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115部分

九重薇-第115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下里并到一处,消息一汇总,再仔细查探,居然后脚就寻到了这里。

    周氏二老离去不过一柱香的功夫,肖洛辰才将后院搜查完毕,还未及转到前院,就听到外头树上传来一阵清脆的鸟啼。

    那是留在村口的侍卫发现敌踪的信息,远远便开口示警。

    对方来得好快,眼瞅着前院不及搜索,肖洛辰暗道侥幸,幸好早这一刻钟将人转移。他迅捷地做个手势,众人隐在暗处,单等着对方上门。

    过不多时,果然有十余个黑衣人辗转找到此处,其中一人轻轻叩着柴扉,嗓音嘶哑地问道:“敢部是否周老爷子府上?有故人来访。”

    连叩几次,无人做答,黑衣人心知有异,吱呀一声推开了虚掩的大门。

    为首的人黑衣蒙面,只露出两只锐利的眼睛,带着众人小心翼翼跨进院来,眼锋细细扫过这处安静的庄院。

    小院已然人去楼空。院子里,晾衣绳上有新浣洗的衣服,在初夏的风里轻轻摇曳,黑衣人拿手去试,那衣物还是半干。

    院里开了几畦菜地,植着些瓜果豆角,陇上几只母鸡正自寻食,悠然地踱步。一农家乐的景象,只是半个人影不见。

    黑衣人眉头紧锁,一路寻到厨房。有一人拿起灶台上搁的米箩给为首的那人去看:“老人,淘好的米未曾下锅,还留着半簸箩青菜。显然主人家走得仓促。他们老弱妇孺行走不快,咱们这便去追。”

    那首领心知来晚一步,暗叹可惜。将前院后院略略穿行一遍,见后门处有车辙的痕迹,便吩咐手下人顺着后门的小路去追,又嘱咐几句:“不可伤人性命,且拿回去待光复公回来再议。”

    后门早被肖洛辰在此地守株待兔,张开大网密密诱补,想要捉住几条小鱼,此刻单等着这几个人露头。

    苏光复身边的人亦是精锐,感知危险的能力卓绝,刚出了后门便发现了不对。待要往里撤时,一张大网从树上兜头盖脸落了下来,有两个躲避不及,便被网在中央,触动机括,吊在了大树之上。

    余下的几人护着那首领重新撤回院内,又去抢前门的先机,并不想来一场生死搏杀,只想先行撤离,将这个消息递出去。

    肖洛辰自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早有出岫的人从前面包抄,杀死这群黑衣人留在门外看守马匹的两个同伙,又将前院的门紧紧关闭。

    对方见前后都有埋伏,一时出不去,索性占了厨房连着井台的小院,与肖洛辰的人对峙。

    那黑衣人的首领提气悬身,一个轻跃攀在厨房房梁之上,想要居高望远,寻找脱身之境。

    此时,一缕阳光斜斜照上井台,映着干净的水面,水井光滑的内壁上有一处坑洼不平,正落进那为首之人的视线。

    周老爷子从井壁抠出的暗格粗糙简陋,自以为隐秘,落在这黑衣人眼中便是欲盖弥彰。他从梁上一个翻身,轻飘飘落在井台旁,抬手便摸了下去,果然从井台内壁里发现一个油纸包。

    肖洛辰瞧得仔细,那首领从井台里取了什么东西,疑心那必是周家的机密。眼瞅着一时攻不进厨房的小院,只能在指间扣了暗箭,直直冲那黑衣人射去。

    箭风凛冽,却因相隔太远,终是差了分毫。那黑衣人身手亦是迅捷,翻身避开,向肖洛辰隐身之处连射三把飞刀,转而将油纸包揣入自己怀中。

    双方都知对方有埋伏,一个想抢,一个想逃。出岫的人是眼看有鱼上钩,自然不肯放过;黑衣人则是甘愿赴死,也要将寻到的油纸包送出。

    包围圈慢慢缩小,双方一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

    苏家出的本是死士,见全身而退无望,便尽力掩护那怀揣油纸包之人。

    刀刃入肉的声音暗沉而嘶哑,苏家的死士一条胳膊被肖洛辰砍中,硬是忍着疼痛,以另一只胳膊抱住了他的双腿。

    另一名重伤的死士则以背做肉垫,托起那为首之人,拼尽全力往外一送。借着同伴最后的起跃之势,那首领怡然回眸,似是与同伴告别,然后纵身飞跃,穿破重重箭网,又借势冲出了高高的院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三十八章 双重

