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109部分

九重薇-第109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发问的不过是府尹陆家的二姑娘,便瞧不上对方的身份,嗤笑道:“陆姑娘关心得太多,方才瞧不见人家取了珍珠,只向官船示意。”

    后头这话排揎的成份多些,极是不中听。吴小姐不屑同这两位姑娘争口舌,便转回了头来,安静地立在母亲身后。

    陆家小姐面皮子薄,被梁锦官当众羞辱,又正被说中心事,涨得脸色通红。小姑娘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转,待要翻脸又不是时机,转而回头向母亲求援。

    府尹夫人顾不得埋怨自家姑娘眼皮子浅,平白落人口舌,只瞧不得梁家商贾出身的姑娘言语刺人,少不得回敬两句。

    她拍着女儿的肩膀安慰道:“梁姑娘自幼便学如何精打细算,那是舍不得她家里压箱底的珍珠,到难为你替她惋惜。”

    夹枪带棒,讽刺梁家眼中只有银子,拿彩头拿得不心甘情愿,不过市井小人。

    在坐的这些官家夫人,除却吴夫人与吴小姐姑嫂,哪一个不是拿她们家的银子拿到手软?如今偏还要自矜身份,做出个清高自重的样子。

    梁锦官岂是肯吃眼前亏的人,她打小丧母,跟着祖母长大,一家子的长辈爱如珍珠一般,何曾吃过半句的排揎。

    将手中帕子一抖,上头黄澄澄的双面彩绣牡丹衬着碧叶纷外妖娆,晃着陆小姐的视线。梁锦官的话不高不低,刚好左右前后的人听得清楚:“若是梁家舍不得几粒破珍珠,陆夫人,您女儿头上这枝珠钗又值几个银子?”

    府尹夫人脸色黑如玄坛,一时无言以对。无巧不巧,女儿头上簪的珠钗是梁家打就,百两纹银的首饰,象征性地付了十两银子了事。当日贪图便宜,今日叫梁锦官守着众人拿来说事。

    待要出言反驳,府尹夫人想起自己今日配的白玉蝴蝶领扣也是从梁家半买关拿,怕牵出梁锦官更多的话来,一时无法开口。

    瞧着那府尹夫人的脸色如开了酱铺一般,吴夫人何尝不明白这些腌事。怕梁锦官口无遮拦坏了众人的体面,便沉下脸来借着训诫女儿叉开话题,:“阿紫,都是因你而起。今日话太多了些,哪有个大家千金的样子。”

    知府夫人教女严谨,起立坐卧都要依着规矩。眼见因着自己一句话,却把梁锦官的话匣子打开,吴小姐垂眸应道:“母亲大人教训的是,女儿知错。”

    吴小姐心里亦如滚水沸腾,千蒸万煮的不是滋味。母亲素日不会守着外人下她的面子,今日不过借机对她略做敲打,怕她行不端正,自己乱了主意。

    论起心思缜密,自己不如母亲。不过是心里念头方才闪起,母亲就已洞窥。就着说那二位,提醒自己莫打些与陆小姐一样的歪主意。

    若不然,得大公主与安国夫人赞赏,吴小姐必然更显人品贵重。偏是这几日去驿馆请安露脸的绝好机会,母亲不将她带在身边,只一个人独来独往。

    小姑的想法,长嫂谢氏了然在心,即心疼又难过。她立在一旁,知道吴小姐无端受过,忙揽了小姑的肩膀,将话题轻轻一转:“贵人们偶而路过,咱们只尽地主之谊,莫失了体面也就罢了,不晓得自有不晓得的好处。”

    毕竟是官宦人家的姑娘,吴小姐晓得利害轻重,她按捺心神,也随着嫂嫂将话题一转,向梁锦官说道:“眼瞅着该制几件夏衫,锦官身上这料子便好,即清透又鲜艳,大约是今年的新花样。改日若得闲时,陪我与嫂嫂去逛逛。”

    梁家在无锡的绸缎铺子生意如今都握在梁锦官手里,吴小姐如此说法便是抬举她。梁锦官识得吴小姐的好意,便不去纠缠陆小姐那等菲薄之人。

    以手托着锦帕,梁锦官递给吴小姐细瞅那与裙衫一样的面料,甜甜笑道:“还是吴小姐眼光独到,正是今年的浮光锦。如今挑了各种花色的搁在柜上,有一款烟绿色底子绣夕颜花的料子很衬吴小姐的肤色,我早已留了出来。改日少奶奶与吴小姐大驾光临,锦官自当亲自奉客。”

    说起衣料,自是女人们永恒的话题。彩棚内,除却面色依旧不好看的陆小姐,到是一时又活络起来。太太姑娘们谈论起衣裳首饰,话匣子怎么刹也刹不住。

    梁锦官陪着众人聊天,心内却没闲着,不时想到那串九十九粒的珠子上头。

    那是自家银楼里拿得出手的珍贵东西,价值自然不菲,放眼无锡地界再寻不出第二串来。父亲如何说动了祖父大人,舍得拿出来充了一年一度龙舟赛的彩头?难道那船上贵人们身份就如此显贵,值得梁家花大力气结交?

