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272部分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272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督救命呀!”二人来到大厅,“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便高呼救命。

    “你等何人,如此狼狈,有何要紧之事?”司马懿坐在大座之上,沉声问道。

    其中一人言道:“我二人乃白马城杨豹将军麾下的牙门将。”接着,他便将言奋出兵欲攻打白马,然后杨豹听从鲍勋的计谋出兵截击言奋,又如何伏击言奋,以致后来被汉军大队兵马所围,杨豹遭诛之事叙说一遍。

    司马懿“噌”的一声从大座上站起来,口中直呼:“完了!白马城完了!”

    司马师不解的问道:“父亲何出此言?”

    “你等想想,杨豹贸然出击,又使杨昆引兵诈入乌巢渡口,此二人已然全军覆没!那么汉军会放过白马区区五千兵马?以那王保为人,定然会引兵归降汉军。”司马懿对这些人分析倒是十分透彻。

    司马望上前请战:“叔父,也许王保还没有投诚。不如侄儿领兵前去救援,或许能够保下白马!”

    “怕是已经晚了!诸葛亮既然有此一举,想必已经设计很久了!我们能够想到去救援,他自然会安排伏军于路侧。我军岂不是自投罗网乎?”司马懿与诸葛亮久战疆场,已经熟知对方的套路。

    这也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相对峙,久久难竟其功的原因。

    曹休问道:“不知都督有何打算?”

    司马懿看了看曹休、曹罗等曹氏将领,低头沉思半晌,说道:“怕是要舍去汝阴,退归兖州了。”

    曹休急忙问道:“莫非都督是怕敌军占据了白马,从白马攻击兖州,而使汝阴成为孤城,陷入死亡之城?”

    “文烈所言正是老夫所虑之事。一旦白马陷落,兖州城失守,试问我军又如何面对诸葛亮的围困?或许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投降!”司马懿说道。

    “既然如此,便请都督带着曹罗的虎豹骑退守兖州。某自领本部镇守汝阴,若是敌军攻势猛烈,守城不住,亦可退往兖州。不知都督以为何?”曹休献计。

    司马懿心中暗笑,小子还算是开窍呀!老夫就是想要你在此守城呀!

    他不动声色的说道:“既然文烈有此意,本都督便领了。公镇将军(卫臻),汝留下来与文烈将军共守此城。”

    “喏!”卫臻答应道。

    安排妥当,司马懿留下曹休、卫臻两部,统领两千多虎豹骑和十几万大军出北门往兖州而退。

    沿途,他在兖州南部的湖区安排了两支驻军,以便接应曹休二人。

    两军交战就是差在了信息、情报的打探和传递上。

    汉军情报系统可以说囊括了整个华夏,从南至北,各地都有。这便是刘骞穿越过来的优势。

    这不,司马懿刚刚带着大队兵马离开。

    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诸葛亮的耳朵中。

    诸葛亮看着信报,脸上露出笑容,暗道:司马仲达,你和我斗,还嫩着呢!小样的,看我如何收拾你?

    “来人!”他把书信放下,抬头喊人。

    帐前侍卫跑进来:“见过丞相。”

    他抬手示意免礼,然后说道:“马上派遣鹰扬探马通知平东将军徐漠,陈兵黄河边,莫要前进,静候命令!”

    “喏!”侍卫答应一声转身下去。

    诸葛亮站起身,来回转了几圈,遂使人找来韩飞、薛立、土盎、张苞、关兴、关索、张爽等人。

    “司马懿带着大队人马撤离汝阴。汝阴城中只有曹休、卫臻二人的不足六万人,不知你等有何想法?”诸葛亮向众人问道。

    韩飞言道:“若是能够说服卫臻来降,济阴城岂不如探囊取物一般?”

    “偶?说服卫臻,汝因何有此一讲?”诸葛亮没想到韩飞还有此想法,毕竟这里面与卫臻熟悉的人不多呀。

    这些人都是创汉将领的子弟,有几个与魏军这些将领有过交集?

    韩飞赶忙说道:“丞相有所不知。飞亲卫营中有副统领唤作卫显,乃是卫臻的一个远房侄子。显幼年丧父,多亏卫臻周继才得以长大。后来中原战乱,便与卫臻一家失散,为我父所救。”

    原来是这样呀?

