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200部分

九重薇-第200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暮寒口才极佳,寻着温婉话里的说辞,浅浅几句便想颠倒黑白,推卸当日的责任,将眼前局势逆转。

    温婉皓腕如玉轻轻抬起,缓缓撩上鬓角的发丝,却不受他拿亲情所惑:“温婉认了夫人做义母,已然高攀。我外祖一家几代平民布衣,与世子你没有任何关系,何来的亲人相认一说。”

    苏暮寒涵养再好,也忍不住眉宇间如冬月凝霜,想要勃然变色,却顾忌着时辰已然差不多,总不能叫母亲瞧见这不可见人的一幕。

    他深吸一口气,将忍在内心的怒气化做淡淡的微笑:“光复先生当日瞧见姐姐的真颜,疑心姐姐是公主殿下的后人,暮寒十分开心。从农庄上发现了公主的画像,才晓得这世上又多了个与我血脉相连之人。的确是手下人办事不周,惊动了周老爷子的清修,改日暮寒专程向他老人家赔罪。”

    若没有上一世整个皇城那幅血流成河的画面,还有苏暮寒当年对自己的屡屡问讯,想要从自己口中查找玉屏山所谓的宝藏,温婉或许会被眼前人这张儒雅深邃的俊颜所惑。

    一想到秦恒也是死在他与秦怀的联手之下,眼前人生生断了自己前世的姻缘,令自己满身耻辱而归,温婉仅余的一丝怜惜也荡然无存。

    温婉冷冷笑道:“不敢劳动世子,世子若真顾念血脉相连,便请就此还他们的清静。不然世子寻到了人又当如何处置?难道可以当做皇亲供起?当日公主殿下被你苏氏族人遗弃在秘道之中,已然与你们没有了亲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酒

    温婉言辞犀利,竟是毫不掩饰对苏暮寒及整个苏氏族人的轻蔑。

    苏暮寒心间怒焰熊熊燃烧,却始终记着苏光复曾经教导,忍字头上一把刀。他将所有的情绪收敛,却只覆手而笑,浅浅说道:“婉姐姐,你在气头上,难免说话不中听。今日不是时候,不如改日约个时间好生聊一聊,兴许对彼此都有好处。”

    温婉尚未答复,耳听得屏风后头有环佩轻鸣,由远而近传出,正是楚朝晖妆罢,换了身青柠色琵琶襟绣真紫色玉堂富贵四时花卉的宫衣,手上挽了真紫色的披帛,鬓发高耸入云,仪态大方高贵,正扶着明珠的手往外走。

    两人便噤声不语,温婉款款起身,苏暮寒早抢前一步,体贴地扶住了楚朝晖的臂膊。

    若不与儿子提及苏家族人,母子间到还算相处融洽。楚朝晖心中幽幽一叹,握住了儿子的手,轻轻拍了两下,一行人便往寿康宫走去。

    崇明帝要大宴群臣,只有楚皇后带着一双女儿早到。

    两姐妹陪着皇太后说话,楚皇后便去张罗晚间的夜宴,记得孟昭仪不吃甜味的月饼,体谅她才出月子不久,便又吩咐小厨房替孟昭仪做几个双黄莲蓉与火腿馅子的应景。

    楚朝晖带着儿子与辛侧妃进了寿康宫,辛侧妃向皇太后行了叩拜大礼,瞧着徐、孟二位昭仪都不在坐,暗自松了一口气。

    又听得楚皇后在安排今日的夜宴,辛侧妃乖巧地立起身来说道:“左右婢妾无事,便去瞧瞧皇后娘娘那里还有什么吩咐”。

    得了楚朝晖的首肯,辛侧妃转身便脚底抹油,直奔小厨房而去。指望能躲得一时是一时,出了前时那档子事,愧与两位昔日的姐妹相对。

    辛侧妃的去留原就不引人注目,瞧着盛装下的楚朝晖气色还好,慕容薇与妹妹起身行礼,含笑唤了声姨母,依然是往日的亲昵。

    两姐妹一边一个,伴在楚朝晖左右,楚朝晖替慕容蕙笼着鬓间散碎的丝发,吩咐明珠取只鎏金点翠的花钿,将她的头发抿上,又慈爱地望着慕容薇问道:“方才与你皇祖母在聊在些么?”

