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277部分

九重薇-第277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皇后半吐半露,想要将两个孩子婚期后延。君妃娘娘闻弦歌而知雅意,唯有一笑带过。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细数流年,儿子还有长长三百多日的时光苦等。

    那一幅山水长卷浑然表明了心意,一年的时间犹嫌太久,她又如何舍得两个年轻人的相思相望,却不能相亲?

    娶媳与嫁女从来不是同样的心情,同在做母亲的角度,君妃娘娘体谅楚皇后的心情,更有几句体己话想与她说。两人分宾主落坐在紫檀木软榻的两侧,君妃娘娘请楚皇后屏退了左右。

    今日捧来的锦盒里便是顾晨箫当日手绘的山水长卷。君妃娘娘缓缓打开,将那幅长卷平摊在炕上,再搜寻澄园古树的踪迹,白玉般晶莹剔透的手指轻轻抚过树下那位少女,请楚皇后细观。

    青丝墨染、秋水明眸,裙裾染了雪色,在竹旁斜溢成风。楚皇后只一眼,便认出这竟是慕容薇的侧影。

    细瞧那幅长卷,山山水水自苗疆起始,一路汇到西霞,澄园古树大约是顾晨箫笔下最后一处景点。

    君妃娘娘并不觉得儿子满腔痴情有错,而是赞赏地与楚皇后说道:“一见钟情,是多么美好的事。昔年我与他父皇一见倾心,如今我的儿子也有了心仪的人。晨箫去岁只那么一眼,便认定了阿薇该是他相伴一生的人。”

    澄园古树千年不死,以苍翠繁茂出名,承载了多少年轻人憧憬的幸福。顾晨箫与慕容薇在这里结缘,便是天意使然。

    面对两个彼此有情的年轻人,她们做父母的,所能给予双方的最好礼物便是成全。君妃娘娘坦承自己的心意,流露出深深的祝福。

    事到如今,有些话便须直说。君妃娘娘也不绕圈子,直接摆出了康南帝的诚意:“我启程时,陛下殷殷嘱托,若能与贵国联姻,会将与西霞搭界的临水三郡做为晨箫的封地,可以离得娘娘最近。您如果不放心,大可经常人前去问候。”

    自然,这也只是最初的打算。君妃娘娘附耳在楚皇后身旁,轻声笑道:“晨箫迟早是要返回京城的,这一点咱们大家心照不宣。最初这些日子,还是住在临水三郡比较稳妥。”

    顾晨箫威名远播,手握康南兵权,直接撼动了顾正诺得来不易的太子之位。

    这太子之位与纳兰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无论是顾正诺带是纳兰家族,都不可能轻易放手。与其龙虎相争,不如暂且避其锋芒,一点一点剪除对方的羽翼,将对方架空成没有獠牙的老虎。

    这般的细水长流,当是最稳妥的做法。

    昔日康南帝想要铤而走险,倾自己仅身剩的余年,全力支持顾晨箫与顾正诺抗衡,委实是因为自己时日无多,生怕丢给小儿子一幅两难的死局。

    如今却不相同,有朱果在手,康南帝君性命至少延得十年,有的是时间与精力和顾正诺周旋。君妃娘娘有把握说动康南帝,将这盘棋下得别开生面。

    自然,来自西霞、来自夏钰之的支持,都是这棋局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做为回报,康南会把如今在玉屏山采矿的人手拱手相让,后续援助依旧会源源不断。

