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15部分

九重薇-第15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门已关,那盏昏黄的灯光也不见了踪迹。簌簌雪花从头顶飘落,只着夹衣的罗讷言缩在屋檐下,靠抱紧了胳膊取暖。

    他的手掌伸出来又迟疑着放下,始终没有颜面去拍客栈的大门。

    宵禁的钟声响过,五城兵马司副指挥史肖洛晨当职,带着人在京城巡逻,马蹄得得踏着寒雪,一路行至北大街万年桥侧,雪亮的气死风灯一照,就看到屋檐下瑟缩着一人。

    天子脚下,年关将近,如何能有冻死之人,肖洛晨吩咐手下上去探看,惊醒了才刚入梦的罗讷言。

    灯笼火把照着罗诺言的脸,四方周正,略带木讷,竟然像足了画像之人。肖洛晨提了马灯进前,再仔细探看,瞅着到有七分准,吩咐一声:“来人,将这人先带回去。”

    五城兵马司的卫所里,肖洛晨先问了罗讷言的名字。待名字对上,一边使人连夜给夏钰之送信,一边细问罗讷言为何宵禁之后尚在路边。

    罗讷言一杯热茶下了肚,就着暖暖的火盆,终于止住了颤抖。见官爷一表人才,态度又如此可亲,便从头到尾讲了实情。

    他祖籍江中,已有秀才功名。

    家中世代行医,有父母和一个妹妹。天子圣明,苛捐不兴,小康之家,尚可自足。他们一家人生活在江中,靠父亲坐诊谋生,到也安逸。

    变故发生在三年前的上元佳节,妹妹出门观灯,一去不回。一家人费尽心思寻找,却宛如大海捞针。从此父母思念成疾,先后故去。

    母亲临终前殷殷嘱托,只要有一线希望,盼他能寻回妹妹团圆。

    罗诺言在江中遍寻无果,还因此耽误了三年一次的科考。

    去岁偶然听人说起,曾在京城听戏,西厢记里演红娘的女子相貌颇像他妹妹。罗讷言谨遵母命,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

    他在父母坟前叩了头,变卖所有家产,这便上路。未曾想在京城寻了三月,听了百余台戏,也没找到妹妹。

    满腹忧虑之时,又被人偷去盘缠,亏得店家好心收留几日,如今正是一筹莫展,幸好遇到五城兵马司巡城,官爷肯听他分辨。

    待肖洛晨听完,得了信的夏钰之也到了门外,少不得再仔细打量一番。

    夏钰之比对了画像,又问了名字出身,料想十有**便是慕容薇所寻之人,谢了肖洛晨,直接将人领回,先带到自己的外书房。

    罗讷言虽然只有秀才的功名,却是满腹才华之人,前世里偶遇苏暮寒,成为他身边最得力的幕僚。

    慕容薇略过此节,只说此人腹中锦绣,非常人可比。夏钰之半信半疑,对方有秀才的功名,他便以公子相称,在书房与他谈古论今,意存考教。

    罗讷言平日不善言辞,说到自己的长项上竟能侃侃而谈。他引经据典,将时局分析得头头是道,夏钰之越听越佩服,心内轻视的意思大大收敛。,便有意留他在自己身边。

    “我的外院缺个书信往来的文书,不知公子可有兴趣?留在夏府,找寻令妹总是方便。”

    罗讷言大喜过望,起身行礼,以东家相称,谢了夏钰之的好意,眉间多了几丝扭捏,“讷言谢过东家好意,只是还有一事相求。”

    “我自会帮你寻找妹妹,这个公子只管放心。”

    “不是,是…是东家能否给讷言预支一两银子,讷言欠了北大街于婆婆七日的房租,心内实实不安。”

    夏钰之已听过他的遭遇,见他既入夏府却只求一两银子,显然有些迂腐,当即传话冷雨:“明日给罗公子支十两纹银,先去还了房租。”

    罗讷言拜谢了东家,由小厮领着下去更衣,安排住处,庆幸自己因祸得福。入了夏府,又得贵人相住,自己衣食有托,更有望与妹妹团聚,也能完成双亲的嘱托。

    夏钰之安排了罗讷言,已近三更天。他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琢磨着明日一早递信给慕容薇。

    宫内的慕容薇还不知道夏钰之已寻到了来人,一颗心牵挂着皇祖母的病,又牵挂着晚间向母后问安,吩咐罗嬷嬷随行。

    这几日罗嬷嬷偶尔撇一眼多宝阁上摆的紫琉璃蔷薇花,又默默垂下眼睑,担忧的表情时不时落在慕容薇眼中。

    上一世情缘如秋草寒烟般消逝,曾经的沧海、昨日巫山深处纤巧细致的云,都化做淡淡雾埃归入尘土,她又哪里会舍不下一盆花。

    指一指淡紫流光的花朵,慕容薇平静地吩咐:“表兄送来的琉璃花精巧金贵,最适合摆在母后那张卷草彭牙的书案上头,嬷嬷记得带上。”