    梁锦官心下懊恼,前日祖父与父亲议起此事时,她正在祖母的套间内看着小丫头描新鲜花样,压根儿没将什么贵人放在心上。

    这梁家大小姐眼界之高,放眼无锡地界,少有青年才俊能入她的视线。当日偶听父亲提起那船上贵人,也认做是些京中纨绔子弟,只会遛鸟听戏,托了祖宗封荫的二世祖而已,并不将他们的身份放在眼里。

    方才龙舟赛上,梁锦官拿着千里眼瞧得清清楚楚,远来的那两位真真鹤立鸡群,那般华美清贵的气质,即使泯然众人间,依旧能叫她一眼便能望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梁锦官心思飘渺,一片倾慕挥之不去,全萦绕在那两位远方贵人身上。她一双妙目如杏花烟润,透出水样的色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二十六章 攀附

    那划浆的翩翩少年看在梁锦官眼中,矜贵雍容里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取了珍珠舒朗地朝着船上招手微笑,到是别样的温柔。

    还有这这擂鼓的。一想到方才那人沐着阳光,古铜色的肌肤闪着如蜜的色泽,全是扑面的阳刚气息。梁锦官从眼角到眉梢都是璀璨流泄,就像一轮日近正午的娇阳,叫她心头便像有一千只小鹿乱撞。

    能叫吴小姐三缄其口,又能叫祖父舍得拿出宝物的人,必定大有来头。梁锦官懊恼自己当日的不经心,寻个由头出了棚子,招手唤过自家丫头,吩咐去找老爷问问清楚。

    因是晚间官府还要借梁家的园子宴客,不愁见不到那二位。梁锦官嘱咐道:“就说姑娘当日在家里未听清楚,怕夜宴上一个不慎唐突了贵人。细问问那下场的二位究竟是谁,官船上又是些什么人。”

    慕容薇与楚朝晖一行本避不开当地官府,梁家又有心攀附,早从无锡太守那里得知了来人的身份,才舍得拿这串珠链相交。

    见女儿来问,梁老爷认做自家宝贝女儿开窍,喜得眉开眼笑。低声与那丫头细细耳语了几句,叫她赶紧说与大小姐知道。

    这梁锦官的丫头从自家老爷口中得知了来人的真实身份,不暗自觉咂舌,想不到竟真是宫中的贵人来到此处,赶紧回去面禀小姐。

    大公主身份贵重,夏府的姑娘身上也有着郡主的封号。嫁人自是高嫁,无人敢打这二位的主意。却也有官场的人不识趣,将视线放在苏暮寒与夏钰之身上。

    一步攀附而上,即使小小的侍妾,也可假装着皇亲贵戚唱一出狐假虎威的戏。眼瞅着府尹等人蠢蠢欲动,一早指使着自家夫人递帖子问安,太守大人如何不晓得某些人打的主意。

    家有小女初长成,他眼望彩棚方向,却也想到了自家如花似玉的女儿。

    不是攀附,却是想到女儿可悲可叹,想叫女儿止了她的打算。

    女儿早慧,看破人情冷暖,自然明白他待在无锡多年未挪动地方是怎么回事。

    若不是赶上撤郡并府,依着资和政绩排辈,又有民间百姓的联名上书,他到如今或许还只是个小小的郡守。

    昔日十年寒窗苦读,换得金銮殿上先帝钦点。

    如今,十年政绩换不来述职升迁,唯添两鬓斑白。自问,还有几个十年轮得到他去蹉跎?吴太守揽着头上早生的华发,心境频为苍凉。

    回想女儿那日执意要陪她母亲去驿站送瓜果,顺带给贵人们问安。

    平日不施脂粉的丫头那日点了唇红、贴了花钿,又换了祖传的一对红宝石耳坠,衬着烟霞红的素面帔子,越发嫣然动人。

    一时未瞧破女儿所想,到也指望夫人带着女儿见些世面,吴太守瞧着容华胜雪的女儿与有荣焉。

    却是夫人瞧着女儿精心的装扮,冷冷地一口拒绝,言道:“吴家并无攀龙附凤之心,女儿家身份贵重,万万不用抛头露面。”

