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304部分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304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叫嚣着,挥舞着双锤就上来了。

    吕星以为他只会一些蛮力而已,便将大戟施展开来。

    可是,刘慎岂是只有蛮力的猛将不成?他自幼受到父亲的亲自指点,一对瓮鼓擂金锤那是用的神出鬼没,变化多端。别看这对大锤沉,但是在他手上可是犹如玩物一般。

    一看吕星大戟挑、砍、挂、扫、刺,一招快似一招,一招狠似一招;他丝毫不慌张,左一锤挡开方天画戟的挑刺,,右一锤趁势击打吕星的腰际。

    吕星先是格挡刘慎的大锤,只要有机会,就会不失时宜的攻击着刘慎。

    这一战打起来了。

    这个精彩劲儿,可就别提了!

    却见方天画戟快如电,犹如巨蟒飞腾,闹海翻浪声势如虹;再看瓮鼓金锤猛如虎,变化莫测如神助,左一锤右一锤,锤锤建功。

    二人都是快攻,转眼间便打上了二百余回合。

    吕星是越打越心惊,越打越着急,一着急就开始出汗,一出汗体力消耗就开始下降。他就开始捉摸如何摆脱刘慎的攻击。

    这样下去,自己迟早要败!

    吕星心中十分清楚,现在他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这位汉朝的琼王可不是一般的厉害,怕是父亲全盛时期可以与之有的一拼,也只能说是有的一拼罢了!

    猛然,他瞅准了一个机会,拨马便逃。

    刘慎一看,想逃?没门!

    他将大锤一挥,高声喝道:“儿郎们,给我冲!”

    接着,他一马当先,带着两万余骁骑护卫旅的骑兵径直追了过去。

    与吕星一同出来的魏军不过是程喜所带万余步兵,面对两万余骑兵的掩杀,哪里还有战意?一个个紧跟在吕星身后,撒腿便逃!

    刘慎带着骁骑护卫旅的士兵在后面收割着这些魏军的生命。

    ……

    而此时,魏军营寨也受到了汉军的攻击。

    原来,淳王刘瑾昨夜悄悄派遣霍戈、周伟两部从下邳两个侧面绕出城去,潜伏在魏军大营之外,就等着刘慎击败吕星之时袭击司马懿的魏军营寨。

    吕星带着败兵撤退下来,正好遇到霍戈、周伟两部以火箭袭击魏军营寨。

    霍戈使部将尹齐、李强二人拦截吕星;周伟则使部将何般、方夜二人拦截程喜。

    程喜、吕星的兵马被三方围住,形势十分危急。

    吕星死命冲杀,救下程喜。二人在数十名亲卫的护卫下冲出了重围……

    然而,魏军大营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火光大起,魏军士兵顿时大乱起来!

第424章 败司马双王复徐州,春乍寒诸葛破天机

    第424章败司马双王复徐州,春乍寒诸葛破天机

    且说刘瑾以诱敌之计为初,使琼王刘慎从正面击溃了小温侯吕星;又使大将霍戈、周伟二人各引本部兵马夹击了司马懿的大营。

    吕星、程喜所部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只余下数十人跟随二人闯出重围,落荒而逃。

    司马懿发现敌军伏于两翼的伏兵时,霍戈、周伟的先头部队已经赶到了魏军的营前。那燃烧着火焰的火箭密密麻麻的犹如一场火雨从空中倾泻而下,顷刻间便将魏军外围的营帐点燃。

    那火势在干燥而寒冷的早春沾染而着,火势一发不可收拾。

    魏军士兵刚刚形成的一点防御,被这凶猛的火势一下子击溃了。

    大都督司马懿使副将安东将军陈褰引部将刘茂、柳风二人在偏将军董衡、董超的协助下引兵向周伟一部迎来。

    周伟先头部队乃是参谋将军庞会所部两个雄步团的步兵。

    庞会,庞德之子,文武双全,是汉军中儒将之一,善步兵阵地战,远攻而近守,是其最拿手的作战方式。

    他将两个雄步团的步兵分别布于自己护卫营的左、右两个前方,以方阵推进,以什长、伍长为先锋统领士兵在前,统领、团练等将领居后策令指挥。

    近两万步兵的火箭突射,便是远攻的第一手段。

    在团练将军的号令下,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动作,一轮箭雨同时抛射出去。

    躲在营寨里还没有来得及集合,准备迎战的魏军便被这一轮箭雨打乱了。

    陈褰五人带着士兵们格挡着迎面而来的火箭,冲了出来。

    庞会冷冷一笑,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吹进攻号角!进攻!”

