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671部分

1908大军阀-第671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交部车辆驶过这些荒废的使馆,最终在另外一边的德国公使馆门前停下。

    德国公使馆的警卫早就接到通知,在看到中国外交部车辆到来后,连忙上前打开大门,将其迎入大院之内。辛慈公使的副官以及菲利普上校来到主楼正门等候迎接,从外交部车辆上走出的正是中国外交部部长伍廷芳、副部长陆宗舆以及元首外务副官顾维钧。

    双方寒暄一阵,随即直接走进公使馆大楼,菲利普上校将中方一众人带到二楼公使办公室。辛慈公使刚好签署完毕最后一份文件,然后站起身来迎上笑脸,请中方一众人在沙发上落座,并且吩咐侍从送来热茶。

    伍廷芳不慌不忙端起茶杯饮了一口,然后开口对辛慈公使说道:“非常感谢公使阁下的招待,今日公使阁下特意通知我等前来,希望是有好消息告诉我们。尤其是我们在半个月前就向贵国政府提出的请求,目前来说这一点对我们中国很重要。”

    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半个月前中国外交部非常正式及郑重的向德国发出交涉,以同盟国盟友的身份,要求德国提供更多的资金和军事援助,帮助中国发动南亚战争。

    如今中国既然已经亮出同盟国成员身份,再加上“亚洲战略”对整个欧洲大战的直接影响,包括目前朝鲜战场上的绝对优势,自然可以挺直腰板,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讨好似的向德国请求物资援助。

    即便德意志民族再如何刻板、再如何墨守成规,但对于已经非常明显的局势不至于一点都看不明白。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颓弱无力,由中国发动的战争也绝不会得不到重视,这一点从协约国本土的报纸上就能得到证实。

    辛慈公使笑了笑,说道:“当然,今天请诸位先生前来,如果再拿不出什么好消息,那我的颜面可就不保了。”

    伍廷芳微微的点了点头,带着礼节的笑容问道:“是吗?听到公使先生这么说,我们都感到很高兴,那么,还请公使先生明示。”

    辛慈公使换上一副肃然的表情,同样用肃然的口吻说道:“今天我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诸位先生。首先,是我们德意志帝国议会经过长达七天的讨论,在前天上午做出了一项庄重的决议。我们决定更加重视中德外交关系,同时也为了更加凝聚我们同盟国阵营的合作,德意志帝国决定提升中德两国的外交规格,正式改为驻华大使等级。”

    伍廷芳与陆宗舆对视了一眼,对于他们这些外交官们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重大的消息,尽管大使级和公使级无非是一个称谓上的区别,比起德国提供物资而言要显得更为形式化,但这正是中华民国近几年来一直努力奋斗的目的。

    自从清王朝覆灭之后,西方国家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个脆弱的政权,故而取消了之前驻大清帝国大使的外交关系,改为低一级的公使关系。这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民国的不信任和看不起,认为中华民国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和取代。在这个时候的公使关系更像是一种临时性质的外交代办,足以可见中华民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今天德意志帝国决定提升外交关系为大使级,这正是西方国家对中华民国的认可,是一种直接承认中华民国与国际平等的正式国家。而这就是中国连续发动战争所要诉求的意义,让中华民国与列强并肩而立,成为新兴的强国。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德意志帝国对我们中华民国的友好态度以及重视,必将是我们中华民国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伍廷芳毫不掩饰自己高兴的情绪,深以为然的点着头说道。

    “没错,我相信我们的元首在听到这件事后,一定会很高兴当初能与德意志帝国成为盟友。”陆宗舆同样附和着说道。

    “是的,是的,”辛慈公使一边笑着一边说道,“我相信我们德意志帝国此举为中华民国的外交开创先河,日后必定会有更多国家因为这件事而改善对华外交关系。当然,做为中华民国的盟友和朋友,我们德意志帝国非常愿意也非常期待看到这一幕。”

