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宋桃源 >

第5部分

大宋桃源-第5部分

小说: 大宋桃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文举身处的这个长乐县,几十年前是闽国的国都所在地。先是闽国内乱搞的乱七八糟,接着又被吴越征讨弄的一塌糊涂,最后被南唐所破,过了几年吴越协助宋朝伐南唐时,又被吴越率兵蹂躏了一遍。连番的征战将一片大好河山折腾的支离破碎。南唐统治此地大约十年,始终对此地的闽国遗民防范甚严,反而对此起彼伏的山贼海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是不扯反旗,一直听之任之。当南唐全部被纳入宋朝版图之后,宋朝将此地又则赐给了吴越王钱俶。而钱俶不但继承了这种传统作法,更是变本加厉,借口防盗禁海将沿海一带百姓尽数迁入内地,几百万亩的良田、茶山、盐场、铁场就这样被白白扔掉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宁死不愿背离故土的“死硬分子”,偷偷摸摸的留了下来,但因得不到政府的保护,日子过的凄惨无比。常常是好不容易收点庄稼,就被各路盗匪洗劫一空。而当这些老百姓被山贼抢劫之后去官府求救,往往又被官兵再敲诈一回。久而久之,官府、山贼、百姓三者达成了某种默契。百姓只当是要交两份皇粮,求个平安也就是了。因此渐渐的地方倒也安宁了不少,不过十室九空的荒凉景象并未得到很大缓解。

    如何在这个世界里生存暂时还来不及考虑。强烈的复仇意识已经折磨的高文举死去活来,可是看着现在这副大点的风都能吹上天的小身板,却又无可奈何。在反复思考之后,高文举制定了一个报复计划。当然他也很明白,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都要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之上。

    趁着大家还以为自己没好转之前,高文举把后宅的丫环下人全赶了出去。自己一个人在内宅依照特种兵的训练大纲,做着体能恢复训练。这是一种经过中**方几代人研究之后得出的方法,通过一些特定的招式,不断的进行超饱和训练,将人体的潜能逐渐激发出来,科学合理的训练可以使一个普通人迅速的成为一个合格的特种兵。前七天为提升期,接下来三天的稳固期,每十天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使人的体能得到不同的提升。初级阶段最难熬,但只要抗过了,以后的每个阶段都会变的顺理成章。经过一周的高强度训练之后,总算是渡过了人体强度提升初级阶段的那个瓶颈。

    到昨天为止,高文举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最痛苦的过程。虽然外形没有多大变化,但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病秧秧的样子了,而且胃口也好了许多。渡过了最困难的一关,这才松了一口气。以后的日子就要靠坚持了。

    今天,他请管家和高家庄最好的铁匠孟四海前来就是为了这个报复计划做第一步准备。首先是人选,冯管家自己的儿子冯积善、孟四海的儿子孟秋、还有颜小山和高十一。这四个都是家生子,所谓家生子就是家里下人的孩子,和奴隶的地位差不多。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还都很纯洁,一般都比较忠诚可靠。而且这几人的各方面条件都挺合适,也都是高琮生前招入内宅的执事,和高文举的关系也相当不错,算得上知根知底。

    有了人选,当然还需要武器,高文举将自己画的几副图交给孟四海看。孟四海先是夸了一通少爷的图画的比军队上送来的图样还精致准确,又表示按少爷的要求,自己的水平没法完成。得知孟四海的难度之后,高文举又给他画了一个风车的图样,让他找几个木匠抓紧时间做出来。又吩咐他按自己的要求去准备材料,以后就由自己来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

    一醒过来就头昏脑胀的高文举,却被高琮遇难那一日的情景折腾的死去活来。直到他下定决定要报仇时,那激荡的心情才平复了少许。看来这高家少爷虽然浑浑噩噩了十几年,却对父亲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种狂热的复仇心理和上一世自己目睹了青梅竹马的女友出了车祸之后的感觉是那样的接近,以致于高文举竟然想起了当初他为了报复那个拥有外交豁免权的老外费尽心思设计的那场意外。为了报仇,他弃文从武,加入秘密部队,经过三年的高强度训练,终于在一次境外执行任务时,顺手将那个不可一世的肇事者送进了地狱。那种大仇得报之后的快感是多么让人期待啊。

    好在这次不需要考虑什么国际影响和政治风险,只所需要的只是练好自己的身体,再训练几个可以协助行动的队友就可以完成了。如果习惯了“斩首”特种作战的现代行动方案连几个宋代小蟊贼都收拾不了,那也用不着恶心别人了,直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只会欺负弱小的强盗。这次居然还打上门了。既然决定了要动手,那就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麻烦。晃了晃自己那已稍显肌肉的小胳膊,高文举心里冷哼一声:“凤凰岭?~!就先拿你们来试试刀吧~!”!~!

