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宋桃源 >

第68部分

大宋桃源-第68部分

小说: 大宋桃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天赐满脸激动:“好!这船不光快,还如此之大,以此船的大小,比我那小船五条加起来装的东西都要多。而且那日我搭乘将军的船回来时,见此种船的样子,竟似不受风向限制,想怎样走便怎要走。要是用此船来路南洋……”

    李连生笑道:“要用此船跑南洋也不是不可,员外且安心等上几日,等我家将军忙完了大伙搬迁的事,便给你个准信。”

    朱天赐一听有戏,连忙搓着手道:“如果可以,不知方不方便请将军带着贵岛勇士随行护航呢?”

    李连生哈哈大笑:“员外且宽心,以我家将军的性子,对员外的事,必然不会坐视不理的。只是,员外倒要仔细想一想了,这下南洋,若是真的想请我海坛岛的快船来护航或是代为运送,员外的诚意又当如何呢?”

    朱天赐闻言想了想开口道:“将军,不瞒将军说,经此一事,朱某只能求平安赚几个辛苦钱而已,至于这谢仪之事,但请将军开口,只要朱某拿的出,绝无二话。”

    李连生连连摆手:“朱员外客气了,你冒这么大风险下南洋,自然是为了多赚几个钱,我等虽顶着个海盗的帽子,却也绝非倭奴那般丧尽天良之辈。按说呢,大家同为炎黄子孙,我等便是辛苦上一趟,替员外走上一遭倒也无所谓。可是员外你想啊,这岛上上下下万多口子,就指着这个吃饭呢。我家将军又开不出那个口,因此,小将才出这么个主意,若是员外真有诚意,且等过几日自行向将军提及便是了。”

    朱天赐点点头:“理当如此,哎呀,原本朱某还担心这耽搁上几日还来不来得及在年前将货物送到占城,这要是有了这种快船,莫说到占城了,就是再跑回来那也是来得及的。要是再有贵岛的虎贲之士随船护航,那可就真的万无一失了。如此,朱某便静心等许将军回来自行向他恳请便是。”

    李连生点点头:“如此,便请朱员外安心在岛上住上几日了。”

    朱天赐得知借船的事大有希望,心情不免大喜,全然没了刚上岛时的紧张之感,便央着李连生带自己在岛上到处转转,欣赏欣赏这岛上的景色。

    看到到处忙碌的人群一队队的扛箱架包的样子,想必便是李连生说的搬迁队伍了。在转了一圈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兵器坊附近。李连生见朱天赐似乎有些乏了,便带他进了兵器坊问鲁怀李讨杯水喝。

    鲁怀李见是李连生带着朱天赐,心情大好,忙大声招呼:“四叔,来贵客了,赶紧上茶!”

    李连生奇道:“鲁班,你如今这谱可真够大的呀,这吕四叔好歹也算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了,倒要被你吆喝来上茶。可真有你的。”他知道自打高文举看上吕全忠之后,老头已经带了一帮人分出去单干了几个月了,今天不知怎么的又在兵器坊中出现了,却被鲁班头抓了壮丁,当成小厮使唤了。

    鲁怀李神秘兮兮的看了李连生和朱天赐一眼道:“嘿嘿,连生,你不知道,四叔跟着高庄主学到一手好本事,这折腾了几个月如今总算有点眉目了,那可真是好东西啊,可他就是太小心眼,早上拿来之后就让我看了一眼,我这儿正打算借着贵客的身份沾点光呢,你们可别漏了气啊。”

    李连生和朱天赐对了个眼神,什么好东西就让鲁怀李连话也说不清楚了,心头虽然好奇,却也没过多表示,只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等着人上茶。

    吕全忠的撩门帘走了出来:“班头,你可不能这样啊,这东西好了坏了,咱还是等高庄主和将军回来再说吧,你这大呼小叫的……”

    鲁怀李长叹一声:“我说四叔,你怎么越老越糊涂啦?那东西庄主和将军看了,就算满意了又如何?还不是为了将来能换几个钱?如今,这面前就坐着个财神,你让他看了,若是满意,不就省了庄主和将军再烦心了嘛?”

    吕全忠看了一眼李连生,由于角度问题,他倒没看到并排坐在李连生旁边的朱天赐,当下没好气的说道:“李副将算什么财神?难不成昨夜里巡海撞见金山了?”