    “这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开端。”陆宗舆点着头说道。

    “除此之外,关于伍阁下上次提出的外交交涉,昨天下午我们同样接到了吾皇的答复。”这时,辛慈公使没有再多说其他废话,直接进入了第二个正题。

    中方外交人员齐齐打起精神,目光聚精会神的落在辛慈公使身上,等待着对方的下文。不得不说,这次德国对华援助将会决定“亚洲战略”发展走向,也会间接的决定中国在世界列强中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吾皇决定向贵国政府提供新一轮的经济援助,值得一提的是,这将区别于我国第一次向贵国政府提供的援助计划,它将是一次崭新的、并且具有战略性的援助。”辛慈公使话里有话的说道。

    在刚刚听到辛慈公使说出第一句话时,中方外交人员都很高兴,不过很显然辛慈公使的后半句话并不简单。

    伍廷芳若有所思的沉吟了一番,随后说道:“还请阁下详细说明一下。”

    辛慈公使对自己的副官点了点头,后者马上从公使办公桌上取来了三份装订精致的文件,分别递给了伍廷芳、陆宗舆和顾维钧。这时,辛慈公使开口说道:“这就是吾皇亲自参与制订的第二次援划经济计划,先生们可以先仔细过目一遍,然后我们再详细讨论。”

    伍廷芳等人立刻打开手中的文件,仔细开始阅读这份第二次援华计划的内容。

    在封面扉页上有注明这份计划的起草人和参与者,除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之外,包括德意志帝国现任首相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总参谋部陆军大元帅保罗·冯·兴登堡以及德国商务部部长汉诺威亲王奥古斯特二世。然而在后世的历史上,人们将这份援华计划称为“霍尔维格计划”,因为它是由首相霍尔维格一手制订的大纲计划,其余的参与者只不过是按照既定的思路添油加醋而已。

    整个计划一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援助,计划为五亿帝国马克,分四年十二期陆续资助到南京中央政府;其次是社会层面的协助,霍尔维格预计花费十年时间,利用德国的工业设备帮助中国彻底过渡到工业性国家;最后则是政治角度上提供各种支持,包括国际地位的改善,南京中央政府的权威,以及协助推动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在工业过度上面,霍尔维格的策略是先在中国大型城市铺设完善的工业系统,顺着中国元首吴绍霆在去年提出的“军工业带动全国工业”的方略,优先完成更先进的军事工业改革。等到中国大型城完成工业基建之后,德国接下来再以输出工业设备和部分技术为主,把工业化推广到全中国上下。

    不得不说,前两点都是中国现在迫切需求的援助,但是对于第三部分关于“政治改善”却让伍廷芳、陆宗舆、顾维钧三人感到非常不理解。再这一部分当中,许多条款内容都是威廉二世和兴登堡提出来的,特别是在协助中国推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上面,彷佛有许多隐藏的笔墨在其中。

    “辛慈先生,其他内容我们都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但是关于第三部分……似乎有点多余,您难道不觉得吗?”伍廷芳试探的说道。

    “是啊,这一部分显然对我们中国出兵作战没有任何帮助。”陆宗舆跟着说道,他特意强调战争这一点。

    “哦,哦,不,不,显然你们还没有意识到,一个稳定的国家主义和国家意识对于凝聚全国上下的力量有多重要。举个例子来说,在我们的德意志帝国内部,所有人民和所有士兵都效忠于吾皇,以吾皇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以吾皇的耻辱为自己的耻辱。用你们中国话来说,这叫上下一心,关键就在于‘一心’上面。”辛慈煞有其事的说道。

    辛慈公使的这番话听上去很通俗易懂,伍廷芳、陆宗舆、顾维钧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很显然辛慈公使的解释是错误的,事情远远不会像其所说的那样简单。

    三个人低声议论了一阵,随后伍廷芳对辛慈公使说道:“阁下,您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了,这份文件是最好的交代。希望阁下能给我们一些时间仔细考虑一下,毕竟这件事需要向我们的元首进行请示。”

