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

第44部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44部分

小说: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讨论。对这个问题, 
40多年来的研究一致表明,在预测几
乎任何与心理学相关的事件结果时,相关变量的量化分析总比
那些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预测得更准( 
Dawes et al。; 1989; 
Faust et al。; 1988; Goldberg ; 1959; 1968 ; 1991; Meehl ; 
1954; Sawyer ; 1966)。而且,即使是在研究心理治疗的
真正(不是预测)疗效这一领域,证据也表明,不管是那
些经过培训取得营业执照的心理学家,还是那些拥有多年丰富
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都不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许多人对这个
问题做了研究之后发现,非心理学专业的执业者(如社会工
作专业人士)所取得的疗效与那些取得心理学营业执照的临床
心理学家是一样的( 
Landman & Dawes ; 1982; Smith et al。; 
1980 )。事实上,即使那些没有经过任何资历的助理心理专
业人士所取得的疗效,也与那些临床心理学家不分伯仲 


(Berman & Norton ; 1985; Christensen & Jacobson ; 
1994 )。最后,也没有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会提
升疗效。一个临床心理学家的多年工作经验竟然与疗效没有相
关 
(Christensen 
& Jacohson ; 1994; Landman & Dawes ; 
1982; Smith et al。; 1980)。

如果心理学这一领域真的想要遵循依靠实征证据来引导行
动之原则的话,那么它早就应该将这些研究结果公诸于世,
藉以帮助美国去寻找更便宜的方法来保证全民的心理健康。正
如道斯 
(1994)所言:

这些结果对心理健康领域的政府公共政策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不应该浪费资源与钱财,去支持那些收取了高价却不能提


。 31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供更有效服务的人(比起那些根本没有经过职业训练的人而
言),他们的判断和预测实际上要比用那些依据轻而易得的变
量数据所推出的、最简单的统计结论还要糟糕。我们应当正
视,心理治疗的疗效是与职业训练或发放执照无关,这一研
究发现。我们也应当正视,在精心地进行过标准化的测验上
所测得的过去行为及表现的分数才是对未来行为的最佳预测,
而不是墨迹测试或由访谈中取得的印象。结论是,为了减轻
病人的心理痛苦与折磨,我们应该更多地依靠那些听起来还算
科学的、以社区为本的心理健康项目,或依靠助理专业人员
的帮助,因为这些人能够让这些病人少花些冤枉钱( 
p。5 )。

心理学领域不但没有顺应这一建议,相反地,他们还为
发放营业执照及只准有营业执照的人执业这一行规辩护,声称
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然后再反过来用执照来
掩盖执业者内部的不科学行为。例如,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
心理学家应当知道,我们有把握对总体的行为做出预测,但
是在预测具体个人的行为时,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见第十
章和第十一章),因此即使是最有能力的心理学家,也不应
该在没有强调这点的情况下,去做任何个人预测。正如道斯 
(1994)所提到的:

一个心理健康专家自信地预测某一个人将来可能会出现的行
为(例如,会有暴力行为)时,已经肯定了他不是一个好的
专家,因为有研究证实,不论是一个心理健康专家,或者其他
什么人,都不可能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做出那么自信的陈述。
(专业人士经常声称他们的专业角色〃要求〃他们做出这样自


第十二章让人瞧不起的心理学。 
313 。 

信的判断,而不管他们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把握。这个辩解是
不对的,他们不是被〃要求〃这样做,是他们〃自愿〃这
样做的 
o)(p。vii)。

总之,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助长了心理治疗领域的这股不正
之风。这股风气让人觉得,心理学家能够通过训练,而得到
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觉式〃洞察的能力 
O然而,研究证据
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当被人质疑执照制度是否只是用来包庇这
一个行业的低能者时,该组织就把它的科学资历作为令箭。
(一位心理学会主席这样回应社会人士对心理学做出的攻击:
〃我们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们与社会工作者、咨询师
和吉普赛卡卦者不同的地方〃;道斯, 
1994, 
p。21)。但是,
这一领域用来维护其科学地位的方法却正好揭示了他们的一个错
误的观念,认为有执照的心理学家是那些具有独特的〃临床洞
察力〃的从业者。道斯的书中揭露了部分美国心理学会成员玩
弄狡猾的两面派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 
1980年代美
国心理协会 
(APS)的成立。这一学会的成员是由那些对美
国心理学会那种只关注蓝十字保险公司是否可以报销心理服务
费,而不重视科学的做法感到厌倦的心理学家所组成。

