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266部分

九重薇-第266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历经风雨之后,才有美丽的彩虹挂上天空。回首往事,温婉不胜唏嘘。

    最浪漫与幸福的事,不过是与心上人携手共渡余生。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承诺,辜负了上一次,必不会辜负今生。

    温婉轻轻敛礼,跪倒在楚皇后脚下,娟秀的容貌始终淡然:“福兮命兮,都是温婉的造化。温婉愿意远嫁建安,以一己之身,促成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

    意料之中的答复,也证明了楚皇后猜测。不独慕容薇与顾晨箫,只怕秦恒与温婉两个也是旧识,只不晓得他们何时缘定三生。

    楚皇后微笑颔首,招手唤她起身,算是知晓了温婉的答复。

    一缕缱绻的阳光映上温婉端庄又清秀的面庞,她的眉目俊美无俦。纵然是谈论自己的终身大事,一双浅如墨画的目光依旧沉沉如古井无波,自始至终都是发自内心的平静。

    楚皇后拍了拍温婉的手,和煦地说道:“不但安国夫人视你如己出,你在本宫面前几年,也甚得本宫垂怜。如今年纪愈大,总希望瞧着你们做小辈的能够周全。你肯真心允诺,本宫与陛下也算安心。”

    这次,点点笑意在温婉唇边绽放,似是春风一吹,催动了前世的簇簇桃花,缤纷地开在今生。她轻轻俯身,那笑容如三月的烟雨朦胧,坦然而又从容:“三生石上旧姻缘,大约便是如此。臣女叩谢皇恩,多谢皇后娘娘成全。”

    大约又是一笔糊涂帐,温婉最后的几句话分明暗含着想说未说的玄机,以此告诉楚皇后她与秦恒的确缘份早定。

    结局已然落定,再探究过程毫无意义,楚皇后无意往前追究,只晓得了一件事,温婉对这桩联姻十分满意。

    终归是随了自己多年的人,楚皇后亲手搀了温婉起身,替她理着鬓边的丝发,言语里添了几丝欣慰:“本宫只想着日后替你在京城寻一户人家,守着你娘亲和你义母安稳渡日,未料想造化弄人,如今竟要离去,不知你还有什么请求?”

    温婉柔顺地立着,听着楚皇后的真情流露,心里也有些动容。她略一思量,抬头说道:“臣女的确有件事,还须面见陛下。再就是义母那里,恐怕她老人家误会陛下的心意,温婉想今日出宫,与义母亲自说说清楚。”

    换做温婉自己开口,的确更有说服力。虽然应承了崇明帝,一想到要面对亲姐姐哀切孤单的双眸,楚皇后并不是害怕,而是近乡情怯,添了缕缕歉疚。

    她重重握着温婉的手,只余了一丝叹息:“陛下在御书房等你,他也想亲口听听你的意思。至于你义母那边,你还须小心婉转。本宫只得这一位姐姐,她半生不易,临到最后又是骨肉离散。”

    说到这几句,楚皇后眼圈微微泛红,她略一抬头,稍稍吸气平息自己的心绪,眼神又恢复了平日的清湛,只在温婉手背上一拍,似是嘱托温婉替自己好生斡旋。

    温婉躬身领命,出得凤鸾殿,沿着湖畔那条鹅卵石小道径直往御书房走去。

    已然卸下尚仪的身份,如今自己是这宫里凤仪高华的端仪郡主。回想起襄远伯府里苦难又贫瘠的童年,还有与娘亲相依为命的日子,到似是南柯一梦。

    回望凤鸾殿雕甍绣槛的殿宇,还有花木馥郁之下独有的安宁,温婉心里有着深深的感慨,不觉怅然间掩唇轻叹。

    昔年入宫只是无奈,为了避开襄远伯府的肮脏,更是为了给自己、给娘亲争一条活路,不得以求在楚朝晖面前。

    今时今日,早已习惯把这绵延巍峨的宫廷当做自己的家园,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却要面临着再一次的离别。

    有伤感,有酸楚,有欣喜,其实也有期待。

    不晓得建安太子东宫内,秦恒少时手植的香樟树还在不在?两人定情的那一日,秦恒分明握着自己的手,在上面刻下两个人的名字。

    忽然有些热泪盈眶,温婉开始想念建安太子东宫内,那穹庐高高的殿宇,那一汪温柔如海的承尘,还有整个太子东宫深湛又古朴的苍蓝色调。

    温婉甚至开始想念九宫阙高位之上,建安帝那威严又慈祥的目光。

    昔时自己随着秦恒入宫谢恩,建安帝君曾畅怀盛赞,又嘱咐秦恒务必怜惜自己去国怀乡之苦,一定要好生相待。

    温婉甚至记得建安帝绵绵的祝福之语,他将昔年与嘉顺皇后定情的一对龙凤玉佩赐给自己和秦恒,然后深情祝福道:“恭喜吾儿娶得佳妃,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昌炽。”