    密集的羽箭如雨,纷纷射向那黑衣人离去的方向。

    黑衣人躲闪不及,右肩中了一箭,他咬牙拔出,继续往密林间遁去。

    待肖洛辰一脚将抱着自己双腿的人踢飞,那首领已然冲出老远。羽箭的射程不够,只几个起落,那抹黑色的身型便消失在远处的密林里。

    肖洛辰心有遗憾,回去仔细清点现场,黑衣人连被鱼网网住的那两个,一共十一人,八人殒命,一人逃走,被捉住的这两个想要服食口内藏的毒药自尽,早被出岫的人卸掉下颌,反剪了双手扔在马车之上,预备带回去细审。

    弯月如钩,锦绣斋绸缎庄的后院里,一挂蔷薇倾泻如瀑。

    银样的清辉下,有烈琴宛如银玲的欢笑。她悠然伸出左臂,打一个清亮的唿哨,正在天空中盘旋的那只海东青便收敛了羽翼。轻巧地一个俯冲,稳稳立在烈琴臂上,又亲昵地拿头颈去蹭她的面庞,似是老友重逢。

    烈琴抚摸着海东青的翅膀以示回应,又熟稔地从海东青爪上取下一截绑得结结实实的竹管,再将早就准备好的碎肉喂给海东青。

    小东西吃完了一盆碎肉,意犹未尽,又偎依在烈琴身边亲昵了好一会儿。直待烈琴打着唿哨催促,才依依不舍地展了羽翼,如闪电般消失在漆黑的夜空里。

    拿着那竹管里的秘报,列琴回房细读,一双美眸渐渐变得凝重。

    云贵、南昭等地地形与居民都极其复杂,因着各地各族信仰不同,除去佛教一脉昌盛外,另有许多小的教会组织应运而生,千禧教便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支。

    刚刚得来的消息上列得分明,这名唤苏光复的人在云南还有另外的玄机。一个人,两个名字,双重身份,足见苏光复狡兔三窟。

    云南境内,喜洲古镇里一座普通的白族民宅,朱垣粉墙的照壁上提着主人的姓氏“钓渭家风”,在这里,苏光复摇身一变,改做了姓姜。

    姜公喜善有德,早些年创立了千禧教,以仁爱渡世着称。发展至今,已有几千教众,在当地颇有影响。

    每年青黄不接之时,姜公开仓赈粮,又令教众义诊,免费发放药物,救当地民众于疾苦之中。积德行善,又温饱有靠,引来更多的人入教。

    看似一心向善的千禧教,被顾晨箫的暗夜全力一查,才发觉产业惊人。

    除去云南境内的几个大型庄园作坊,千禧教在藏地还圈了两个很大的马场,养了数千匹可征战沙场的骏马,其中不乏极为珍贵的汗血宝马。

    暗夜捉住了一个当地有名的毒枭,细审之下才知道,竟是因与千禧教的买卖猝然中断,不得以另辟财路,这才落到顾晨箫手中。

    那毒枭为了保命,连着交待了几次与千禧教的交易时间与地点,还有确切的数量。福寿糕制作不异,千禧教却动辄便是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的存量,他一个人吃不下,有时还要联合其他毒枭一起交易。

    这些年,依靠与千禧教私下的买卖,云贵一带的毒枭赚得盘满钵满。如今千禧教的货源骤然中断,眼瞅着无钱可赚,这些人一时心急如焚,纷纷另想主意。

    明摆着这位姜公是明修栈道,其实暗度陈仓,借着千禧教的掩护,多行不轨之事。又因千禧教在康南与藏地、南昭等边境地带活动,到有些三不管的意思。也是因此,能一直逍遥至今。

