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692部分

1908大军阀-第692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几个县城外围的主要阵地,即便从一开始遭到突然袭击,可仍然顽强的守住防线,并且利用抢修的阵地优势给日军造成不小的损伤。

    等到八点钟时,中国后续部队组织紧急反攻,利用重炮火力的压制,把黎明时丢掉的阵地全部夺了回来。晌午还没到,日军的攻势已经崭露出疲惫态势,

    朝鲜战火重燃的消息飞快的沿着朝鲜半岛向内陆传去,北京、南京以及上海最先收到开战电报,同时也是最快速度做出政治反应。

    冯国璋在九点钟不到的时候召开新会发布会,向到场的各国记者郑重宣布几个小时前发生在朝鲜的事变,并且声色俱厉的发出一连串痛斥,说到情绪激动的时候,甚至还忍不住拍案顿足,只吓得全场记者一声目瞪口呆。

    “什么样卑劣的国家才会做出如此下作的事?什么样可耻的民族才会拿国际外交当儿戏?什么样肮脏的政客会用国民信誉来当赌注?看看,诸公擦亮眼睛仔细看看,日本国如此出尔反尔,以求和议约为借口,在和约签订之后竟又毁约偷袭,简直是无耻下作!”

    “根据我们收到的最新消息,日军发动突袭之时,原本在我军驻营区附近有许多无辜的朝鲜老百姓,他们正等着战争结束重返家园,而这段时间一直在协助我军士兵清理战场废墟。当日军毫无征兆的趁夜突杀过来,甚至连这些无辜的平民都不放过。仅仅一个钟点,就是一个钟点的时间,大约六千多名朝鲜老百姓和我军士兵遭到屠杀。”

    “我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中央政府宣布,我中华民国与日本国势不两立,这次日本国下作之举,我中华上国必然奉陪到底!”

    总统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立刻传遍整个南京。而在随后的十几个小时,又像是病毒似的一发不可收拾,疯狂的蔓延到全国上下。

    所有听说此事的中国人全部震惊不已,进而这股震惊演变成不可控制的愤怒。

    大街小巷到处处都能看到义愤填膺的表情在谈论此事,但凡是中国人无不痛批日本言而无信,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企图赢回战争。

    在报纸上报道关于日本人黎明时发动突袭,造成许多中国士兵和朝鲜平民伤亡的新闻后,民间的情绪更加躁动起来。人们从义愤填膺上升到咬牙切齿,更有一种“杀光所有日本鬼子”的言论在市井里渐渐流传开来。

    之前中央政府一直营造的民族主义氛围很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狂人的民族主义人士大发言论:“中华民族高贵的尊严,岂容日本卑劣民族践踏?”

    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之下,老百姓们愈发支持政府将战争坚持到底,一定要彻底打垮日本国和日本民族,不给日本任何翻身的机会。

    中午过后,正当全国上下为日本出尔反尔的偷袭闹得沸沸腾腾之际,日本第八师团再次向开城发起进攻。不到两个小时之后,弗伦奇军官第一战斗旅会合第十九师团,快速突进到开城左右两个侧翼,几乎同时发起夹击。

    不过因为早上春川的战斗打响,已经给开城这边提前预警,驻守在开城的三十七师和五个海军陆战旅严阵以待。一开始就遏制住日军第八师团的进攻,随后利用空军、重炮以及列车炮的火力支援,一度将第八师团击退。

    即便后来英军和第十九师团驰援过来,但利用早先日军留下的开城阵地,再加上最近连续三天日日夜夜增修防御工事,哪怕面对三倍于自己的敌军,同样在火力上打成平手。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

    三十七师代理师长徐永昌亲自到前线督战,同时用望远镜看到了西南方向的英军旗帜,虽然通过目测出现在开城这边的英军并不算太多,充其量也就是三五千兵力。不过他考虑到英军毕竟是长途运输,后续部队还需要时间才能抵达,这支部队极有可能只是先锋而已。

    当即,徐永昌命令师部赶紧把这个消息发到平壤和奉天,告知司令部参谋部已经确认英军的进攻地点。

    这段时间蔡锷依然留在平壤,在接到三十七师发来的消息后,他立刻召集参谋部会议,商讨应对英军和日军的具体作战对策。

    “现在可以肯定英军会从朝鲜南部登陆,并且联手日本军队一路北进。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支援开城,利用阵地战先挫英军锐气。等到英军和日军消耗差不多之际,再聚力反击,直破汉城。”

    “既然要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那何不直接趁英军立足未稳之际,一鼓作气打一场大进攻,直捣黄龙?”

