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健全的社会〔美〕e弗洛姆 >

第12部分

健全的社会〔美〕e弗洛姆-第12部分

小说: 健全的社会〔美〕e弗洛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的这种观点(即我们需要客观。。

    地给精神健康下定义,社会既促进人健康发展,也使其畸形发。

    展的观点)

    ,不仅与上述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发生了矛盾,也与另外两个观点针锋相对。

    下面我就这两个观点作一番讨论。

    第一种观点,肯定也是当今最流行的观点,想使我们相信,当代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生活方式”

    ,与人性最根本的需要是一致的,适应了这种方式就意味着精神健康与成熟。于是,社会心理学不是成了批评社会的工具,而是成了现状的辩护士。

    这

 79

    健全的社会76

    种观点中包含的“成熟”

    与“精神健康”

    的概念与工业工人以及商业雇员的满意态度相一致。我可以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关于适应的概念。

    斯特雷克对感情成熟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成熟便是指坚持干一项工作的能力,能干比要求多的事,可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执行一项计划,能够在一个组织内或在权威领导下同他人一道工作,有能力作出决定,有生活的意志,具有灵活性、独立性,能宽容别人。”

    ①很清楚,斯特雷克在这里所描述的成熟,是当代社会大组织中好工人、好雇员或好士兵的美德;这些美德是招聘雇员广告中通常提到的雇员必备的品德。

    对斯特雷克以及其他许多有类似想法的人来说,成熟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相等,他们从不提这种调节生活的方式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

    与此相反,从霍布斯到弗洛伊德却持有另外一种观点,即认为人性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可改变的矛盾,这一矛。。。。。。。。。。。。

    盾来自所谓的人的非社会本性。

    弗洛伊德认为,人受到两种生物冲动的驱使:渴望性快乐与渴望破坏。

    人的性欲望系指完全的性自由,即能得到所有他认为满意的女人。

    “人通过经验发现,性爱(生殖器官的爱)

    使他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因而性爱就成了一切幸福的原型。“

    于是,人必定要“继续沿着性关系的道路,去寻求他的幸福,把肉欲变成生活的中心”。

    ②人的自然性欲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同母亲乱伦,这种作法的性质导致了父子之间的冲突和仇视。弗洛伊德说道,禁止乱伦的作法“也

    ①见E。

    A。

    斯特雷克所著《母亲的儿子》,费城、纽约,J。

    B。

    利平柯特出版公司,1951年。

    ②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

 80

    86健全的社会

    许对人的性爱生活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创伤“

    ,从而强调了性爱生活的另一个方面。

    ①

    弗洛伊德认为,原始人没有,或者极少有满足这些基本欲望的限制。这与卢梭的观点相吻合。原始人可以充分表现出侵略性,原始社会也没有限制性冲动满足的规定。

    “实际上,原始人根本不知道有约束本能之事。……文明人用他的某些幸福机会换取了部分‘安全感’。”

    ②

    弗洛伊德一方面继承了卢梭关于“幸福的野蛮人”的观点,另一方面,又采用了霍布斯关于人的基本仇视态度的说法。弗洛伊德问道:“HomohominiIupus(人之与人犹如狼之与狼)

    ;在自己生活和历史的证据面前,谁有勇气来反驳这种说法?“

    ③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侵略性有两种根源:第一,固有的破坏欲望(死亡本能)

    ;第二,文明对本能欲望强加的挫折。人可以通过超我,把一部分侵略性引向自己,少数人可以将性欲升华为友爱,但是,侵略性仍然是根深蒂固的。人总要互相竞争,互相攻击,不是为了物质东西,就是为了“在性关系中获得特权,这就在本该相互平等的男女关系中造成了最深的积怨和最强烈的敌意。我们可以设想通过使性生活完全自由的方法除去这些积怨和敌意,使家庭这一文化的细胞不再存在;但是,事实上我们却不能预见到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不过,我们却可以肯定一件事:不管如何引导,人性的特征都无法抹去。”

    ④正由于弗洛伊德认为,爱从本质上

    ①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81

    健全的社会96

    讲是性欲,他便不得不提出爱与社会内聚力相矛盾的主张。

    他认为,从本性上讲,爱具有自我中心及反社会的特点,团结一致感及友爱都不是人性固有的原始感情,而是目的被抑制了的性欲。

    弗洛伊德提出了关于人的看法,认为人生来便具有渴求无限的性满足的愿望,具有破坏性。以此观点为基础,他势必会描绘出一幅文明与精神健康及快乐必然冲突的画面。原始人是健康的、快乐的,因为他的基本本能没有受挫,但是他缺乏文化的赐福。文明人比较安全,享有艺术与科学,但是他必定会患神经症,因为文明生活使人的本能不断受挫。

    在弗洛伊德看来,社会生活与文明同人性的需要根本对立,人所面临的,是一种悲惨的选择,即他必须在以无限的本能满足为基础的快乐和以本能挫折(本能挫折导致了神经症及其它形式的精神病)为基础的文化成就之间,作出一种选择。弗洛伊德认为,文明是本能受挫的产物,因而也是精神病发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关于人性从根本上讲具有竞争性(反社会性)

    的概念,与我们在许多著作中所见到的那种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便是人的本性的见解完全一样。弗洛伊德关于恋母情结的理论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这种假设相信,父亲和儿子争夺母亲之爱,存在着“天然的”敌对情绪,有着必然的竞争。

    这种竞争不可避免,因为儿子生来便有乱伦的欲望。

    弗洛伊德完全顺着这条思路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每一个人的本能促使他渴望在性关系中获得特权,这一愿望因而导致了深深的敌意。我们不难看到,弗洛伊德的整个性理论是在人