    辛慈公使理解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当然,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次来找我确认,或者我会派菲利普上校亲自向贵国元首做解释。”

    伍廷芳随意应诺了一声,然后起身告辞。

第1044章,伏笔

    当天下午,伍廷芳与顾维钧便来到大总统官邸,将今天早上与德国交涉的内容进行汇报。

    在听说德国人决定提升对华外交等级时,吴绍霆同样感到很高兴,就在前不久他收到南亚战区司令部发来的消息,二十四师已经成功联络到缅甸的一位将军,双方正在交涉由中国扶持这位将军恢复国家主权、驱逐英法殖民统治者。他相信德国人提升对华外交等级的消息,必然能促成这次中缅合作,这是改善所有外国人对中国近一百年来的印象最好的机会。

    关于德国政府集中工业力量协助中国完成工业化过度,虽然这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对于吴绍霆来说仅仅只是一笑而过。中国目前的工业进度已经进入全速发展的状态,战争刺激着军工业市场愈发膨胀,而军工业又带动了周边附属工业的衍生。

    吴绍霆可以很有信心的认为,即便没有德国人的帮助,中国单靠自己同样能够完成工业化过度。当然,有德国的帮助理所当然会大大缩减这个过度时间,并且提高中国工业化的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当伍廷芳加重语气提到关于援华计划第三部分时,吴绍霆一下子皱起了眉头,拿起计划书译本仔细的看了起来。在译文里面清清楚楚写作德国人协助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但是却没有交代太多这些改革的目的,即便有也仅仅是一笔带过。

    “德国人怎么突然对我们中国内政和社会体制如此感兴趣?”

    “元首,这也是我们感到很突然的地方。德国人一口气开出五亿帝国马克,外加帮助我们中国完成工业过度,这可不是一记小手笔。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德国人这么做肯定另有所图,我想很有可能就隐藏在这第三部分当中。”伍廷芳语气十分凝重的说道。

    吴绍霆陷入了沉思,他把计划书翻倒扉页,看了一眼参与制订计划的成员名单,目光忽然在德意志帝国首相霍尔维格以及陆军大元帅兴登堡两个名字上停留了下来。早在当年德国留学的时候,他在马其顿军团实习时就经常听说过兴登堡和霍尔维格对德意志帝国的影响,这两个人都是德意志军国主义的典型推动者,在德意志帝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做足了前期铺垫工作。

    尽管兴登堡本人于一九零三年时正式退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重新回到军队。不过在退休期间,他同样持续不断谋求德意志帝国的军事发展,认为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德意志与英法等国平分秋色。

    至于霍尔维格首相本人,在他任期内最大的一次外交就是向奥匈帝国开出“空头支票”,诱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由此可见,霍尔维格从来没有打算考虑过同盟国盟友的根本利益,只希望通过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来为德意志帝国争取最大的胜利。

    正因为如此,后世西方的历史学家对霍尔维格本人的评价褒贬不一,很多反对霍尔维格的历史学者们一直将“空头支票”事件当作抨击的证据。

    思索到这里,吴绍霆忽然感到这整份德意志援华计划是那么不可靠,尤其还是霍尔维格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提出的大纲方案。虽然他现在不能百分百确定德国的目的,可是联想到威廉二世一直热衷的“世界政策”,以及霍尔为何和兴登堡的军国主义理念,还是不难猜测德意志帝国是不会允许另外一个强国与其齐头并肩。

    也就是说,德国很有可能会通过这次援华计划第三部分内容,利用改造中国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的机会,潜移默化的插入一些对德国有利的东西。比如说在中国制造狂热的亲德气氛,再比如说推崇对德皇威廉二世的个人崇拜,并把这种个人崇拜凌驾于中国元首之上。甚至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德国人还会搞出什么“名誉皇帝”的一套把戏,让威廉二世成为远东地区的名誉皇帝,直接在政治声威上盖过南京中央政府。

    当然,吴绍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