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健全的社会〔美〕e弗洛姆 >

第34部分

健全的社会〔美〕e弗洛姆-第34部分

小说: 健全的社会〔美〕e弗洛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简单易行的优生系统,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可以使人类产品标准化,方便管理人员。

    在《美丽的新世界》中,这种人类标准化的作法被推向了离奇古怪、虽然并非不可能的极端。虽然从技术上和思想上讲,我们距离试管婴儿和博卡诺夫斯基设想的半低能人的诞生还很遥远,但是600年后,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与此同时,那个更快活、更稳定的世界的其它特征的实现大概不会超过三、四代了。

    《美丽的新世界》中的性混乱状态也不像是遥远将来的事了。美国某些城市中离婚的数量已经同结婚人数一样了。毫无疑问,不过几年功夫结婚证书会像养狗的牌照一样卖来卖去,有效期为12个月,法律也不会禁止交换狗或同时养几只狗。随着政治、经济方面的

 236

    422健全的社会

    自由逐渐减少,性自由就会作为补偿而相应增加;而独裁者(除非他需要炮灰或有家室的人去占有无人的或征服了的领土,使之殖民化)

    ,会大力鼓励这类自由。

    此外,人们在药物、电影、广播的影响下可以自由地做白昼梦,这将有助于使人承认自己的奴隶地位,这也是他的命运。

    考虑到这一切因素,情况看起来似乎是乌托邦离我们更近了,可就在15年前人们还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

    这样看来,我在前面是把乌托邦的实现推迟到600年之后去了。今天的情况表明,在一个世纪之内令我们恐惧的事将会降临,也就是说,如果在这期间我们不把自己弄成碎片的话,我们将会感到恐惧。的确,除非我们决定消除中央集权,不是将应用科学当成目的(当成了目的,人就会被当成手段)

    ,而是当成造就一代自由人的手段,否则我们将只有两种选择余地:第一种,许多民族的或军事的集权国家的出现,这些国家的根基是原子弹恐怖,随之而来的是其文明被摧毁(或者,如果战争是有限的,结果会是永久性的军事集权)

    ;另外一种选择则是,社会混乱带来的超国家的集权主义。在效率及稳定的需要之下,技术,特别是原子能革命飞速发展起来,造成了这种社会混乱状态,并且使集权主义发展成乌托邦式的福利暴政。你付钱,然后任你选择。

    ①

    ①A。赫胥黎:《美丽的新世界》,伦敦,先锋图书馆,1952年,第11—15页。

 237

    健全的社会52

    阿尔伯特。斯韦策①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大概是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知识及道德传统最高发展成就的人了,他们也谈到了当今的文化。

    斯韦策写道:

    必须悄悄而不引人注目地创造一种新的公众舆论。

    现在的公众意识是靠报纸、宣传、组织、经济影响以及其它可用的影响手段来维持的。应当用自然的方式来反对这种不自然的思想传播方式,所谓自然的方式就是靠一传十、十传百,完全依赖思想和真理以及听者对新的真理的接受情况的办法来传播思想。这种新的舆论没有什么披挂,遵循着人类精神原始、自然的斗争方式,必定会击败披着时代的沉重甲胄的现存舆论,就像大卫射杀死哥利亚一样。

    ②

    这场需要带来的战争是史无前例的。毫无疑问,过去也曾经有过思想开展的人同整个社会的锁闭思想作斗争之事,但是斗争的规模绝没有今天这样大,因为受现代组织、现代的缺乏反思以及现代普遍狂热所束约住的禁锢的集体精神,是一种史无前例的现象。

    今天的人有力量去完成精神给予他的,而时代又试图子以否定的使命吗?

