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232部分

九重薇-第232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幕渐渐降临,排成长龙的队伍终于开始缩减,人心已然大定。伙计们身后的钱匣子里,还余了薄薄一层的银票,拿着账簿粗粗一算,已然少有富余。

    期间扬州郡守身微服来过两回,瞅着挤成一锅粥的汇通,唯有急得跳脚。

    他名下还有百十万的银子,想要下属们浑水摸鱼,扮做普通百姓兑付。伙计瞅一瞅名字便晓得来人,那文书当场被甄夫人授意,直接扔了出去。

    待到金乌坠落,又是琼华满地,最后一位年轻人捧着手里五百两的银票,心满意足立起身来,甄夫人也如释重负。

    钱匣子里还余区区三百多两的银票,后面散落着几百两的纹银,便是此刻汇通钱庄的全部家当。

    昔日财大气粗的钱庄落得如此下场,许多兑了银子的人并未立刻离去,而是依然聚在汇通四周,抱着说不出的心情观望。

    甄夫人立起身来,皓腕笼过滑落鬓前的发丝,再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向四周团团一福,声音清越而明晰。

    “各位乡亲父老,汇通钱庄打从今日始,便终结在我的手里。非是我甄氏经营不善,而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见依旧有官府的人散在人群四周,想要蠢蠢欲动,甄夫人哪肯给他们机会,继续说道:“当朝的户部尚书是鄙钱庄背后真正的东家,他卷走大部分钱款,却不肯吐出来兑现。我散尽一生积蓄,才归还了大家的血汗钱粮。只是代人受过,心间委实不忿,须向各位一一解说分明。”

    此言一出,下面一片哗然。扬州郡守一身青衣混在人群之中,听得甄夫人如此不留情面,急得真跺脚。

    甄夫人却继续慷慨激昂:“今日所偿的银两,全是千两以下的散银。至于那些个达官贵人们放在钱庄,想要以钱生钱的资本,便让他们打了水漂。冤有头债有主,该找谁便去找谁。”

    将手一指藏匿在人群里的扬州郡守,甄夫人喊道:“大人,此间场面您从头尽知,民妇说得对不对?”

    被甄夫人教破行藏,郡守叫苦不迭。他素日不得民心,若不是皇城里钱唯真、刘本等人一力维护,根本不可能做稳官位。

第四百七十七章 交易

    江南的秋色美不胜收,最后一抹夕阳还未燃尽,天边是浓墨重彩一般的晚霞。既似是旖旎盛开如火的江花,又是似一尾凤凰展开妁妁其华的羽翼。

    郡守大人立在汇通那株存活了百余年的老榆树旁,被层层秋色渲染,却没有感受到一点温暖的色泽。想到就要打了水漂的银子,硬是品出些三九严寒冰冷彻骨的味道。

    正自剜心般的疼痛,不防又被甄夫人当场叫破行藏。郡守大人无所遁形,瞅着四周一道道含着戒备与敌意的目光,仿佛光天化日之下,被人**裸剥了衣裳。

    甄夫人早就放出话去,达官贵人的银子一概不管,郡守大人出现在这里,无疑是想要混水摸鱼。百姓们联系到此前他曾多次替汇通钱庄担保,果然官官相护,与钱唯真都是一丘之貉。

    今日若不是甄夫人当堂拍卖自家藏品,拿出个人私蓄偿债,众人必定血本无归,那几家当铺与银楼的掌柜便是最好的人证。瞧瞧甄夫人弱质芊芊的女子如此有情有义,再看一脸狡诈贪婪的郡守大人,下头不由群情激昂。

    眼得见犯了众怒,郡守大人不吃眼前亏。他不敢多留,赶紧脚底抹油,由夹在人群中的侍卫一路护送,匆匆离开了现场。

    郡守大人思考再三,总觉得汇通钱庄像是撕开的一道缺口,深怕带来决堤之势。当夜便修书一封,命人往皇城送信。

    夜色如水,终于淹没了最后的晚霞,喧闹了一天的汇通钱庄大门依然敞开着,迎来了开业七年来最安静的时刻。

    甄夫人立在高高的门楣下,目送着一位又一位伙计黯然离去,水样清冷的眸子里渐渐含了热泪。

    向他们一一道别,又婉拒了小丫头再陪她一夜的提议,甄夫人只说自己的好姐妹马上便会人来接。她平静地关上了钱庄的大门,沿着水磨石的小径孑孓徘徊,独留自己一人在沉寂的夜色里。