    李连生裂嘴一笑:“四叔,你可真是人老眼花了,我不是财神,财神坐在我旁边,你老人家也看不见。喏,这位,看见没,苏州朱员外,常年跑南洋的,你有什么东西怕找不到买主?”

    吕全忠探过身子看到了朱天赐,见是外人,又见他衣着与大家颇有不同,想来不是两人骗自己,忙拱手道:“原来是朱员外,失礼了,朱员外果真是跑南洋的?”

    朱天赐也不知道鲁怀李搞什么鬼,却见他不断的给自己使眼色,于是十分配合的还了一礼:“不敢有瞒前辈,这南洋占城,晚辈每年都是要跑上一两趟的。若是前辈确有好东西,多了不敢多,比中原多卖上十倍的价钱,晚辈自问还是办得到的。”

    吕全忠这才点点头:“如此说来,倒也不妨让朱员外鉴赏鉴赏了。”回过头喊了一声。

    两个小厮各端着个木盒子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吕全忠也是小心翼翼的从一个小厮手中接过一个盒子,轻轻的放在大桌上,转头对鲁怀李道:“班头,劳烦你去泡壶茶。”

    鲁怀李十分爽快的点了点头,一路小跑进去泡茶了。看的李、朱二人十分纳闷,这到底是谁使唤谁呀。当下对吕全忠那盒子里的东西更感兴趣了。

    吕全忠打开盒盖,小心的从中取出了两件东西,轻轻的放到桌上,推到两人面前:“还请两位品评。”

    李连生好奇的拿起这件如同水晶一般的小杯子,转着圈看了一番,又扣在眼睛上看了看外面,十分内行的说道:“水晶的,四叔,你挖到水晶矿啦?这水晶盏做的不错,新学的手艺?”

    吕全忠十分不屑的撇了撇嘴,理都没理他,很专注的看着朱天赐。

    朱天赐一看到眼前这透明的杯子就惊呆了,十分激动的捧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个不停,嘴里喃喃说道:“琉璃,琉璃,没错,这是琉璃的。四叔,难道说,这东西……是四叔你自己烧出来的?”

    吕全忠一竖大拇指:“朱员外果然好见识。”再扫了一眼有些尴尬的李连生,很自豪的说道:“这东西的确是咱们自己烧的,不过小老儿可不敢居功,这法儿是高庄主传下来的。而且庄主当时还给这东西起了个名,叫玻璃。”

    鲁怀李捧着一个大茶壶喜匆匆的走了过来:“四叔和他那一帮小子试了几个月,终于有眉目了,前几批不是变了形就是颜色不纯,这回这一炉十六只,可是个顶个的通透。来来来,先试试用它品茶如何。”

    看着橙黄透亮的茶水在杯子里翻腾,大家都是一副看不够的神情,过了好一会儿,朱天赐才回过神来,小心的将杯子端到嘴边,品了一口,发觉茶已经有些凉了,却也顾不上这些,兴奋的冲吕全忠说道:“四叔,有了这东西,咱们可就发大财了。哈哈。”

    吕全忠欠了欠身子,问道:“依员外来看,这杯子,一只值得多少银钱?”

    朱天赐已经有些忘形了,右手端着杯子目不转睛的看,左手轻轻挥了挥,随意的说道:“这东西哪里还能用银钱来算?说是价值连城,那也不为过。只这一只杯子,就能换回一船象牙来。”

    这话一出口,他也顾不上看当场近乎石化了的几个人,自己喃喃道:“当年那大食人,几个琉璃珠子也换了上千支象牙回去,要是送这样一只杯子给那占城城主,能换回什么来?换点什么好呢……”

    ******************

    感谢书友盛臣七品的持续打赏。感谢书友我爱羊羊的热情关注。找房大业还未完成,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抱歉了。!~!

    ..

057 改变的开端

    徐府。

    徐锴一副惬意的样子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享受着柳三变在自己肩膀上轻轻的按摩。突然一睁开眼睛,瞄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徐重信的柳宜,吁了一口气道:“说说吧,这几天下来,你们有什么看法?”

    徐重信想了想道:“经过这几天对那高氏兄妹的观察,我发现文举贤侄的确称得上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可谓胸中包罗万象、出口成章。最难得的是他能用深入浅出的言语将道理说的明明白白,让人不得不心悦诚服。”

    徐锴白眼一翻:“我是问小慧,关于这丫头,你们怎么看?”