    他身后的那名贴身传令兵从马鞍桥上摘下牛角号,“呜!呜……”的吹了起来。

    只见那两个团队的士兵纷纷收起长弓劲弩,各持刀枪,在什长、伍长的带领下跨着整齐的步子朝着敌军营门口出来的敌军部队逼近。

    眼看着越来越靠近陈褰所部,庞会知道是冲锋的时候了,遂传令道:“吹冲锋号角!冲锋!”

    “呜呜!呜……呜……”号角声徒然而变。

    正在前进的什长猛然分开,带着士兵们让开了一条丈余宽的道路来。那后面的团练将军、团副将、团参将和一众统领、副统领骤然策马而出,其后是诸多护卫士兵骑马紧随冲锋。

    “杀!冲呀!”那团练将军、团副将、团参将一面向前冲着,一面喊道。

    那后面紧随的士兵立刻响应,皆高呼:“杀!”

    一时间汉军犹如下山的猛虎,入海的蛟龙,勇往直前的冲入了敌军大阵。

    与此同时,参谋将军庞会一抖丝缰,一马当先迎向了魏国安东将军陈褰。

    陈褰当初独败张温,可谓是勇猛之极,悍勇不可方言也!

    如今面对庞会,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竟然如此厉害!区区一柄看似轻薄的绣花小片刀,怎地在他的手中如此厉害呢?

    其实,庞会的武艺在汉军之中也只能说是一般般而已;若是以其父的评论来讲,他的武艺难登大雅之堂!只是他天资聪颖,善于排兵布阵之法,故其综合评定足堪参谋将军一职。

    他掌中这柄刀,长九尺,刀杆取自南方蛮荒之地所产的白蜡杆浸制而成;刀头以精钢打造,重约十五斤。所以,这是一柄轻刀。幼年时(庞德初归汉朝),偶见太上皇,颇为镇定,举止大方,行礼答言从容不迫。太上甚喜之,遂召身边,而赐轻刀技九式。

    轻刀技九式,乃是刀中的快击之技,比之清风刀法要快,比之狂风刀法要狠。

    陈褰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欺其刀小,故而轻视了庞会。

    其实不单单他轻视了庞会,就连一般不熟悉庞会的汉军将领都会有些疑惑。

    二人交手不过三五个照面,庞会竟然攻出了十几刀。

    陈褰如何招招抵挡?十分不幸的被庞会在背上、肩上、腰部、肋部砍中了好几处,幸亏有铠甲罩身,才得幸免。

    饶是如此,陈褰也被吓得,一阵阵恶寒,扛着挨上几刀的危险,拨马便逃。

    前文书多次讲到庞会乃一儒将。

    看到陈褰夺路奔逃,他微微一笑,高声喝道:“魏军等听好,你家主将已经逃跑,尔等在此因何溺战于此?”

    是呀!你们的主将都跑了,你们还在这里溺战什么呀?

    好吗!他这一句话竟然将那些魏军唬得磨头便跑。

    陈褰听到此言,本欲回头再战。

    可是,覆水难收,败兵难止呀!

    这个时候再想着收拾阵型继续与庞会交战,他是无能为力了!事到如今,他只好带着士兵们落荒而逃了。

    因为他就是不想逃,士兵们已经不再听从他的指挥,纷纷逃窜;而后面庞会引领大军正在往这里赶来来……

    庞会并没有过分的追逐他们,只是在后面紧紧吊着,使他们没有停下来整顿阵型的机会,以防他们回头反扑罢了。

    而此时周伟会合了何般、方夜,与琼王刘慎、霍戈三方夹击,狠狠地重创了司马懿所率的魏军主力。

    而在这次战役之后,司马懿深深地患上了忧郁症。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汉朝的这位年轻的淳王竟然如此厉害?其智计百出,而且一环连着一环。

    还有就是那位用锤的琼王刘慎,竟然将吕星击败,其麾下两万余骑兵之悍勇令人咂舌!

