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90部分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罢,相抱而哭。

    李儒听之不耐,厉声斥道:“丞相立等回报,汝等拖延,望谁救耶?”太后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族!”李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接推下楼去;又使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

    真是:

    无谋何进着虎狼,软耳太后遇报应。

    可怜少帝政五月,却遭豺狼鸠酒杀。

    此章之中,部分内容引于罗版三国,还请各位见谅。

第146章 董卓*天下怒,孟德献刀图董贼

    第146章董卓*天下怒,孟德献刀图董贼

    自从李儒暗中谋杀了何太后、弘农王和唐妃,董卓更是肆无惮忌,无法无天。常引兵入宫,昼夜不出,宫内妃嫔宫女,无不落入其魔掌之中。汉庭威严尽失,宫女、妃嫔受其淫辱,稍有不从,竟使铁甲军士戴甲轮番侮辱,更有甚者被矛鎙长柄自下贯穿至头,痛苦而亡,惨烈至极。然,铁甲军士守护宫闱,宫内诸多消息,根本就没有可能传出来。

    宫内悲惨之状,并不日日产生。宫中有那些懂得逢迎的宫女嫔妃,每见董卓入宫,笑言相陪,更是不时找些完身的少女宫女伺候董卓,也可保一天安稳。

    董卓手握大权,然又受李儒之言,广施恩惠与其将校,其部下将校颇为忠心,更为其守护京师进出人等。廖化所遣信报多有口述,至弘农方才书写成信报,在送往上庸。

    校尉伍琼等人常请董卓拥兵出城,行至阳城等地。时至二月,洛阳附近百姓多有组织社赛等活动,百姓云集,热闹非凡。董卓统军而来,圈围赛场,指使军士屠杀男丁,俘虏妇女,抢掠财物,押回军营让军士享受。众多男丁的头颅被挂在车辕之上,昭显其战功。一众堪比土匪的恶徒,返回洛阳,还借言剿匪归来,在洛阳城外焚烧人头。

    军伍之中固然不全部是那些贪财好利之人,也有胸怀正义、不堪与奸孽合污之士。那越骑校尉伍孚常指责其兄伍琼,不要追随董卓,莫要造孽深重,不得自拔!这一日,伍孚又见董卓、伍琼等人斩杀百姓数千,俘获妇女、财物无数。他心中久久不得平静,归家之后,一人独自在房内思量半日,终得一计。

    次日,他内穿小凯,暗藏利刃,同其兄伍琼觐见董卓。伍琼又进言董卓,欲出城采猎。伍孚趁伍琼与董卓相商之时,掷利刃刺向董卓。然董卓力大,双手握住伍孚持匕之手,使其不能动。伍琼竟不顾血亲,同吕布一起助董卓拿下伍孚。

    “大胆伍孚,你敢反耶?”董卓见擒下伍孚,厉声问道。

    “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伍孚挣扎着,瞪着董卓说道。

    董卓大怒,叱令手下把伍孚拖出去,行以剐刑。

    伍孚至死骂不绝口。

    真到是: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时下,刘骞接到廖化所传信报,便使人送信给司徒王允、太常刘虞,书中所云:“未几得知朝中大乱,大将军何进与内宦张让等人相殴致死,可谓天幸。然,奸贼董卓统兵入京,祸害百姓,欺压群僚,废黜天子,实乃篡逆之贼也!今,某与弟玄德皆汉室宗亲,不堪我汉室江山任尔残暴之贼所乱。今我川蜀之兵皆精锐之士,欲清王室,又恐冒渎天子。望公等篆书天下诸侯,各领三五万兵马,进京亲王,以免再出董贼之患。”刘骞此封书信表明了立场,同时也使各路诸侯均不得以兵势欺压皇室与百官。

    同时,那渤海袁绍亦遣使送书给司徒王允。其书如下所云:“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得此两书,连日来,频繁思索计谋,欲纠集百官相商,逐一通知又恐董卓得知,泄密之后性命不保。一日,他进朝上殿迟了一些,见旧日诸大臣皆在侍班阁子内侯朝,便说:“今日乃老夫贱降(就是生日的意思),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

    “定来祝寿。”诸人皆应。

    入夜,王允设宴于府中后堂,旧日诸大臣尽皆到场。酒至酣处,王允忽然掩面痛哭、声泪俱下,凄惨非常。

    众人不解,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

    王允答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坎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

    诸人闻言,多有人亦痛哭不已。

    但席间一人鼓掌大笑,说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王允等人顿时止住哭声,放眼观看,乃是侍中、骁骑校尉曹操曹孟德。王允见其笑,怒责之:“汝因孝廉乃享汉之俸禄,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

    曹操闻言,不以为然,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闻言,急忙起身离席,来到曹操近前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答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王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区区一口刀兵,若换董贼之身死,值矣!”遂亲自酌酒,敬奉曹操。

    曹操轻手拙酒洒地以明誓。遂,王允随取宝刀赠与之。

    曹操藏刀于衣下,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曹操返回府邸,洗漱一番便更衣入睡。近日来深得董卓之意,常赏赐于他。故他心中早有打算,明日一早入府觐见董卓,司机斩杀曹操。至于吕布,自然是调开即可。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见仆人相迎,便问:“丞相何在?”

    仆人知曹操乃是董卓亲信,时常出入府中,也不以为意,便指路告知:“丞相与温侯在小阁中小憩。”

    曹操交代仆人几句,便径自入内。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

    董卓见曹操今日较往时来的晚了一些,便问道:“孟德今日因何来迟?”

