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194部分

1908大军阀-第194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南京失陷的消息传来,很多国民党已经放弃了讨袁战争的希望,一些人连夜开始收拾行李陆续离开上海。

    闸北公共租界一栋法属公寓洋楼里,蒋志清带着一份《民立报》快步踩着楼梯来到二楼客厅。客厅里有一些香烟味,不过并不浓。陈其美、廖仲恺、胡汉民和孙中山四人,正在听着无线电消息,此时电台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内容,泛泛而谈让人百无聊赖。

    “先生,报纸买来了,是昨天的旧报纸。徐血儿还在反对我们。”蒋志清走上前,将报纸递给了陈其美。

    陈其美接过报纸只看了一眼头版标题,随后冷冷哼了一声,直接又把报纸递给了孙中山。

    孙中山看完了报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原本忧郁的脸色增添了几分无可奈何。

    这时,陈其美忍不住抱怨道:“早先我们资助过《民立报》不少的经费,以前姓徐的也是积极为我们革命事业做报道,年初渔夫兄遇刺,他也还不畏险阻的报道袁世凯的阴谋。现在可好,一转眼,在我们最困难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偏偏跳出来唱反调。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廖仲恺和胡汉民默不作声,只是看了陈其美一眼,不发表任何意见。

    孙中山严肃的说道:“英士,我不希望再听到你这样的话。徐先生是一个正直的新闻人,他有他的见解,如果一定要强求他人的思想跟我们一直,这跟独裁者有什么区别?由徐先生继续报道下去,不同的意见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反省。”

    陈其美脸色揶揄,他很少反驳孙中山的话,索性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说下去。他站起身来,惆怅的说道:“我先出去抽一支烟。”随后,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客厅。

    陈其美刚刚出去,楼梯上再次传来脚步声,胡毅生带着疲惫的神色出现在门外。

    “送之骏先生上船了?”胡汉民站起身来,先一步问了道。

    下午时,胡毅生被孙中山和胡汉民派去为居正送行。上海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很多人选择离开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上海国民党党部眼下没有太多的经费,很多外地党员的基本生活水平都无法维持。

    胡毅生没好气的说道:“当然送上船了。不过不止之骏先生一个人,还有行严、伯循、秋实三位先生,也跟着之骏先生一起上船了。”

    胡汉民有些惊讶,连忙道:“什么?于先生他们都走了?”

    胡毅生冷笑道:“他们昨天还说会再留一段日子,结果之骏先生为他们买了船票,今天直接上船走了。”

    胡汉民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廖仲恺没有理会胡毅生的抱怨,他一直认为胡毅生是一个不懂人之常理的年轻人,当即侧过身来看向孙中山,真诚的说道:“逸仙,照我说,你也赶紧离开上海的好。内田先生现在已经在日本安排好接应,犬养先生最近也打听到郑汝成、杨善徳与公共租界管理局的交涉,犬养先生说英国人和美国人很快就会妥协的。”

    “仲恺,展堂,你们明天就走吧。”孙中山突然说道。

    众人听了这句话,不禁惊讶起来。廖仲恺赶紧问道:“逸仙,你这是……”

    胡汉民也跟着问道:“先生,你不会是要单独留在上海吧!”

    胡毅生大声道:“这可不行,就算要走也是大家一起走。这次失败不要紧,我们积蓄实力迟早还能重头再来过。”

    孙中山站起身来,表情十分严厉,肃然正声的说道:“你们在胡说什么?什么是‘这次失败不要紧’?广东,四川,广西,这三省刚刚宣布响应讨袁革命,难道因为江苏和湖南的告急就草率的宣告失败?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我绝不赞同。”

    胡汉民狠狠瞪了自己的族弟一眼,他就知道胡毅生这个冲动的人早晚会惹恼孙先生。

    胡毅生低下头,一脸追悔莫及,缄口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廖仲恺同样也有几分责备,不过他还是为胡毅生辩解了道:“逸仙,毅生并不是这个意思,说到底我们都是为你的安危担忧。南京失陷,克强兄自身难保,整个华东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军事力量。两广和四川还在艰苦奋战,可万一逸仙你在这个时候有所闪失,那才是真正的大势已去呀!”

