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远去的藏獒 作者:杨志军 >

第10部分

远去的藏獒 作者:杨志军-第10部分

小说: 远去的藏獒 作者:杨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已有了猕猴修行的山洞,早已有了与魔女结合的可能,满河谷都是粮食和子孙了,于是向欧洲派去达尔文,向世界宣告:猕猴变成了人。    
    (之二)有一天从天上飘下经卷,六十岁的老人青发童面,泽当飞来孔雀马王,贡布山有了灵龟大象,藏土的先民登上了壅布拉冈。    
    你在山南,你是宫殿和神庙的起源。    
    那时修行者走进了藏历年,那时汉公主佩上了花氆氇,那时有一个智勇的男人,在高风大野中走马射雕之后,不朽成一座安静的藏王墓。    
    (之三)虽然我已经拜见过莲花生,虽然我已经得到最幸福的摸顶,但我还是在寻找,太阳最初的照耀,以及更远的山河更久的神庙。    
    你在山南,从过去到未来,你永远都在起源。    
    再也没有传说也没有古老,最早的人心都是透明的玛瑙,最早的英雄都是伟大的强盗,最早的思想都是清冽的琼瑶,最早的泥虾如今都成了雪豹。    
    来到山南,我看到所有的,所有的正在起源。    
    在后藏    
    在后藏,我祈愿吉祥,为了仙境的羊卓雍湖,一部浪花写就的经书,每一个文字都来自上古,每一汐浪涌都是祝福。    
    在后藏,我祈愿吉祥,为了金盆玉壁的江孜平原,一个不知屈服的誓言,空气是无形的伟岸,宗山城堡是指天的悲愿。    
    在后藏,我祈愿吉祥,为了太阳山的札什伦布,一片金顶法号的阔土,我在钟声梵音里结庐,那里有我的师傅。    
    在后藏,我祈愿吉祥,挖酸奶的长把勺,煮土巴的胖陶锅,磨糌粑的小石磨,都是旋不尽的海螺;箱子里的砖茶,袋子里的盐巴,木碗里的奶渣,火炉上的羊肋巴,都是原野里,七月的原野里,一地烂漫的红花。    
    在后藏,我祈愿吉祥,为了我热爱的姑娘,和那只独步荒原的羊。    
    洗浴    
    一年只有一次,洗浴节,有七个夜晚,七个神灵娱人之夜。    
    燃起篝火,让大地和星群一样瑰丽,我们在滩头,脱去厚重的皮袍和上衣,感念着自然,虔诚地洗浴。    
    我们按照神的意志欢愉,我们让圣水把生命飘举,我们舒展的裸体得到了神的赞许,我们对自身的抚摸好像在抒发别绪。    
    就这样,圣水一遍遍过滤,滤尽了尘俗和苦闷,头脑再也不会愚钝了,感情生出鸟羽,飘向一个美若天仙的藏女。    
    我们把肉体洗成清香的松柏,我们把信仰洗成无瑕的美玉,我们把灵魂洗成天上的花朵,我们把语言洗成动人的歌曲。    
    此刻,灵肉干净得如同喜马拉雅山的白菊;此刻,我们享受着最纯粹的温熙;此刻,已是六弦琴拜谢神灵的时候了。    
    ——不仅仅是为了清洁,也不仅仅是为了感受雪水之冽,当人与自然再也没有分界,我看到了藏土与别处的区别。    
    又是七月,流星如火的季节,药神弥拉以银河的灿煜,出现在冈底斯之巅,所有的江河湖渠,都变作祛除灾难的神谕。    
    拉萨河    
    那条河孕育了金山羊的村庄,那条河淹没了大藏王的车辙,那条河是雪水融化清凉的奶,那条河上牛皮筏子作轻舸。    
    ——我喝了河水熬成的茶,从此后,只要路途干渴,我就想起拉萨河。    
    那条河听过悲伤的歌,那条河只解善良人的渴,那条河容忍了带给她的痛苦,那条河洗去了尘世的污垢。    
    ——我洗过七夕夏月的澡,从此后,只要追求幸福,我就想起拉萨河。    
    那条河不改变原始的清澈,那条河煮热了阳光和快乐,那条河披挂着彩色的祈愿,那浪花曾变作无数金天鹅。    
    ——我背过阿妈背过的水,从此后,我看到的每一条河,都是拉萨河。


《远去的藏獒》 远逝的西部《远去的藏獒》 凹凸的世界屋脊(1)