    重理菱花镜,再梳朝云髻。甄夫人拿上好的螺子黛细细描画出弯月如勾的柳眉,再拿朱砂在额间点一枚胭脂泪,盛妆的绮艳与那身猎猎的红衣映出一代佳人的国色天香与卓尔不凡。

    昨日的酒未喝尽,酒窖里散落着数十坛上好的竹叶青与汾酒,库房里现堆着现成的火油,都被甄夫人零零散散泼在了汇通四周。

    如墨的黑夜里,甄夫人一袭红衣飘然若仙,安静地躺在卧房大红的龙凤双喜帐幔内,轻轻推倒了灯烛。轻柔的火舌潋滟地飞舞,卷上轻柔的帐幔,又爬上临窗的幕帘,最后吻上明紫色的承尘。绚丽的火焰如盛开的烟花,不多时便璀璨了夜空,将整个汇通钱庄都燃成明亮的灯烛。

    据扬州城的老人们回忆,崇明八年的那场大火来得突兀而又诡异,几乎是突然间便映红了夜空,将汇通钱庄烧得片瓦不留。风助火势越烧越旺,临近的居民们想要赶过去救助,一桶一桶的水根本浇不灭掺了火油的烈焰。

    闻讯赶回来的伙计与丫头都捶胸顿足,说道甄夫人等着她的友人来接,此时还未离去,必是随着一场大火死去。

    黄昏时叫破了扬州郡守的行藏,星夜便被人灭口。若说初时人们对甄夫人的指责尚持怀疑态度,待看到漫天飞扬的大火,扬州郡守无可辩驳地成为罪魁祸首。

    事隔很多年后,当地人依然记得崇明八年那场涉及到整个江阴地区的动荡。

    汇通钱庄的覆灭与甄夫人的辞世都是导火索,那一场映红了半个夜空的大火并未随着汇通钱庄化为灰烬而偃旗息鼓,而是将扬州这把火直接烧到了皇城。

    不过几日的功夫,扬州郡守便以杀人与贪墨的双重罪名锒铛入狱,成了江阴帮大厦倾覆的第一人。

    紧接着便是江阴地区黑云压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系列的地方官任免,连带着皇城里头多位一品、二品的大员纷纷落马。

    这些自然都是后话,当那场大火映红长天的时刻,钱唯真还没有收到扬州郡守的五百里加急,他依旧独自坐在书房内燃着福寿膏静思默想,深悔自己又一次叫崇明帝的障眼法迷了眼睛。

    二儿子自京州回来述职已然摆明了是个圈套,为得只是将他招回,不叫钱家有漏网之鱼。好在自己防患于未然,将儿媳与次孙送走。

    数十载的经营毁于一旦,幸亏钱瑰已经悄然在大理落户。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钱家人东山再起。

    眼见崇明帝收网在即,并不理会太子册封大典就在眼前,钱唯真自然要做最后的挣扎。晓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刺心,他还准备过几日好生欣赏陈如峻的悲凉,决不要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钱唯真早已探知苏暮寒的习惯,每奉二、七必然便装往桂树胡同的何宅大院去与某些人会晤。钱唯真自己也换了便衣,悄悄去何府宅院寻人。

    苏暮寒已然从苏光复口中得知,钱唯真多年来摇摆不定,即不往崇明帝身边靠拢,也不愿给苏光复一句光复大周的准话。便似是墙头草随风倒,这样的人滑不溜手,纵然有才,却是难以驾驭。

    如今眼看着在劫难逃,苏暮寒对钱唯真的求见十分鄙夷,更加上痛恨他当日不能狠下决心,本是命人推辞不见,却耐不住钱唯真正色说道:“再与世子传话,就说我并非求他,而是与他做笔稳赚不赔的交易。”

    钱唯真掌了户部数十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既然口口声声要做交易,手里自然有些资本。苏暮寒权衡再三,到不舍得放弃这个机会,当下便命人请了钱唯真进来,两人在何宅里头面谈。

    深知时间有限,钱唯真长话短说,只向苏暮寒浅浅一揖:“我想与世子做笔交易,拿着藏在康南所有的钱财助世子成事,只求世子一个承诺。”

    钱财动人,苏暮寒心情颇为激荡。少了苏家罂粟的来源,苏家老宅的金条运不出去,千禧教那里显然捉肘见底,若要举事,必须有金钱做为支撑。

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诺

    苏暮寒青衫磊落,舒朗的眉眼大气而凝练,一幅超然出尘的模样,任谁瞧着也不像叫搅动乱世的枭雄。

    偏是人不可貌相,一幅绝好的皮囊下包藏着弑君篡位的祸心。

    两下既然不再打着太极绕圈子,苏暮寒也不故做矫情。他伸手一指摆在下首的椅子,向钱唯真拱手道:“钱大人请坐,咱们细细说一说。”