    “仲恺,你不懂的,”孙中山缓缓的摇了摇头,语气十分庄重的说道,“这次讨袁革命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虽然很多人都不看好革命的前景,可是既然我举起了这面大旗,就必须扛着它一直走下去。为了渔夫兄的公道,为了中华民国的国计,更为了中国人民的未来,哪怕背上千夫所指的骂名,我也要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

    “逸仙……”

    “孙先生……”

    众人听着这番话,心血不禁沸腾了起来。他们十分明白孙中山的意思,多少革命先烈的牺牲换来今天的共和民国,就算需要更多的牺牲,也应该轮到他们这些人挺身而出了!

    “只要这面大旗还没有彻底倒下,我会一直站在大旗的下面,让那些坚持在前线的革命战士们看得到、听得到。这是一种支持,这是一种革命者得态度。你们可以走,我必须留下!”孙中山不可动摇的说道。

    “逸仙,我们跟你一起留下。”廖仲恺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们也是。”

    孙中山用熠熠的目光一一看过站在面前的这些同志,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极其缓慢的说了道:“谢了。从明天开始,我们要积极的进行走动宣传,为两广、四川还有江西募捐军费。一块钱也是钱,能筹多少是多少!”

    从十月中旬开始,原本在上海蛰伏已久的国民党人再次展开了行动。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在上海各界游走,有不少人党员在策动募捐时遭到上海警察局和北洋军的逮捕,可是行动没有中止,在孙中山亲自带领下,他们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九月底时,宋教仁一派的国民党成员早就前往江浙一带筹集经费,不过他们一开始筹集的款项都用来维持上海国民党党部和南京方面。直到孙中山在上海的行动展开之后,宋教仁才与上海形成了联动,所有筹集的款项汇聚到公共租界,再由外国银行发往广州。

    吴绍霆在广州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心中感到甚是欣慰,革命党总算能帮上一些忙了。虽然到十月下旬为止他还没有收到任何一笔资金,但相信以孙中山、宋教仁两个人的威望,以及江浙一带大资本家的实力,早晚会取得效果。

    与此同时,李煜堂和张直也积极奔走在香港、澳门、台湾,甚至在南洋一带也建立了联系,忙碌的向外出售第二批政府公债。十月二十四日,李煜堂已经筹集到五十万的现款,张直也弄到了一笔款项,不过数量不足李煜堂的一半。

    十月二十五日,第七团在宜章跟北洋军正式打响了广东战争的第一枪,虽然规模并不大,可是却成为了广州首义之后最重要的军事事件。

第298章,粤北开战

    连续好几天的大雨渐渐消停了下来,整个宜章县城仿佛进入了冰河时期。家家户户紧闭门檐,工人停工、商人停市,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大街小巷几乎找不到老百姓的身影。只有粤军士兵和军用辎重车没日没夜的沿着街道穿梭,气氛甚是严峻。

    昨天正午在郊区响了一阵枪,夹杂着还有几声炮响,虽然前前后后只持续了十多分钟,可是战祸临近的危机感让所有平头百姓感到惶恐不安。县城和下属乡镇的老百姓都很埋怨粤军,广东人凭什么把战事带到他们的家园来!乱世民如芥,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又无能为力,换来的只能是默然忍受和顺从。

    第七团团部依然停后方的山岗上,孙继直早就做好打算,一旦湖南讨袁军顺利撤入广东之后,他会立刻率部返回乐昌。在这一片不熟悉又缺乏人和的地盘上交战很不理智,新成立的第三师师部也下达了明确命令,尽量不在宜昌县与北洋军驳火。

    湖南讨袁军的最后一队人在两天前通过了宜章县,北洋军的先锋骑兵队几乎是紧咬着这队人的身后追来。不过先锋骑兵队很狡猾,一路上有很多机会发动偷袭,但相对这几百名残兵败将来说,他们更渴望侦查到粤军的战略布局,由此来判断粤军究竟是想在两省交界作战,还是放北洋军进入广东省境。