    布达拉宫    
    我站在日月山眺望你,望见了一道不逝的彩虹;我站在青海湖眺望你,望见了一盏不灭的金灯;我长长地走去慢慢地靠近,盼望着度过所有的寂寞,所有的春夏秋冬。    
    找不到语言赞美你,我的布达拉宫,只有双手合十默一句嗡嘛呢叭咪吽。    
    一座座宫殿堆上了天,那是人孤拔而起的信念;一尊尊佛像来到人间,还有唐卡经卷石墙和老砖,那是心中的高远藏土的天;我以头叩砖,愿抛弃所有的财产所有的夙愿。    
    找不到思想表达你,我的布达拉宫,只有双手合十默一句嗡嘛呢叭咪吽。    
    站在布达拉的灵塔前,认识了大喇嘛格列次旦,他微笑着眺望天边,于是我看到喇嘛的红袈裟,飘向更远更远的布达拉,千万年流传啊神的宫殿,心灵的彼岸依然遥远。    
    今天我来到布达拉宫,满天都是虔诚的风,积淀了千百年的信仰举动,也只是双手合十默一句嗡嘛呢叭咪吽。    
    因断裂而凹凸的世界屋脊    
    1    
    我一直认为,青藏高原的近代和当代是灿烂的巫术年代的回光返照。根据遗存至今的羌人傩舞的演示,在那个透明而空灵的巫术年代,应该有一头野牦牛漫步在高原之野,它是大地和生灵的象征,是一个主宰着草原和农田的神。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凶猛地冲向了海底沙砾沉淀而成的高大石壁,硕大的头颅顿时迸裂,鲜血哗哗流淌。石壁轰然崩塌了,沙石砾块瞬间掩埋了那个胸腹大起大伏的黑色雄健的躯体。多少世纪过去了,跋涉者发现了它,迷醉于历史的思想者掘起了它,喟然一声惊叹:“哦,化石。”    
    这样的化石出现在那些被称作荒原的地方,在喜马拉雅山脉,在唐古拉高野,在柴达木盆地,在一切有人类痕迹的荒旷之地。牦牛,不管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都是人类的伴生物,都是遥远的巫术年代留给今天的图腾。在牛图腾的关照之下,荒原上,原初意识林支撑起了残缺不全的人类理性大厦。在它的四周,草潮无际,悲怆苍茫,被战刀刈折了的最后一颗人头又被马蹄扬起的风尘卷走了,恐怖啊。倏然之间,掠过那个伟大的地理发现时代。古人猿的那一泡滂沱大尿,一眨眼功夫,便被文明人命名成了青海湖。    
    在那个早晨,在那次血淋淋的分娩中,野牦牛的妻子,那个光艳照人的鹿目女,用白色絮棉的长袖轻拂出了青藏高原的黎明,人类和新生代第四纪和蛋清一样凝固的世纪初一起从迷雾中淡出。而孪生的黄昏和黄风,以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将鹿目女凌空托起。这是一次只为了和太阳拥抱的升高,这样的升高让鹿目女看清了青藏高原——大地温床的模样。终于可以繁衍了,鹿目女,在雄性的怀抱里,在一切雄性的怀抱里,荡笑出一个个永恒的瞬间,继而喘息,一气呵成,喜马拉雅高赋,珠穆朗玛文章。    
    诞生了,又一次诞生了,青藏高原那崛起的屋脊和人群。他们是野牦牛的儿女,是阳光照耀和河水滋润的生命。忧伤的太阳神热望着她们的兄弟姐妹,在脸颊上涂抹着世界屋脊的印记,紫晕深深。    
    走向老时代的末尾,走向新时代的开端,人心全是信息城。荒原之上,鹿目女的眼睛就像一对小太阳,以颤动弯曲的波光,扫视着信息城带来的变化,就像一只白唇鹿望着叉叉猎枪黑洞洞的枪管。    
    又是一次真正的创世——用一个个彩色的实体填补着一个个无色的空间:高楼大厦、飞机电话、资源优势、吸引投资、高精技术、国际竞争、贸易大战、反对垄断、工业社会、商业繁荣、电子家庭、全球意识、开发西部、环境保护、财富梦想、反恐联盟、选择缪斯、迎接挑战,古丝绸之路变成了美女钢铁之路,唐蕃古道早已是卫星辐射之道。两大都市——拉萨和西宁正在成为钢筋水泥统治下的中国西陲大都市,连昆仑山脚下的格尔木,连藏北高原上的那曲,以及藏东的昌都和藏南的日喀则,都已经穿起了城市文明的外衣,尽管古铜色的裸体上依然散发着原始阳光照射下的草原气息。人们用难以名状的惊讶、窃喜、怀疑和害怕,跳进沐浴节的暖流里,搏击着被曙色染红的陌生浪花,不由自主地走向了黎明后的嬗变。    
    这样的嬗变是心理的也是人格的,是传统的集体贫贱主义到现代的个人富裕主义的转换,是边疆政策中“只有封闭和落后才会平安”到“只有开放和进步才会稳定”的转换。过去那种只要“不出乱子”(这在西部历来是上一级领导对下一级领导首要的也是唯一的要求)就是好领导的看法,那种只要不繁荣不发达就不会出乱子的看法,现在是断断乎行不通了。因为事实早已经证明,越是不发展经济的地方越容易出乱子。而发展经济的意义恰恰就在于使生活从单一而贫乏的政治内容走向多元而丰富的物质追求,就在于随着物质追求的有可能实现和生活水准的有可能提高,使人们更有兴趣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不是盯着别人的一举一动。过去是穷则思变,不是往好处变,而是往乱处也就是往更坏处变,虽说“不出乱子”是唯一的强调,但在老百姓的潜意识里,期待往往是相反的,因为如果不出点乱子,他们乏味的生活该如何打发呢?这就是近代中国所有的政治运动在边远地区往往比中心地带闹得更凶猛更残忍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内地和边疆在经济生活上过于强烈的反差,往往会使边疆人的心理失去平衡,而失衡的心理往往又是一切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基础。与穷则思变相对的,是富则思定,只要有了财富的积累和财富的有希望积累,只要有了对私有财产的无尽渴求和守住财产的冲动,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出乱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政策千万不要变。”这样一来,人们的视野骤然开阔而目的却变得越来越现实和功利,“不出乱子”就不仅仅是一种施政纲领,更是老百姓的自觉要求。经济意义上的开发西部,获得的结果却远远超出了发展经济的范畴。尤其是当今世界,当反对恐怖主义和维护国家统一已然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分裂而日益成为所有正义国家正派政府的共同行动的时候,我们对新一轮的创世活动就不能不重新认识并给予一定的评价了。