    ..

002 试刀

    “爹,少爷让我过来问问,他要的东西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孟秋对正在指挥着几个人在后院挖火窑的老爹孟四海问道。

    “都差不多了。刘木匠已经让人把风车送过来了。一万斤硬炭也送来了。只有这窑口还得一两天才能用。”孟四海擦了把脸上的汗,突然发觉儿子好像有些不太一样了,好像精神了许多。好奇的问道:“你这几天跟着少爷都在干些什么?”

    孟秋裂开大嘴一笑:“少爷不让说,不过爹你看,孩儿这几天力气大了不少,以前轮不动那个八十斤大锤。我刚试了一下,嘿嘿,感觉好像轻了不少。”

    “哦?这是跟少爷学的?”孟四海看着面露得色的儿子,闭着眼睛默默算了一下道:“七天了,七天就能让人长力气?少爷都让你们干些什么了?”

    “哎呀,爹,你就别管了。”孟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道:“少爷说了,明天开始做什么拉练,就从咱庄子到后山竹林。你到时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臭小子,还学会卖关子了。快去给少爷回话吧。就说十天保证完工,误不了事。”孟四海没好气的虚打儿子一下,将他轰走,又回去和一帮工人忙活了起来。

    孟秋点点头向高宅走了回去。路上,孟秋心里翻腾个不停,少爷自从老爷去世之后,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从前那副文弱的样子不见了。说话做事都透露出一种让人畏服的干练。自打自己四人向少爷表示为了给老爷报仇,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之后。少爷却要求四人跟他一起训练,说是先把本事练好了才有把握。

    原本有些不太相信的四人跟着少爷练了三天就大喊招架不住了。却被少爷几句话把心底的那股子气给激了出来。又过了四天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厉害呀。七天过去之后,四人对少爷已经彻底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现在孟秋对明天的拉练充满了期待。

    翌日丑时许,鸡还没有叫。高文举、孟秋、冯积善、颜小山、高十一五人每人背着一把柴刀在黑暗中开始了跑步。虽然平时也是这时候开始跑,但一直都是在内宅的后院之中进行的,出门跑步,这还是第一次,高文举在前面跑着,后面的四人不停的摔着跟头。却都咬着牙一声不吭,紧跟在后面。

    等到了竹林,天还没有亮,高文举又让几人开始砍竹子。碗口粗的竹子,每人砍十根,又削去枝节,砍成三尺长短。用带来的绳子捆上,转头又跑了回来。

    ………………

    “少爷,这可是硬炭啊。你要把这些硬炭装进窑里烧?”孟四海得知高文举让他把那些炭放进窑里当成泥胚烧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少爷疯掉了。炭这东西一烧还不着了呀?死活不愿意把炭装进窑里去,搞的高文举只好亲自来跟他解释。这年头的人无法想像焦碳的炼制过程,一想那些炭被火一烤,迟早烧个精光。所以孟四海为了保住这些费了大力气买来的硬炭,对高文举的要求坚决抑制。

    “孟叔,你不是说咱们现在的条件炼不了镔铁吗?这些炭烧过之后就有办法了。”高文举耐着性子解释道:“你放心,出了事有我呢。”知道老头一心想炼镔铁,就从这里来下手。

    孟四海还是不相信,炼镔铁这手艺当年师傅也没学会,难道少爷就会?不过看他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孟四海一咬牙,拼了,败了大不了就是一窑硬炭。成了的话就有可能圆了自己那个打造镔铁兵器的梦。想着自己埋在后院的五百斤镔铁料,孟四海心里活动了起来。吩咐其他人装窑了。

    “孟叔也真是的,非要少爷亲自来说不可。”高十一撇撇嘴:“难道少爷还能骗你不成?”