    楚皇后与君妃娘娘寥寥几言,彼此便深切了解了对方的处境,本是同仇敌忾的两家人,如今合二为一,彼此更添助力。

    话说到这个份上,康南帝君与君妃娘娘处处设想周道,顾晨又一往情深,楚皇后也没有坚持将婚期延后的必要,同意将新人佳期定在明年初秋。

    两个人眼看成为亲家,君妃娘娘对楚皇后更多了些亲近,提起昔年康南帝赐给她的汨罗福地,有意将趁这个机会重新修整,算做她送给儿子与儿媳在京中的别院。

    昔年康南帝君为博君妃娘娘一笑,更为叫板纳兰家的挑衅,在京郊赐下这座占地十余亩的江南园林,自此后宫三千成为虚设。

    汨罗福地里头共有四座院落,彼此以流水竹桥相连。两岸落英缤纷,花枝丰茂,更兼几处泉眼汨汨而冒,如珠如瀑,因此得名。

    园内依着四时节气而建,春日杨柳沙堤丽影迟迟、夏季碧荷连天芙蓉映日、三秋桂子十里荷塘、红炉煨酒踏雪寻梅,每时每处都有不同的风景。

    汨罗福地秀美绝伦,原是帝后二人煮酒论茶的好去处。只是这几年随着康南帝身子渐渐不适,两人避居琴瑟宫中,汨罗福地便闲置了起来。

    美景还须良辰相对,君妃娘娘觉得将这里交到自己儿子与儿媳手上,才不辜负丈夫当年替自己修建这所园林的心意。

    两人大婚,成亲自然是在宁王府。然后,君妃娘娘便会说动康南帝尽快将儿子外放,来到临水三郡。

    父子二人一人独揽京中,一个在外呼应,有了军队握在手中,才能更有效地遏制顾正诺与整个纳兰家的行动。

    听着君妃娘娘的打算,楚皇后连连点头,做父母的为儿子殚精竭虑,一点一滴都考虑得足够周全。这些日子慕容薇与君妃娘娘相处融洽,细瞧君妃娘娘更不是跋扈之人,来日这一对婆媳大约也会亲如母女。

    君妃娘娘缓缓笑道:“您兴许会觉得我们陛下偏心,兴许会觉得是我使狐媚子祸乱朝纲。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家比平民百姓更甚,晨箫只是替他父皇拿回他该得的东西。”

    关系到康南国的内政,还有康南帝与纳兰一家多年的恩恩怨怨,楚皇后对那段过往多有耳闻。面对君妃娘娘的自嘲,她淡然微笑。

第五百七十二章 出逃

    纳兰一家狼子野心,妄想弑君背主。

    昔年追得康南帝君走投无路,误入十万大山桃花瘴中,幸而遇到君妃娘娘才得以活命。这般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表达自己的诚意,楚皇后淡然笑道:“娘娘言重了,纳兰家昔年敢行刺皇帝陛下,便是死有余辜。天日昭昭,祸国之贼人人得而诛之。这是皇帝陛下与娘娘您睿智,何错之有?”

    两人相视一笑,早已达成了默契。君妃娘娘临走之前,还会与楚皇后一起演一场戏。做为报酬,那枚朱果自然是送给君妃娘娘的礼物。

    连着几日,苏家老宅内都在秘密搬迁,族内一片混乱。眼瞅着就快轮到自己家,红芙越来越心生不甘,悄悄与扶桑约下夜来相见。

    两人坐在红芙的闺房,将房门与窗扇紧闭,就着烛光密谈。

    红芙愤愤然道:“族中委实管得太宽,不许咱们私自离开老宅半步,连去趟菊园都要得到族长的许可,试问哪个大家族如咱们一般?”

    扶桑咬着下唇恨恨说道:“上去几代人的恩怨,与咱们有什么相干?如今却要大家一起避去山中。老人们到还罢了,咱们放着大好的青春韶华,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这样的日子我不甘心。”

    两个人的想法都疯狂而大胆,蔓蔓如荒草滋生,盈满了心田。只是谁也不敢轻易捅开那层窗户纸,只一味埋怨着族中,小心探究对方的心意。

    红芙并无多少牵挂,她父母早逝,打小随着叔叔婶婶过活。不过碍着族长的看顾,叔叔家里多添一幅碗筷,少了许多亲情的羁绊。

    扶桑比她略好,家里只有个寡母相依为命,也早过腻了粗茶淡饭的日子。

    两人当日奉命与温婉交好,这几个月来偶尔还有书信往还。在这里里唉声叹气了半晌,扶桑与红芙眼神相撞,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的忐忑与冲动。

    扶桑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终于畅所欲言。她附在红芙耳,低低说道:“咱们逃吧,去皇城投奔婉姑娘。瞧在这些日子的情谊,她兴许肯收留咱们。若是不能收留,也必定会替咱们寻个去处,随便在哪里过活,也好过这般不见天日。”

    红芙更有此意,两个大胆的丫头一拍即和。红芙这里自然好割舍,只牵挂着扶桑那里她的寡母又该如何放下。

    红芙双手绞动着衣襟,迟疑地问着扶桑:“你可要想好,咱们这一去,可就与族中恩断意绝,再也回不来了,你母亲可怎么办?”

