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

第32部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32部分

小说: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在贫民区的情况就不同了呢?为什么当我们提出贫穷、恶劣
环境、三流学校和野蛮行径是造成犯罪的原因时,会遭到如
此多的责难? 
〃 (p。ll )。在贫民区发生的同样事件会被视为
是个人的失控及责任,而且应当受到严厉的处罚,而如果当
它发生在衣阿华州的农场主人身上时,则被认为他是一个
〃环境的受害者〃,公众也因此对他表示同情。科恩进…步
指出了,在做单一性原因解释时,所产生的一个荒谬现象:
在利用单→解辉来巩固已有的偏见。他认为如果从→开始就认
识到以下所述的例子中发生农场及贫民窟的杀人事件都可能是
由多样因素决定的,那么也许就可以避免犯下这一荒谬的错
误。不论是爱荷华州的农场主杀人,还是贫民窟的人之杀人
行为都是受其个人的心理…生理特性和环境压力共同影响的。
没有一种单→的原因可以单独解释犯罪事件。犯罪行为是受许


第九章别相信有一枪即中的〃魔弹〃 
。223。 

多因素影响的,包括环境因素,也包括个性因素。

在讨论复杂的经济形势时也存在相类似的例子。一个曾引
起了长达几十年争论的、极具社会政策意义的重要话题是:
为什么美国的贫富差距继续不断地扩大( 
Beatty ; 1996; 
Bronfenbrenner; McClelIand ; Wethington ; Moen ; & Ceci ; 
1996; Frank ; 1999; Frank & Cook ; 1995)。正如本书
在第六章中所提到的〃聪明汉斯〃的例子一样,这一事实不
是争论的焦点,而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才是。从 
1979年至今,
美国全体男工的真正收人(即排除通货膨胀之后)下降幅度
超过了 
10% 
(Cassidy ; 1995; Mishel; 1995)。当然,也
有个别小群体干得很出色,收入有所增加。自 
1979年以来,
持有研究生文凭的职工群体的真正收入增长了 
8。8%,但是对
那些只受过〃普通大学教育〃的大多数职工来说,他们的真
正收入却下降了 
15。9% 
(Beatty ; 1996)。在美国家庭中占 
20%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均收人(同样是排除了通货膨胀之
后),从 
1973年到 
1993年间大体上保持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在那段时期,大量家庭妇女涌人劳动力市场,令双收人的家
庭增加了。妇女融人劳动力市场这→趋势,其实主要是因为
受到工资水平停滞不前或不断下降,而不是纳税增加的影响,
靠丈夫一个人的单薪已经无法维持生计所造成的。因为根据收
入而定的税率从 
1979年 
(3 
1。 
1%)到 
1993年 
(30。9% 
); 
一直是保持在非常稳定的水平之上。

与中产阶级和贫困阶级的收人之停滞不前甚至不断下降相
比,恰恰是在 
1973 
…1995年这一时期里,许多有钱人的财富
正在暴长 
(Frank, 
1999)。人口总数里收入最高的那 
1%的


。 22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人,从 
1977到 
1990年的十余年间,收人增长了 
749毛(这个
数值也是在排除了通货膨胀之后的数据, 
Slemrod & Bakija; 
1996 );与此同时,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只增长了 
3%;而
在人口总数中占 
20%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收入却下降
了 
13%0 
1977年,社会上最富的 
20%所赚的钱是那些最穷的 
20%所挣得的 
4倍。而到了 
1991年,这一比例增加到 
7倍了 
(Frank & Cook ; 1995)0 1973年,最富的那 
20%的人的
收人占美国国民收入总额的 
43。6%,而在 
1993年,该比例已
经达到了 
48。29毛( 
Cassidy ; 1995)。虽然这些百分比的差异
看来并不是很大,但是它却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正如卡
西德( 
Cassidy ; 1995)指出的:它意味着〃在每年的收人
中,由中产阶级流人富人阶级之口袋的钱大约有 
2 
750亿美
元,平均每个中产阶级的家庭要为这一趋势付出 
4500美元〃 
(p。118)。这已足够让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发生真正的变化。
举个例子来说,这将导致大部分国家公立大学的学费收人会大
大减少,因为会有比较少的家庭有经济能力供得起他们的子女