    罗嬷嬷含笑点头,吩咐小宫女仔细装好装好,跟在后头。

第三十一章 调香

    慕容薇与苏暮寒常有书信来往,罗嬷嬷每每看得心惊胆寒。

    她劝过,慕容薇不应。也想法子堵过,却堵不住苏暮寒送信的路。

    只要慕容薇点头,流苏便总能想着法子把信送到她面前。

    这几日公主看似沉静内敛,没有以往的刁蛮脾气,却不知私底下又会酝酿怎样的风雨。

    那个不饶人的性子吃了闷亏,今次半句没有言语。反常即为妖,罗嬷嬷比平日更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不敢有一丝懈怠。

    冷眼见慕容薇将苏暮寒送来的一些东西,都仔细收在匣子里。又见她翻捡书信,有的扔进火炉,有的再好生收起,罗嬷嬷一颗揪着的心迟迟放不回原处。

    琉璃花公然摆上多宝阁,又暗含公主的芳名。安国公世子的胆越来越大,那花见一次便刺一次自己的眼。

    罗嬷嬷这几日简直食不知味,正想着法子劝说,慕容薇却主动将花送出。花既然孝敬了长辈,便算不得私相授受。罗嬷嬷自己安慰着自己,跟在了慕容薇身后。

    楚皇后这几日气色不错,晚膳后换了常服,正在东暖阁里处理事情,案上堆满如山,全是秦姑姑拿来的册子。

    安心执掌中宫,楚皇后早把东暖阁的朱砂御笔收起,耐着性子仔仔细细梳理后宫。

    到也不算兴师动众。借着春节将近,各处放赏的名义,行事颇为低调。

    西霞皇宫富丽堂皇,一殿一景,各有风姿。尤其不缺古玩珍宝,各色首饰,楚皇后又记起当年跟随父皇母后住进来的那一日。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宫殿巍峨高耸,彼时夕阳西下,深红浅金的暮霞如火,映红一片碧水长天,如斯美景令她深深震撼。

    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周的一页被轻轻翻过,如今已换做西霞的天空。父皇激情澎湃,挥手指点江山,有着俯瞰天下的从容。她紧随其后,与有荣焉,也发誓将父辈的基业牢牢守护。

    不过是姑苏行宫的旧址,已然这般恢弘。而真正的大周皇宫是如今建安的国都,那里又该是怎样的巍峨庄严。穿行在一步一景的行宫旧址内,楚皇后记得自己当年曾经这么想过。

    慕容清那晚的述说基本解答了她的疑惑,小皇帝早有迁都的打算,大周皇宫已然搬空。而大周最忠心的臣子早已经营这姑苏行宫,这看起来铜墙铁壁的深宫,势必藏有大周遗臣埋得最深的棋子。

    她不甘心自己身为女儿身,向丈夫抗衡,想在朝堂上分一杯羹,而忽略了真正危险的后宫,差点儿一步走错,遗恨终生。

    身居高处,蔚然有风,不胜寒冷,楚皇后默默思量着从何下手。

    东暖阁素日里不允旁人进来,听得半夏来报,楚皇后便换了身衣服回西花厅,见女儿奉上的琉璃花,问了一声:“阿薇从何处得的?”

    慕容薇娇俏俏拿帕子掩口,娉娉一笑:“前日表哥使人送来,女儿不在宫中,底下人已然收了。女儿瞧这紫琉璃花虽然新奇,摆在女儿宫里总是不合时宜,不如借花献与母后这尊大佛,可好?”

    “阿薇还在生你表哥的气?”楚皇后心下一动,却做漫不经心地问道。

    “并没有,只是觉得有些不便,平白惹人非议。”慕容薇拿手绞动丝帕,轻轻含笑,对上楚皇后的目光从容如画,看得楚皇后微微安心。

    炕桌上摆了桂圆、松仁、姜糖与云片糕,慕容薇晓得母后喜吃桂圆,净了手便替母后来剥。

    楚皇后回想女儿方才那声表哥,分明带着疏离,到叫她喜忧参半。拈起一枚女儿剥开的桂圆,味道丝丝甜蜜,吃在口中甜在心里。

    楚皇后便瞅着琉璃花沉思:“母后书桌后面紫檀木的大架子上,正少这样的摆设,若是合适,倒免了开一次库房。”