    女儿仿佛被窥破心事,蓦然间便苍白了一张脸,急急告退而去。

    吴太守眼望女儿的背影,方才明白夫人的意思,蓦然间便是心酸难当。他坚决止了女儿去行礼问安的脚步,只要夫人早去早回。

    安国夫人的身份如此尊贵,苏暮寒身上又有着世袭的爵位,他自然是一等一的夫婿人选,便是以嫡女入府做个侍妾,也强如在无锡地界嫁个普通官宦。

    若想拿女儿换前程,无锡太守那日大约便会顺水推舟,由着女儿去攀附贵人。偏他行得正坐得端,更无意葬送女儿的幸福去换自己的前程。

    吴家阿紫素日端淑,奉亲至孝,是自家养在心尖尖上的宝贝,怎容得别人轻贱。自己这一辈子望到了头,已是半截入土,唯一遗憾的便是儿子的仕途。

    可恨江阴帮一手遮天,每每翻云覆雨,将他去皇城述职的机会换掉。

    身为地方官,无诏不得私自离开府地,吴太守纵然想求京中几位旧识帮忙,苦于无法牵线引桥。蹉跎几年,纵然儿子不怨,他依旧日日生愧。

    难道,如今还要愧对女儿不成?

    一入侯门深似海,纵然是锦衣玉食百媚千娇,不过如豢养在笼中的金丝鹊一只。宁愿自己与儿子的前程不要,吴太守也不允自己的女儿走这样的路。

    夫妻二人拿定主意,却总不能时时将女儿拘在家里,晚间的夜宴依旧需要女儿参加。吴太守只吩咐了夫人,多多训诫几句,好生看着女儿,莫叫她贵人前头露脸,行些大胆之事。

    便是安国王府的世子不在孝期,想要明媒正娶,他还不想要这桩婚事,何况要女儿做低伏小。吴太守骨子里依旧是文人的清高,绝不轻易低头。

    吴太守这里想着如何护好女儿,明日安歇一天,待贵人们后日一早离了无锡,这便大功告成。他只注意着府尹官员们的动向,浑不知那大胆的梁锦官将目光投向苏暮寒与夏钰之的身上,还要挑肥拣瘦。

    相对于儒雅秀美,颇似文人的苏暮寒,相貌周正、仪表堂堂的夏钰之其实更令梁锦官动心。听了丫头轻言轻语转述着父亲的原话,梁锦官已是怦然心动,打算先从夏钰之身上下手,若是不行,再去考虑那斯文些的苏府世子。

    最好还是夏阁老府上这位年少的公子,如今已然任着金吾卫的实职,前程必然不可限量。若是能与他做一对恩爱鸳鸯双宿双栖,便是自己一辈子的造化。

    满船的公主、夫人和郡主,都成了配角,梁锦官听得不甚在意,只记住了夏钰之与苏暮寒的来头,转着眼珠子打着这二位的主意。

    夏钰之正立在树荫下等着苏暮寒去取彩头。因天气太热,方才又出了些汗,他将衣衫上的纽扣解开,露出泛着古铜色泽的胸膛,修长的身型轩昂而又挺拔。

    梁锦官没有再回太守夫人棚中,而是叫小丫头带了话,说自己先回府中。

    她撇开众人,独自带着贴身丫头登上了望江楼二楼里自家包下的雅间,那里居高临下视线开阔,正对着夏钰之站立的方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二十七章 纱屏

    要丫头守在门前,梁锦官肆意而大胆。

    她斜倚在半开的窗扇前,借着帷蔓的遮掩,拿千里眼仔细聚着焦,一瞬不瞬望着树下夏钰之那张微微冒汗的脸。

    一双剑眉如峰,如寒星闪耀的眼睛,还有山峦般挺秀的鼻梁,再往下瞅便是古铜色的胸膛,无一不令她少女怀春的心情雀跃和激动。

    梁锦官搁下千里眼,一双手捧在胸前,压抑着乱跳的心脏。有些念头大胆而疯狂,如早春随意兹生的蔓草,一旦发芽便再也收纳不住。

    对眼前人志在必得,梁锦官吹着燥热而潮湿的风,重重做了决定。

    本是商家女,打理着家中丝绸的产业,梁锦官自来有些泼辣的性子。江湖上行走摸爬惯了,自然还打得一手好算盘,霎时间便有了主意。

    姑妈一家在皇城经商,专做锦缎布料的生意,与内务府里早就搭上了关系。

    自己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年后姑妈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