上大学。
财富从市民中的一个阶级大规模地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
中,这个现象的社会影响引发了一场极富争议的、有关其背

后原因的政治辩论。这场争辩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这些争
论者都只关注单一的原因。争辩中的每一方都只以某→个原因
为立论基础,然后千方百计地攻击所有认为其他因素是原因的
观点。事实上,计量经济学研究( 
Beatty ; 1996; Cassidy ; 
1995; Frank & Cook ; 1995; Mishel ; 1995)已经重点探
研了 
4个变量(研究者所提出的变量的数目远不只 
4个,但这



第九章别相信有一枪即中的〃魔弹〃 
。225。 

4个得到最广泛关注及研究的)。其中一个因素是科技。例
如,论据之一是,懂得使用计算机的人提高了生产效率,他
们的工资也因此而增加了。与之相应的是,计算机还替代了
很多没有特殊技能的工人(如邮件分类员、银行出纳员等
等)的工作,因而就降低了他们的工资收入 
(Cassidy, 
1995 )。争论的第二个因素是新移民的不断涌入美国,而这
些人多是缺乏技能的工人,他们使得已经很低的工资水平继续
下滑,因为没有技能的劳动岗位本来已经供大于求了。第三
个原因是全球化,它助长了进一步的收入不均,是因为公司
可以搬到国外,只需付很低的工资,就可以雇佣一些没有技
术以及稍有技能(但会逐渐地变成有技能)的工人,而这更
加重了本国低技能劳动力的过剩( 
Cassidy ; 1995)。第四个
原因是工会联盟作用,这些联盟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地下降,
而大企业的控制力却在逐步增长。论据就是,在 
20世纪 
90年
代,劳工的罢工事例减少了,而资本的罢工事例(即企业放
弃了某一区域为其生产基地,因为在其他区域生产可以取得更
高的资金回报率)却增加了,从而提升了资本的价值而降低

、。

了劳动力的价值。
经济学研究这 
4个变量的时候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哈!你

猜对了。所有这四个因素共同造成了社会的正在崛起的不平

等。这个例子也阐明了先前所提到的、交互作用的概念。卡

西德( 
1995 )在文章中指出,〃某些因素可能有交互作用并

相互强化。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理们将更倾向

于不理工会的加薪要挟,将资本投入可以取代人的计算机技

术。同样地,公司迁移的威胁和外来廉价劳工的增多都会导


。 226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致工会力量的进一步削弱〃 
(p。122) 

实际上,和经济学的问题一样,心理学所研究的复杂问
题也都是受到多样因素的影响的。举个学习障碍的例子来说明
之,这个问题已经被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和发展心
理学家广泛地研究过。结果发现,脑部的病变与学习障碍有
关( 
Galaburda; 1994; Hynd; Clinton; & Hiemenz ; 1999)。
也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有一部分与遗传有关 
(Cardon 
et 
al。; 1994; Olson ; 1999)。这两个研究结果看起来好像可
以让我们做出一个结论:学习障碍仅仅是属于生理脑的问
题。如果很快地就下这一结论,那就错了( 
Stemberg & SpearSwerling 
; 1999)。因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造成学习障碍
的部分原因是,早期学校教育中缺少某一些教导体验 


(Pressley ; 2002),以及家庭环境不好 
(Senechal 
& 
LeFevre ; 2002; Snow ; Burns ; & Griffin ; 1998)。学
习障碍因此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的;相反地,它是生理与


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小结


本章内容虽然简单,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考察行为的原
因时,要依照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不要陷人类似于某一具
体行为只由某一特殊原因所造成的这样一个误区。大部分复杂
的行为都是由多样因素来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起作用
才会引发某一行为。有时多个因素联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交互作
用。也就是说,变量合在一起的整体效应,远远大于当我们