    曹操本就故意来迟,见董卓问起,便说:“属下座骑老病羸弱,所行甚缓,故今日来迟。”

    果不其然,董卓闻言,信以为真,心下以为自己部曲怎还可以没有好马可骑?岂不丢了自己的脸面?自己马圈之中多有好马,赐其一匹,又可收其心,岂不两得!

    只见他对吕布吩咐道:“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吕布领令而出。

    曹操见确如自己所料,成功支开了吕布。心中暗忖曰:“此贼合死!”

    他本想此刻就拔刀刺之,因有伍孚之践,害怕卓力大,其有所防,刺杀不成,反遭身死,故未敢轻动。

    然董卓身躯过于肥大,不能够长时间的直座。不一会儿,他感到疲劳匮乏,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曹操见状,心中大喜,暗自得意:“此贼当休矣!”

    只见他急掣宝刀在手,就要分身而刺。没有想到董卓仰面而卧,正看到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此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曹操心中大惊,乃持刀跪下,双手举刀过于头顶,进献给董卓,说道:“操偶得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七星宝刀,放眼观瞧,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吹毛断发、极其锋利,果真是一把宝刀也;遂收下,递与吕布。

    曹操急忙解下刀鞘一起交付于吕布。

    董卓见吕布收起七星宝刀,便引曹操出阁前去看马。

    曹操见马儿俊俏、高大,便向董卓道谢:“多谢恩相赐马,不知操可否试骑一番。”

    董卓便教下人却来鞍辔。曹操牵马出得相府,打马加鞭望东南而去。

    见曹操策马疾驰而去,吕布忽然对董卓说道:“我在阁外看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时被义父你喝破,故才推托此番乃是献刀之举。”

    董卓点了点头,说道:“吾亦疑之。”

    正说话间,李儒自打外面进来。董卓便将刚才曹操之事尽详告之。李儒听完,倒不着急,缓缓说道:“曹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

    董卓向来都听李儒的智谋,闻其言,然行其计,即命吕布差狱卒四人前往曹操寓所唤之。去了良久,四名狱卒回来报告:“曹操不曾回到寓所,此时已经乘马飞出东门。门吏曾住他问之,曹操答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

    李儒见状不由摇头,说道:“如此乃是那曹操作贼心虚故直接逃窜,其此番行为乃是行刺无疑矣。”

    待李儒如此一番解释,董卓不由得大怒:“我如此重用这厮,他反欲害我!”

    李儒进言道:“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

    于是,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真到是:

    夸下海口欲谋贼,枭雄孟德带刀行。

    但恐己力不如贼,寻得良机将逞威。

    哪知铜镜助奸贼,只得献刀换命逃。

第147章 公台中牟诈曹操,孟德成皋害伯奢

    第147章公台中牟诈曹操,孟德成皋害伯奢

    上文书讲到曹操携刀欲谋董卓,被董卓发现。他心思敏捷,急忙借献刀为由,搪塞过去;又见吕布牵马于阁前,假借试马,遁出洛阳,朝着谯郡飞奔而去。

    董卓闻之,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欲捉拿之。那些散布文书的士卒,远比曹操单行匹马跑的快。

    曹操出得虎牢关,刚到荥阳,太阳已经向西渐垂。此时逃命,他还要顾及马匹的体力,策马前行,时紧时慢,不让马儿过早失去体力。

    天色已晚,农家已经掌灯。远处突显亮光,他策马前来。只见一座城池,城门已关。城门之上高悬两只火把,照亮了城楼之上的牌匾,上面书写三个大字“中牟县”。

    他高声招呼城上守门士卒:“城上军爷,我乃过路客商,行路耽搁,还望诸位军爷融通一番。”

    城上士卒高声喝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中牟县自有我中牟县的规矩。日落西山,便是城门关闭之时。汝要入城,但等明日天亮再说。”

    曹操一看这四下里连个村落都没有,上哪里去投宿?不如给这两个士卒一些实惠,些许能够换得入城。想罢,他从怀中摸出几块碎银,扔上了城墙:“些许银两给各位军爷打酒吃,聊表小人心意。如此夜晚,蚊虫繁多,还望军爷融通一二。”

    上面守城的士卒,举着火把捡起那几块碎银,用手掂掂,感觉到有几两。二人互看一眼,低声商议一番,便悄然打开城门,放了曹操进来。

    曹操谢过守城士卒,径往城中驿站而去。

    待他走远之后,守城的两名士卒中有一人忽然说道:“哎,我观此人怎地如此面熟?似乎在哪里见到?对了,午后张贴的告示!”

    “汝言此人乃是告示通缉之人?”另一人问道。

    “不错!不然,你我二人再去观看仔细!”言罢,二人出城来得张贴告示的地方,举着火把观看。

    果不其然,正是曹操的画像。那曹操急于赶路,没有注意这些告示。那些路上传送告示的军士,沿大道而过,远比曹操走小径传送的快一些。也和该曹操有此一劫!

    此二人观看一番认定,曹操与告示之人相似,赶紧关闭城门,往县衙通报。

    县衙内自有那些守卫当值的衙役,当值首领是个捕头。闻听此事,他便带着十余个衙役捕快,提锁带枷赶往驿站,强行敲开驿站,闯将进去。问过驿站老板,他便带人直接前往曹操房中。

    曹操刚刚洗漱完毕,正要入睡,被一阵嘈杂之声惊动。心道:不好!

    他刚要夺门而出,竟被那捕头带着一众衙役捕快堵了个正着。

    那捕头令人押解曹操到县衙,前去见县令。县令刚刚入睡,闻听捕获了曹操,急忙更衣,来到前堂。

    曹操见县令出来,辩解说道:“大人,我乃是往返京城和谯郡的客商,复姓皇甫。”

    县令瞪大了眼睛,盯着曹操,端详许久,沉吟半晌,才开口说道:“吾前在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