    在襄远伯府从未品尝过父爱,对着这么好的老人,温婉本打算像亲生父亲一样孝敬,可惜所有父慈子孝的期许都断送在秦怀一杯鸠酒之中。

    这一世再不会让秦怀借着他母亲康贵妃的薄面久居宫内,更不会让他有机会将鸠酒端在建安帝面前。自己不会沦落到瞧着秦恒瘦骨嶙峋的手从帐间伸出,两人面对肝肠寸断的分离。

    而对秦怀这一番虎视眈眈的狼子野心,想要断其利爪,必先折其羽翼。秦怀再想和苏暮寒结盟,也休想拿到上一世的东西。

    仿佛就在这一刻,复仇的火焰雄雄燃起,温婉如同将要出征的战士,迫不及待踏上征程。她遥望崇明帝御书房的方向,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成熟。

    玄霜奉命等在御书房外头,瞧着温婉姗姗而至,笑着上前行礼。

    同慕容薇一样,温婉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大总管满怀敬意。她侧身避让,并不受玄霜的礼,而是尊敬地唤了声玄大总管。

    玄霜连称不敢,亲自将温婉引至与御书房相连的小花厅内,自己先去通禀。

第五百四十九章 剖析

    等待的间隙,崇明帝盘膝坐在炕桌旁,左右手各执黑、白棋子,正在瞧着棋局上金戈铁马的局势,思忖下一步落子。

    瞧着玄霜进来回话,他随手将棋盘一抹,吩咐传温婉进来。

    温婉理了理妆容,轻提裙裾踏进了小花厅内。轻嗅着熏笼间传来的阵阵金菊香气,俯首在崇明帝面前,轻轻唤了声陛下。

    “端仪无须多礼,赐坐”,崇明帝有九成笃定温婉的答案不会让自己失望,他笑容和煦地望着温婉,随手一指左侧几张黑漆镶螺钿的太师椅。

    温婉谢了恩,往左侧最末一张椅子上坐定,面上依然是那样波澜不惊的笑容,等着崇明帝开口询问。

    玄霜领着人进来上茶,末了将小花厅的门虚虚一掩,自己亲自守在外头。

    崇明帝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杯盏,亲切地问道:“可是从凤鸾殿出来?”

    温婉垂首上奏,神态贞定典雅。她轻声说道:“回陛下,正是从凤鸾殿过来。方才蒙皇后娘娘方才垂询,臣女不胜感激,已然做了答复,特来报与陛下知晓。”

    单看这份从容不迫的神情,言语间没有一丝惶急,崇明帝也晓得她一定做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依旧关切地问道:“难道不与你娘亲和你义母商议商议?”

    温婉轻轻摇头,望着崇明帝从容说道:“远嫁建安,固臣女所愿,不必令两位母亲太过担忧。臣女斗胆面圣,实则另有所求。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前些日子也是在这御书房中,您曾有着金口一诺?”

    崇明帝只怕温婉拿当日的承诺求自己推却秦恒的提亲,未料想结局是如此花好月圆。他欣然应道:“朕金口玉言,自然记得与你的承诺,你想求什么?朕还是当日那句话,只要不违法制道义,一定成全。”

    温婉逆光而坐,点点细碎的阳光映上她的眉梢,像镀了层金色。她神色间平添了些端庄雍容,崇明帝第一次在她身上瞧到几分睥睨天下的神气。

    眨了眨眼再定睛去看时,又是一贯的淡然柔婉,亭亭如墨染的新荷俏然绽放。

    得了崇明帝允诺,温婉立起身来,走至小花厅西墙一侧悬挂的大幅舆图前,凝神看了片刻,转身姗然而笑,请崇明帝移步上前。

    闻说慕容薇这些日子私底下将舆图当做闲书,有事无事都拿来翻翻,崇明帝私底下还与楚皇后说起,女儿身上有着楚皇后杀伐决断的果敢,若生为男儿身,一定是谈笑间便可指点江山的从容。