    孙继直在打退尾随而来的北洋骑兵队之后,果断下令宜章县的部队撤离。

    辎重后勤队趁夜先一步转移,顺利退入广东省境,与留守在乐昌的一营接应部队汇合。

    一大早雨停之后,孙继直派出了大批侦查兵到县城附近搜索北洋军动态,他有预感北洋军已经逼近城外,如果在自己撤退时让北洋军打一个突然袭击,那可真是太不划算。此外他也尽量要搜集一些北洋军的情报,很快会在南方的战场上用到。

    第一批侦察兵汇报没有发现情况,就连昨天的先锋骑兵队都没看到。孙继直虽然感到很奇怪,但依然果断的下令部下开始撤退。三营和二营的士兵有条不紊的沿着官道分批撤离,大家都有一种滑稽的感觉,这次出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通讯队从城里驿站收拾了通讯器材,跟着大部队一起转移。队长陈景生安排完了撤退事宜之后,骑着战马来到了城外山岗上的团部。此时团部的文职军官也正在忙碌的收拾装备,索性一开始布置的简单,收拾起来十分便捷。

    “团长,你这边的进度要快一些,三营都已经走了一半了,总不能让团部殿后吧。”

    陈景生见到孙继直之后,催促的说道。

    孙继直背着手站在山岗最高处,不断的向县城里望着,二营最后一个连的士兵正从山岗下面的山道经过。三营是走官道,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他现在担心的就是北洋军会不会有阴谋,不可能昨天刚交战,转眼间又不见所踪了。

    “不急,等第二批侦查兵回来了我再走。”他镇定的说道。

    “团长,这次接应湖南讨袁军您本就不该来,哪里有团部跟着作战部队的道理。刚才侦察兵都汇报说附近没有敌情了,正是该撤退的时候。等回到乐昌,还需要您指挥布防,用不了多久北洋军就会打过来的,可不能浪费时间。”陈景生坚持说道。

    孙继直看了陈景生一眼,笑骂道:“你小子怎么说话的,你一个小通讯队队长管起老子来了?说你是初出茅庐一点经验都没有,你跟其他人一样,咱们第七团是旧军新编,我如果不时时刻刻跟着,一旦出了什么意外,必定乱作一锅粥。”

    三年前陈景生就跟过孙继直,后来还是经过孙继直的推荐才前往黄埔军校就读第三期,可以说他就是孙继直的心腹亲信。他对孙继直向来是直言直语,从来不隐藏自己的心思。他刚要开口坚持自己的观点,远处忽然来了跑来了一匹战马,正是第二批探查周边情况的侦察兵之一。

    侦察兵来到山岗下面跳下马,然后快速跑上上头,来到孙继直面前敬了一个礼,气喘吁吁的说道:“团长,东北方向的山林里发现情况,我们找到了一些马粪,是新鲜的,附近还有很多马蹄脚印。应该就是昨天那伙骑兵队,从痕迹来判断,他们往西南方向去了。”

    孙继直皱了皱眉头,立刻追问道:“你说的山林具体在哪里?”

    侦察兵说道:“就在官道在往北去一点,翻过那座山就到白石渡了。”

    孙继直仔细想了想,心头一凉,大声叫道:“三营要出事了。陈景生,你赶紧去通知老王,让他看好侧翼,我现在带二营的人过去。”

    话音刚落,陈景生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应答,南边突然传来了一声枪响,接着是人群惊呼声和马嘶声。没过多久,枪声由稀渐密,显然交战的火力越来越猛。

    “遭了,三营已经出事了。”孙继直脸色大变,不过他没有自乱阵脚,冷静的吩咐了道,“你先别过去了,传我的命令,二营派两个连到白石渡的林子里埋伏,我亲自带一个连去支援三营。这伙敌人骑兵还真是嚣张,我一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是!”陈景生不敢怠慢,答应一声之后,马上从山岗上跑下去,跳上自己的战马顺着山道去找二营营长。

    孙继直直接把山道上二营最后一个连拦了下来,他带领这个连离开山道,径直向东南方向的官道跑步前进。来到官道时,发现三营的先头部队遭到偷袭,而三营后面的部队如同孙继直先前所预料的那样,士兵们一个个不知所措,只有几个年轻气盛的黄埔军官紧急组织了各自麾下准备上前支援。

    团长出现之后,混乱的场面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