第九章别相信有一枪即中的〃魔弹〃 
。 227 。 
试图只研究他们各自在单一变量因果研究中所找到的单一效应
之总和 
O(郭钞蓝得)


第十幸人类认知的死穴。 
229 。 


第十章人类认知的死穴

概率推理

问:男人比女人高,对吗?
答:〃对。


问:所有男人比所有女人都高,对吗?
答:〃不对。〃


答对了啦!信不信由你,在本章中,我们将要花一些篇幅
来讨论,从你刚才的回答中看出,你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
但是,先别因此就跳过这一章!因为在下面当我们去解释一个
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原则时,你会发现一些新东西。

你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你给的是一个肯定的答案,这是
因为你没有把〃男人比女人高〃这句话理解成第二个句子所说
的〃所有的男人比所有的女人高〃。你把第一句问话正确地理
解为〃男人有比女人高的趋势〃的意思,因为每→个人都知
道,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比所有的女人高。你理解到那句问话反
映了…个概率趋势,而不是一个在任何情境中都适用的事实。
概率趋势 
(probabilistic 
trend )是指有较大的可能性的意思,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所有情况下都必然是这样的。也就是说,
性别和身高的关系要用可能性和概率的词语,而不是用必然的


。 230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字眼来描述。在自然界中很多关系的本质也是概率性的,例

如:接近赤道的地方天气比较热;每家的孩子数目不超过 
8

个;地球上大部分地方的昆虫数量比人的数量多。这些都是可

以用在统计学上的概念表达出来的趋势,但是它们当中的每一

句话都不是绝对的,仍然可能会有例外。因为它们是概率的趋


势或定律,而不是在每一个别情况下都成立的关系。

事实上,心理科学所揭示的所有的事实和关系都是用概率

来阐述的。在这一点上,心理学也不是惟一的学科,在其他


学科里,很多定律和关系也是用概率,而不是用必然性来阐


述的。例如,人口遗传学的所有子学科都是基于概率关系;


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原子中电子的发电分布也是通过概率函数

来描述的。

的确,心理学中所揭示的大部分概率趋势都比其他学科要
弱一些。在心理学中,各种行为关系都是以概率形式加以描
绘的,然而这一事实并没有使得它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天壤之
别。布朗诺斯基指出 
(1978a),随着科学不断地开拓出新
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科学定律都将采用概率术语加以描
述,对于这→点,许多人不能接受:

如果我说,一周中,经过前 
6天的好天气之后,星期天
总是会下雨,这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定律,因而受到重视。但
是,如果我说,一周中,经过前 
6天的好天气之后,星期
天下雨的可能性比不下雨的可能性要大,这就是一个不太令人
满意的说法,并且人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没有真正把一
个定律找到。因为定律与通常人们习惯于想从科学中得到那种
决定性的〃是〃或〃否〃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甚至如果


第十章人类认知的死穴。 
231 。 

我九一周中,经过前 
6天好天气之后, 
10个星期天里,有 
7个会下雨,你可能会把它当作为一个统计数字来接受,但是
它还是不能让你满意,因为它不是一个定律。它看上去就是
不如一个定律那样有威力。然而,这纯粹是一种偏见……我
在这里所解棒的概率的理念你不难理解,,但是它很新且不为
人熟知。我们过去没有接触过它……虽然我们生活在充满了

‘有时〃和〃也许〃的世界里,而我们的愿望却是要生活
在〃总是〃和〃一定〃的世界里 
O……然而我认为这个困
难仅仅是一个习惯。一旦我们愿意,一旦需要去熟悉这些新
的观念,我们就会对它们逐渐熟悉。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非要
去熟悉这些概率理念的时刻了 
(pp。81…82, 
94…95)。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尽力使


〃有时和也

许的世界〃,因为要了解心理学,必须熟悉本章所要讨论的


主题:概率推理。

〃张三李四〃的统计学

众所周知,医学科学中很多的结论是用概率趋势来描述
的,而不是用必然性来描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