了。让人一听,还以为自己兄弟真是早都想明白了,只是碍于闹腾了这么久,一时找不到台阶,今天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这点破事收拾了起来呢。连忙又不住声的道了几句谢。

    赵恒见状笑着大声道:“今日果真是喜事不断,两位徐卿既了结了这桩心事,便快快归了席,与一众新科进士同庆别只顾了自家高兴,冷落了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才  一群内侍和官员连忙招呼,酒席顺利的开始了。几巡酒过后,赵恒依惯例,说了几句场面话,借着个机会,闪人了。他要是不走,大家总会有些放不开。接着几位相公也相继离场了,而徐家兄弟经历了方才那一场之后,一点丢脸的感觉都没有,反而像年轻了几十岁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欢笑了膛私,不住的向其他人劝酒看起来。明显是真的放开了心湄嘀

    一群新科进士在没实授官职之前,能和诸位前辈同席饮酒,而且还是御赐之宴,这一辈子也不过只有这么一回了,因此,大家也都很快的将之前那点让人不愉快的经历抛诸脑后,抓紧机会和自己早已寻思到的官员们套起了近乎。

    至于那些官员们,这个琼林宴自然也是自己培养新生力量最最重要的场合了,哪里肯从容放过,一个个无不放下了身段,面带笑容的和后辈晚生们接起了家常,场面顿时和谐了不少。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姚文远大人就是一个。他现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今天之后,自己要何去何从了?要知道,当着官家的面向李相公表示靠拢,结果又被人家骂了个狗血淋头,这种事情实在是过于失败了,而这种失败的结果,是他自己所无法承担的。

    今天这件事,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他并非忠于陛下。而是与李至走的比较近的关系户,甚至为了向李至表忠心,不惜在陛下面前搞出动静来。第二,他的能力实在是欠奉。主动挑战高文举,居然被人家打了个落花流水,一败涂地。第一个问题说明他人品不行。第二个问题说明他的能力也不行。一个立场和能力都有问题的人,下场似乎不怎么乐观,估计是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若是他连这个都想不通,那就搞不好连全身而退的机会都要没有了。

    而在座的诸位,不但眼光都不低,而且心思也都挺过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在这种情况下还公然的和他这位明显已经日薄西山的过气官员再套近乎了。甚至连与他同席的那几位官员也纷纷找了借口跑去和别人打混了,搞的原本是为了热闹而布置的八人大席面,如今就剩下了姚大人独自喝起了闷酒。若非级别不够,在未散席前不可离去,姚大人早就捂着脸回家了。可现在,由于职责在身,他不得不苦着脸独自面对一整桌的酒菜发起了愁。为了掩饰,只好不停的将那不要钱的酒拼命的向肚里灌,,于是乎,在无人相劝的情况下,姚大人居然第一个喝醉了。

    回到寝宫的赵恒一脸笑容对身边一个白面无须的官员道:“孙郎中,你确实把高鹏方才写的内容全都记住了?”

    那孙郎中,正是方才高文举书写那篇改变了徐家兄弟态度的文章时一直站在旁边观看的起居郎中孙率。刚才在酒席开始后,赵恒拉着高文举问了好几遍都没能问出来他到底写了什么东西给两个徐老头,可他越是不说,赵恒这心里就赵是好奇。对于一对十几年都视对方如仇敌的兄弟来讲,是什么东西能让他们在一瞬间就改变了敌对的立场呢?要知道,徐家兄弟这点烂帐,那可是让睿智如先帝都没能调和的如果这篇东西能有如此大的功用,那么对于一个以孝梯为本的大宋来讲,这东西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如此神奇的文章,要是赵恒还不动心,那可就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

    不过,赵  桓自己也知道,徐家兄弟虽然面上已经放下了敌对的态度,或者说他们真是被高文举劝服了,又或者就如高文举自己所言,是心中早有计较,只是借着皇帝的面和新科状元的手找到了个台阶而已。不管是哪种情况,他想要从徐家兄弟手中讨要那张起了关键作用的文章都是不合适的。

    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此事就应该和自己先前所言一样,现在就已经属于人家的**了。自己再去打听,未免有些揭人短之嫌。就算以皇帝的身份,做这种事情也有些不太好意思。如果中后者的话,那这篇纸上可能就写了点比较特殊的东西,或许还是完全掩人耳目的玩意,若是自己因一时好奇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难保不让两个老头沦为人家的笑柄。思前想后,赵恒都没有向两个老头伸手索要那页纸。

    直到回到寝宫之后,他无意中看到了孙率,这才想起来,方才高文举写那篇东西的时候,这位本来就以过目不忘著称的起居郎中一直就站在旁边观看了整个过程。他应该是比徐家兄弟更早看到纸上内容之人。一问之下,果不其然。而孙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