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249部分

九重薇-第249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唯真泪洒当前,真心有几分悔意,跪在祖宗牌位前重重叩头:“都是我这不肖子孙贪心不足,以至连累钱家,带来今日的劫难。祖宗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助这些后辈渡过难关,求祖宗保佑他们兄妹早日团聚,钱家东山再起。”

    两兄弟听得心酸不已,各自向祖宗焚香祷告,又一人一边扶老父起身。行走间一步一回头,望望列祖列宗安息的地方,三人都是泪洒衣襟。

    稚子懵懂,钱玟的儿子钱安以为只是随着父母出趟远门,牵着父母的手蹦蹦跳跳走到垂花门前,犹不忘回头向钱唯真招手。

    钱唯真百爪挠心,深恨自己当日胃口太大,不该打那军饷的主意。如今既上了千禧教的贼船,早已不能退步抽身。

    心知这一面大约便是永别,钱唯真不舍得孙儿,唤着长孙的乳名,紧跑了几步,又将他揽在怀中,再一次抱住这幼小的身躯。

    钱玟与妻子早已泣不成声,反是钱珏硬下心肠催促父亲放手,莫误了与苏光复约定的时辰。

    钱唯真狠下心来,推开怀里的孩子,催着他们四人赶紧起身。

    钱珏打头,悄悄出了钱府后门,再回望这庭院深深的锦绣门第,钱珏压下一直蔓延在心间的悲哀,努力将情绪放在即将与妻儿团聚的喜悦上头,又向母亲正房的方向远远一拜,这才大踏步往前走去。

    为贺二位娘娘晋位之喜,钱夫人早已按品着妆,今日五更不到便进了宫,那时长孙尚在睡梦之中,与这些孩子最后一面也无缘得见。

    一行四人步履匆匆,走到仅有几墙之隔的何宅后园,早有苏光复的人等在此处。角门一开,悄悄放了这四人进去。

    苏光复早已换好出行的衣服,淡褐色菖蒲纹暗纹直裰,腰间垂着一方上好的和田玉制印章,头上玉簪绾发,显得整个人神清气爽。

    俨然温润儒雅的文人装扮,任谁也不会想到他私底下会是杀人不眨眼的千禧教主。彼此简单寒暄几句,便在仆从的簇拥下出发。

    何宅里竹林,一条小路看似清幽,却暗藏着玄机。钱珏随在苏光复的身后,感觉那小道竟有些杀气逼人,两旁翠竹柔嫩的枝条都似是根根利箭,仿佛下一刻便会纷纷射出。

    一条小道七弯八绕扑朔迷离,钱珏走得眼花缭乱,心间恍然大悟,这大约是传说中的九宫八卦。他不敢有一步踏错,回身将侄子抱在怀里,又悄悄嘱咐兄长两句,紧紧跟上苏光复的步伐。

    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凉亭,倚着几株璎珧树搭建,四周倚红偎翠,景色格外耐看。亭子四面都垂着淡金色的厚纱,有一面纱帘浅浅打起,露出里头一张雕刻精美的石桌配着四只石凳。

    手下上前轻轻触动机关,那石桌慢慢往一旁倾斜,不多时便露出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洞口,苏光复回头向两兄弟示意,自己便率先沿着洞口的石阶走了下去。

    秘道内越走越宽,隔不多远还有秘密的通风口,里头空气充沛,行走其间没有丝毫憋闷的感觉。离着几十米便有灯烛,油灯高高亮起,映得视线十分开阔。脚下的青石地面上纤尘不染,显然时时有人进来打扫。

    钱玟、钱珏再想不到,一条秘道竟就隐在桂树胡同,出城如此轻松。两人相互对视,对千禧教的势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深深庆幸父亲此时选择与千禧教合作,保全钱家这步棋走得极妙。

    这条路走过多次,苏光复偶尔会将目光投在某处,那里有着他做下的暗迹。

    暗迹完好无损,无论是他,还是时常随在他身边的这六名死士,在这条秘道内都没有发觉一丝旁人的气息,他们走得大胆而又随意。

第五百一十三章 截杀

    任你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

    这也是当日小李将军亲口与夏钰之商定,为防打草惊蛇,他们先不人下去刺探这几条秘道,而是牢牢在秘道的出口布局。

    深知苏光复为人诡计多端,又格外小心谨慎,小李将军怀疑他难免会在秘道中设置些细小的枝节。若是自己人不小心碰到,一旦被对方查觉有异,便不能一网打尽,平白坏了多日的部署。