    “毕竟我们尚且不知英军虚实,情报上说大约有十万兵力,这十万兵力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有多少重火力装备?这些我们一概不知,应付陌生的敌人一定要小心翼翼才是。相反,英军与日本联手,深知我军的底细,此时还是敌在暗我在明。贸然进攻,多有不妥。”

    参谋部会议室内,众参谋各抒己见,表面听上去都有道理,一时谁也拿不定主意。

    争论之际,不少人的目光落在蔡锷和吴佩孚身上,这两位身为北方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是目前朝鲜战争排在前两位的最高统帅,最终决策自然要落在他们身上。

    就在这时,一直沉思不语的蔡锷转向坐在一旁的吴佩孚,问道:“子玉兄,你如何看待?”

第1082章,平壤军事基地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吴佩孚身上,虽然大家都知道吴佩孚在惠山一战打得不顺利,可谁也不敢否认对方在军事界的地位。

    不过说来奇怪,中日开战以来,蔡锷和吴佩孚很少会聚在一起商议军事,这给很多人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是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出身不同,不相为谋。因此,这个时候蔡锷突然咨询吴佩孚意见,让人不由自主感到奇怪。

    吴佩孚缓缓吸了一口气,用一种暗劲蓄力的口吻说道:“纵我所观,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目前我们在开城、春川两处部署的军队都足够了。如果这个时候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压上前线,无非是增加一些声势而已,同时还会加重后勤负担。”

    国防军第四师师长林虎有些不解,问道:“吴总座,何以见得我们前线的兵力足够了?”

    “是啊,既然情报表明英军有十万兵力增援,再加上日军六个师团的兵力,这可不是我们之前作战的情况了。”

    “没错,此一时彼一时,不管怎么样英军战斗力必然要强过日军,我们怎能掉以轻心?”

    吴佩孚不疾不徐的说道:“开城和春川我们都已经具备良好的防御工事,再加上空军、重炮的支援,防守不在话下。如果要进攻,纵然英军号称十万兵力,可是诸位都是行伍之人,理应清楚十万人兵力调动需要多久时间。所以我敢肯定,目前英**队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力不超过四万。无论有多么庞大的交通运输,大军未行粮草先动是死道理。”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吴佩孚推测的不无道理,以日本目前的状况自身难保,更遑论还能提供多余的物资给英军。因此英**队现阶段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成吨成吨的战略物资输送到日本,而不是盲目的输送兵力。

    停顿片刻,吴佩孚接着说道:“不管英军战斗素质是什么样,首先一点,水土不服,其次,地理环境不熟,第三,语言不通顺,最后,对方是长途跋涉而我方以逸待劳。这些实打实的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原本兵力不多的实际情况,即便我们主动发起进攻也无妨。”

    听到这里,之前说反对意见的军官们顿时哑口无言,吴佩孚都已经列出了客观条件,他们当然不能以妄想的理论来反驳。

    “另外,”这时,吴佩孚再次开口说道,“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情报有百分之一百的准确性,可是从主观上来说,情报部门认定这支英军军团是从预备役部队临时征召的士兵。换言之,这些士兵是刚刚完成新兵训练,但毫无实战经验。而我们北一集团军和国防军历经一年在朝鲜土地上作战,实战经验不必多说,天时地利人和三项俱全,凭什么害怕那些金毛绿眼的洋鬼子?”

    “吴总座的意思,是平壤这边按兵不动?”有人问道。

    “不错,刚才我说过,英军目前能够作战的部队并不多,他们的主力还在船上。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保留实力来应对英军主力。”吴佩孚郑重其事的说道。

    保留实力应对英军主力的言论立刻引起全场共鸣,毕竟现在一股脑把手里的军队全部压上去,到时候英军陆续增援到了,岂不是自己灭自己的气势?