    钱唯真带了本册子,呈到苏暮寒面前请他过目。苏暮寒一目十行匆匆略过,见那里头详细记录了钱唯真在康南一带的地产与银子,每一笔列得精细,数目多到足以令苏暮寒动容。

    晓得苏暮寒意动,钱唯真继续开门见山:“实不相瞒,小女钱瑰身上带得这些房产地契,此前已经遁去康南。老夫最疼这个幺女,只想多留她几年在身边,才未曾好生替她定下良缘。其实世子也晓得,小女心气颇高,唯独牵挂世子一人,以至蹉跎到了如今。”

    苏暮寒风华绝代、家世矜贵,姑苏皇城为他折服的贵女岂是钱瑰一个?宫中宴会、候门小聚,来来往往不过就是那些高门大户,两人之间也算熟稔,苏暮寒岂会瞧不出钱瑰瞧向自己的目光里时不时闪过一缕脉脉如香的情谊?

    想到那明艳动人的女子不知受着多少人倾慕,她却三千弱水,只想取自己一瓢饮,苏暮寒心间有些许的得意。他轻浅地一笑,矜持道:“尚书大人说笑了,暮寒可不敢担这个薄情的名声。”

    钱唯真坦然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都是世间长情,老夫没有与世子算这笔糊涂帐的意思。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绝不令世子为难。”

    到了此时此刻,钱唯真能为女儿谋求的也不过如此。他只须苏暮寒承诺,待他日事成,千禧帝国的后宫里,许钱瑰一个一品妃位。请苏暮寒看在今日钱府倾囊相助的面子上给钱瑰几分情意,要她安然地渡过余生。

    苏暮寒唇角划过弯弯的笑意,眼睛像是两粒灿烂的星子,深邃而又晶亮,只觉这买卖来得太过划算。

    若是匡复了大周,纵然得慕容薇为后,他自然可以拥有三宫六院,区区一个妃位不过举手之劳。

    苏暮寒郑重承诺道:“老尚书客气了,若千禧帝业有成,区区一个妃位实在亏欠钱瑰姑娘。如此德艺双馨的佳人,自然可以当得贵妃的称号。”

    一品正妃也好,贵妃也好,说来说去都是放在宫里的摆设。苏暮寒既要与钱唯真结盟,便须给他些甜头令他放心,这也是当日苏光复的教诲。

    期望高过了预期,钱唯真露出欣慰的笑容,深觉苏暮寒孺子可教,到也算上路。撕开那层遮羞的面纱,如此坦诚的谈话更令两下放心。

    两人意见达成,从此便是一条船上的人。苏暮寒淡淡伸出手来,与钱唯真轻轻一握:“老尚书如今已是自己人,还有什么要求?”

    钱唯真立起身来,走到苏暮寒身前重行叩拜大礼,便是认了苏暮寒主子的身份。他故做谦卑地说道:“世子这边,老夫再无所求。只是光复先生那里,还请世子行个方便,老夫想要见他一面。”

    苏暮寒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着花梨木案几上嵌着的墨玉台面,澹然笑道:“难不成老尚书还有资本,也要与光复先生做笔交易不成?”

    接下来要谈的事情,钱唯真心里确实信不过苏暮寒。他不敢将身家性命全押在一个人身上,有些隐秘事还想与苏光复转圜。

    生怕苏暮寒心有忌惮,钱唯真堆起笑脸说道:“世子言重了,我的全部家当都在这里,哪有什么资本再做交易。不过牵涉朝中局势,有些事想与光复先生商讨一二,或可赢得几分转机,也能更好为世子效力。”

    苏暮寒也晓得,自己尚且没有资本真正立在朝堂之上,更没有资历令这些浸淫朝堂数十年的人对自己放心。如今钱唯真生死攸关,自己却连半句话也说不上。到是苏光复那边见多识广,两个心有七窍的人会晤,指不定会多出一条活路。

    为卖弄苏光复对自己的死心塌地,更想从钱唯真身上谋取最大的利益,苏暮寒含笑允诺,说道:“老尚书说个时间地点,我会告诉光复先生赴约。”

    钱唯真喜出望外,起身又是一揖:“择日不如撞日,世子若是方便,便请约光复先生晚间过钱府一叙。外头风声鹤唳,反是自己家中更让人放心。”

    苏暮寒十指交叠着轻轻一握,点头应道:“一言为定。今夜子时,光复先生必会登门拜访,请老尚书外书房留门。”

    钱唯真心满意足回到府中,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