    烈琴晓得那千禧教主姜喜善便是如今苏暮寒身边的苏光复,想着大约因为他人在西霞,不便指挥千禧教的行动,才会中断部分教务。要么便是暂时韬光隐晦,期待另一步大的图谋。

    算算时日,大公主即将进京,烈琴将这些日子康南境内传回的讯息略做整理,都拢在一起,准备待慕容薇归京时寻个合适时机奉上。

    旧五月十三,一路缓行的官船终于抵达苏州境内。泊船京杭大运河之上,眼瞅着越来越近的皇家码头,众人围在一起享用船上最后一餐午饭。

    娇阳日盛,便是轩窗大开,临着水面的风也有了些许的燥热。

    楚朝晖怕热,有些食欲不振。这种精神不济一半来自身体,一半来自心里,她对儿子有着隐隐的罅隙,却苦于无法开口,便日渐郁郁,变得消瘦起来。

    慕容薇瞧着这阵子姨母始终心情不佳,怕是自己那日的斥责令姨母寒心。虽然不能道歉,到底有些过意不去,便央罗嬷嬷再做一次冷面。

    已经吃过两次,罗嬷嬷怕众人吃得絮烦,便与厨娘秋香商议,吩咐厨房以新磨的绿豆浆煮面,即清甜又消暑,比在行宫里更添些勾味的佐料。

    罗嬷嬷挑了微有辣意的尖椒,榨成红油,浇在素高汤里做汤头,又用了镇江当地的陈醋腌制的甜蒜。那雪白的蒜头腌出碧绿的色泽,切成透明的薄片,带着独有的香气,真真勾起楚朝晖的食欲,比平日多用了半碗。

    因罗嬷嬷时常阻拦自己与慕容薇私下往来,苏暮寒对她一直心有芥蒂,想着苏光复的承诺,心道这老婆子没有几日好活,到越发对罗嬷嬷客气起来。

    这时见母亲吃得赞不绝口,苏暮寒便向罗嬷嬷道谢:“嬷嬷有心,回头我找人记下做法,回去说与厨房。”

    罗嬷嬷在厨房忙活时,温婉一直用心参详,瞧着手脚麻利的秋香以石磨先磨豆浆,滤去渣子,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煨。直待熬出香味,再改大火煮面,动作行水流水一般,忙而不乱,都被她暗暗记在心里。

    听苏暮寒如此说,温婉在旁笑吟吟说道:“世子不用操心厨房里的事,我已经记下了,若是母亲爱吃,回去我便下厨。”

    温婉对母亲体贴,苏暮寒心存感激,又笃定面前的女子与自己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心里更是亲近。

    想想路上购置的礼物,每样都有温婉的一份,却不贵重。苏暮寒便想着回府之后再好好打点,送温婉些像样的东西,以此抚慰周氏二老,更表达自己的心意。

    申时许,伴着华丽的仪仗,官船徐徐泊在皇家码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三十九章 香椿

    官船缓缓泊在皇家码头,从敞开的轩窗望出去,便能瞧见码头上如织般摇曳的锦旗,那厚厚的铺地红毡,还有林林立立的官员与侍从。

    在外这三个月的时光轻松闲适,一时回京,慕容薇却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温婉挂心外祖一家的安危,下船便急了些。

    虽有肖洛辰报了平安,具体细节却语焉不详,她盼着尽快从周夫人那里问些情况。只是如今却要先陪着楚朝晖回府,第二日还要入宫谢恩,回去襄远伯府便又排在了后头。

    此番下了船,温婉遥遥见肖洛辰立在侍卫的最前头,悄悄冲夏钰之点头示意,又向自己比个安心的手势,温婉悬着的心才暗暗放回肚里。想着寻个时间先去瞧瞧娘亲,好叫她放心。

    众人先后弃船登车,安国夫人与公主的仪仗排开,热闹非凡。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从长街驶过,行至朱雀大街,又兵分三路。苏暮寒陪着母亲与温婉回安国王府,夏兰馨由侍卫送回夏府,夏钰之亲自护送慕容薇进宫。

    罗蒹葭随在夏兰馨回府的队伍里,与紫陌共乘一车,行至一味凉茶楼,紫陌指着对面的医馆道:“姑娘请看,这便是令兄的药铺。”

    古朴的黑色门面,门前挂着杏黄色的布幡,上书罗氏药铺几个黑字,与昔年家里的装潢简直一模一样。

    罗蒹葭撩起车帘,将脸紧紧帖在车窗上,望得那样热切又如醉如痴。

    门前三三两两,有人进出。罗蒹葭遥遥望见厅堂里头高高的药柜,两排整齐的药柜之间还挂着块蓝布印花的半帘。

    罗蒹葭知道,穿过厅堂,必然连着后院,或许院里还会有一棵香椿树。哥哥连那杏色布幡与半帘也刻意保持了原貌,又怎会舍得不将罗氏药铺的样子还原?

    那些年在家里,每年早春时节,院里的香椿树一吐红芽,哥哥便会上树去掰那些早抽的枝条。母亲用盐腌渍一夜,便是一撸仙的美味。还可以裹了蛋清做煳,下油锅一剪,便是父亲的下酒菜。

    父亲不善饮酒,面前只摆个八钱量的小杯,一杯足矣。而那碟剪香椿,却必是次次见底,小半进了父亲口中,大半留给了她与哥哥。

    往事如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