    皇太后兴致极高,方才听着慕容蕙聊起她与那位伴读汤伽儿的趣事,听得眉飞色舞,一张脸上笑得灿如窗外金桂,温馨而又开怀。

    不待慕容薇开口,皇太后便笑道:“在说阿蕙那个伴读,真真逗人开怀。瞧着到也听话,却是一肚子古怪精灵,你且要阿蕙讲两件来听。”

    慕容蕙正与汤伽儿玩得投契,抱住楚朝晖的臂膀,将前日里与汤伽儿一同回府摘豆的趣事讲了一遍,又提到汤老夫人做的豆角焖饭,慕容蕙将大拇指一挑:“不是阿蕙夸口,御膳房里从未吃到那个手艺。”

    瞧着小姑娘一本正经,楚朝晖扑哧一上笑得出声。

    非是那汤老夫人手艺卓越,只因那豆角自种自摘,里头也洒了慕容蕙的汗水、装了她的期待,吃在口中自然美味无比。

    慕容蕙的话虽添了些天真与幼稚,听起来却轻松惬意,仿佛卸去一切伪装,只留了秋日高阳下最明媚的澄澈与芳香。

    这种感觉,楚朝晖昔年在宫里、如今在安国王府里都不曾有过。她的唇角真实地弯起,露出憧憬的笑意:“阿蕙若是再见汤老夫人,记得替姨母也讨碗豆角饭来尝尝。”

    慕容蕙邀功一般点头着,重重说道:“这个没有问题,汤老夫人为人最是热忱,当年在乡下庄子里时…”

    话匣子一时刹不住,慕容薇将从汤伽儿那里听来的奇闻异事一股脑地讲给楚朝晖,听得苏暮寒在旁边一直撇嘴。

    汤老夫人他见过两回,身上的土渣渣还没有掉净,说话即局促又胆怯,慕容薇说的那些个乡间野趣又是听得他云山雾罩,半分兴趣缺缺。当下轻咳了一声,只柔顺地坐在皇太后下首。

    皇太后却是久不见他,难免有些想念,冲着他疼惜地招手:“暮寒,来皇祖母这边,叫皇祖母好生瞧瞧”。

    瞅着白嬷嬷立在一旁,皇太后便赶着吩咐:“去将那个番邦进贡的香瓜切开,再拿碟风干的牛肉干。暮寒有日子没来,我特意为他留着。”

    亲情与仇恨两相交织,这煎熬更胜一重。

    苏暮寒时常觉得自己便是生活在冰火两重天里。一半是幼年的记忆次第纷呈,有那样美好又温馨的日子频频浮现;一半却金銮殿上袁非满地的鲜血,还有父亲高大如山的身躯缓缓矮下去,跪在崇明帝的眼前。

    一半叫他放手,一半叫他继续,不到尘埃落定,天人交战永远没有尽头。

    含着薄甜多汁的香瓜,苏暮寒味同嚼蜡。他头上的血管突突乱跳,艰难地挤出儒慕的笑容,温声唤了一句:“多谢皇祖母。”

    皇太后病愈之后的第一个仲秋,有楚皇后的精心安排,重楼阁的夜宴自然格外华美。连崇明帝都早早说与楚皇后,大宴群臣之后,他还要带着阿再来吃杯酒,大家团团圆圆过好这个节。

    楚皇后命人将厅里往年人手一张的案几与座席都撤去,中间换了张紫檀木镶大理石的曲腿大圆桌,铺了深紫色赤金丝线刺绣的金玉富贵围屏,垂着明黄的穗头,显得即高贵又喜庆,更有团圆宴的气象。

    御膳房的厨子们精心烹制,前头四道开胃小菜加四道点心一上,楚皇后便命人开了一坛上好的西域葡萄酒,盛在半月型的夜光杯里。

    潋滟浮光的鲜红色泽映着透明的杯盏,一点醇厚的酒香气在大殿间氤氲,来自西域的琼浆玉露分外动人。

    慕容萱年纪太小,楚皇后只许他饮半盏尝个新鲜,然后便换做核桃露。

    再除却满桌女眷,便唯有苏暮寒一个成年男儿,楚皇后关切地问道:“今日国宴上是饮杜康,暮寒是依往日的习惯饮些汾酒,还是先尝尝这上好的西域琼浆?”

    苏暮寒温润地笑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上好的美酒怎能辜负,暮寒也随着大家饮杯葡萄酒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百一十三章 晏晏

    句句不想离开沙场与征战,事到如此,苏暮寒依旧一门心思想要慕容薇瞧见自己拳拳的报国之心。

    糖渍的桂花糕金黄透亮,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慕容薇安静又用心地以镂空玫瑰花银匙挖起一小块,陶醉地放入口中。似是根本未曾留意母后的问话,更对苏暮寒的回答兴趣缺缺。

    方才与温婉谈话间弥漫的阴霾还未散去,如今慕容薇又是这个态度,想到她们两个突如其来的亲近,还有对自己共同的敌意,苏暮寒心间陡然一沉。

    若是换做从前,慕容薇或多或少,必定会夸赞几句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替他在楚皇后跟前争些脸面。如今却是迥然不同,不管人前还是人后,一幅与他冷淡守礼的模样。