    “原是想着母后那张大书案到也相宜,放架子上应该更显眼些。”慕容薇叫人摆过去,仔细端详着,紫悠悠的琉璃花衬着紫檀雕透的书架暗格,果然好看。

    楚皇后连声称赞,揽了她身边来坐,细细问她这几日的起居。慕容薇倚着榻上金线攒枝的暗金大花枕,慵懒地缩进母后怀中。

    熟悉的怀抱和气息,骨肉至亲的家人,如今都在眼前,她满足且安心。

    女儿走后,楚皇后细细思量,方才慕容薇那句“前日才送进宫来”听得不大痛快。才刚不晓得从哪里下手,如今心上到有了主意。

    宫内宫外相通,路走得太顺畅,自然要堵一堵。她的外甥既姓着苏,便希望他一世都能安然姓苏,不要知道原该姓什么周。

    私心里愿意如苏睿所愿,替他保妻儿幸福安康。秘密骤然被挖开冰山一角,楚皇后不愿让冰雪就此消融,真相大白于天下。

    不想窥探前因,最好的做法便是让它依旧冰封。

    楚皇后凝神细思,望着架上璀璨的琉璃花渐渐有了思路,吩咐半夏去请秦姑姑。

    踏着夜色归宫路上的慕容薇穿过长廊,凝望寿康宫,却又回眸驻足。

    她转身询问罗嬷嬷:“我记得皇祖母身边的白嬷嬷极善制香?”

    “正是”,罗嬷嬷与白芷本就相熟,斟酌着说道:“太后娘娘宫中所用,全是白嬷嬷亲手调制。如今多是用淡淡的檀香,早些年还曾制出过百濯香、蘅芜香,太后娘娘很是喜欢。”

    并蒂莲花银柄宫灯柔和的光晕洒落,地上落雪纷纷白如素缎,似是随着夜风逶迤。慕容薇眼望寿康宫,露出轻柔的笑意:“百濯香啊,听闻此香熏衣,洗涤百次仍有余香,不知是否真得如此神奇。”

    娇俏的吴侬软语浸了风雪,随着夜风荡漾。慕容薇回望流苏,眸色间流露出些许渴望:“冬日漫漫,制香消寒。流苏,去问白嬷嬷抄个方子,再要些好香料,好生向她老人家请教,回头咱们也制来试试”。

    这是看中她的伶俐,流苏心下微喜,曲膝应着,由两个小宫女挑灯,三人沿着铺成六角冰裂纹图案的青石甬道,徐徐往寿康宫走去。

第三十二章 丸药

    打发了流苏,慕容薇步履匆匆,急急回到宫中。

    在书案前默默记诵,从匣子里取张**长春的描花笺,刷刷几笔罗列几十味用到用不到的药材名字,打发红豆即刻去太医院取回。

    当日不堪知道真相的刺激,引发一时的癫狂。被罗讷言的银针刺入头顶,又被苏暮寒逼着,就着罗讷言开出的药丸吃过三月。

    入口酸涩苦辣、五味陈杂的口感多年以后还能回味,如打翻了的调料盘,如今却又化做若有若无的希望慢慢在心头滋生。

    后悔当日不曾要那药方看个究竟,今日只能凭着记忆寻找那酸涩的味道。寄希望于夏钰之寻人,却也知道人海茫茫,几近渺茫。

    寄希望于调出当年的丸药,若是寻不到人,又如何敢把药用在本就颓废的皇祖母身上。慕容薇手托香腮,凝神着案上青玉莲纹的灯盏发呆。

    可若是就让她什么都不做,只能默默等着除夕那一夜,等着苏暮寒拿苍白的麻衣刺皇祖母的眼,自己便是能在仁泰宫外拦下一心赴死的皇祖母,心已灰,人又何欢。

    慕容薇死死咬住下唇,纤柔的双手紧握成拳。

    寿康宫内宫灯熄了大半,安息香笼在炉中,气息似有似无,太后娘娘早已经歇下。

    白嬷嬷听了流苏的禀报,明知制香不易,却不好扫慕容薇的兴头。

    要流苏稍待,自己将百濯香的方子捡出,又挑选了几款必用的香料,都盛在红漆描金的匣子里,交给流苏。

    流苏惯会做人,来时绕道御膳房,特意取了白嬷嬷爱吃的点心。人俏嘴甜,一口一个嬷嬷唤得亲切,又学得认真,比着方子细细请教。

    白嬷嬷喜她伶俐,就着配料、火侯、手法仔细指点,又详细列了一个单子,一应用具事无巨细。两人说了足足一个时辰,末了送她一点昔日的余香,叫她拿着比对。

    流苏满载而归,笑盈盈捧着匣子向慕容薇交差,将白嬷嬷所授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又递上白嬷嬷给的一点余香,请慕容薇去闻。

    慕容薇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