    如今温婉也是这般,立在舆图前这一闲适从容,多少江满腹经纶的男儿尚且不及。

    崇明帝感兴趣地立在温婉身后,瞧她能说出一番什么话来。

    一条长长的红线标注,是建安与西霞接壤的国土。温婉皓腕纤瘦素净,左手轻轻掩了袖口,右手食指伸出,点上两国相临的部位,最终落在林源城与汤城附近那一河相隔的地段上头。

    一河相隔,却是分属两国所有,林源城属于西霞最北的疆域,如今由一位姓沐的年轻将军把守。

    汤城则是建安的最南方,因着地理位置优越,被康贵妃早早夺下,在前几年便成了秦怀的封邑。如今秦怀人守得固若金汤,与林源城遥遥相望。

    温婉手指点向汤城的标识,与崇明帝肃然说道:“陛下,您一定晓得,秦恒两次南下西霞,从不走离咱们最近的汤城,直达林源。却要绕它东边的京唐关,多走百余里的路程。”

    言下的未尽之意,一对兄弟不睦,已然不是秘密。上次未出建安便被追杀,秦恒早对秦怀起了防备之心,不敢借道汤城。

    温婉一语中的,崇明帝的目光也变得郑重起来。三国实则唇齿相依,一方有着内乱,势必波及整个天下局势。他的视线久久落在舆图上,打量着汤城和林源的方向,吩咐温婉道:“你继续往下说。”

    温婉慎重敛礼,朗声说道:““陛下,这个地段如此敏感,可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温婉求的便是您金口一诺,若来日建安国中内乱,汤城这里只要人增援,便请陛下允林源城的守军参战,替我阻住秦怀北上的步伐。”

    以为温婉会求自己的封诰,或是替她生母讨些封赏。再不济,也是多要些傍身的财物,以求她下半生富贵,未料想这弱质芊芊的女子开口求的是军队的调度。

    崇明帝的心思都停留在她方才说的句建安国中内乱的话语上头。

    瞧着眼神清湛无波,内心实则波浪翻涌,崇明帝飞快地盘算着如今的局势。因是建安帝强势,又旗帜鲜明的立在秦恒边,两兄弟明面上才未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暗地里却各自步步为营,都在网罗自己的势力。

    若来日崇明帝不在,内乱一起,秦恒能否守得住建安的天下还是未知数。温婉此举,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对当今的局势了若指掌,在替秦恒未雨绸缪。

    秦恒身为崇建安帝与嘉顺皇后唯一的儿子,正经的东宫太子,来日继承建安的大统本是顺理成章,坏就坏在康家把持朝纲,想要推秦怀上位。

    做为建安的盟友、未来的姻亲,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西霞都该一力支持秦恒。想到此处,崇明澹然问道:“你怎知建安国内一定会有内乱?又如何晓得会发生在这个地代?”

    温婉唇边依旧浅笑潋滟,却是轻轻叹了口气,怅然说道:“既然臣女决意嫁去建安,便要一心一意为太子殿下打算。陛下,容臣女说句实话,秦恒与宁王殿下不同,他不及宁王殿下多矣。”

    温婉侃侃而谈,将三个国家的形势剖析在崇明帝面前。她方才说得不错,虽然秦恒与顾晨箫都受两国帝君扶持,是他们心中默认的储君人选,可惜秦恒空有太子储君之位,却不及顾晨箫这手握兵权的宁王更胜一筹。

    顾晨箫年初与大阮一战成名,早有战神修罗的美名,引得朝臣纷纷依附。纳兰家如今劣迹斑斑,时常为人弹劾,身为太子顾正诺母族的助力摇摇欲坠,顾晨箫早具备与顾正诺一较高下的资本。

第五百五十章 击掌

    干菊与松枝混合,熏笼内焦香的气息清淡而柔和。

    高几上袅袅茗香四溢,热气渐渐散尽,温婉指尖上还留有些许的凉意。

    伴随着她的叙说,那舆图变得鲜活生动,似是无数旌旗翻飞、号角连天,重重画面在崇明帝眼前闪现,小花厅里竟添了些气吞山河的雄壮。

    温婉饮了一口凉茶润嗓,言语中有淡淡的失落。

    两人重新归座,温婉继续往下说道:“顾晨箫武功盖世,手底掌着数万精兵,身边不缺忠臣良将,顾正诺空有太子之名,无力与他争锋。而秦恒则不然,仅会的三招两式不足防身之用,身边可用的武将唯有一个傅清风,如今还蜗居在太子东宫。在与秦怀角逐之时,并不占着上风。”

    话虽隐晦,从表面上分析着两国未来的掌权之人,崇明帝却已然听得明白。

    各国内部逐鹿的形势,温婉分析得清楚透彻,句句切中要害。崇明帝将目光遥遥投向舆图,目之所至便是温婉方才所指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