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592部分

1908大军阀-第592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单凭中村明浩这一点只怕日本人还是会抵赖的,到时候他们完全可以不承认中村明浩的身份,甚至还会否认他的日本国籍。”*办公厅秘书长谢汝翼马上说道。

    “是啊,日本人既然胆敢谋划这次行刺,自然也有善后之策。”吴佩孚叹了一口气说道。

    吴绍霆从没有打算让日本人承认这次刺杀,日本人应该很清楚,既然他吴绍霆知道事实真相,那么接下来的报复措施是无可避免的。他不会因为日本人的否认而忽略这件事,相反这件事还让自己联想到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婚礼时的爆炸案,爆炸凶手同样是日本人。这次,他下定决心要新帐旧账一起算!

    “这种事我还用得着日本人承认吗?我只是拿刺杀事件当借口,让全世界诸国都知道是日本人阴谋在先。之后不管是什么样子结局,都不会影响我们‘亚洲战略’的执行。今天已经很晚了,明天早上,*和北一集团军所有上校以上级别的军官都到场开会,届时我会宣布正式向日本人宣战的具体细节。”他掷地有声的说道。

    在场众人相互之间对视了一眼,虽然他们各自心里还有几分疑虑,可吴绍霆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事情都发展到这个份上了,日本人明目张胆的行刺国家元首,哪怕没有国际舆论的支持,中华民国本身都不能坐视不理。否则,丢掉的不仅是国家领袖、中央政府的面子,更是一个国家的声望和骨气。

    “行了,大致的安排,*的诸位明天早上先进行早餐小会,到时候把大纲拿给我过目即可。关于东三省的最终安排,容我今天晚上再考虑一下,明天早上一并决定。”吴绍霆最后补充的说道,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都退下。

    不过*的官员与其他幕僚离开之后,吴佩孚仍然留了下来。

    吴绍霆看了一眼吴佩孚,问道:“子玉兄,还有什么事吗?”

    吴佩孚微微叹了一口气,走上前一步,脸色郑重的说道:“元首,刚才警卫团的哨卡来过电话,说是您把张作霖送回奉天城了。”

    吴绍霆颔首道:“没错,是我下令的。”

    吴佩孚用更加凝重的语气说道:“元首,您要知道,并非我与张作霖有什么私人恩怨,只是今日兵变仅仅拿一个副师长开刀,只怕很难以儆效尤。张作霖身为奉系军阀有头有脸的人物,而其名义上也是这次兵变的发起人,您就这么算了,传出去只怕颇有不不利。”

    “子玉啊,”吴绍霆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可知道我们这次来东三省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吗?你当然心知肚明,我们要对付的是日本人。并非我妇人之仁,如果这次兵变的事件军情局能早一步破获,我甚至不会让他发生。传出去对我们真正有影响的不是放了张作霖,而恰恰是这次兵变事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您是说……”吴佩孚显然是没有弄明白了,只是从吴绍霆的口气当中,隐隐约约感触到几分想法。

    “这次兵变一旦传出去,对我们目前国内正在膨胀的声势是一次打击。我们好不容易凝聚全国上下的民心、军心,正是众志成城向日本人开战的时刻,可偏偏在这个时刻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试问,国内的老百姓会怎么想?国外的舆论又会怎么想?知情或者不知情的人,都会认为我们南京中央政府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要跟日本人开战,地方政府根本是不支持的。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凝重而严厉的说道。

    “我明白了。”吴佩孚表情深沉的点了点头,“如元首所说,这件事确实可大可小。日本人既然能派人潜入到元首办公室刺杀,他们自然也能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消弱我们中华民国内部的决心。此事一定要多加提防!”

    顿了顿之后,吴佩孚又说道:“元首,难道正因为如此,你才需要张作霖站出来做一个表态,然后借机把兵变的事件大事化小?”

    吴绍霆脸色略有缓和的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当然,也是我最担心的一点。除此之外,我们中央政府主动挑起战争,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策应和支持,这场战争绝不会得心应手。前清那会儿留下来的地域之见一定要彻底消除,我们中央政府必须代表整个中华民国,因此与地方政府之间要有密切的协调。”

    吴佩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元首的打算,就是让张作霖来做这个协调?”