    柳宜看了一眼有些尴尬的徐重信,欠欠身子道:“恩师,依弟子看,那小慧小姐虽然称得上博闻强记,但其胸中所学,犹如蜻蜓点水,实无多少真材实料啊。”

    徐锴长叹一声:“你们俩个,一个年仅六岁的丫头,你想让她学多少真材实料?她学了那许多东西又做何用处?你们完全没明白老夫的意思。我是问,你们觉得小慧那丫头比起我们家的两个丫头,是开心呢?还是不开心?以她的所学,比我们家的两个丫头又如何?”

    徐重信汗颜道:“说起来,这倒是孩儿的不是了,两个丫头至今识字仍不过几百,所习文章更是屈指可数,连千字文也背不下来。和小慧比起来,直如云泥之别。”

    徐锴苦笑了一声:“看来你还是没明白,为何要处处考虑孩子们学了多少东西呢?你们没有发现小慧那丫头,所有不知道的东西,或者忘记了的东西都会毫不隐瞒的说出来吗?你们就没想想,咱们家的孩子们会不会这么做?其中又有什么差别么?”

    柳宜想了想道:“恩师这么一说,弟子倒想起来了,那小慧小姐果然如此,虽然有不知道的东西,或是说错了的话语,从不避讳,似乎觉得记错或是说错全然无关一样,而每到此时,那高文举却并不责怪,这和弟子所学道理全然不同。”

    徐锴点点头道:“你们再想想,这几日,文举当着大家的面给小慧教授东西的时候,可有一丝半点的勉强之意?最重要的,据文举自己言道,他为小慧教授知识,几乎都是用这种形式。一个教的高兴,一个学的开心,这种教学之法,却不知你们还曾在何处见过?”

    徐重信和柳宜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徐锴接着道:“文举言道,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若是泯灭了天性,必然招致其心中的不满,或许此时年幼无法反抗,但这种情绪长时间的积累,最终还是要找到一个发泄的渠道。因此,许多少年时为人称道的神童,往往成年之后变得离经叛道,甚至误入歧途。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啊。”

    看了对面两人一眼,徐锴接着道:“老夫初一听,也和你们一样并不相信,可是这几日,老夫仔细思索了一番,何必去找例子,老夫本身便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从懵懂记事开始,先生便严格要求,一举一动都要按着先生要求的样子去做。可那时,心中快活么?不见得!因此,当老夫考中功名,入朝为官之后,才有意变得狂妄自大,恃才傲物,指天骂地,简直不可一世。可是究其根本,却是老夫长期的不满情绪积累下来,到那时发作了而已。”

    “文举一席话,将老夫从多年混沌中叫醒了过来。你们呢?难道就没有一点感悟吗?再想想,冲着孩子们严历要求的时候,嘴里念念不忘是为了他们着想,可实际上真是这样吗?此时的孩子们就能理解吗?难道非要等他长大了翅膀长硬和你对着来的时候才觉悟吗?”

    “文举说的对,给孩子们教东西,得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你们不觉得他给小慧编的那些个简单易懂的儿歌比四书五经更加容易学吗?小慧才六岁,便能完整的数到一千个数,那是从她踢毽子,跳绳中同时学来的。难道不比硬逼着孩子背数要来得轻松吗?”

    “你们再比比咱们家的两个闺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学足了大家闺秀的风范,可是你们看看两个孩子那羡慕的眼神,再想想看,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孩子想要的?难道非要等孩子们长大了来嫉恨我们这些长辈吗?”

    徐重信和柳宜面色苍白,一脸冷汗,不知说什么才好。

    徐锴挥挥衣袖:“好了,你们自己去想吧,老夫要和七郎手谈一局。”

    两人起身匆匆一礼,退了出去。走出老爷子的书房,柳宜自回了客房,徐重信漫无目的的在府中散步,几个下人不知老爷为何脸色如此难看,都不敢上前去碰那个霉头,纷纷绕道而行。

    徐重信糊里糊涂的走到了花园门口,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嬉笑声,分明就是小女孩发出来的。心头一阵恍惚,仿佛又看到了小慧那天真烂漫的笑容。转念再一想,高文举兄妹已然离去了,怎么还会有如此放肆的笑声?自己治家严谨,从来不许孩子们过分嬉闹,就连高文举和小慧在府中做客的这几天,几个孩子也没这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