    司马懿十几万大军死伤无数!幸亏撤退及时,司马懿才得已逃生。

    在一众副将的掩护下撤退到了鲁国,司马懿不得不将新得到任城、昌卢等地再次拱手让出。

    于此同时,兖州方向也传来了战败的噩耗——曹休被兖州都护使薛立击败,退守东平。

    刘瑾、刘慎兄弟引兵直逼鲁国城下,设下品字营寨,欲困司马懿。

    用刘瑾的话讲,此番出征不在乎夺得魏国多少城池,只要斩杀了司马懿,便是最大的胜利。可见司马懿这厮在汉朝当权者心中的地位!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这个初春的季节竟然下起了雪。

    华山北麓,八名老者围坐在一团炉火之前,烤着火,聊着天。

    映红的炉火照亮了几个人的面目,六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和两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从他们年迈的容貌上依稀可以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这八人不是旁人,正式昔日的镇国将军、今日的太上皇刘骞和他的六位结义兄弟,还有刘备刘玄德。

    “诸位王弟,今年怕是一个灾荒之年呀!”须发已经皆白的刘骞伸手从炉火上取下水壶,将面前的茶杯中到满水,缓缓地说道。

    “是呀!大哥所言极是。春冻大地,万物皆衰。只是不知道,陛下如何对待这次战争?”一旁须发花白,显得最为硬朗的,乃是赵云赵子龙。

    “七弟所虑,正是为兄担心之事呀!罡儿这些年做的不错,尤其是对瑾儿的提点。看来,他是想让瑾儿将他手中的担子接过去呀!如果,这一次瑾儿成功将司马懿擒获或斩杀,罡儿便会向我来请命了!”刘骞满是担心的说道。

    “皇兄,陛下为何不在寻找一后妃,生个儿子,传位于他不是更好?”刘备一直对这件事搞不明白,因此问道。

    “玄德,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你可知高祖江山因何屡遭涂炭?”刘骞还是没有明确告诉刘备。

    关羽在一旁打岔说道:“大哥,我们是否下山,回朝看看!”

    “不必了,罡儿会处理好的!”刘骞端起茶来,慢慢地品尝起来。

    长安城内,洪武大帝高居金銮殿上朝会群臣。

    “诸卿,初春大雪,寒冻大地!怎会有如此天气?”洪武大帝向朝堂上的一众文武问道。

    丞相诸葛亮出班禀奏:“启奏陛下,此乃不祥之兆呀!春冻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岂不将不百姓的夏粮早种全部冻坏?”

    少府贾穆出班奏道:“陛下,丞相所言极是。我朝连年征战,本当休养生息。奈何魏国兴不义之兵犯我徐州,大兵行下,粮草消耗甚重!若是今年夏粮难收,我朝中储备难当百姓救济也!”

    春冻大地!?当真是一个不祥之兆呀!难道此番又要兵溃一窥不成?父皇呀,我当如何呢?上天真的要考验我不成?

    洪武大帝不由得有些迟疑,毕竟刚刚派遣自己的两个兄弟到了前线。

    贾穆看到天子迟疑,继续说道:“陛下,我朝府库虽然尚有余粮,但是一旦收成不强,百姓税收不足,再惹起民患,怕是顾此失彼呀!”

    御史大夫法/正亦是出班禀奏:“陛下,臣以为某国者非动以刀兵。故使淳王与琼王引兵还朝,并没有什么不可!”

    洪武大帝转头看向诸葛亮,问道:“丞相,莫非你昨夜观看星象,有什么预兆不成?”

    “陛下,百姓所求甚少,不过是安定与温饱而已!连年征战,吴魏都国库空虚,自不比我朝。若是今年夏粮欠收,北国定然出现民患。”诸葛亮说道。

    夏粮欠收,出现民患!?

    看来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了对策。也好,便召回双王,再布边防吧!

    洪武大帝想通了,遂点点头说道:“诸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告知淳王刘瑾、琼王刘慎:‘战事瑾而慎之,莫要大动干戈。择便利而取司马,攻不成可退归还朝。徐州都护府之行事,交由董渊酌情处理便是!’”

第425章 摆龙门淳王赚司马,守徐州董渊整兵制

    第425章摆龙门淳王赚司马,守徐州董渊整兵制

    有的朋友要说了:诸葛亮在后方搞内政,看来是搞出毛病来了吧!咋,还有劝慰天子不再攻伐、收复故土了?要知道演义中诸葛亮可是一战争贩子呀!六出祁山,屡次攻伐,这次怎的变了性子?

    其实,那是演义中为了突出他精忠报国,而特意刻画的片景罢了!要不你晚上做梦的时候问问罗贯中呀!

    哈!不说这些了。

    且说天子圣旨尚未送达,淳王刘瑾却在鲁城之外摆下了龙门阵,只困不攻。

    何为龙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