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332部分

九重薇-第332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苏皇城之内已是百花争艳、姹紫嫣红,而北地依然苦寒,甚少见到枝头泛绿的垂柳。再往北走,依稀能瞧见还未融尽的积雪,河里的碎冰顺着上游直下,与礁石撞击在一起,泛起大片白色的泡沫。

    荒草返青,偶有几朵贫瘠的野花不屈地绽放出一点美丽,骄傲地伸展了身躯。几处星星点点,越发显得荒野苍茫而又萧瑟。

    想起长居在此的楚朝晖,铅华洗尽之后竟那样甘之如饴,罗绮无声地叹口气,眼望边城的方向轻轻摇头。

    她与手下不在边城停留,而是绕城而过,径直从边城北边翻越黑山口,出了西霞地界,来到了老太君当日提及的三不管地带。

    前面是几带川流不息的河流,如今正值高山上积雪融化,水流十分湍急,里头还杂着刚刚破裂的大块碎冰,轰隆隆倾泻直下。

    举目四望,这人迹罕至的地方除却几株高大的胡杨树顶天立地,连只鸟雀都十分难寻,要从哪里变出一个城池?

    罗绮与手下人商议,分做三组分头往三个方向搜索,瞧瞧哪一处能望见人烟。

    一连几天的搜索,借着烟花传讯,大家都一无所获,罗绮难免焦虑,目光一直盘旋在东北方向,想要拨云见日,发现什么东西。

    只为来时慕容薇曾提及,当日无意之时,流苏的目光曾往东北方向瞧去,她怀疑靖唐关还在边城的东北,请罗绮留意那个方向。

第六百八十七章 夜探

    罗绮一连穿越几条河流,眼瞅着再淌过前面最宽的那一条,就该进入高丽的国土。生怕节外生枝,罗绮只好悻悻止住了脚步,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有误。

    地面上虽然冰雪消融,远处几座皑皑的雪山依旧晶莹。目之所及唯有山川河流,哪里有一丝人烟?

    罗绮不肯死心,她双足轻点,一跃身腾空而起。身形一纵间,单薄的春衫御风而飞,一道鹅黄色的影子便掠上树顶最高的枝头。

    盈盈不经一握的新枝,方才绽放了几缕嫩芽,好似被风一吹便会折落下来。便是这绦绦新枝承载了罗绮全身的重量,她似一缕轻烟无痕般飘在枝头,掏出怀中的千里眼举目四望,不放过一处可疑的地方。

    远远凝望雪山的方向,罗绮蓦然瞪大了眼睛,将目光牢牢锁定在那片云烟稍淡却又袅袅直上的去处。

    她记得清楚,舆图上标注的这几座雪山都是荒无人烟之地。老太君还曾特意说起,此地贫瘠,昔年高丽王有意扩充疆土,瞧过这不毛之地后也打消了念头。

    老太君说这几座山都是些未经开垦的荒山,怕是住不得人。罗绮却分明从那些纷纷扬扬的雪雾里,瞧着似是炊烟阵阵升起。

    旷野千里,雾霭阵阵,那阵阵炊烟扶摇,在雪色中格外清晰。

    有烟火便是有人家,难不成便是那座遍寻不得的城池。罗绮心上一喜,她悄悄打出信号,留在原地等着与同伴汇合,准备夜深时探一探那座雪山深处。

    夜色深浓时,罗绮与手下的暗卫都换做与雪色帖近的白衣,她们似与积雪融为一体,缓缓贴近了白日炊烟升起的地方。

    一座孤零零的城池,立在那座高大的雪山之洼,三面被大山包围,成犄角之势,果然极难被人发现。

    罗绮细细探看,城门上有角楼高悬,想是站岗放哨之用,城池前头还挖着几丈宽的护城河,一道索桥高高悬起,截断关内与外头的联系。

    借着山石遮掩身形,罗绮依稀能瞧见城头上燃着火把,有士兵人影绰绰。

    罗绮他们不敢离得太近,掏出千里眼仔细观察,那高高的城楼上赫然便是靖唐二字。遍寻不得的靖唐关,竟隐在这三不管的地带,雄踞于一座雪山之中。

    未免打草惊蛇,罗绮等人悄悄退了回来。她们细细商议,一面往京中给老太君传讯,请示下一步的行动;一面依旧沿着黑山口返回,与边城的军队汇合,出现在李之方的中军大帐之中。