    扶桑将鼻子一吸,惋然叹道:“母亲对族长极为尊崇,若说与她,断然不肯放咱们离去。我唯有不孝,瞒着她偷偷离去,养育之恩,只有来日再行图报。”

    族中虽然严苛,对老人幼子却极为善待。想来族长仁慈,不会因为两个女孩儿的逃走便迁怒两家的老人。”

    两人这里约定,一不作二不休,既然打定了主意,便须打铁趁早。

    借着明日族中她们两个去苍南县城,替姐妹们采买针线的机会,两人细细谋划,打算从那里便直奔皇城。

    两人直议到月上中天、寒霜满地,这才行程商议妥帖。扶桑才轻轻伸个懒腰,慵懒地立起身来,抱着当做掩饰的绣品,静悄悄回到自己家里。

    听得母亲均匀的鼾声,扶桑蓦然泪盈于睫,哗哗就流了满面。

    不敢惊动母亲,扶桑跪在窗外,轻轻叩了三个头,算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再将家中细软分做两份,一份自己揣在了怀里,另一份预备悄悄留给母亲。

    次日扶桑五更天便起了身,做了母亲最爱吃的鸡蛋面片汤,特意多舀了一匙香油,又洒了些新鲜的香菜末,端到母亲的枕前。

    她母亲还未起身,闻得扑鼻的饭菜香,心疼姑娘早起,忙睁开了眼睛。

    扶桑强颜欢笑,向母亲说道:“今日族里我与红芙与县城买针线,因此早早与母亲拜别,母亲睡醒了,将饭菜热热吃便可。”

    瞅着母亲不备,将昨日准备的细软塞到母亲枕下,扶桑深吸一口气起了身。

    约着红芙同至族中,拿对牌领了银子,再禀明族长夫人,两个人便直接去了苍南县城。

    县城不大,路上行人寥寥,三三两两的店铺刚刚开门,殷勤招呼着客人。

    两个姑娘穿着简朴,走了几家小的针线铺子,并不引人注目。眼瞅着无人注意,这两人借着在一家成衣铺子挑选东西,换了早就准备的衣物。

    红芙女扮男装,着了件簇新的藏青色直裰,扶桑挽起了妇人的发髻,手上跨一只蓝底印花的包袱。

    两人俨然新婚的夫妇,想要出城探亲。在北大桥下雇了一辆马车送到渡口,再买了船票登上官家客舱,沿着大运河往京城赶路。

    族中忙得昏天黑地,并未留意两个小丫头的动静。

    这些日子,族长夫人带着人在菊园早出晚归,今夜二更天归来,浑身累得散了架一般,早忘记了还有人未交回出府的对牌。

    红芙的叔叔并不在意侄女的死活,更不晓得红芙晚间是否回了家。扶桑早说与寡母,夜间要与红芙等人一起做做针线,她母亲只替她留了门,便依着时辰安歇,也未十分在意闺女的动静。

    第二日早间,直待日上三竿,寡母不闻女儿唤她用早膳,到女儿房里一看,才查觉孤寝冷被,床铺没有一丝睡过的痕迹,女儿原来一夜未归。

    寡母急急寻到红芙家里,红芙的婶娘才晓得自家侄女也不见人影。

    消息报进族中,那寡母泪水涟涟,只请族里帮着寻人。

    偏是族长与苏暮然等人忙着商议族中大事,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族长夫人照旧去了菊园,一时半刻顾不上这一茬,至晚间方晓得族里走失了两个姑娘。

    这一耽搁便是两日功夫,第三日上族长了人进苍南县城去找。县城虽然不大,要找两个姑娘,却无疑是大海捞针一般。

    连番惊动了苍南县役,手持画像一同帮着寻人。连青楼、黑帮、勾栏里头都人留意,寻了一天一夜,没有一丝消息。

第五百七十三章 谈判

    寻了一日,红芙与扶桑两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族长心知蹊跷,命人再到两个姑娘房里仔细查看。

    那寡母细一查点,发现了自己枕下的细软,还瞧着少了些首饰和换洗衣裳,宛如五雷轰顶,方晓得女儿不告而别。

    族长雷霆震怒,暗恨这两人竟是早有预谋的私自出逃,不知去向何方。

    若换做往常,族长必定天涯海角人追杀,一定要将人拿回。今时不同往日,族中无有余力与两个姑娘周旋,唯有将这件事情暂放一放。

    想起闺女那日做的鸡蛋面片汤,竟是与自己的永诀,那寡母泣不成声,只拽着族长的衣角,求他老人家做主。

    族中老弱,族长向来耐心体恤,不忍心怪罪这可怜妇人。他好生抚慰几句,命人先将她撤上玉屏山中。

    生怕走漏消息,族长又命人悄悄在苍南县城附近继续寻找,看能不能找到两个丫头的落脚点。出的人自然是无功无返,哪里想得到这两人胆大包天,竟然直奔了皇城。

    苏家老宅里,众人深知暴雨欲来,将全部精力放在搬迁上头。白日收拾东西,每个黑夜忙着往山腹转移,忙得不亦乐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