 82

    07健全的社会

    类学的前提下形成的,这个前提便是:竞争与相互仇视乃人生来就有的本性。

    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说明了这条原则,提出了“生存竞。。。

    争“的理论。经济学家,比如李嘉图以及曼彻斯特学派,将这条原则移植到经济学领域。后来,在同一个人类学前提影响之下,弗洛伊德主张这条原则也适合于性欲领域。弗洛伊。。

    德的基本概念是“性欲的人”

    ,上述经济学家的基本概念则是“经济的人”。无论“经济的人”也好,“性欲的人”也好,都是一种十分方便的虚构概念;这些概念所称的人性——孤独、非社会、贪婪以及竞争——使得资本主义看起来就是一种完全适应人性的制度,从而叫人们不要去批评它。

    “适应的观点”

    以及霍布斯—弗洛伊德关于人性与社会存在必然冲突的观点,都包含着一个护卫当代社会的意思,两者都带有片面性,曲解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此外,两者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不仅同部分地由社会造成的人的非社会方面发生冲突,而且同人的最有价值的品质相冲突;社会压抑而不是促进了这些品质。

    要对社会与人性的关系作客观的考察,就必须顾及社会对人的促进和抑制这两方面的影响,考虑到人的本性以及源于本性的需要。由于大多数作家强调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积极影响,在本书中我就不多说了,而将重点放在似乎被人们所忽略的方面:现代社会的致病作用。

 83

    健全的社会17

    第五章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

    社会性格

    精神健康的问题,如果当成抽象的人的抽象属性来讨论的话,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我们要讨论当代西方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并且考虑其生活方式中哪些因素促成了精神错乱,哪些又能导致精神健全,我们就得研究我们的生产方式的特殊状况,以及我们的社会、政治组织对人性的影响。我们必须了解,生活及工作于这些条件下的一般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子。只有我们能描绘出“社会性格”时(这种描绘也许只是一种尝试,还很不完全)

    ,我们才有根据来判断现代人的精神健康及健全状况。

    社会性格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一概念中我指的是,在某。。

    一文化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这与同。。。。。。。。。。。。。。。。。。。。。。。。

    一文化中各不相同的个人的个性特征截然不同。社会性格的。。。。。。。。。。。。。。。。

    概念不是指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的性格特征的简单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性格的概念不是统计学概念。我们只有涉及社会性格的功能才能理解社会性格。这正是本书马上要

 84

    27健全的社会

    讨论的问题。

    ①2每一个社会都是在很多客观条件的规定之M下,以某种方式构成和运转的。这些条件包括:生产和分配的方法(这又取决于原料)

    、工业技术、气候、人口的多少、政治和地理因素、社会所继承的文化传统以及受到的文化影响。世上没有一般的“社会”

    ,而只有按照不同的并且可以弄清的方法行事的特殊的社会结构。虽然这些社会结构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确实会变,但在任何特定的历史阶段却相对稳定;社会必须在特定的结构中发挥其作用,否则就不能存在。

    社会的成员以及(或者)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必须按照社会制度所要求的方式行事。社会性格的功能正是以某种方式对社会成员的能量加以引导,其结果便是,社会成员的行为不是一个可以由人们自行决定的问题,即人们无法决定是否按社会模式行事,而是一个当他们不得不行动时就得行动的问。。。。。。。。。。。。。。

    题。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按文化要求行动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换句话说,社会性格的功能便是,在特定的社会中锻塑及调。。。。。。。。。。。

    节人的能量,使其服务于促使社会继续有效存在的目的。。。。。。。。。。。。。。。。。。。。。。。。

    例如,现代工业社会如果不以史无前例的方式控制自由人的工作精力,就不能达到其目的。人必须被塑造成迫切想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守纪律,特别是时间观念强的人,其迫切程度是大多数其它文化所不及的。仅仅要求每个人每

    ①在后面几页中部分观点选自我的论文《心理分析性格学及其在理解文化中的应用》,载G。

    S。

    萨金特及M。

    斯密斯所编《文化及性格》一书,瓦伊金基金会出版,1949年。社会性格的概念最初形成于我的论文《心理分析性格学在社会学中的应用》,载《社会研究时文选》第一卷,莱比锡,赫希菲尔德出版公司,1931年。

 85

    健全的社会37

    天作出有意识的决定,诸如要工作,须准时等,那还不够,因为任何这类有意识的考虑都会导致很多逸出社会顺利运转轨道的例外之事。威胁及武力也不能当成一种动力,因为长远看来,现代化工业社会中高度分工的任务,也只能由自由人而不是强迫劳动来完成。工作、准时及纪律的需要必须转变成达到这些目的内在动力。这意味着,社会必须创造一个社会性格,使这些动力变成内在的东西而包含于其中。

    要了解社会性格的形成,只看单一的成因是不行的,必。。

    须懂得社会的和思想意识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由于经济因素不太容易变化,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经济因素便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不是说,渴望获得物质利益的动力是人唯一的、甚至最强有力的动力,而是指,个人与社会首先关心的是生存,只有当生存得到保证后,才会去考虑满足人类的其它需要。生存的任务意味着,人必须生产,即他必须获得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食物和居住条件,以及从事最初级生产所需要的工具。而生产的方法反过来又决定着一个特定社会的现存社会关系。

    生产方法还决定着生活方式和习惯。

    不过,宗教、政治与哲学思想也并不是纯粹次要的投射系统。一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