    小李将军与夏钰之谈笑间调兵遣将,他们不选择瓮中捉鳖,而是在三条秘道的出口各自暗中人把守,只等着守株待兔。

    长长的秘道内寂静而又空旷,只能听到钱珏几个人脚步擦过青石板,带动衣襟轻微的声。

    前头苏光复那六名死士都做了寻常装束,因是一路上扮做苏光复的仆从、车夫之类,他们不做平时的黑衣打扮,而是换了青一色的黄褐色衣裤,腰间系着暗纹的青色汗巾,再寻常无比的大户人家奴仆装扮。

    苏光复淡淡回过头来,望着身后这一家四口:“非是我不愿意人保护,实在是怕惹人注目。我在城外替你们预备了两辆马车,车夫是自己人。你们循着大路往西,早晚咱们还会再见。”

    钱玟一手搀着媳妇,一手领着儿子,不方便行礼,钱珏便深深一揖:“多谢先生周全,大恩不言谢。云南那边,父亲已有交待,待我弟兄两个与妹妹汇合,自然万事听先生差遣。”

    钱少夫人一双小脚行走不便,不多时便走得气喘吁吁,苏光复并不回头,只是略略催促道:“还要劳烦少夫人紧赶一赶,这秘道不是直路,离得出城还有段时间,待上了马车再好生歇一歇吧。”

    早一刻出得皇城便早一刻得到安全,少夫人自然懂得这个道理,挪动着自己一双三寸金莲,努力加快脚步。

    钱玟的儿子瞧着秘道一眼望不见头,身边又少了往日的随从奴仆,小嘴一扁想要哭出声来,被钱珏止住。

    钱珏伸手将侄儿抱在怀里,柔声哄道:“安哥儿听话,与父母和叔叔一起出趟远门,咱们这一趟是扮做官兵捉贼的游戏,所以身边没有带那么多人。等出了城,咱们去寻你姑姑,寻二婶和宁哥儿好不好?”

    小孩子委屈地点头,将身子紧紧靠在钱珏怀里。钱玟感激地望望兄弟,俯下身来让妻子趴在自己背上,栖栖遑遑往外赶路。

    行了约有一个多时辰,秘道渐渐往上倾斜,脚底下变得有些斑驳不平。

    苏光复回身温言道:“就快到了出口,咱们并不同路,便在此话别,顺祝各自一路安好吧。”

    两兄弟连连答应,想起父母均困在皇城,不晓得是否还有再见之期,脸上都是一片惨淡。钱玟蹲身放夫人下来,借着向苏光复示意,悄悄擦了擦脖颈间方才被夫人泪水打湿的那漉漉一片。

    前头已然有轻微的咔嚓声,有死士在转动出口的石盘,伴随着石盘悄然移开,一缕阳光倾泻直下,洒落在一众人的身上。

    钱珏怀抱侄子细瞧,出口设计得极为巧妙,原来隐在京郊一处风景甚佳的田庄后头,几株遮天碧树掩住那石盘的位置,旁边就是三叉路口。

    不远处有条蜿蜒的小河,有附近的渔家撑着竹筏漂过。河流两岸花草如毡,几只白翅红嘴的水鸟正翩然飞过。

    隔岸的不远处,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垂钓,因时近正午,已然有仆从在树下摆开了杯碟,能闻得果酒的香气。

    钱珏望着那几个怡然自得的游人,从未察觉外头的阳光原来如此美妙,恬淡的生活原来如此充满着烟火气息。

    他深深嗅了一口含着青草与野花味道的芳香空气,顺手拔起一株蒲公英递到侄子手里,教他吹动那些小伞,看着它们飞向远方。

    离了自小生活的皇城,他们其实也如这株蒲公英,已然落叶无根,不知道会飘向何方。也许将云南当成第二个故乡,也许那里只是路途停留的一个驿站,如今一切都看不到方向。

    苏光复所说的马车,便等在不远处一株歪脖的垂柳树下,两名车夫都是跨辕而坐,大约提前得了嘱托,并不过来见礼,只是抱着鞭子候在车上。

    两下各自浅浅一揖,钱珏兄弟与苏光复彼此各奔东西。钱家四口往马车这一边来,苏光复的人却折身穿进小树林。

    钱珏走得快些,与那车夫颔首示意,想先将侄儿抱进车内。

    他掀起车帘,才待往上迈步,车厢里一名早已埋伏好的暗卫已然发动,单手扣住他的脉门轻轻一拽,便将他与怀中的孩子一起带到车上。

    小孩子早已吓得哭不出来,暗卫随手点了他的昏睡穴,将他放平在车上。

    钱珏被拉扯得晕头转向。他本是文官,何曾见过这个阵仗?仓皇间只查觉一阵暗风扑面,怀里的孩子已然脱手。正在不由自主间,那暗卫一柄闪着寒光的弯刀便紧紧贴上他的脖颈。

    暗卫一只手还扣在钱珏腕间,正是小李将军手下的一位禁军统领。他灿灿一笑间,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钱大人,圣上有命,在此地守株待兔,已然等了多日。您若是配合,小孩子一路也能少吃些苦头。”