    ①阿尔伯特。斯韦策(1875—1965)

    :法国哲学家及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1952年)。——译 注②据希腊神话,巨人哥利亚被大卫用小石子射杀而死。——译 注

 238

    622健全的社会

    过分组织化的社会千方百计试图将人控制住,因而他必须再次成为独立的人格,以便反过来影响社会。社会必定会用各种方法使人处于一种适合社会要求的没有人格的地位。社会害怕人格,因为人格是表现精神和真理的手段,而精神和真理正是社会想封锁的东西。然而不幸的是,社会的力量与社会的恐惧感一样大。

    令人悲哀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同社会的经济条件结成了一个联合战线。清醒无情的经济条件使现代人从小就成了没有自由、缺乏镇定、没有独立的人。一句话,人就成了充满缺陷、失却了人类品质的人。这便是我们最难以改变的情况。

    既使我们假定精神会起作用,我们也只能十分缓慢地而且只能有不多的力量来克服这些因素。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条件也不允许人去发展他所缺乏的意志。

    精神所承担的责任是多么沉重啊!它得创造出理解确实真正的真理,而现实所流行的真理不过是宣传家口中的真理罢了。它得抛弃低级的爱国主义,而推崇以全人类的目标为其宗旨的高尚的爱国主义;在某些领域,过去和现在的政治活动使人丧失希望,而这些令人绝望的事件也使得那些在内心深处很愿超脱的人充满了民族主义的精神,因而在这些地方更应推崇高尚的爱国主义。

    这种爱国主义得说明这样的事实:人们应当重新认识到,文明是全人类的利益之所在,而不是像今日某些地方的情况那样,民族的文明被当成偶像崇拜,人类有着共同的文明的观念变得支离破碎。精神应当使我们保持对文明

 239

    健全的社会72

    国家的信仰,虽然我们的现代国家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遭到战争的蹂躏之后没有功夫来考虑文明的任务,也不敢注意到其它事情,只是一味地追求如何用尽一切办法,甚至包括危害正义概念的手段来攒钱,以延长国家的寿命。

    精神必须用所有文明人只有一个理想的观念来团结我们大家,因为现代世界是这样一个世界:国家剥夺了其邻居的所有关于人道、理想、正义、理智以及真理的信念,结果就使得所有这些信念都受到了权力的控制,这些权力愈来愈把我们拖入野蛮的泥淖。精神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文明,因为谋生的艰难使得群众愈来愈关心物质利益,愈来愈把其它事情当成虚无缥缈的东西。精神必须给我们以信心,相信人类有进步的可能,因为经济因素对精神所作出的反映变得一天天更有害,促成道德越来越败坏。在世俗的和宗教的组织机构中,被我们尊为领袖的那些人不断地使我们失望,在艺术家和学者用自己的言行表明他们支持野蛮行为之时,当那些被人当成思想家、自己也表现出像思想家的显要人物在关键时刻显露出本来面目不过是作家及学术人员之时,精神应当给我们以希望的理由。

    所有这些都是阻碍现时文明的意志前进的绊脚石。

    绝望的阴云笼罩着我们。对于希腊—罗马衰亡时代的人的处境,我们现在了解得多么清楚。他们在世事面前无力抗争,任世界自生自灭,自己则缩回到了自我的内心世界。

    像他们那样,我们在生活的经验面前感到惶惑,像他们那样,我们听到了诱惑人的声音在说:唯一使生活

 240

    822健全的社会

    尚可忍受的便是活一天算一天。人们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丢掉一切命运之外的非分之想,在顺从之中找个安身之地。

    只有在精神觉醒,广大人类具有了道德意愿之后,我们才能重新承认,文明是建立在某种普遍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这种认识迫使我们认清了文明再生道路上为普通人所忽略的困难。与此同时,这种认识又提高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不再考虑可能或不可能了。如果道德精神为文明成为现实提供了足够的立足基础,如果我们重新找到合适的普遍理论,并确信这种理论会形成,那么,我们就会返回文明的状态。

    ①

    爱因斯坦在一篇短文《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中写道:

    现在我已经找到了一个立足点来简要说明我们时代危机的本质。这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已经意识到他对社会的依赖。但是,个人并不把这种依赖体会成一种积极的财产、一种有机的联系、一种保护力量,而理解为一种对他的天生权利或者他的经济生命的威胁。

    此外,他的社会地位使他天生的自私本能愈发强烈,而他那原本就弱的社会本能不断地退化下去。每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经历着这种退化过程。每个人都

    ①引自阿尔伯特。斯韦策:《文明的哲学》,纽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伦敦,A&C布兰克出版有限公司。

 241

    健全的社会92

    在不知不觉之中作为自己的自我中心的俘虏,感到失落、孤独,不能再天真、单纯、质朴地享受生活了。人只有在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之后,才能找到那短暂而多险的生活的含义。

    ①

    ①A。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载《每月评论》,1949年第1期,第9—15页。

 242

    032健全的社会

    第七章 各种解答

    在19世纪,目光深远的人就看到了,在繁华、富裕以及政治权力的后面,西方社会经历着一个衰败及人性堕落的过程。其中一部分人顺应需要而转向了野蛮,另一些人表示还有另外的出路可选择。不过,不管他们采取什么立场,他们的批评都是以宗教和人本主义关于人和历史的概念为基础的。他们不是相对论者——相对论者认为,只要社会正常运转,这个社会就是好的、健全的社会;只要个人适应了他所在的社会,他就是精神健康的人。就伯克哈特、蒲鲁东、托尔斯泰、波德莱尔、马克思或克鲁鲍特金而论,他们关于人的概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宗教的以及道德的思想。人是目的,绝不能当成一种使用手段;物质生产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物质生产效力;生活的目的是施展人的创造力;历史的目标是把社会改造成受正义与真理所支配的社会——这些便是一切批评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人们所依据的公开的或暗含的原则。

    这些宗教的及人本主义的原则也是建设较好的社会计划的基础。事实上,在过去两百年中,正是那些与传统宗教决裂的运动表现出了宗教的主要热情。在教会中,宗教被当作

 243

    健全的社会132

    一种推行教义的组织及行业;而反宗教主义则把宗教看待成炽热的情感和有生命的信仰。

    为了使上述的论断更充实,有必要研究西方基督教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突出特征。

    古希腊人认为,历史没有目标、目的或终结,而犹太-基督教关于历史的观念中则包含着一个突出的思想:历史所固有的意义就是人得到拯救,弥赛亚(救世主)象征着这最后的拯救;而时间本身则是救世主的历史。

    但是,关于什么是eschaton(末日)

    、历史的终结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观念与亚当和夏娃的《圣经》神话有关,这是救世的观念。

    简言之,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人之初原本与自然为一体。

    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并不存在冲突。但是,人也缺乏最重要的人的特性,即不知道善与恶。因此,人不能自由地作出决定,也没有责任感。人的第一次不顺从的行为也成了人的第一次自由行为,人类历史便由此而开始,人被逐出了天堂,失掉了。。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被迫自主起来。但是,他还十分软弱,理性还未充分发展,他反抗轻视他的能力还很小。因此,他不得不开拓他的理性,充分发展他的人性,以便重新与自然、与自身、与同胞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历史的目标就是人之完全诞生、人性之充分发展。到那时“世界将充满对上帝的认识,就像水充满海洋一样”。全世界将成为一个大家庭,刀剑将变成锄犁。

    按照这种观念,上帝并没有给人以什么恩赐,人必须经历许多错误和挫折,他犯罪并自饮恶果。上帝并不给人解决任何问题,而只是向他揭示出生活的目的。人必须自我拯救,使自己新生。人在历史的进程中自我发展。于是在

 244

    232健全的社会

    历史终结之时,新的和谐、新的安宁将建立起来,对亚当和夏娃的诅咒似乎也会被取消。

    另一种关于拯救的救世观念主宰着基督教会,这种思想便是:由于亚当违背上帝的旨意,结果便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