    “吴总座深谋远虑,此言甚是。”

    “我认同。”

    “是啊,是啊,一定要慎重一些才是。”

    “除此之外,现在开城确实发现英军,但我们仍然不能百分之一百确定英军后续部队还是会从朝鲜南部发起进攻,他们有舰队,他们有商船和运兵船,朝鲜半岛缺乏海防工事,他们可以从任何地方发起突袭登陆。这一点我们更不能放松警惕。”吴佩孚再次补充的说道。

    大家听到这里,这才觉得吴佩孚的话切中要害。

    之前因为开城发现英**队,让在场的大部分参谋官都出现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是英军一定会从朝鲜南部登陆,然后联合日本军队一路北上作战。可归根结底,目前出现的英军只不过是一个小缩影,主力部队仍然不见踪影,谁也不能确定英军会不会从其他地方突袭。

    这时,蔡锷缓缓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然的表情,他郑重的说道:“子玉兄所言极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断然不能因为英军和日军的联手而乱了阵脚。不管英军有多么强大,但只要我们沉着应战,必然不会让英军有机可趁。更重要的是,在座诸位一定要记住一点,目前我们战场上依然是我们占有优势。”

    林虎问道:“大帅的意思,那就是按兵不动?”

    蔡锷颔首说道:“没错,平壤暂时按兵不动。另外这段时间我们还要在平壤打下牢固的军事根基,建立最接近前线的军事基地。”

    有人问道:“大帅,您是打算建立像潍坊那样的军事基地?”

    蔡锷说道:“之前与朝鲜临时政府签订的合作协约当中,已经提到我们中华民国将在平壤设置军事基地。如今虽然战事并没有结束,可正因为如此,临近前线的军事基地能够为战场提供更广泛的支援。”

    众军官低声议论了起来,大家有所担心,那就是现在前线如此吃紧,还要大兴土木、动用人力物资等资源修建军事基地,着实有些风险。当然,如果建立具备体制的军事基地,对战场作战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蔡锷稍微停顿了片刻,随即继续说道:“我不仅打算将平壤军事基地打造成潍坊军事基地那样的规模,甚至还要比潍坊军事基地更加周全。平壤军事基地内部还将附带军工厂设施,用来就近生产军事装备。同时我还会利用平壤军事基地,来开拓训练朝鲜士兵的兵营,加快朝鲜军队的编练进度。”

    吴佩孚沉思了一会儿,隐隐约约猜到蔡锷的打算,他缓缓的说道:“大帅的意思,是要尽快让朝鲜士兵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对吗?”

    蔡锷笑了笑,说道:“正是如此。朝鲜战争不应该只是我们中华民国的战争,我们帮助朝鲜人复国,他们也有义务捍卫自己的国家。如今英国加入了这场战场,不管怎么说,也让这场战争增添了难度。这份难度,朝鲜国必然要帮助我们分担才是。只有共同努力奋战,才能更快的迎来胜利。”

    吴佩孚表情很认真,语气同样是一丝不苟,他说道:“从长远计划来看,现在动手建立平壤军事基地确实意义非凡。不过我们这一步一定要从长计议,毕竟平壤距离前线的距离不算远,如果前线有失,到头来必然会影响平壤的安危,我们决不能把建立军事基地的物资拱手送给敌人。”

    林虎点头附和的说道:“吴总座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先审时度势,以前线战场的具体情况来做定论。”

    蔡锷平静的说道;“此事我自然了解,今日在这里提出此项计划,一则是让诸位有所准备,二则此项计划同样对战场颇有影响,越快落实越有好处。参谋会议结束之后,所有负责后勤事宜的军官立刻着手平壤军事基地的计划。”

    “是。”

    “明白了。”

    蔡锷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平壤军事基地”计划,甚至要把军事基地打造成比潍坊军事基地还要齐全的大工程,这是因为他早已把在朝鲜的发展看得非常长远。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