史特·利连恩费德( 
Scott L 
i1i 
enfield)是一位因为其事
业早期对临床心理学所做的贡献,而获得大卫·沙科夫 
(David Shakow)奖的学者。他曾在颁奖典礼上不断重申以
上所述的论点,并警告:〃在临床心理学这一领域,我们似
乎对处理伪科学这一问题完全没有兴趣,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吃
惊的现象,因为这个问题的火苗已经烧到我们的后院了〃


。 31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 Lilienfeld ; 1998 ; p。3)。他还列出了 
20世纪 
90年代在临
床心理学领域泛滥成灾的几种伪科学,包括:

1。用于治疗创伤的那些未经检验的奇特疗法; 
2。 
已经被证实是无效的、对自闭症的一些疗法,例如辅
助沟通术(见第六幸) 
; 
3。继续使用一些未被充分检验的心理评估工具,例如各种
投射测验; 
4。 
各种利用潜意识来做自我治疗的录音带; 
5。使用高度暗示性的治疗技巧来诱导出病人儿时受虐的记
忆。
利连恩费德曾引用了著名临床研究者保罗·米赫( 
Paul 
Meehl)的话,〃如果我们不对这一行业进行清洗整顿,不
作我们学生执着科学思考的榜样,外行人很快就会取代了我
们 
〃(Meehl, 
1993 ; p。728;也见 
Mahrer, 
2000)。在
同一篇文章中,米赫警告我们,如果临床心理学不采取一个
完全科学的立场,那么这些从业者也只不过是收人丰厚的算命
先生而已。米赫提到了这样一种趋势(在十一章中已经讨论
过),临床执业者往往让人感觉,他们对人类的行为有〃特
殊〃的知识。然而,实征证据却无法支持这一点。临床心
理学家应当更注重知识的实征检验,米赫( 
1993 )进→步警

告说,〃那些自以为拿了博士学位,就能使自己免于抽样、

感知、记录、记忆、回忆和推论上错误的人,是非常荒唐

和自大的 
〃(p。728)。

心理学家约翰·帕瑞斯( 
John Perez)认为,道斯、利


第十二章让人瞧不起的心理学。 
315 。 

连恩费德和米赫所提出的观点可以整合为一个结论,那就是,
临床心理学家的自救运动,应当转向谋取病人的支持,而不
是那些想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的执业者。正如帕瑞斯 
( Perez ; 1999)所言,〃我们必须决定,我们是否想制造
一个执业者想干嘛就干嘛的宽松环境,甚至牺牲科学证据把
关;还是选择去保护病人的权益,以给他们最有效的治疗〃 


(p。205 …206)。
然而,心理学领域依然被那些挂出招牌自称为心理学家,
却不能坚持遵循这个学科的纪律、暗地里在进行伪科学句当的
人所践踏。当→个领域无法自律并不能排除不科学的做法时,
它就不再值得同情了。例如,多伦多的国家邮报曾报道加利
福尼亚州的一位心理治疗医师佩里 
(Perry)用占星术表格来治
疗抑郁症的故事,这种占星术显然是十分荒唐的(人们可以
通过电话向其咨询,而咨询费为 
150元/小时)。故事的作者
告诉我们,〃心理学界可能很想清除像佩里之类的人,但是
可能不太容易。佩里有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他的许多占
星术心理学的训练都是基于荣格的研究,这个人到今天仍在大
学里任教。〃搞了半天,佩里原来是一个有营业执照的心理治
疗师,这个执照是由加利福尼亚州州政府所成立的一个行为科
学审查委员会所颁发的,他本人还是加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师协
会的成员( 
Milstone ; 2000)。