    黑山口的道路畅通之后,李之方与儿子也曾数度人搜寻苏暮寒等人的踪迹,因失了先机,一直没有寻到任何蛛丝马迹。

    听罗绮她们所述,雪山之中居然还有那么个隐藏的城池,他们父子与帐下诸将来回对望,深深觉得不可思议。

    罗绮铺开军中的舆图,循着那几座雪山找到靖唐关的位置,在上面划了个大大的红圈,递到李之之与诸位将领前头。

    细瞧这靖唐关的位置,不属西霞所有,有些偏往高丽方向,却又与高丽隔着一带河流,到是个三不管的地带,容易藏身的好去处。

    如此一来,便可解释为何黄捷当日敢铤而走险,带着队伍雪夜穿越黑山口,必是此处有人接应,他们才能有恃无恐。

    驻守在此地多年,对靖康关竟然一无所知,李之方黢黑的面庞一红,懊恼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向罗绮诚心谢道:“此次多亏姑娘寻得踪迹,咱们才能防患于未然。与敌人离得如此之近,在下竟然懵懂至此,真是惭愧。”

    罗绮谦谦一笑,朗声回道:“狼子野心,都是鬼鬼祟祟见不得人,如何怪得将军?为今之计,咱们要瞧瞧如何才能将靖唐关一举歼灭。”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敌暗我明,靖唐关内形势如何,有多少军队都是未知数,李之方望向帐下诸将,思忖着谁去探探虚实,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小李将军毛遂自荐,想要担下这个任务。罗绮却微微摇头道:“一事不烦二主,奴婢既奉老太君之命搜寻靖唐关的下落,自然要将关内的情形也探查明白,这夜探关内的事情还是由奴婢来做,将军静候佳音便是。”

    李之方父子戎马倥偬,为西霞立下过汗马功劳,罗绮敬重这父子为人,不愿叫小李将军只身犯险,这才仗着自己艺高人胆大,一力应承夜探靖唐关,摸清楚里头究竟有多少人马。

    此时夜过三更,守城的士兵昏昏欲睡,正是防备最松懈的时候。夜色深浓,罗绮白衣如绸,与雪山一般颜色,她如一抹轻烟般了然无痕,悄然贴近了靖唐关的护城河外。

    罗绮细看那河,宽不过几丈,虽然吊桥高高悬起,却难不住她轻功盖世。瞅瞅四面无人,罗绮足尖轻轻一点,身形如一只轻灵的飞鸟,只一瞬间便飘然飞过了吊桥,无声贴进了城墙。

    为免白衣在城中不易藏身,罗绮在城下换了身黑衣,想要伺机登上城墙。

    靖唐关自打成立至今,从未见过一个外敌。士兵们虽然照常守夜,却没有多少警惕之心。罗绮侧耳倾听,墙楼上有巡逻的士兵走过,能闻得三三两两的脚步声,还能听到几声带笑的喧哗。

    想是安逸太久,靖唐关的士兵们防守并不严谨,如此才正好方便自己行动。

    罗绮嘴角泛起讥讽的笑意,她寻个无人值守的死角,如壁虎一般轻轻攀上了城墙。一个飞跃间身子腾空几尺,听听上头一切如常,再轻轻一个飞跃。

    她的黑衣与夜色融为一体,几个起落间便无声落进了城内,躲过一队巡逻的士兵,淡若烟痕的身影一晃间便消失在民巷深处。

    关内大约全民皆兵,仅有的住户不多,都是独门独院一色的三间小屋,更似是士兵的家眷。罗绮俯身在一处略高的府屋顶上,悄然往四处观望。

    西边应是屯兵之所,夜色中隐隐有旌旗招展,除却远远的灯火微弱,一大片营地静谧安然,想是城中的士兵大多进入了梦乡。

第六百八十八章 迭起

    靖唐关内夜色深浓,安静地只能听到远远几声犬吠。罗绮身形如烟,借着几株胡杨树的遮掩,在屋顶上灵巧地跳跃腾挪,离得大营越来越近。

    营地四周悬着几盏灯笼,昏黄的光线在夜色中好似朦胧一团。偶尔有巡逻的士兵列队走过,远远响起喝问口令的声音,却是听不真切。

    与边城大营的布局十分相似,靖唐关内的帅帐亦是设在大营深处的空旷地面上,为防有人觊觎,四周并无遮掩,好叫人无处藏身。

    罗绮苦苦思忖如何才能接近帅帐,瞅瞅那里头都有些什么人。奈何帅帐四周灯笼高悬,映得亮如白昼。她不敢以身犯险,便只能绕着营盘大体点点数目,以此推断城中的守军并不多,只在两三万之数。