    说话间的功夫,埋伏在另辆车内的潜龙卫已然迅捷地将钱玟与他妻子拿下,拿帕子掩住二人的口,车夫扬鞭催马,拐上一旁的小道。

    两边隔着段距离,钱家兄弟都是自己迈步上车,瞬间便被暗卫们制住,连丝声响也没发出,苏光复那边到未查觉有异。

    苏光复在六名死士的簇拥下,往树林间走了几步,一名死士学着鸟叫呼唤在此接应的同伴,却迟迟得不到回音。

    下午的小树林里一片死寂,连往常婉转的鸟啼都少了许多。重重的雾霭下,似是笼罩着森然的杀气。苏光复终于查觉不对,喝了声:“赶紧原路退回。”

    此时查觉已然来不及,只听嗖嗖嗖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树林里同时射出枝枝冷箭,快捷而又迅速,将苏光复的前路后路都堵得死死。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赦

    茂密的小树林枝叶扶疏,头顶依稀可见一方蓝莹莹的碧海晴天,脚下的泥土芳香而松软。不知名的野花上偶尔有蝴蝶合拢了双翼,贪恋那一点花蕊的甜蜜。

    往日春行秋游的好去处,今日早就布下天罗地网。

    身着黑衣的潜龙卫衣袂飘飞,与禁军的人里外配合,从前后往这里包抄。苏光复抬眼匆匆一掠,密密麻麻不下数十人,同时在小树林中现身。

    来不及考虑是何时、何处泄露了风声,更不知钱家四口是否顺利逃脱,苏光复只是庆幸这些人迟来了片刻,没有叫他们发现隐藏的秘道。

    苏光复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脱身的法子,六名死士已然团团将他护在中央,各自拔剑抵挡,格开那些飞来的羽箭。

    奈何箭来如雨,六个人纵然开始舞得密不透风,时间一久便露了空当。

    一名死士手间慢了片刻功夫,便被一箭穿心,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下。剩余的几人再也不能合璧,更显得手忙脚乱,眨眼间又有人挂彩。

    苏光复晓得情况紧急,见前路后路封得死死,知道今日若要脱身必须兵行险棋,他瞬间便描上了左侧的小河。

    他低声吩咐那五名死士往左边移动,替自己寻找时机。这些死士当真愚忠,拼力将苏光复护往,渐渐靠往河边。

    当先的一人哨呼一声,五人合力组成一道人墙,呈半月型围在了苏光复的右侧,以自己血肉之身挡住了射来的利箭。

    不过电光火石之间,苏光复将身上直裰一丢,露出里头一身黑色紧身的水靠。他轻盈地跳起身子,如一条飞鱼般滑落进小河,水面上只是微微泛起涟漪,连朵水花都未溅起,可见苏光复水下功夫十分了得。

    潜龙卫的人匆匆围堵,片刻间将其余五名死士尽诛。待从上游截杀苏光复,一直观阵的小李将军却吩咐收兵:“圣上有命,今次不取他性命。”

    苏光复借着丛丛芦苇的掩映,偶尔出来唤气,一口气往前水游约有七八里地,听得岸上并无马蹄追逐的声音,这才悄悄钻出水面,靠在一株柳树下休息。

    直熬到天色擦黑,确定没有禁军围堵,苏光复这才往夜空里放了求救的信号,等待千禧教的属下前来接应。

    钱家那四口人却没有他的幸运,被潜龙卫押在柳树下那两辆马车上,早往城中赶去。就连树林、河畔、青草地,如今都是一片静谧,依然是渔舟唱晚,一恬淡的郊外怡然夜色。

    战场上的痕迹早被抹平,水面上有小船随波荡漾,船家从舱里取出虾笼下在水面,又点起炉子炖着鱼汤,清香的美味随风荡漾。

    散落在林间的潜龙卫,黑色的夜行衣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若是不走近,根本发现不了他们的踪迹。

    守株待兔这么长时间,小李将军才不甘心只杀掉这么几个人,还要留着苏光复放长线钓大鱼。

    崇明帝听得小李将军的布置,微笑着颔首,缓声说道:“苏光复心有七窍,咱们便来跟他斗一斗心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