    “子言,莫非你是看城中只剩下曹休和卫臻两人,才提出此事?”诸葛亮面带赞许的微笑问道。

    “不错,丞相常言司马仲达计谋过人,明察慎微。故末将见其在汝阴,久久不敢向丞相提及此事!”韩飞说道。

    “很好,你考虑的很周到!”诸葛亮赞许的点点头,又吩咐道:“此事便由你来安排吧。回去告诉卫显,让他明日准备妥当就出发吧!”

    “喏!”韩飞答应一声。

    诸葛亮遂使众人下去准备。

    韩飞回到营帐中,找来卫显,把事情向卫显说了一遍。

    卫显看到将军为自己的叔父如此着想,一激动跪倒在地,磕头说道:“属下定然说服叔父和兄长来降。”

    “好!某许汝随从三人,明日,你等便动身前往汝阴!切记一路小心,不得鲁莽行事!”韩飞仔细交代道。

    “喏!”卫显答应道。

    次日,汝阴城外四个游方的商人来到汝阴城东门外,口口声声要见卫臻。

    守城卫兵急忙跑到城里去见卫臻。

    卫臻十分纳闷,谁呀?不记得自己有什么做买卖的亲戚呀?

    纳闷归纳闷,他还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卫烈一同来到城上,躲在隘口赏目观看,只见城下站着四个人,为首的一个一身商人打扮,不过长袍因为沿途奔波显得有些破旧;身后三人看样子是随从。

    卫烈看了一会儿,忽然说道:“父亲,好像是卫显表弟!”

    什么?卫显?他不是死在乱军之中了!

    卫臻闻言心头一震,仔细观看还真的越看越像,遂高声问道:“下面何人,要见老夫?”

    卫显抬头观看,只见卫臻须发已经发白,但是容貌并未有多少改变,朗声答道:“叔父,多年来容貌未变,但是须发确已发白。侄儿卫显久不在身前尽孝,心中颇为惭愧呀!”

    “显儿,真的是你?”卫臻这一下子确认出这个侄子,亦是养子的卫显,声音都有些发颤。

    卫烈急忙使人打开城门放卫显四人入城,一边高声说道:“显弟,为兄这就放你进城!”

    ***

    这一章增加了卫家认亲的这一环节,写的不是很好,请各位担待!

第385章 起内讧逼反卫臻,开城门迎接丞相

    第385章起内讧逼反卫臻,开城门迎接丞相

    上文书讲到卫显听从了韩飞的指示,来到白马城欲说失散已久的叔父卫臻。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为人勇烈,好施。自黄巾末期,二十不到的他便在李典的队伍中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曹操看重其能力,遂使其独守祈乡,以作梁都策应。可见曹操对其之看重,时曹操薨,曹昂尊父遗命,使其继续留任。

    卫显入得城来,跟随叔父卫臻和兄长卫烈回到府中。

    分长幼落座之后,卫臻关切的问道:“显儿,这些年都经历些什么艰难,和叔父说说!”

    卫显整了整头上的帽子,面露沧桑的说道:“昔日中原混战,显与叔父和兄长走散。那时,显年幼心中害怕,却不敢走远,怕叔父和兄长回头找显而不得!那一日,显在死人堆中吓得要死,看到那些士兵们提着刀枪不管老幼、不分男女,径自杀死,只得藏于死尸之下。”

    说到伤感之处,他凄然泪下,声音有些哽咽。

    “哎!苦了你了,表弟。后来呢?”卫烈在一旁听着,亦是伤感。

    卫显擦拭了一把眼泪,接着说道:“等到晚上那些士兵离开,我才从死人堆中爬了出来。那时,我饿得发慌,就在死人堆中摸索吃的。找到了几袋干粮,我就藏在身上,逃离了战场。我一个几岁的孩子,只要不是在战场上,一般都没人搭理。到后来,我把干粮吃完了,只好沿途乞讨。”

    “那你是如何干上商人这一行当的呢?”卫烈又问道。

    卫臻则是一个劲儿的擦着眼泪,脸上满是悲痛的伤感。

    卫显红着眼睛望着远方,喃喃的说道:“我不知道自己挨过多少饿,受过多少冻!直到我十二岁那年的那个冬天。记得那是下第一场雪的那个晚上,我冷得不得了,躲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门房下避风。

    就在我感觉要被冻死的时候,那个门房的侍卫看到了,还把我带到了门房内,给我吃的,让我烤火。

    没过多久,从那里面走出几个人,为首的是个彪形大汉,国字脸、方额头,虎目虬须,好一个大汉。

    他温和的对我说:孩子,多大了?家里的人呢?