    吴绍霆说道:“张作霖并非没有野心,他也不会完全臣服中央政府,对付他这种人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犹豫了片刻之后,吴佩孚问道:“我之前也听卜公说过,当年他督抚东三省时就看出张作霖有权欲面相,一旦放松对其监管,必会如同脱缰之野马,迟早要干出一番不为人臣的事业。既然元首您同样也看出这一点,为什么还要选他?比起张作霖,许芝田、孟树村等人更容易掌握在其中。”

    笑着摇了摇头,吴绍霆怅然的说道:“归根结底,我要的是一个能干的人。孟树村此人左右逢源,处事圆滑,却不是一个真正带兵的料。许芝田虽然练家子出身,勇气可嘉,却缺乏大局观的素养,毕桂芳大老远的跑来通知他情况有变,他还是顽固不化,可见此人有冲锋陷阵之力,无统筹大局之能。”

    吴佩孚听着吴绍霆的这番话,心中早已揣测出几分意思,看来元首对这次中日之间的决战仍然不敢放松,哪怕承担风险启用一个有隐患的能人,也不用一个可靠的庸人。中日一战,只许胜利不许失败,这是赌两国国运的一战,也是赌元首个人荣辱的一战!

第924章,大动作之前

    次日一早,北方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聚集所有上校军衔以上的军官,包括凌晨时从奉天城内匆匆赶过来的人员,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多人。小楼的会议室容不下这么多人数,只能在一处军官宿舍里进行会议。

    吴绍霆在会议开场,将昨天晚上发生的兵变以及日本人暗杀时间做了通告,不过他强调眼下一定要弱化兵变的事件,要做到既能起到震慑作用,也要消弱负面的影响。在这方面,他决定让张作霖来做一场秀,以张作霖出面发布兵变通电,只说这是一次东北地方军为了争取北方第一集团军的待遇而发起的一场游行活动,而日本人趁机混入军营,企图行刺中华民国国家元首,不过在中央政府与东三省地方政府合力之下,最终化险为夷。

    弱化兵变的影响仅仅是宏观上的舆论调控,细节上则要求所有军官严守机密,不要节外生枝。除此之外,还要将整个兵变的重心侧重在日本人行刺的环节上,尽可能扩大日本人的阴谋野心,顺便强调中央与地方团结一致的协作。

    不仅如此,关于章淳钰、袁金铠以及一众罪大恶极的汉奸走狗被枪决的事情,对外的官方声称是企图煽动进谏士兵军心,制造混乱,勾结日本人并协助日本人行刺,属于叛国、卖国的死罪,予以当场处决,以儆效尤。冯德麟、许兰洲等人因为游行活动安保不全,分别受到撤职、有期徒刑的严肃惩处。

    如果事情是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冯德麟、许兰洲等人受到的惩处则是非常严重,而章淳钰、袁金铠的处决也足以震慑人心。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吴绍霆听取了*对东三省军务整顿的草拟计划。

    由蔡锷负责主持,谢汝翼等随行的高级官员参谋建议,在今天早餐小会时制订了一套东三省军务整顿草案。蔡锷是依据昨天晚上发生的兵变事件为方向,要求这份草案的中心思想是尽快施行东三省军务一体化,将东三省地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按照他的思路,他决定遵照共和国精英师的编制,规定黑省、奉天省、吉林省三省各编成一个大型整编师单位,而这三个大型师暂时合编为一个军。军司令部隶属于集团军司令部管辖,同时军司令部的后勤与装备也都由集团军司令部监管。

    “在番号上面,我们可以继续采用共和国卫队的番号。三个省的整编师分别定名为共和国黑省卫队、共和国奉省卫队以及共和国吉省卫队。至于军的番号,可暂定为东三省第一路军。三个整编师师长由集团军司令部任命,东三省第一路军军长按照元首的意思,可由张雨亭代理。不过为了可靠起见,军部的军官以及参谋部都应该有集团军司令部派驻。”蔡锷有条不紊的把自己制订的草案介绍了一遍。

    “很好,这个办法很好。”吴绍霆点着头赞同的说道,“关于三省整编师编制的具体情况,你们现在可有打算吗?”