    眼瞅着东方渐渐泛白,罗绮不敢再留在大营附近,只能悄悄折转身形。她寻得一处无人居住的民宅,藏身在房梁之上,打算等到天黑再出城。

    也是天从人愿,这一番藏匿,竟然令罗绮瞧到了叛贼黄捷的身影。

    原来那黄捷自打入了靖唐关,与童大海联手整顿军队与城内秩序,每日早晚带着一队士兵们寻城。今日天将放亮便又打马出了军营,在城中四处盘查。

    罗绮听得马蹄之声由远及近,深怕是自己行藏败露,惊出了一身冷汗。她将纤纤玉足勾住屋梁,一个倒挂金钩探下身来,从虚掩的窗户向外瞧去,见原来只是一队士兵寻城,才悄然放下心来。

    远远一瞥间,罗绮便瞧见了被士兵簇拥着走在中央的黄捷。在边城时曾见过他的样貌,罗绮单从一个侧影便断定了对方的身份,愈发笃定苏暮寒也在城内。

    奈何势单力薄,罗绮只能继续隐身,她急着将消息送出,并不敢四处搜寻。

    整整躲了一个白天,趁着第二日晚间夜色深浓如墨,一身黑衣的罗绮才悄然潜出了靖唐关。她展开踏雪无痕的轻功一路疾行,赶在天亮前穿越黑山口,重新返回边城大营。

    去了整整两夜一日,包括李之方在内的城中诸将无不替罗绮捏着把汗,如今瞧她毫发无损出现在大营之中,众人又赞又叹,越发对老太君身边这些暗卫充满了好奇与敬仰。

    罗绮匆匆洗了把脸,便将探得的消息禀报李之方,说到靖唐关内大约有二三万的人马,因未看清他们操练,不晓得战力究竟如何。而且确实发现了黄捷的踪迹,依然身着将服,可惜未曾亲眼瞧见苏暮寒。

    当日这些人一同出得黑山口,必然是同往一个去处。

    黄捷既是躲在靖唐关,苏光复与苏暮寒必定也会在城内栖身。众将士闻得这个消息,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时便对靖唐关出兵,任它龙潭虎穴也去闯一闯。

    李之方为慎重起见,命令各位将领不得轻举妄动。单听罗绮的叙述,他已然知道那靖唐关易守难攻。而且从边城出兵,势必要穿越黑山口那条小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行军的时间一长,消息难免走漏。

    到时候靖唐关那边仰仗天时地利,来个以逸待劳,自己这边虽有兵力上的优势,想要拿下靖唐关,伤亡势必惨重。

    绝不能为着一个苏暮寒让士兵们这般去送死,李之方请众将稍安勿躁,为今之计先解决几个问题,方能出奇至胜。

    一是李之方百思不得其解,那靖唐关地处雪山深处,它的粮草供给如何解决?若是能寻到它粮草的出处,从根本上断去它的后路,更强如大兵压境。

    二是若真要攻打靖唐关,除却黑山口外,是否还有别的道路可行?最好能寻得一条宽广的道路,令三军众将快速行军,这样才能悄无声息出现在靖唐关下,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一个靖唐关牵连的是废安国王爷苏暮寒与整个千禧教谋逆的大罪,还影响到建安与康南两个友邦的安危,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之方还是写了奏折,命八百里加急速速送出。

    瞧着李之方与诸将议事,讨论着如何对靖唐关下手,罗绮悄然告辞出来,缓缓踱到楚朝晖的大帐前,想要进去给她请个安。

    明珠含笑将帐帘挑起,请她入内。罗绮举目望去,见大帐之中比自己腊月里离去时添了许多温馨,楚朝晖与辛太妃两个正一左一右正坐在大炕上做针线。

    临窗的大炕上摆了只紫檀木刻金丝云腿细牙桌,上头是一只淡蓝掐丝珐琅的花斛,里头插着一丛随处可见的野花,蓬勃而付有生机。

    幔帐与坐褥都用年前集市上买回的那些扎染布重新制成,大朵的团花苍劲古朴,缤纷而又烂漫。

    好些东西都是楚朝晖素日常用之物,如今由辛太妃千里迢迢带到此处,又依着楚朝晖从前的喜好摆了起来,到添了许多烟火气息。

    罗绮紧走了几步上前请安,楚朝晖早已从炕上起身,亲亲热热挽住她的手:“快别多礼,没承想这么快便又能见到你,老太君一向可好?”

    辛太妃亦含笑起身,就着一侧的铜盆里拿水净了手,亲自替二人斟茶。

    瞧着面前言笑晏晏的两人,罗绮心上一抹隐痛悄然泛起。

    除了场面上的寒喧,罗绮委实不晓得如何开口与楚朝晖提及靖唐关的发现。

    当日以为是壮士断腕,黑山口前的割袍断义已然了却母子间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