    我看他那么有威风,却这样温柔的和我说话,胆气就足了,一边咽着一边说道:不知道,我父母早亡;叔父们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他又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叔父是谁?

    我就告诉了他:我叫卫显,叔父卫臻是曹将军麾下的将军。

    当时他怔了一怔,遂即说道:孩子,你就先在这里住下吧!日后有机会再去找你的叔父吧。

    于是,我就在他们家住下了,后来一直陪着他的儿子读书、练武,后来还一起上了学院。”

    卫臻听到侄儿被人收留,还有如此好的待遇,心情才有了一些好转,遂问道:“此人是哪一个呀?为何没有带你来见我?”

    “这……”卫显看了一眼周围的家人。

    卫臻自然会意,便对下人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我们自家人说话,不用你们陪着!”

    下人们无声的退了下去。

    卫显这才说道:“救了侄儿的那人便是扬名天下的十二器将排名第二位韩钺韩闭生老将军。”

    十二器将?韩钺韩闭生?

    “啊!”卫臻猛然站起身来,指着卫显,喝道:“什么?你竟然是汉军的奸细?”

    卫显慌忙离座,跪倒在卫臻面前,恳切的说道:“叔父,显儿知道你待我如亲生。然显何尝不是日夜思念叔父和兄长!曹操待叔父不薄,乃是叔父昔日立下的汗马功劳所制。昔日叔父在李典李曼成麾下随同曹操南征北战,想必立下的汗马功劳比不上李曼成吧?您与曹操的感情亦是比不上李曼成吧?而当初李曼成投曹,亦是为了汉室江山,而非为曹魏江山,是也不是?”

    卫臻被卫显所问搞得有些无语。

    是呀!曹操当时乃是一世能臣,却被程昱这个伪君子拖到了叛逆这个角色上来了。

    得!曹操日益增大的野心,却被他把帽子安在了程昱头上。怕是老迈的程昱知道这个事情要被立刻气死了。

    卫显见卫臻低头思考,再次下药:“叔父,我等都是大汉子民,又因何为了那个人一己之私,而成为千古罪人呢?侄儿受汉丞相诸葛亮之托,假扮商人前来见叔父,便是为了叔父麾下数万人之性命,为了济阴城中数万百姓之性命呀!”

    卫臻的心思刚刚有些动摇,就听到外面有人吵杂。

    卫臻父子和卫显四人急忙站起身来,欲出门观看。

    房门却被人闯开,“呼啦”进来数十个军士。

    卫显一看,还不是一拨的。先进来的这些人挡在了他们的前面,后进来的人与先进来的人形成了对峙。

    就在此时,自打门外走进一人。

    谁呀!不是旁人,正是济阴城的守军主将曹休。

    卫臻一看曹休进来,厉声喝道:“曹文烈,汝这是演的哪一般?为何引兵进入我的府邸?”

    “卫公镇,有人通报说汝收留奸细,意欲叛逆!某前来擒拿于你!”曹休冷冷的说道,同时直愣愣的盯着卫显四人。

    “无凭无据,汝这是血口喷人!”卫臻斥责道。

    “偶?血口喷人?那,我且问你,此四人是何人?”曹休冷冷一笑,指着卫显四人问道。

    卫臻这才明白,是有人向他通报自己接卫显进府之事。

    想明白这一点,他莞尔一笑,用手一指卫显说道:“看来文烈你是弄错了。这是我的侄子卫显,难道你不接到十年前我们战败之后,他就丢失了吗?”

    卫显?我自然知道,但是这与你等通敌又有何关系?

    曹休根本就不给他面子,直接打断他的话,说道:“公镇,若是你没有通敌,便将卫显交给我带走!”

    “文烈,你莫要欺人太甚!”卫臻见到侄子,岂能如此轻易的被他带走。

    “难道你也要一同前去?”曹休持剑上前一步,进逼卫臻。

    就在这时,外面再次大乱。

    曹休的副将从外面爬了进来,慌张的说道:“将军,他们的人马围了上来!”

    曹休的脸色顿时变了又变,回头对卫臻言道:“算你狠,回头再说!”

    转身,他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