    “我们*目前掌握的东三省军务资料看来,三省的军队数量、装备、素质参差不齐,不过按照松坡将军的意思,一定要把东三省的军队整编成大致相同的样子,也就是三省的卫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制衡。”谢汝翼接过蔡锷的话继续说道。

    “有这个必要吗?”吴绍霆若有所思的问道,他觉得在这个时候把三个省的军队整编成实力相当,不仅非常耗时,同时也非常耗力。在他看来,对日宣战也就是一个月之内的事情,自己给张作霖的时间正好是一个月,可如果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折腾,反而会误了大事。

    “既然是整编师,理所当然要把旧有的体制拆散然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要遵循我所制订的原则,东三省的军务一定要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里,否则昨日的兵变谁也不会长记性。索性趁着这次军务大整顿,消灭一个地方军阀就少一个地方军阀,无论是对亚洲战略,还是对我们中华民国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也是迟早要做的事。”蔡锷不疾不徐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时间进程上来得及吗?”一旁的吴佩孚向蔡锷问道。

    “一个月的时间或许太紧促了,不过如果元首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东三省的军务整顿,我必将全力以赴,在规定时间之内尽力而为。”蔡锷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不要听尽力而为,可以或者不可以,就是一句话的事。毕竟接下来的所有计划都要遵照这个先决条件来布置,若是到了时间未能完成,从而牵动了整个战略计划,这个后果可就太大了。”吴绍霆加强语气强调的说道。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里,几乎每个人心里都在犯嘀咕,元首大人从南北战争时期一直对蔡锷礼遇有加、敬如上宾,关于这次东三省军务整顿,本来就不是一件谈之容易的工程。再者,也确实没有必要一定要规定死死的一个月时间,日本人在朝鲜的增兵还遥遥无期,多等上几天功夫并无甚大碍。不管怎么说,蔡锷是为了东三省长治久安的局势着想,怎么好像元首是在故意向蔡锷施压似的?

    想到这里,有人还偷偷的向蔡锷瞟了一眼,不过蔡锷一副不动如山的淡然姿态,丝毫不觉得吴绍霆的话是在针对自己似的。

    沉思了片刻之后,蔡锷平静的开口说道:“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十五天之内必定完成东三省军务整顿工作。”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很多从广东时期就跟随吴绍霆的军官,至今都没听说过要立什么军令状的,可是蔡锷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大家不禁开始猜测,吴绍霆与蔡锷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似乎二人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旧情可言。

    吴绍霆微微的笑了笑,说道:“松坡兄有这样的气魄,那我就放心了。这件事就全权交给松坡兄来督导,张雨亭则负责全权协助松坡兄。”

    在讨论完东三省军务整顿的事情之后,会议的话题很快转入了最严肃的一节,也就是如何对日本人行刺国家元首的阴谋事件做出回应,以及具体向日本国采取报复措施的安排。按照北上奉天之前制订的计划,北一集团军在完成春季军操之后,会转入东三省边境地区和辽东半岛地区安营驻扎,随后在六月初的时候任意寻找一个借口发动战争。

    可是现在看来,开战的时间肯定要有所提前,毕竟不可能对日本人行刺国家元首的行为坐视不理。当然,*并非没有做过提前发动战争的准备,为了应付与日本人的大决战,所有战前的规划都细致入微,务必要一战决定亚洲霸主身份。

    北京大本营总秘书官张孝准拿出自己的建议说道:“既然元首已经决定明天中午召开总统府外交照会,到时候会严肃的向日本驻华公使提出质问,并且就此事昭告天下,正式向日本国问罪,那么我认为这件事可以先以外交手段的策略来入手,首要任务就是扩大刺杀事件的影响力,要让国内和国际的舆论都站在我们中国的立场上,同时加大各方面的压力,压倒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