《远去的藏獒》 远逝的西部《远去的藏獒》 凹凸的世界屋脊(2)

    2    
    然而,我们的准备毕竟不足,对一些人来说姗姗来迟缓缓摇摆的嬗变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有着难以接受的迅速和剧烈。两种观点和两种感情针锋相对:难道青藏高原的原始古朴就要消失在开发建设的五光十色中?难道虚静的原野、寂旷的山脉、纯洁的圣地就要消失在泛滥的物欲、世俗的潮流、嘈杂的市声里?一个理性的民族,必须把保护自己和发展自己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的特色也就一定不能有效地实现发展自己的目标,谁也没有权利借口开发建设而让原有的青藏特色消失殆尽。回答这样的诘问是艰难的,因为民风的本色、宗教的传统和自然的高旷,永远是世界注目于青藏高原的三个巨大理由。于是绕开正面回答,以诘问对付诘问的方式便出现在我们的报章杂志和电视节目里:难道越古老越神秘越原始越传统就越有价值?难道因了我们的欣赏牧民就应该永远去住四面透风的帐房去过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或半原始的生活而拒绝搬进定居点的雕房或高楼大厦?难道为了满足外界的好奇就必须让青藏本土的居民永远都是钻进羊皮筏子渡河,背着木桶运水,赶着牦牛去五百里以外换盐易粮?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任何形式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以牺牲本民族的固有习俗为抵偿的,谁也没有权利借口保护青藏特色而让民众永远生活在颤动的温饱线之下。人类理性的体现只应该是走向现代而决不应该是回归原始。回答这样的诘问同样也是艰难的,因为我们并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类理性法庭,并没有公认的审判一切非理性言行的客观准则。我们的出发点充满了主体精神的膨胀和武断,我们给自己的言说披上了历史主义+蒙昧主义和理想主义+功利主义的外衣,使它们在受到时间的审判之前,始终都有一种合法的自然也是合乎逻辑的表现形式。然而,言辞的暗淡并不妨碍心灵的灿烂。我们假设理性法庭是存在的,假设它已经给我们至少给我们的心灵提供了一种可能: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出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否则就将是一种永远都面临惩罚的存在。    
    似乎是恍然大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人看到了产生于美国的西部电影,突然意识到,中国也有自己的西部,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