    宫婢谨遵楚皇后的吩咐,也在苏暮寒面前的夜光杯里注了大半盏嫣红的葡萄酒,然后便恭敬地退在一旁。

    苏暮寒握了杯盏在手,何曾有半分团圆佳节的喜气。幸好善于掩饰,面上的笑容一直舒朗又清澈,依然似潺潺流淌的清溪。

    一张大圆桌给崇明帝与慕容留着位子,如今并未坐满。苏暮寒的对面,恰好是孟昭仪锦衣在坐。

    孟昭仪产后首度出席这种宴会,她本就白皙,如今身子丰腴了些,却比往日更添了明媚。今日着了一身玫红色底子月白繁绣缠枝芍药花纹的云锦长裙,耳上垂着长长的红珊瑚坠子,多了些雍容与华丽。

    有儿子傍身,再不是从前的低眉敛目,孟昭仪连说话都比平日添了底气。

    若换做从前,孟昭仪若与苏暮寒的视线相撞,必会低头回避。今日却大胆而沉静,偶尔抬眸对上,孟昭仪眼中全是毫不退缩的深意。

    皇太后只在满月宴那天瞧过五皇子,对粉团一般的小孩子很是喜欢,见乳母怀抱着小家伙立在孟昭仪身后,招手命她将孩子抱上来瞧瞧。

    孟昭仪接了孩子在手,亲自抱到皇太后面前。

    这些日子调理得当,很是弥补了五皇子的先天不足。包在大红缂丝百子闹春襁褓里的小孩子出了满月,更添了些份量,白白胖胖的模样娇嫩可爱,见了皇太后竟露出一个憨态可掬的笑脸。

    皇太后瞧得合不拢嘴,拿脸贴了贴小孩子的额头,又嘱咐孟昭仪道:“如今依旧要仔细,喂养孩子万万不能马虎。若缺了什么东西,只管开口。”

    瞧着孩子手腕上一串红绳穿就的足金转运珠沉甸甸膈手,虽然寓意吉祥,戴着却不舒服。皇太后吩咐取下来,向孟昭仪嗔怪道:“做母妃的这般粗心,一味地拿金子去压,是欺负咱们小孩子不会说话么?”

    另命白嬷嬷取自己早些时的一串莲纹足金手串,从上头摘了三粒下来,命人拿红绳串起,亲手戴到五皇子手上。

    三粒金珠点缀在五皇子白嫩的手腕间,比方才的一圈转运珠瞧着更为光华流转。孟昭仪识得这只手串,见皇太后竟打散了赏给自己的儿子,脸上露出深深和笑意。

    徐昭仪自然也识得此物,正是早些年皇太后戴着去礼佛,世伽大手亲自给开的光。添了佛门圣地的气息,自然祥瑞吉庆。

    五皇子得宠,徐昭仪并不嫉恨,反而与有荣焉。瞧着孟昭仪笑盈盈谢了恩,抱着孩子退回座位上,这再交给身后的乳母照拂。

    虽有楚皇后长袖善舞,今日一张桌上围坐,气氛总有些冷场。

    楚朝晖孀居在家,并没有参加前几日五皇子的满月宴。今日还是初次相见,又见皇太后对孩子疼惜,总要表示点心意。

    吩咐明珠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金玉项圈和长命锁各一幅,楚朝晖含笑送与孟昭仪道:“与五皇子添添喜气,孟昭仪莫嫌简薄。”

    素日因着安国王府里两位侧妃的缘故,孟昭仪与楚朝晖相处还算不错。忆及自己孕中,楚朝晖不时辛侧妃送些滋补之物替自己调理身体,确实不曾亏了礼数。

    谁料想知人知面不知心,瞧着门庭高贵的安国王府,偏就危及了自己儿子的安危。孟昭仪跟徐昭仪一样,并不相信杜侧妃是唯一的凶手,偏偏崇明帝下了封口令,不许深究。

    往昔与徐昭仪说起为母则刚,并不是一句空话。孟昭仪再不是从前恬柔温顺的性子。为了儿子,她可不畏惧对方什么公主、夫人的身份。

    眼见楚朝晖依旧与旧日一样,端庄高贵的模样里仿佛没有丝毫芥蒂,便恍若从前的一切都未发生,孟昭仪装也装不住一幅好脸。

    忍不下胸中的闷气,孟昭仪冷冷推辞道:“不功不受禄。前时已然多承夫人与辛侧妃的照拂,臣妾感激不尽。如今五皇子平安落地,比什么赏赐都来得珍贵。今日又蒙太后娘娘恩典,赏了这几粒佛前开过光的金珠庇佑,自然万事顺遂,不敢再领夫人的赏。”

    瞧着客套与知礼,孟侧妃的话却十分扎人,半点情份不留。

    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