不过,事情看似有慢慢好转的迹象。在 
2002年一本新的
杂志诞生了,它就是〃对心理健康实践的科学评述〃 
( Lilienfeld ; 2002)。这本杂志致力于将那些科学的治疗方法
与那些伪科学的治疗区别开来,它已经得到科学心理治疗实践


。 316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委员会的认可。更令人振奋的是,至少有一些心理学组织已
经痛下决心来整顿临床实践,以及消除在实践过程中,所存
有的那种〃做什么都行〃的态度。利连恩费德和洛哈 
( Lilienfield & Lohr; 2000)报告了亚利桑那州心理学资格审
查委员会吊销→位心理学家之执照的事件。这个心理学家试图
采用伪科学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恐惧症,这种方法是按照预定的
顺序轻拍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不必说,这种方法未经控制
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亚利桑那州这一委员会命令这位治疗师
停止使用这种方法,并且给他〃带职查看〃的处罚一一一个
心理学组织为整顿其内部,而严格禁止其成员使用伪科学方
法,这一事例在心理学界还是非常罕见的。

简言之,心理学具有像吉柯 
(Jekyll)和海德 
(Hyde)
那样的阴阳双重人格。极端严密的科学实验与伪科学和反科学
的态度并列而存。这一双重人格在 
20世纪 
90年代早期关于
〃记忆恢复一记忆错误〃的争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Garry 
et 
al。; 1999; Loftus ; 1997; Loftus & Guyer ; 2002; Loftus 
& Ketcham ; 1994; Pezdek & Banks ; 1996; Pezdek & 
Hodge ; 1999; Shermer ; 1997)。许多病人报告说,他们
记起了几十年前,当他们还是小孩的时候,曾经受虐待的片
段。这些片段过去→直被遗忘了,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
干预能够重新被唤醒出来 
O很明显地,这些记忆中,有一部
分是由治疗本身所引发的( 
CampbeIl; 1998; Loftus & 
Guyer ; 2002; Piper ; 1998)。有些人认为这种记忆是绝对
不可信,另外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可信的。在这个由富有争议
的社会虐童问题所制造出的,充满情绪性的氛围下,心理学


第十二章让人瞧不起的心理学。 
317 。 

家们提供了一些比较理性、平衡的观点,其中比较重要的
是,它提供了一些客观的科学证据( 
Bremner ; Shobe & 
Kihlstrom ; 2000; Clancy ; Schacter ; McNally ; & Pitman ; 
2000; Pezdek & Banks ; 1996)。在这里,我们充分地看到
心理学的双重人格。在经由治疗干预所引发的错误记忆,甚
至〃记忆恢复〃这一现象的案例中,有一些是由于某些不合
格的、对科学无知的治疗师所造成的,而这些治疗师都是临
床心理学家( 
Pezdek & Banks ; 1996)。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尽管我们目前对这场争论的结论还不是很全面、很确定,但
是很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另一些d心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努力
得出来的成果,而这些心理学家是用实征的方法来研究与
〃记忆恢复〃相关的现象 
(Pezdek 
& Banks ; 1996)。从这
里,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制造了一个问题,但同时也在解
决这个问题!真是中了〃解铃还需系铃人〃这句话。

我希望在这一小节的阐述,能够帮我洗清〃为心理学家
脱罪〃的恶名。在本章的开头,我引用了丹杰费尔德的口头
禅来做例子,可能令人感觉,我是在维护心理学家,把心理
学的形象问题都归罪于他人。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默克 
( Douglas Mook )在他的一本关于研究方法的书中提到了,我
用丹杰费尔德的玩笑,并且评论道:〃确实,通常心理学得不
到应有的尊敬,但是,有时为了某些错误的原因,它所得到
的尊敬,又完全不是〃当之无愧〃的〃 
(Mook ; 2001 ; p。 
473 )。我完全同意这一感受。默克是对的,心理学的学生
应当知道这个学科所面临的矛盾困境。就像本书中所表述的那
样,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心理学通常没有得到太


。 318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多的尊敬。但是,心理学通常传递给公众的形象却是:一位
临床心理学家宣称其有独特的、洞察人的能力,而这种洞察
能力是不能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