    孟四海挥挥手训道:“你懂个屁,少爷又没弄过这个,小秋那臭小子又说的不清不楚的。我能放心吗?”

    孟秋大急:“爹呀,你可是我亲爹呀,你可不能坑我啊……”

    高文举笑着冲他挥挥手,示意他没关系,拉起孟四海的手拍拍道:“放心吧,孟叔,三天后出窑了你就知道了。这几天我帮你把你那炼炉重新设计一下。”

    ………………

    孟秋和高十一等四个精壮少年轮流搅着风车给炼炉鼓风,高文举指点着孟四海将几把已经破损了的镔铁刀扔了进去,不一会,全化成了铁汁。眼看着铁汁由红变白,孟四海激动的满眼泪花。他记得自己的师傅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就是没能把祖师爷炼镔铁的本事学下来。今天自己终于炼成了。

    “孩子们,准备家伙,打铁要趁热啊。”孟四海招呼自己的几个徒弟将模具里的胚刀夹出来放在砧子上,乒乒乓乓的打了起来。

    看着高文举放在眼前那一堆配制好的土,孟四海心里万分激动,今天,他要在少爷的指点之下,使用覆土烧刃之法~!

    以前只是听说过覆土烧刃之法,据说用这种方法打造出来的兵器刚柔并济,持久耐用。但是这种方法有个致使的问题,就是覆土量掌握不好的话,物体就会变形,但是如何掌握那个量,却又没人知道。从自己小时候跟师傅学手艺开始,几代人尝试过多少次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偶尔几次打的小菜刀一类的东西成功过,但大家心知肚明,那只是运气好而已。这个手艺少爷究竟是从哪儿学来的?太不可思议了。

    “师傅,刀身已经打成了。”一个弟子深厚的声音将孟四海从出神状拉了回来。孟四海向一脸微笑的高文举点点头,将调制好的泥土依高文举所说的方法涂在了刀背的大部分,只露出了刃部,开始加热。

    “呀~嘿~!”一声断喝,孟四海将烧到程度的刀一把塞进了准备好的水里淬火。“滋噜噜”的声音响起,一阵白气扑面而来,孟四海动也不动,两手紧握铁夹,死死的盯着泡在水里的刀片。那把笔直的刀体以他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弯曲,当刀体出水后,他发现现在的刀体居然和少爷在图纸上画的那几个步骤一模一样。

    …………

    这是高文举按照武士刀中最符合力学原理的那种样式设计的。要说这些倭奴人品虽然差劲,可是这认真劲却是值得参考。尤其是日本人将唐朝的许多好东西继承下来之后又做了改进。这一点,确实值得中国人思考。这种样式的武士刀还是在幕府时代才出现的,高文举曾在训练中仔细的研究过。不过从现在开始,这种刀就和小日本没多大关系了。当然,以后它有可能会成为整个日本人的一个恶梦。

    根据以前的经验,高文举设计了一大一小两种型号的新式唐刀,大刀用来冲锋陷阵,小刀用来近身搏斗。第一批每种样式各制作了五把。将刀的名字命名为“孟刀”,让孟四海激动的差点入了魔。随后,高文举又根据现有的箭设计了一种很锋利的箭头让孟四海制作。箭头制作完成后,直接将原来的箭头替换掉就成了更加精准、杀伤力更大的穿透箭。箭头的设计采用了流线形,去掉了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箭头倒钩,一是为了减少阻力,增加射程,二是为了从箭囊中抽箭时更加顺手。当然,这种箭头在现代还有个更加与时俱进的说法,就是为了减少中箭者的痛苦。其实一箭要了命,还分什么痛苦不痛苦?只是回收起来更加方便罢了。

    …………

    “成了~!”孟四海激动的大喊一声。转头吩咐道:“取磨刀石来~!”

    几个弟子将磨刀石抬了过来,试图替师傅磨刀时,被一把推到了旁边。孟四海亲自上阵,光着膀子,动感十足的磨了起来。孟四海磨一阵子,直起身来看看刀体的样子,又不时的用手指肚试着锋口。

    高文举闭口不言,面带微笑看着孟四海埋头磨刀的样子。转身吩咐孟秋和冯积善几个将准备好试刀的东西摆在院子中间。是三根碗口粗细的圆松木,用两个三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